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名嘴到闭嘴,国产9.0说着说着没了

365读书 2022-12-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ir电影 Author 毒Sir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毒Sir 

来源| Sir电影(ID:dushetv)



你知道30年前,国内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吗?


打开记忆之门,你会发现——


那些年,你知道的很多歌曲都是因为这个节目被我们熟知的。


比如《十七岁的雨季》,比如《我的1997》。


比如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星星点灯》。



那些年,你知道的很多社会新闻都是被这个节目曝光的。


比如黑心产业,比如大量未能被关注到的“保护伞”的揭露。



更重要的是,它为后来的央视输入了大量的人才。


比如白岩松,比如水均益,比如崔永元。


比如柴静、敬一丹、康辉、张泉灵等等等等。


1993年的某一份报纸这么形容这个节目:


中国人早上最熟悉的音乐,可能要属东方红和第五套广播体操。中央电视台的早间节目《东方时空》使一些人早上起床要伴着电视里的晨曲洗漱了。


没错,《东方时空》。那些年,它曾火爆整个中国。


当年,它的宗旨还是:讲故事、说真话、讨论民生问题……



当然,任何一个节目做大做强了之后,必然会伴随着各方面意见的调和,30年后,现在的《东方时空》依旧存在,但早已不是刚开始的样子了。


所幸,历史总有记录。


我们今年要聊的这个纪录片,恰是那个草创初期理想主义的证明。


《点燃理想的日子》,记录了一群30来岁的体制外年轻人,热血沸腾,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故事。


可是,对观众来说。


那段日子,沸腾的,又岂止是一档节目。


01

好看为上


胡维捷第一次见到《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的时候,是在电梯间。


他是来面试的。


那个时候《东方时空》已经全国闻名,被称为电视媒体人的“革命圣地”,于是在电梯间里,胡维捷不免有些忐忑。


只是突然间,他看到了时间带着的一张播出表。


6月的某一天,他们要播张元。


而那个时候,张元等人刚刚因为“私自参赛”而被严厉批评,按常理来说,央视这样的平台是不会特地采访他的。


他于是小心地问了一句。时间一笑,一副“你懂的”的样子。


胡维捷这才意识到。


原来这么庞大的央视,还存在这么一个“小空间”。



是的,空间。这也是很多人对早年《东方时空》的第一印象。


它就像一个无畏的少年,在电视这样的平台上划出了一刀,留下了一道缝隙。


那些年的电视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必须带播音腔,节目本身需要很严肃。


电视承担的任务,大部分时候只是教育与宣传。



但《东方时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石破天惊”。


比如播出的第四天,节目追踪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非但直接走到现场,揭示遇难者的苦痛,还追问了事故的产生原因。


更明显的是另一期节目,追查粮食歉收。


节目组去追访市长,工作日,从早上等到下午,市长一直没有出现。


主持人最后说:


到中午十二点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还不知道市长去哪儿了


说因为地市合并工作很忙


但我们以为


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围观的群众爆发出一片掌声。为什么?因为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社会热点,哪怕是不那么正能量,都要第一时间追踪。


正如教科书上说的,媒体承担起监督的责任。



非但如此,他们还摈弃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一本正经”。


把“好看”放在了第一位置。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观众。


什么是“好看”?看看后来《东方时空》播出的第一期节目。


由四个栏目构成:人物栏目《东方之子》,生活服务栏目《生活空间》,音乐电视《东方时空金曲榜》,社会新闻《焦点时刻》。


生活节目《生活空间》第一期,就定了一个这样的选题:《夫妻关系大家谈》。


夫妻坐在一起,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心平气和地把相处中各自那点花花肠子和小把戏全都抖搂出来。


第一期话题更劲爆:私房钱。


-主持人:到底为什么要存私房钱?那你们存了没有?


-男士:这是逼出来的 这纯是逼出来的


△ 央视干起了今天娱乐综艺的活儿


好看吧?


但又不是纯娱乐,而是希望把夫妻相处的小事掰开了揉碎了,开诚布公大大方方认认真真地谈,促进了解。


人物访谈类《东方之子》,则采访了济南钢铁厂厂长马俊才。


省劳动模范,济钢发展的重要领路人,使济钢从全国同类型企业的中下游水平跃居前列。


——真刀真枪的实干家,行业“能人”。


音乐电视第一期,选了大热歌手杨钰莹的《谁也不知道》。


《焦点时刻》则发挥了新闻瞭望塔信号灯的作用,敏锐捕捉了当时社会的动向——


影星下海。



当时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下,明星做生意不再是新鲜事儿。


可它反映了社会发展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转变。


要给我机会我也愿意去 这有什么


我就怕我不会做就是了


一辈子没做过这个 怕做不好


△ 接受采访的马精武 多么诚恳温和的回答


关注个体,也着眼社会,兼具娱乐性和社会观察性。


拒绝仰视,也警惕俯视。


以通俗贴近的方式,传递浓浓的人文关怀。


于是,1993年5月1日,推迟了两个月的《东方时空》第一期节目播出,时长40分钟。


当天就有大量观众打电话到台里,张口就问,是天天播出吗?这节目好看。


他说这个节目挺好


以前怎么没见着



当时还有一句流行话:吃方便面,打面的(打出租),看《东方时空》。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今天的电子榨菜。


