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排版丨觅游 SC
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觅游将推出为期一周的【读书周】系列文章,给大家讲述有关读书的那些事儿,解读一些你不能错过的书籍,以及推荐一些有趣的“阅读清单”,敬请期待。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寻找一些资源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有的人完全以互联网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大家作为新传er,需要更专业的学科素养,这种素养不仅仅是摄取理论知识这么简单,更是要有深度的思想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则是需要从书中才能获得的。
那么新传er又要如何读书?该读些什么书?请听听新传导师都是怎么说的。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对“读书”这件事有更深刻的认知,摸索自己的读书节奏,丰厚自己的内涵底蕴。
因为现在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都是为了升学而不断的搞题海战术,没有时间读书,这就导致了上了大学之后大家跳不出书本的局限,知识面存在断层。
所以方老师认为现在大家应该多读书来弥补之前教育的缺陷,而读书要广博,不要一上来就考虑论文题目,这样读书就只是围绕着论文展开的,比较局限。
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之后也就相当于掌握了“门牌号码”,以后用的时候才能知道上哪找。(图源网络)
目前大家为了考研,只知道抱着教材“啃”,就像方老师提到的“只围着论文题目读书”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就会导致知识的断层,只是就书本上的东西在回答问题,答案局限且无亮点,最终的分数也是平平无奇。
那么大家就要跳出这个圈,放下功利的应试目的,多读些非教材的拓展书籍,培养灵活思考能力,形成发散思维。
很多人认为考研就是要专注背书和做题,哪有时间再去看其他书籍。
更何况当看到莎士比亚、堂吉诃德、托尔斯泰、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的名山之作,体量如此之大,就不由头大,望而却步。
对此,南振中老师有个好经验,就是零打碎敲,零存整取,不求一举将军,只求日日拱卒。比如我们读一本书,可以在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中穿插1—2个小时来阅读,时间不用太多,每天读一点就行。
既是当作放松消遣,也没有因为体量太大而囫囵吞枣。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一本书,细水长流培养阅读兴趣。
李彬老师认为,读书如吃饭,无疑应该自己吃,自己品,而不是等别人嚼过之后吐出来,再吃再品。那样显然既没有滋味,也没有营养。
因此在读书的时候不要死读书,而是要有自由的思想,有反叛精神。
不是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接受,而是要通过书中的观点来说明自己的想法,解读现象,即“六经注我”。
很多同学在看教材的时候很容易把教材奉为圭臬,比如《传播学教程》,大家对里面的理论非常熟悉,甚至倒背如流。
但其实这本书已经出了很长时间,里面的理论都不适应当下的媒介环境了,如果还是一味的“尽信书”,那也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图源网络)
尽信书不无无书,我们不要总是抱着书中的观点,而是要进一步思考,如果放在当下来看,如果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下看,书中的观点是否还会成立,如果不成立又该如何思考。这一点就相当于我们在学经典的传播理论时,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等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理论放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它们产生了什么变化,这就是读书与思考之间的关系。
李彬老师提到,读什么的问题首先在于选择,有所读,有所不读。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其次,即使一瓢饮,也需要有所区分,不可能平均用力。故有精读,有泛读。精读求质,泛读求量,广泛撒网,重点捕鱼。那大家就要在考研初期,时间还比较充裕的阶段来对新传经典书目做精读,比如说基础教材《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等,拓展书目《娱乐至死》《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等。从简单的抄书做笔记跳出来,进行更加精准的启发阅读,从而让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靠。
范以锦老师说过,“新闻记者应该是杂家”,因为新闻记者不管在哪个领域,只要知道新闻线索就要争取采写,知识丰富是记者的职业要求。
陈力丹老师也曾提到,作为新闻工作者需要扩充自己的各方面知识,要有计划地读一些各个学科的基础性书籍,比如社会学、经济学、文史知识、新闻传播学的各专业知识。
这一点同样适合于大家当下备考,作为新传考研er,除了有基础的新传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一点经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这样大家在写评论的时候才不至于没有明确的论点或是分析的依据。
这种知识积累泛读即可,一是涉猎的学科要广泛;二是不必从头读到尾,选读重点章节。比如说最近财新的那篇文章,我们不能看过之后单单的发表情绪化的言论,还要说清道理,人们为什么不接受这样的文章,原因在于新闻的本质是人,要有人本精神。
另一方面来看财新为什么会写出来这样的稿件,价值判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手段。
这件事还有其他可以做思考的角度,知识面广了之后,自然会在看到相关的情况后调动知识储备,提供更全面的解读,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李彬老师说,除了读书之外还要读报刊杂志等,那么对于新传考研er来说则是相关的论文期刊,核心刊的相关文献都要有所涉猎。
毕竟我们未来是要做研究的人,要对学科前沿热点有所掌握,知道学界目前的研究重点,也是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读论文期刊除了了解学界的研究重点外,还是培养大家学科敏感与语言修辞精准专业的一种方式。
有些时候大家可能明白道理,但只能说出来大白话来,用词缺乏专业度,多读论文期刊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这一点。
新传er怎样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新传思维
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寻章摘句”,而是从书中寻找启发,这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传思维的关键。
也许我们不会记得书中说的具体话语是什么,但是其中的感悟和体会是长存记忆中的,这就是“转化”。南振中认为读书就像采矿,每吨金矿石的含金量超过10克就是“富矿”。人们之所以开采一吨矿石,就是为了提炼10克黄金。
同理可得,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就是为了寻找一点珍贵的启示,这些“启示”能够触发我们原有新传专业知识外延的能力。
实现“转化”新传思维,必须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要善于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信息,采取不同方法、通过不同路径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加以思考。
比如我们读《娱乐至死》,并不只是了解电视是如何改变受众话语的,而是从中寻求启发,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是如何被剥夺的,新的媒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及意义。
(图源网络)
此外还要培养自己的联想习惯。比如说我们在读《乡土中国》时了解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是发生在地缘血缘关系中,以自己为圆心波及出去的人际关系。
然后就可以联想,在场景时代中,我们在互联网中所建构的关系是发生在趣缘之中,以我为中心而波及出去的,那么这种场景下的传播是否也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序格局”,从这一点出发或许还可以再思考场景传播中的权力关系等问题。
在我们的能力和见解还不是很成熟的阶段,读书确实会遇到一些障碍。
但是都没有关系,只要是读过,都会成为你的影子一直伴随着你,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理解了曾经费解的地方,它们终将与你融为一体。
唐诺在《十三邀》中说过,读书是最划算的一件事情,你花了几十块钱就能看到某人用几年甚至是一生打磨的东西,书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永远保持读书的状态,沉浸其中,沉淀自我。
参考资料
[1]范以锦.以“局外人”的视角触摸高校教育——为范杰新著《中国高校百年记忆》作的序言[J].传媒,2017(19):102-103.
[2]李彬.同新闻学子漫谈读书——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J].新闻记者,2019(07):66-74.
[3]南振中.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关于年轻人读书问题的对话[J].中国记者,2008(05):4-11.
[4]陈力丹.书到用时方恨少——与记者谈读书和用书[J].新闻与写作,2005(03):43-44.
[5]陈娜.史边馀蕴——与方汉奇先生漫谈拾记[J].今传媒,2011,19(06):5-8.
21届小伙伴现在应该都在读《传播学教程》,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针对大家的留言来推送后续的文章,为大家排疑解惑,让阅读变得更加顺畅~-END-
【通识核心课+院校辅导】模式,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