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懂人性的是上帝,其次是莎士比亚

先知书店 苍山夜语
2024-09-05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中,有这样一幕:李尔王退位前打算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在分配的时候,让每个女儿说说对他的爱戴,以她们对他的爱戴程度分配国土。
 
结果大女儿和二女儿说得天花乱坠,总之爱得死去活来。但是小女儿却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本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李尔王一怒之下,断绝了和小女儿的父女情,并把土地分给另外两个女儿。结果,大女儿和二女儿在拿到土地之后,立刻翻脸不认父亲,把父亲赶出家门,让他流落荒原。

 

狂风雨中,他终于认识到了人间的疾苦。他疯了,也清醒了。

 


木心说:最懂人性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莎士比亚悲剧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它是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首先,凡是用权力和利益换来的爱,都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真心。(这里的权力,既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世俗中的,比如作为父女,就包含权力在里面)

 

悲剧起因是李尔王分土地,凭什么分配呢?凭说出动听的语言。凭他手中的权力和许诺的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李尔已经忘记了,他忘记了女儿爱的实际上是利益,而不是他本人。大女儿和二女儿是功利的爱,甚至连爱都不算;三女儿才是非功利的爱。功利的爱可能转化为邪恶,非功利的爱一定有慈悲和宽容。

 

其次,所有的权力都暗含着对爱的渴望甚至依赖,爱永远大于权力。

 

李尔王要求女儿们表达了爱才能得到土地,他需要这份爱来证明权力的有效性。他的威望不是建立在自身之内,而是自身之外。对李尔这样的独cai者来说,权力不能离开爱。所以,他们不断地、贪婪地渴求爱,以此巩固权力。他们也要为自己制造道德神话,因为只有道德高尚才能争取到最大的爱,在一个伦理型社会尤其如此。于是,他们不断地制造“爱人”的神话,而其最终指向是要“人爱”。

 

 

莎翁一生所写悲剧10部,喜剧14部,写满了复杂的人性。

 

德鲁克说:我每五年把莎士比亚全集从头至尾重读一遍。

 

读莎士比亚,建议收藏阅读朱生豪译本,西方文学翻译家苏福忠说:“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译本超过朱生豪的译本。” 本书为皮面精装8卷本,适宜珍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全集》:




推荐阅读:
他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为爱情,一为莎翁
四百年后依然深邃,莎士比亚何以如此永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苍山夜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