言外之意,已经成了生活一部分,离不开了。



可在我看来,最大的肯定来自这一句:


看完《东方时空》


就像刚从南方的早市上


拎回一条扑腾着的活鱼


一捆绿油油的青菜



生动、亲近、鲜活、接地气,冒着热腾腾的人气儿。


这是群众的生活,也是“好看”的本质。


02

激情为先


当然,《东方时空》会打出这样的“口子”,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背后的人。


是一群30来岁的年轻人,创造了历史——


当年,创立《东方时空》的七人, 孙玉胜、童宁、时间、梁晓涛、王坚平、张海潮、孙克文,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他们被称为“东方时空七君子”。


事实上当年放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舒适宽广的大道——


用央视已有的内容做一个新节目,但首先,就被否决。


当时我们也都是三十岁上下的热血青年啊


怎么甘心说把你原来做的东西


我们编编就开始播出呢?



另一条是荆棘丛生的窄路——


做一个完全不同的原创节目。


根据孙玉胜的回忆:


我们的想法是,不要做一个替代别人的栏目,而要做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栏目。


孙玉胜《十年》


无法替代?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台里的要求很简单,当年CNN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追踪热点,ABC、CBS从早上6点就开始播放,凭借商业化运作及强大传媒网络,深入美国寻常家庭。


而当时的中央电视台,没有早间节目,这档新创的节目,只要培养观众早上看电视的习惯即可。


但七君子们所想的,却是借由央视这样一个舞台,做一个开创性的事业出来,就像早期节目的名称:


《新太阳60分》。


试图打造出一个新的传媒世纪。



早期的草创人员都有着一种创业精神,他们睡在办公室里,拿着极低的待遇。


但是可以不顾身份,为一件小事吵得面红耳赤。


白岩松曾经说过一件事。


那是节目开播的前一夜,本来制作人时间说好了要一起开个会,谁知道因为过于兴奋,和人喝酒喝得不亦乐乎,把开会什么的早抛到了脑后。


白岩松怒了。


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策划对着制作人破口大骂,完全不顾及面子。



结果呢?时间只好“乖乖”地开会去了。


但吵归吵,骂归骂,团结起来,也是没有二心。


比如那次暴雨,直接把节目组住的地下室给淹了。


他们怎么做呢?


把节目器材搬到了一间房里,然后关起门,把水拦在自己住的卧室里。



是的。他们艰难,但团结。


记者睡在走廊里,吃泡面,熬夜编片子,办公生活不分家。


《焦点时刻》记者陈耀文1994年一年,攒了59张登机牌。



制片人之一张海潮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不回家。


梁晓涛大部分时间两三点睡,六七点起,确确实实是废寝忘食。


但,乐此不疲。


最恰当的,莫过于倪俊这句话。


来了就像单身一样,除了钻研节目,天天弄节目天天出差,就没有别的了。



正因如此,所以我总觉得这个“七君子”的称号给得很准。


从他们身上,你不但可以看到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看到身为文人的骨气担当。


更重要的是——


他们还有着被涤荡淘洗出的赤诚热血,有着以激情破旧焕新的干劲。


于是,在这样的锐气与理念的影响下。


一批满怀理想的青年从五湖四海而来,地方台、部队、事业单位……辞去公职,毅然投奔,像慢慢聚拢的火星。


你的户口


你的稳定的工作


你的待遇收入一切可能都没有想


就觉得我要来这里


就怀揣着一颗蹦蹦跳的心



比如周兵,《东方时空》编导之一。


进入栏目前在兰州电视台工作,父母甚至为他安排好了退休后的生活。


但接到同学邀请的消息之后,他辞去铁饭碗只身北上。


和父母坦白这个“痛苦”的想法时,他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一定要做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 


这是我的理想



倪俊,来自苏州电视台,同样被心中的热火点燃。


彼时他的大学同班同学鄢蔓已经入职《东方时空》,应陈氓的要求向倪俊递出橄榄枝。


但倪俊,在地方台不但待遇好,还被当成金子,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什么能让他改变自己想法?


