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排版丨觅游 SC
近日歌手、演员仝卓在直播中“自曝”在高考中因为目标院校只接受应届生,因此他采取了某种不正当手段修改了自己的资料,把身份从往届生改成了应届生。
言论一出,舆论场哗然,大家一方面对仝卓“自曝”行为且还有些洋洋自得的姿态产生强烈的不满,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追问手段背后存在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新媒体时代下更是如此。
哪怕仝卓这次没有在直播中“自曝”,毕竟网络是透明的,监督的权力也逐渐下放到了个体的手中,可能也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中露出马脚来。
在舆论口诛笔伐之中,仝卓发表了道歉信,相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
可以说这一网络围观事件促使不正当手段受到了监督,使得社会秩序进一步完善。
(图源网络)
那么今天就借着这一事件来分析一下,从福柯“全景敞视”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是如何实行监督权力的。
英国功利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边沁曾在18世纪末发表名为《圆形监狱》的著作,在其中他设计了一种只需要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的犯人“圆形监狱”。法国哲学家福柯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出版的著作《规训与权力:监狱的诞生》中的第三章提出了“全景敞视监狱”,其构造的基本原理是: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
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监视者可以看到所有的囚犯,但是囚犯看不到监视者。
(图源网络)
那么在互联网中,网络围观就类似于全景监狱。不同之处在于全景监狱中的目光是由中心向外扩散的,只能是监视者去看囚犯。
但是在网络围观中目光是由外向内聚焦的,只能是外围的围观者看向被围观的对象。
因此,就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全景监狱”理论相对的“共景监狱”理论。
“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一人监视众人的“全景监狱”模式被反置了,个体暴露于公众的视野中,承受社会公众的围观和监督。
在“仝卓事件”中他就是被围观的对象,在直播之后他的言论引起网友们强烈的不满,同时对他批评的言论开始满天飞。
在这种“围观”之下,被围观的对象心理上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随后仝卓发布道歉信要求撤销学籍。
我们顺着仝卓的这条线索,又得知仝卓的父亲是政府内部人员,那么是否他参与到了这次身份的篡改,相关部门还在调查中,不过仝卓的父亲也因此成为了大家围观的对象。
(图源网络)
为什么当大家的目光聚焦之后,仝卓立刻道歉,相关部门开始审查?围观的目光聚焦之后为什么会推动监督权力的产生?
首先在于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它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这种功能主要是来自它的公开性,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用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福利的事情时,我们并不会发生有组织的社会制裁活动。
但是一旦事情通过大众传媒公开后,公众就会感受到“制度性的压力”,从而加入到舆论的制裁之中。
那么仝卓采用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福利,其中体现出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这又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公众在舆论制裁中的情绪更加极化。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多次谈到“共情”,“共情”是指感受当事人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
网民们在“仝卓事件”中将自己放置到了其他应届生的位置上,因而产生了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心理,想要为此讨一个说法,抵制不公的社会现象。
基于这两点,由网络围观而引发的舆论监督权力就应运而生了。
在萨特、拉康、福柯等人眼中,目光就被认为是包含着某种权力。比起福柯 认为观看是权力的实施,萨特则更加强调观看的破坏性。
萨特认为在他者目光中, 人被剥夺了主体而成为一种为他者的存在,使人体验到在他人注视下的痛苦。
他者的凝视之所以产生效力的根本原因是,凝视体现了一种权力的心理学关 系,即凝视者高于被凝视对象,凝视者的目光使凝视对象产生了“我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的心理。
那么被围观者处于这种凝视之下,自然的会以自我异化的方式进行规训,将围观者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
仝卓在直播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以不正当手段篡改身份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反而以一种炫耀的姿态说了出来,那自然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违背正常规则秩序的行为固然值得抵制,但是不自知且当作炫耀的资本的行为是更为糟糕的。
在大家目光的聚焦下,内化他者的目光之后,仝卓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并发布了道歉声明。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主要是来自于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形成了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 “镜子”来照见自己,通过观察来认识和把握自己。
在网络围观中,人们的目光聚焦时,同样也产生了一面“社会镜子”,即使是围观者,也在这面“社会镜子”中观照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所以说,在全景敞视的视域之下,人人都在被监视,都在无意识之中受到权力的规训。
相信通过“仝卓事件”,有一部分明星受到了警示,在未来的行为和言语中也会更加注意。
反观同类“翟天临事件”,事件发生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大家更加的注意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情况,不论是学校的内审还是外审,审查的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权力的目光”最致命的是推翻了人们曾经坚信的网络作为匿名、隐藏和开放的功能,反而证明了可能使得参与其中的任何人都存在被暴露和监视的危险。
这个监视网络“注视”着整个社会,当意识到自身的任何言行都可能被一种无处不在的目光所捕捉时,人们就难以自由也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呈现自己,而是尽量使自己的言行维持在符合社会规范的理性要求中,打消“越轨”的念头。
然而在网络围观之下,有些人认为只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就能够避免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等,不过这种所谓的客观理性的态度又如何界定?
哪怕围观者只是一群盲目的看客,其目光汇集的力量也会使得被围观者处于监视之中,精神得不到自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围观者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来观看,网络的匿名性更加大了目光的汇集,被围观者也并不会因为大家的理性观看就受到解救。
反而这种无形的目光会将自己放置于目光中的自我规训,以他者的目光来审视自己,强迫自己反观自身。(图源网络)
比如说在“鲍毓明案”中,网络中存在着很多对小女孩猜测的言论,同时也有一群保持中立客观的匿名围观者。
不过最后这种目光的聚焦无疑都指向了小女孩,迫使她从他者建构出来的“社会镜子”来观看自己,结果是进入了监狱中的自我规训,精神上也会受到二次伤害。这种虚假的“理性围观”会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对被围观者造成伤害,这也是当下避免网络暴力的困局。
参考资料:
[1]李晓蔚.“权力的眼睛”:全景敞视主义视域下的网络围观[J]. 国际新闻界,2015,37(09):70-79.
[2]栾絮洁,王军. 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1(09):33-35.
[3]靖鸣,蔡文玲. 从全景敞视监视到全民网络围观:动因及其特征[J]. 当代传播,2019(02):36-39.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