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外表,不要用力过猛
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看「好好虚度时光」就够了!▲
社交媒体是个标语聚集地。
针对女性,危言耸听的尤其多,比如“再不保养就老了!”,“再不瘦身就没有未来了!”、“这十件单品不拥有你就Out了!”……
它们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式,不按照我说的去做,你就会变成又老又丑、男人不爱女人嫌弃,跟不上时代趋势的黄脸婆。
为什么这样的标语这么多?答案我想是,每个人都渴望变美,恐惧衰老,焦虑在这个时代落伍。
可跟着这些标语里说的做了,就真的管用吗?
有一次,我路过机场的书店,电视屏幕里放着身穿西装的中年男人,大谈特谈比尔盖茨、马云的成功之道,号召观众跟着他大声喊出“我要成功!”的口号。
什么东西只要一跟口号对接,就有了一种上刀山下油锅而刀枪不入的气质。别的事情急功近利就算了,唯独变美这件事,靠不了塑造敌我紧张关系而炮制得来。
当然,美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有不同的偏好,对我而言,美首先一定是从容的。
有一点肯定是人类的共性,我们大都痴迷天生就美得震撼的人,而敬佩那些后天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容颜和气质的人。
一想到天生丽质的美人,我脑海中出现的就是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波浪状黑亮的秀发,身材凹凸有致,皮肤洁净,踩着高跟鞋,风情万种地穿过西西里岛的阳光小镇。她的美就很从容,与所处的现实有巨大反差。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剧照
在我看来,美是有精神性的。那些变美口号、那些必须拥有的购物清单、那些强势劝说式的方法论,正是把美物质化的方式,物质性比精神性实现起来容易很多,而我们大多数都懒惰。
过去做时尚杂志,见过很多好看的人,尤其一到时装周更是美人们集中轰炸,乱花渐欲迷人眼。
可要说留下深刻印象的,绝非只是一张好看的脸。无法同身上衣服发生情感连接的模特,就会成为衣架,走在T台上便沦为了设计师的提线木偶。
而我们普通人呢,沉迷于那些励志口号,盲目跟风,又何尝不是这些口号炮制者的提线木偶。
每个人对美的观感都不同,当我们由衷地赞美一个人美的时候,意味着这种美是带给我们精神愉悦的。那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认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外貌、气质、体香、智慧、谈吐等一系列因素的结晶。
这些年我磨练出一种技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发现美好的人。很简单,只要看她的眼神。人并不能真的撒谎,你的姿态藏着你的过往经历,你的眉间藏着你爱过的人。
每个人内心的质地都隐于一颦一笑。表情就更加真实,那些不经意流露出可爱小动作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
乔治欧威尔曾说,“40岁后就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BBC纪录片“五官奥秘”里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一些有关美的结论:年轻时好看与否全凭运气,但是随着年岁渐长,长相开始透露出你的本性。
你最常出现的表情,仁慈、欢喜、悲伤、尖酸……都会在脸上留下痕迹。也许这才是“优雅地老去” 这句话背后的真谛。
美有没有方法?我想是有的,但一定不是速成班,是每日的修行。不用趁早变美,不自知的美、天真的美最好,哪怕自知也不要卖弄。
小学里最美的女孩,因为知道自己美,中学毕业就去最高档的商场做了化妆品推销员,后来的生活完全背离了初衷。中学里最漂亮的女孩,读到大学就准备好了嫁富豪,丧失独立性,逐渐习惯丈夫的摆布。
晚些到来的美,像一株在世上归隐许多年的花,遇到欣赏的人便是一生的事。
有些人越是相处越觉得有魅力,这种魅力是经得起推敲的,而要获得这种耐人寻味的美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那就是在孤独中走过漫长的道路,面对自己内在的真实秉性,一次次战胜庸常琐碎对生命的消磨。
直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公然谈论自己的相貌,但我能肯定的是内心越来越自信,外貌也在跟着改变。这种自信并非通过多大的事业获得,恰恰相反,正是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不断积累的对自我的肯定。
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他们眼中有魅力的女性是什么样的,很少有人提出是五官好看,更多在意的是气质谈吐、见识品味。所谓见识,也不是见的多就叫好,一定是有反思,有自我的提炼。
为什么非要没有皱纹、看上去年轻、披挂着潮流单品才算美?
对外表不要用力过猛,更不要把变美这件事挂在嘴上碎碎念,要知道耐看的人很少唠叨。
美需要底气,而底气不止甚至很少来自物质。少一些欲望,就会减少一些挫败感。多一些独立,就会减弱对外界的寄托感。
不断积累自己在所爱之事上的成就感,不断学习掌控自己的生活,保有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才能有美得从容的底气。
-END-
往期精彩阅读:
【转载、投稿、合作】
请邮件联系:hhxdsg@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买虚度严选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