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考试临近,新闻史上的大事件你都记清了吗?今天我们就以一组Q&A,一起来回顾一下来自三个国家,八个不可不知的大事件吧。大家也可以借助速记标签,利用关键词串联事件信息噢~
▼
苏报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报案。1903年,上海《苏报》聘请章士钊为主笔,发表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 《<革命军>序》等宣传革命的文章。
苏报案的导火索在于发表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爱新觉罗之关系》一文,该文批驳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鼓吹革命,称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
这样大张旗鼓的革命宣传和激烈言论引起了清廷的恼怒和嫉恨。清廷勾结上海租界于六月底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
7月7日,《苏报》被封。清政府企图引渡章、邹二人,将他们押解南京杀害,遭社会舆论广泛抨击。
最终,经过租界法庭审判,章、邹二人分别判监禁三年和二年,《苏报》永远停刊。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使得革命派报刊名声大增。
其实章、邹二人的辩护律师采取了极高明的策略。他指出煽动性的诽谤罪中,写作、印刷和出版是一个整体性罪名,不仅要具有写作,同时还有印刷、出版这样的意图或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章、邹只认著书,未认印书。章太炎称《康有为与爱新觉罗之关系》只是他写给康有为的私人信件,在香港通过邮局寄给康有为,草稿被丢在废纸篓,文章中“小丑”只是“小孩子”的意思;
而邹容则声称《革命军》是东渡日本东京同文书院学习时完成的一篇作业,回国前,他将文章留在东京,返回上海后,才看见有《革命军》的印刷本,“杀尽满人”的观点也是他的日文老师教授的。
两篇文章印刷出版的过程章、邹二人一无所知,清廷的指控也就难以成立了。▼
“癸丑报灾”指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发生在1913年,因是农历癸丑年,所以这段历史被称为“癸丑报灾”。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1912年宋教仁遭暗杀后,新闻界的深度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开始对反对派报刊进行清理,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减少了三分之二。
除了“癸丑报灾”,袁世凯还采取了什么控制舆论的手段呢?为了牢牢控制和操纵舆论,利用舆论来为自己的专制政权服务,袁世凯采用了钳制舆论的三部曲。
第一部: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第二部:收买报纸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第三部:制定各种法律,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
不过就算袁世凯强造出舆论一片向好之势,洪宪帝制的大幕刚刚拉开,就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袁大头也在83天的皇帝梦后撒手人寰了。▼
1925年五卅运动中,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出过3期,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行动。
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把“看《诚言》”涂改成“不看《诚言》”、“不看《谣言》”。
而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却刊登了《诚言》广告,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新二报不得不以接受罚款、登报向读者道歉、印发辟谣传单表示认错。
斗争的胜利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这次事件被称为诚言事件。
(《新闻报》上刊登的《诚言》)
一向稳健的《申报》《新闻报》为什么会冒这种风险,卷入政治漩涡呢?申、新两报的历史和经营上的成绩,确实让他们跻身“第一流”大报的行列。但九·一八事变之前,两者的诀窍很相似,就是重新闻与广告而轻言论,将报馆当作“生意”做。此时的《申报》“对政治问题采取只报道,不评论,不置可否;或者多报道,少评论,少置可否,说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或者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读者看后不知所云。”
与政治保持距离,在和平时期还可以明哲保身,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主义成为主导价值观的背景下,卷入政治事件已身不由己。在“经营本位”的价值观下,申、新二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
抗日救亡,日本记恨,闲话皇帝,“有碍邦交”,查封新生,高潮兴起
《新生》周刊于1934年创刊,杜重远主编。该刊坚持《生活》的立场,在内容和形式上继承了被查封的《生活》,继续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当局的忌恨。
1935年日本驻沪总领事借口《新生》刊载的《闲话皇帝》一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当局禁止《新生》发行,惩办主编及文章作者。
国民党当局即开庭审判,判杜重远一年零两个月徒刑,并查封了《新生》周刊。随后,上海各界群众成立“新生事件后援会”,全国民众抗日救亡高潮进一步兴起。
(刊登在《新生周刊》上的《闲话皇帝》一文,并配有南斯拉夫国王和暹罗国王的照片)
《闲话皇帝》纯的是从学术角度研究各国政治的小品文,作者对日本天皇无个人恩怨,也没有诽谤之意。
文中除了写到现在的日本天皇喜欢研究生物学,要是不做皇帝在生物上能有更大成就,还提到了英国、意大利、南斯拉夫和暹罗的皇帝,其他各国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唯独日本反应强烈,以此文为借口打压宣传抗战的《新生》之心也就昭然若揭。实际上,几乎在新生事件发生的同时,美国《摩登社会》杂志曾刊登画家格罗泊的讽刺画,画面是日本天皇拉着一辆炮车,车上载着“诺贝尔和平奖”证书,意为日本高喊和平友善,实则穷兵赎武。
日本外务省认定这幅漫画侮辱了天皇,就出面进行“严正交涉”,美国政府宣称对于出版物不负任何责任,画家则说此画本为谴责军国主义势力而作,日方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拒检运动是指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场斗争。1945年,黄炎培率先决定不将《延安归来》送国民党当局检查而自行出版发行。这是国民党统治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至此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进步人士随后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宪政》月刊等16家杂志社的签名后,于8月17日正式发表,宣布自9月1日起一致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正式函告国民党。
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轰动了整个文化界,并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与响应。为了缓和国内外的矛盾,国民党当局被迫宣布自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
