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超级IP唱响《明天会更好》,碾压2024,超越1985

苍山夜语 2024年12月15日 07:31

《明天会更好》的2024版和1985版被有心人做出了对比视频,其中一版气场全开、个性彰显、声音铿锵、吐字清晰,歌手人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简陋的画面硬是唱出了“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振奋感;一版有气无力,人人好像没吃饭,僵如木偶,似在如泣如诉疑问“明天会咋样?

年终岁尾了,不管今年过得难不难,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振奋的强音来激励彼此,期待这个忙碌的世界明天会更好。当然,尤其是咱自己国家。

有一个世界级IP曾经就唱响过一版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比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率一众当年的顶级音乐人唱得更好、更响,更有情怀和逻辑。

他就是汤因比,历史学界的爱因斯坦,世界级文化IP。他在中国国力羸弱不堪时,曾预言中国文明将引领世界。

现在遭遇的困境难道还比汤因比在1929年、1967年两次访华时更困难?

而照汤因比的说法,文明正是在成功应对了恶劣环境(自然的、战争的、经济的)的挑战之后,才有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这种应战的成功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人类的创新和创造。

人类的智慧在于等待和希望。由少数人创新和创造的新文明,一定会改造甚至替换“美丽新世界”中僵化腐朽的奴役式旧文明。这就是汤因比在回忆录《人类的明天会怎样?》唱响的“明天会更好”强心针。

在更多了解《人类的明天会怎样?》究竟是否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之前,我们先来迅速认识一下世界级超级文化IP汤因比。


靠一部巨作把美国震晕了的大师

说起汤因比,就不得不先说起他那部超级巨著《历史研究》。

这部从1934年开始撰写,到1961年收尾,历时27年才12卷全部出齐的巨著,一共500多万字,在那个基本靠手写的年代,篇幅居然能跟中国的顶级网文《斗破苍穹》差不多,可见汤因比的雄心和精力。但也正是因为篇幅浩大,所以在前6卷最初问世的时候,关注度很低,直到1946年,美国学者索麦维尔将书的前6卷缩写成一卷600多页的节本,出版后,轰动一时,成为当年美国畅销书之一。汤因比也因为这部书在1947年荣登《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能比肩爱因斯坦、罗素影响力的历史学家,说他对历史的发现可以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相媲美。所以,当时有评论说,美国已经被汤因比震晕了头。

有位喜欢读书的土豪企业家朋友,只要是比尔·盖茨、巴菲特、马斯克、扎克伯格等商界大佬推荐的书,他一定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拜读。有天,他在家里眉飞色舞卖弄了一早上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结果,他七十多的哲学教授老爸,听完之后,甩给他一套书,和一句气场爆棚无情碾压的话:你说的《人类简史》也不大高明,你看看这三本书。你说的《未来简史》是假设。

这三本书,就是由索麦维尔缩编,后来翻译成中文的《历史研究》

为什么这部书会让这位自诩阅读量极大的企业家朋友有被碾压的感觉呢?

第一,因为《历史研究》是全球史、人类史、宇宙史等大历史观的精神之父。在20世纪的历史学者还在撰写国别史、断代史的时候,汤因比已经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人类的历史与命运,这直接酝酿了后面各种大历史的写作。后面的全球史、人类史乃至宇宙史,都能在《历史研究》中找到他们诞生前的影子。

第二,《历史研究》是一部经过时间检验的历史哲学经典之作。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但是历史哲学却不仅仅是限于要求知道或者确定历史事实。它要通过分析复杂的历史画卷,找出历史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和阻碍力,找出最基本的历史发展模式。

第三,《历史研究》第一次让“文明”成为历史的主体,汤因比认为“国家”不是研究历史的完整系统,而“整个人类社会”又是一个过于庞大的系统,因此,将介于两者之间的“文明”作为单位,既可以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又不至于因系统过大而难以操作。

所谓“文明”,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体。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存在的时间长达100多万年,而文明社会历史最长的也不过6000年。相当于一把1米长的尺子,文明社会的历程还不到1厘米,这样的视角,让不同时段的人类文明可以互相比较,并进而探讨为什么现存各个人类社会之间的文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找出人类社会文明发生、发展、衰落及灭亡的原因和规律。汤因比的文明史观,也影响了一批后世作者,比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也正是在这部《历史研究》中,汤因比对中国文明寄予了厚望,认为世界将在和平中统一,而统一的文化主轴不在美国、前苏联或欧洲,而是中国文明。


