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作者丨觅游阿禾
编审丨觅游东东学长
排版丨觅游SC
近日,微博@每日甘肃网发布了一则题为【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的内容,配的视频是女性医护被集体剃成光头的场面。(图源网络)
疫情当前,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新闻。
其实这一则新闻并不是个例,女性形象在媒体宣传报道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在此次疫情的媒介呈现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新闻内容。
媒体宣传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有时会格外引人注意,比如上述几则新闻内容都将女性作为报道主题,突显女性的性别属性,对女医护剃光头、在女医护怀孕或流产的情况下赶赴一线等行为进行报道宣传,结果却适得其反,引发全网愤怒。
媒体一边消费着女性形象、忽视女性生理期诉求,一边赞美“被迫”式的牺牲精奉献精神,被网友嘲讽为:这是一场极其糟糕的作秀。
性别主义是指基于性别而将人视为优劣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念体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理论是典型形态。
在社会传统中,最普遍的是针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而在性别主义研究的范式中女性主义尤为受到关注。
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他认为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万物皆媒的今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皆来自于媒介。而我们对于性别的认识一方面来自于每个人的自身成长经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媒介所构建的社会性别形象。
媒介所呈现的性别意识也深深影响着我们对于性别的认知,从早前的妇女运动到“ME TOO”运动,再到热议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议题都是性别主义的一部分。
我们关注媒介所呈现的性别意识,就是在审视这个社会和我们自身。
其中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何女医护人员剃光头上了热搜?引发众怒?
女性形象一直被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塑造着,我们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也不断面临着解构和重建。
甘肃官方媒体将女医护人员剃光头作为宣传材料呈现在大众面前,长头发可以说是现代女性的一种形象表达,之前有媒体报道过疫情一线女医护人员减掉长头发的新闻是可以的、恰当的,但当媒体宣传行为过度时,女性形象往往成为了被消费对象,女性又一次处于被动地位,女权主义也就又一次出现在舆论风暴场之中。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实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研究发现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体贴、谦虚、温柔、快乐、家庭导向、爱孩子、敏感以及健谈的,而男性被塑造成好竞争、好斗、健壮、理性以及富有野心的。
在日用产品的广告中,女性价值观被更多地呈现,比如在个人卫生用品、化妆品、食品、药品、服装以及家庭用品的广告中,女性形象似乎过度被这个社会消费着。约翰·伯格(John Berger)提到关于“男性凝视”的概念,“男人看女人,而女人看自己被观看。”这不只决定了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同时也决定了女性和女性自身的关系。
男性是主体,女性则是被观看的对象。而大众文化不停地建构女性身体的形象。如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徐熙娣,也曾在其主持的节目中提及女性穿着短裙应如何端坐并使腿看起来更修长等。
女性对自身的观看,成为男性模式的观看,而女性在观看自我的同时,也将自己列为拜物的对象。
在“男性凝视”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更易处于性别社会的不利地位,物化女性、污名化女性的现象并不少见,由此产生对于女性的歧视、不公平对待的事件屡有发生。
媒介呈现的女性形象是一种性别社会的权力体现,占据权力主体地位的男性视角来进行女性叙事,就会产生女性医护人员“剃头出征”是一种光荣的宣传表达了。
首先是积极方面:
一是虚拟空间扩大了性别问题的观察空间。数字虚拟空间并不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存在物,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如种族、性别和性的不平等,也都会在网络和虚拟空间中再现。
二是以新媒体平台为阵地,凝聚社区共识与身份意识。一些研究表明,新的女性媒介确实使女性获得了更多分享性别经验的独特机会。
现如今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于媒体行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女权主义极易在某一舆论热点出现时以伴随性或者转折点的形式进行传播。
三是借助舆论事件进入公众议程。随着性别平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同性恋群体敢于为和自己发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尤其是利用媒体传播手段来为自己发声,希望能够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一是媒介呈现的性别造成更深的“刻板印象”。公众对性别所对应能力的认知往往受到了“刻板效应”的影响。
一些研究显示对女性的一些刻板印象似乎在进一步强化,如,新闻媒体经常把性暴力的受害者描述为淫乱的女性故意挑起性攻击,对女性的固有偏见会继续影响在线环境的感知,即使是虚拟女性形象也会受到歧视或诋毁。
二是少数群体话语权的“在场的缺席”。以女性在微博的话语表达为例,从传者的话语主导权来看,微博中女性意见领袖的数量大大少于男性。
从受者的话语接受来看,大部分女性受众沉默在亿万的微博用户中不曾发声;从传播内容来看,多集中在两性情感等私人领域,偶尔涉及到公共事件,也多是与女性本身相关的社会话题,在政治、经济、科技等话语体系中则显然很少涉足。
微博虽然在理论和技术上为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和性别鸿沟的弥合提供了条件,然而女性在媒体语境中的身份与角色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只是从最初的“失语”及“不在场”发展到如今的“在场的缺席”。
首先,主流媒体更要谨慎使用性别报道框架。诸如“女司机”、“女博士”、“女科学家”此类的表达。
另外,在疫情的报道中,相比起强调女性医护人员“被迫”自我牺牲,媒体更应该关注一线女性医护人员需要哪些物资保障,如何更好维护女性医护人员的权益。不论男女,在疫情一线的工作者都是英雄!
其次,主流媒体要意识到性别议题的敏感性,预估报道后果要将大众的情绪和营销号的精明与贪婪纳入考量的范畴。
性别议题已经成为网络舆论场无法忽视敏感问题,那么媒体只要是报道此类触及民众情绪敏感点的问题时,都应该更加谨慎对待。
最后,不论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要注意扭曲与表达过激的现象发生,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风向标一旦形成,极容易在普通大众中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
比如一些激进的且极具煽动性的女性主义理念和话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女性的价值取向,使之扭曲成了一种“伪女权”主义,成为利己的工具。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每个时代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并不是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及其开创的可能性。
仔细研究影响个体的媒介因素,可以发现媒介在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新媒体对社会性别意识传播的影响好比一把 “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女性的思维空间与交往范围,赋予女性话语权。
另一方面其性别呈现仍受困于传统刻板形象,加上新媒体商业化为社会性别意识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可能导致性别不平等。
新媒介传播中存在更加复杂和隐蔽的性别不平等,我们要进行深入细致观察和理性批判。
新传人在面对各种事件现象时,要有我们独特的学科视角,发挥自身所长、进行独立思考。
媒介与社会性别的互动关系——以“暖男”形象传播为例陈艳婕.媒介视阈下的女性角色建构[J].今传媒,2017,25(08):60-61.孙琬君.男性凝视的颠覆与女性观看空间的创造——大众文化下女性角色的建构与解构[J].世界美术,2006(03):77-83.
快快加入,【通识主课+院校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带你少走弯路,一战成硕!报名详戳👇👇👇:
❶ 觅游21级新传考研QQ群:914849523❷ 觅游21级新传考研微信群,添加微信:danjievip3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