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学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要破解的十二个理论难题

中社学人 2023-08-2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要破解的12个理论难题

前言:我今天演讲的主题除了分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之外,还就是论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破解的理论难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它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有实践上的,更有理论上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一系列理论难题需要破解。在这里,我主要归纳为以下12个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巨大挑战;理论难题





需要破解的第一个理论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早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就看到了人类陷入了一种“解放与奴役”的联盟的悲哀,即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人类的自由与富裕的程度越来越高,展现了空前的解放前景,但现实是人类却所受的奴役却日益加深。他们称之为“启蒙的辩证法”。他们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的发展突飞猛进,“解放与奴役”的联盟也空前加剧。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如后现代主义等那样,面对这种联盟持悲观的态度,对人类的未来丧失信心,马克思主义应当在21世纪破解“解放与奴役”的联盟。
需要破解的第二个理论难题:“解放与奴役”的联盟,与科技技术所对人类的影响相关。21世纪人类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技术究竟怎样对人类起着作用,以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也要直面科学技术的功能,特别是社会功能的问题,要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以及人类如何驾驭科学技术等问题展开彻底的研究,破解科学技术作为“双刃剑”的难题,让科学技术充分展现对人类的解放作用。
需要破解的第三个理论难题:随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加剧,随着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而带来的“公共性”程度的增加,在21世纪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景会变得更加清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渡越来越具有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应当把资本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再度提上议事日程。
需要破解的第四个理论难题:在21世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还会长期处于“共存状态,如何正确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将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在与资本主义相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在重视同一性的作用的同时必须妥善“安置”好斗争性。在同一性的时代总基调之下不可忽视斗争性的作用,寻找最为科学和精准的斗争性的方式。
需要破解的第五个理论难题:在21世纪自发性仍然隐含着强大的能量,市场经济仍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运行模式。但是,组织性的功能也急需要增强,相应地国家的作用也应越来越突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要认真研讨,在展现自发性所仍然隐含着的强大能量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共产党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建立在组织性基础上的社会整合机制,即如何“安置”好“组织性”即使之成为应对各种挑战的巨大富源。
需要破解的第六个理论难题:资本主义社会是以个人原子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启蒙张扬个人本位。到了21世纪,人类要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创立新的文明社会,必须走出个人原子主义,使社会真正以类为本位,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的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就要认真探讨如何把我们的社会建立在类本位的基础之上,真正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需要破解的第七个理论难题:马克思主义从其唯物史观出发,历来从事生产力、物质财富的创造的作用、历来强调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的作用是次生的,依附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能发生作用。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越来越受到挑战,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强调道德、思想的变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是独立地进行的。那么,究竟如何来把握生产力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如何来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如何正确地看待道德、思想变革的作用,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需要破解的第八个理论难题:出现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伟大的创造,但是还不能说原先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动模式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结合的问题已经完全破解。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继续面临着如何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那种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区别于那种极端的市场经济。它一方面重视市场的自发性作用,另一方面又不忽视国家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必须就如何实现两种作用的有机结合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
需要破解的第九个理论难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足点是认定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其全部的理论。而到了21世纪,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创造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认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决不能回避。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对价值是不是还主要是由劳动创造的,在创造价值的各种因素中劳动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各种因素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如何发生关系的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需要破解的第十个理论难题:毫无疑问,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已有了一定的清醒的认识。但实际上,人类在消除生态危机、建立文明的征途上还举步维艰。在他们看来,关键在于,人类仍然还陷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而不能自拔。而到了21世纪,这种两难境地越来越困扰着人们。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有责任破解这一两难境地,把有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富有说服力的研究,引领人们从这种两难境地中走出来。
需要破解的第十一个理论难题:当今的人类越来越变成“单向度的人”,即越来越把物质享受作为唯一的生活宗旨,把消费而特别是物质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意义的主要价值标准。当今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变成了消费动物。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这种消费异化展开一般性的批判,而应当在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走出消费主义,创造一种真正属人的生活方式。对创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一种人类新的文明形式,引导人们为实现真正美好生活而奋斗,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务之急。
需要破解的第十二个理论难题: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人士面临的共同的历史使命。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他们又提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人士首先应当着重研究的是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即要研究:如何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之中,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交融,如何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吸收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中,如何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陈学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等研究

文章来源:学术与我微信公众号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