为什么重庆16家杂志社的声明可以形成拒检运动的燎原之势?实际上,国民党严酷的新闻检查制度不仅让民间报人“怒发冲冠”,甚至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也感到喘不过气来,开始声援附和废除新闻检查。
同时,国民党一直接受着美国的物资支持,美国报业主笔协会来华倡导新闻自由时,对于“重要盟友”美国政府的声明““不承认新闻自由的国家不予以救济贷款”,国民政府也不得不妥协改变。▼
1733年,德国移民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该报发表的大部分文章批评总督和地方议会。
为此,1734年曾格被捕,并被提起诉讼。1735年开庭审理,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汉密尔顿指出:首先诽谤罪只有在言论不实时才成立,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
其次,陪审团不仅有权进行事实判断,还有权进行法律判断,裁决应由法庭和陪审团共同做出。
最终,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判曾格无罪。这一案件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
美国赢得独立后,新兴资产阶级深深感受到“新闻自由”在推进独立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曾称赞“新闻自由”是寻找和发现真理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杰斐逊等人呼吁下,针对1787年的美国宪法做了第一次修正,规定了人民享有新闻出版自由等权力,国会于1789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至此,美国以宪法形式确立了“新闻自由”这一口号。▼
20世纪初,揭露丑闻,麦克卢尔杂志,辛克莱,新闻报道影响引导社会
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掏粪运动”。
“掏粪运动”是从《麦克卢尔杂志》1902年底发表的三组重要文章开始的。1905年以后,《柯里尔杂志》还成为继《麦克卢尔杂志》之后掏粪运动的主力。
“掏粪运动”中著名人物是美国小说家辛克莱,他对食品加工业的曝光是这一运动的经典之作。随着一战的临近,民众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欧洲战场,“掏粪运动”逐渐衰落。
尽管“掏粪运动”中有些文章带有煽情主义倾向,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向人们展示了新闻报道的功能,使20世纪第一个十年成为大声疾呼改革的时代,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重要一页。
(《麦克卢尔杂志》)
美国新闻史上的调查性报道就发端于 20 世纪初的掏粪运动,其真正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以《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调查为典型代表。
掏粪运动中,塔贝尔为写作《美孚石油公司史》,花了5年时间进行调查,斯蒂芬斯先后调查过美国11个州16个城市的政治黑幕。
辛克莱尔在芝加哥屠宰业工人罢工时,与工人一起生活了7个星期,以其自身的真实感受完成了《屠场》一文。
这些“扒粪者”将新闻职业精神与社会改革理念紧密结合,成为后来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而相较于20世纪初的掏粪运动,调查性报道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成熟。
首先,掏粪运动更倾向于揭示问题和展示丑陋,目的是警醒公众;而调查性报道则除了关注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外,更倾向于解释事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掏粪运动中的报刊在新闻的客观性方面有些欠缺;而调查性报道更体现了新闻的原则和媒体的理性,注重媒体的品格。
第三,从媒体监督作用来看,揭丑性报道在监督的持久度和深度上却远远比不上调查性报道。揭丑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的胚胎,调查性报道将在揭丑性报道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促使社会前进。▼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
1918年,由于日本政府对报刊报道的惩处和禁令引发日本报刊界的强烈不满,全国84家报刊的记者代表云集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总辞职,切实保障新闻报道自由。
积极报道大会的《朝日新闻》因使用“白虹贯日”一语,被寺内政府以“暗示革命”为由起诉。
结果编辑和记者被判刑,社长被迫辞职,许多工作人员受到牵连,一贯主张言论自由的《朝日新闻》自此元气大伤,在政治上彻底丧失了斗志。
白虹贯日事件表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与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日本确立了军国主义体制时,报业很快就被纳入专制统治下的“战时体制”,其仅有的一点自由主义色彩也被剥夺殆尽。
言论自由的理想破灭后,报纸加速了向企业化发展的进程,日本新闻传播事业的二元化传播体制最终成形。▼
写在最后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八组Q&A有的是事件背景的补充,看着就当放松(毕竟我不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也在意你飞得累不累呀),有的则是知识点之间的串联。
联想思维是提高备考效率的一大利器。背诵相对陌生枯燥的新闻史时,建议大家多多将其与其他考点、新闻理论做连接,多多思考历史事件对于当下新闻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多思多想就是多利用,多用多输出就会熟能生巧~
参考资料:
[1]方晓红.中国新闻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蔡斐.谈苏报案的两个问题[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4(00):185-194.
[4]郭恩强著.重构新闻社群 新记《大公报》与中国新闻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马志春主编;刘广金,朱军华编著.铁证 吹响全民抗战号角的国统区报刊[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6]张冠中.1945年“拒检运动”再检视[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4(00):266-277.
[7]郑超然等著.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车英.从美国的战时新闻政策看“新闻自由”的实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106-111+84.
[9]甄巍然.美国社会转型期中“媒体干预”的历史解读与启示——反思我国媒体监督模式的转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01):7-12.
[10]张谦.黑幕揭发运动与美国新闻传播业[J].新闻爱好者,2002(12):26-27.
[11]明华.白虹贯日事件——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笔祸事件[J].国际新闻界,1991(Z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