跟着“世界级超级IP”学习如何打造自己

如果说《历史研究》是那种宏大无比的“大历史”开山之作,但是篇幅浩繁,咱们有点看不动的话,那这本《人类的明天会怎样?》就特别接地气了。汤因比自己也说过,“如果理论著作只能为专业小圈子里的人所欣赏,那就是文化步入歧途的征兆,唯有为广大受过教育的人所喜闻乐见,文化才能繁荣昌盛。”这本晚年回忆录,正是大师的接地气写作实践。

你可以把《人类的明天会怎样?》看作一本世界级超级IP自述的成长之路,怎么从童年、青年学霸走向中年学神?怎么亲历历史重大场合?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么看待自己衰老这一事实?对世界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怎么看?

有人问杨振宁“做物理研究有没有什么诀窍”,杨振宁只说了一条——“你就盯住领域里最牛的那几个人,看他们正在干什么,你跟着干就行。”

有人问芒格,模仿大师的投资之道有没有意义?芒格回答:我是你们的话,我肯定这么做。我一定要摸清聪明的投资者在做什么,每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我都要密切跟踪。

关于这个问题,巴菲特也回答过:在大师门下学习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胜过我自己过去十年里自以为是的天真思考。

而在《人类的明天会怎样?》里,大师汤因比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通过学习和工作打造自己的IP——

他给“学习”指明了方向,免得你读了那么多书,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我没有无休止地获取已有知识,而是试图凭借着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创造自己的知识。而这种对知识的积极利用为未来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拒绝随意武断地给学习限制一个范围,但现在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来给无限设限。由我自己专研的需要来决定我要学习的知识。知识仿佛陈列在图书馆书架和博物馆的画廊里,它们随时为我所用。我并不急着把它们都掌握了,毕竟它们就在那里,又不会跑。我能,也会去掌握我想掌握的,用它们来创造别的东西。换句话说,从此之后,我学习的目的都是因为我需要它们为我所用。

他给打算在任一垂直领域打算深耕的人指明了方向:

第一条建议,“不要贸然行动。三思而后行。先给自己一点时间把问题看成一个整体来思考。”

第二条建议是“做好思想准备后就要立即行动”。等得太久可能比做得太快更糟糕。

第三条建议,我认为它不仅适用于历史作家,也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作家(内容生产和表达者)。“写作,须得日日有规律地进行,在一天中你认为最好的无论哪个时间进行都可以。不要等到你认为有心情了才开始。不管你觉得有没有心情都要写。当你不在状态时写出来的东西不如状态最好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那么多、那么好,这是自然的,但你可以修改,最后它就能和你带着热情时写的一样好。

另一方面,你的进度也一直在推进着。如果你非要等到能够达到完美的状态才开始写作,那么就准备着一直等下去吧。因为只要是人为的,就不会有完美的。如果真有什么完美的作品,那一定不是人类创作的,而是上帝。”

第四条建议,“不要浪费零碎的时间。不要暗示自己说:‘瞧,我已经完成今天的工作了,明天的明天再做或过了周末再说吧。今天或这周的其他时间先休整一下吧。”你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开启下一项工作的最佳时机不是明天或下周,是当下,用美国话来说就是“right now”。这很美国,因为美国人都是杰出的实干家。

第五条建议,“永远向前看,看得远远的,就像竞赛的摩托车手用他的望远式瞄准镜那样。他总是能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达到了远方的地平线。”

这五条,几乎条条都是大师用毕生智慧总结出的金科玉律。当然,书里还有更多如何获得他人尊重,如何通过自身特长(写作、演讲)赚钱,甚至如何享乐的方式方法分享。

毕竟大师并不端着,他是一位既活得通透、也一团矛盾的可爱老头儿。


接地气老头儿的“非爹味”分享

在这本书里,汤因比既是大师,又是一团矛盾的老头儿,预言有时神准,比如他担忧未来可能会因技术的发展,反而导致更容易建立起赫胥黎笔下压抑人性和个性的“美丽新世界”;有时你又会觉得他杞人忧天。比如他为人口增长和粮食危机忧心忡忡,建议大家学日本人养鱼解决未来的生计问题……

他矛盾重重地相信某种形式的世界政府,他先后对国联和联合国寄予厚望,但他相信世界帝国更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归宿。可是他一方面欢迎世界帝国的到来,因为它将终结战争;另一方面,他又对建立全球性帝国政权过程中必然要使用的暴力深恶痛绝。因此,当德国、美国先后显示出全球霸权即将建立的苗头时,汤因比一度犹豫过,但最终回归了自己从祖辈那里继承来的自由主义。

在个人生活中,汤因比的举止同样充满了矛盾。他反对贪欲,谴责现代文明的物质享乐至上思想;但他自己在钱的问题上却近乎病态地锱铢必较。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对于有些没有得到足够尊重的地方,他也是斤斤计较小心眼。

这些或靠谱或不靠谱的预测,以及体现在大师身上的矛盾,并未减损汤因比的魅力,反而会让你觉得这人更真实,不装。

比如他对比年轻人和老年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以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时代转化,简直就是肺腑之言。

为什么我们长大之后大多成了我们所讨厌的人?在他这段剖析中,基本能找到答案。

他说年轻人一定对祖辈们传给自己的这个世界感到不满,尤其是自己父辈的所作所为。与此同时,他充满信心,认为自已能够也会比他们都做得更好。年轻的继承者妄下结论认为,祖辈们的失误在于他们犯了本不该犯的错。新兴一辈认为他们最后能够破天荒地把从祖辈那继承的不完美变成人间天堂。然而,日积月累的传统所发挥出来的制动效应以及每一次未能成功扭转局势的挫败感还在未来等着他们一一品鉴。

相反,年迈之人的观点则有可能过于悲观。活在一个不熟悉的世界里非常艰难。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当然有资本对自己生长的这个世界提出质疑,因为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知根知底、游刃有余。他想要在这个世界有所改变,也付诸行动,却对进程缓慢感到焦躁,对成果甚微感到失望。到了年迈之时,他会发现自己不再走在时代的前沿,再也不能如己所愿地引领这个世界。相反,他会发现时代走在了自己的前面,自己却越走越慢,时代在前已鞭长莫及。慢慢地,慢慢地,他生活的这个时代让他感到越来越陌生。

人们年老后总不可避免地经受这一检验,亘古不变,普遍存在。就算世事稳定,也难免此劫。

随意翻开这本《人类的明天会怎样?》,都会看到汤因比不同层面的认真分享、俯拾皆是的人生智慧。文明在方生方死中,僵死的旧文明一定会被新的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文明替代,这是汤因比的铁口直断,也是他给我们的新年希望——

人类的明天,一定更好!


每一个关心自己命运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汤因比。

汤因比不仅仅是一位开启世界史新篇的史学巨擘,更是一位与爱因斯坦,罗素并列的世界通哲。正如汤因比的孙女波莉·汤因比所言:“我的祖父为我们树立了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希望而非绝望的榜样。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阿诺德·汤因比《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一部我们思考21世纪文明的挑战之时不容忽视的思想资源。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影响20世纪世界格局的诸多事件,他都在场。这促使他不断观察思索时代之下的文明裂变,时刻关心着人类的命运,为人类的未来深深担忧。

独具的历史哲学视野,让他在回忆录的讲述中,有着极为深刻而精准的预见——今天人类的作茧自缚,教育拉锯战制造的焦虑,战争武器的升级带给人类集体毁灭的威胁,疫情防控、网络安全等议题对人类共同体的呼吁……这些问题无不是对汤因比忧虑的印证。

汤因比的回思录,包括他对求学、工作、学术研究等重要经历的回忆,对战争、科技、教育等人类重大议题的反思,收录他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三语种创作的32首诗歌。

《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不仅再现汤因比从寄宿学童、牛津“学霸”成长为史学巨匠的人生历程,刻画这位世界名人平凡的一面,还间接体现20世纪世界大战、冷战等巨变对智识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传递给我们在回顾历史后仍追问明天的勇气。

先知书店深知本书价值,取得本书独家授权。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和史学巨擘汤因比一起,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苍山夜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