后来,倪俊回忆,同学的一段话对他刺激很大。


我们叫中央戏剧学院


那咱们应该在什么舞台上做事



看起来是傲气,实际上是心气。


这也是《东方时空》与生俱来的底色与气质。


随着节目越来越受欢迎,《东方时空》的队伍不断壮大。


1994年,《焦点时刻》栏目分离出另一个调查类的节目,放在晚间播出,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焦点访谈》。


1996年,《东方时空》设立了中国第一个谈话类的节目,由崔永元主持,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实话实说》。


其他诸如《面对面》《中国音乐电视》等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节目,都是由《东方时空》演变而来。


大量从节目中走出的年轻人,变成了电视行业的生力军。

△ 图源网络


激情和理想,浇灌了《东方时空》。


而纵观《东方时空》取得的成就和口碑,莫不来源于这群年轻人。


二者互相成就,留下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强音和蓬勃锐气。


以至于今天我们仍在怀念它的新闻专业主义、说真话的精神、前卫的态度、温和的表达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总负责人孙玉胜后来这样写道:


他们仅凭一种理想,就落脚在了这个陌生的临时机构里,成了我的同事和部下,他们的勇气和所付出的代价令我感动。


孙玉胜《十年》


它就像那时社会的晨钟暮鼓。


站在最高处和最前沿,以瞭望之姿,守望着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03

理想退潮


当然,现在再说起三十年前的这场变化,激动之余,也不免伤感。


感伤于理想主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媒体盛世的日子,也消亡许久了。


从很多年前开始,我们熟悉的那些谈话类节目、调查类节目,甚至于一些刚刚兴起没几年的历史类、医疗类、社论类的网络媒体,都一一衰落了。


我们在流量中苦苦挣扎。


以至于前些天记者节,年轻一点的记者在狂欢,而老一辈的媒体人,总有些往事不能回首的尴尬。


而《东方时空》呢?


它的确是越做越大了,但如果你问年轻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它永远不会排上号。


传奇抛弃了精神,只剩下肉体在滋润。


没错,的确变了。


回望《东方时空》,当年的那些理念看起来很简单,却变成了我们失传许久的常识。


比如,《东方之子》是怎么确定采访人选的?


不是看谁有话题,也不是看谁红,而是把每个人都放到同一纬度上,再决定人选。


不是追逐流量,而是创造价值。


《东方之子》是怎么选择主持人的?


它需要主持人够“狠”,以及有足够的应变性,能够随时改变提问策略以得到更深入的答案。


主持人不是念稿子,而是如何提问。


甚至于。


为了和采访对象保持平等的姿态,他们甚至坚决杜绝叫对方“老师”的做法。



为什么?人只有平等对话,才能敢说话。


当然,我们现在的采访,更多的是变成一种宣传了。


当连采访提纲也不能更改的时候,记者,也就成了传话筒。


所谓理念,当它不能带来金钱的时候,便被人们束之高阁。


所谓回望,更多地就变成了嗟叹,与艳羡。


但,即便如此又怎样?无论你看不看,它都始终存在。


尤其是在这部纪录片里,我感受最深的其实是一种状态——


那些年,我们无所畏惧,对未来还充满着希望。


是的。希望。这是创新的资本,更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源泉。


比如第一次,孙玉胜写报告申请1000万承包经费。


迟迟未获批怎么办?


他将当时最严厉的惩罚条款写进报告:


如果未能完成承包指标


除了行政方面的处分外


经济上要扣除每人工资的50% 扣除期为一年



但,1992年,一千万,不是小数目。


电视台领导也在反复权衡,慎之又慎。



于是直到节目开播前一个月,孙玉胜再次上交一份紧急报告。


这回,是暂借20万启动经费,之后如数归还。


并且,挣多少花多少,自负盈亏。唯一的营收,只能靠广告。


为什么这么严苛还会往前冲?


因为他们相信,没有壮士断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便没有勇立潮头的干劲和魄力。


他们更相信,没有完全把控和自负盈亏,便很难有真正的创作自由。


一个人在自由的状态中


他出来的 他迸发的那种灵感或者那种灵气


是禁锢之下出不来的



那个时候,他们怀抱着我们今天不敢想象的希望。


而最终,就像杨伟光台长说的那样:


以前对于创新不是说得那么响


但是作为中央电视台来说


真正的创新是从《东方时空》开始



就像水均益说的那样,他们做成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事。


那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次创新的事情


所有我们做过的事情都是没有人干过,但是又没人告诉你怎么干


但同时,你每干一点,你就马上能得到认可


你说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完全就是开天辟地的事

时代变化如潮水,迅速而勇猛。


潮退了,我们才得以走出原地观其全貌,复盘所谓变化的萌芽发生。


但,随着理想年代的消失。


我们不知道,人们对理想的热情是否也逐渐消失了。


2013年,几乎在《东方时空》第一期播出后的20年,这档完整记录了栏目诞生过程的纪录片上线。


距今,几乎又是十年。


这部纪录片获得豆瓣9.0的高分,可看过的仅仅两百来人。



讨论区躺着一条孤零零的来自2018年的疑问:


为什么这么好的纪录片只有77人看过?



底下,是一条孤零零的回答。



回首当年,所有的所有。


往者不可谏,这未来,又会走向哪里?




END

往期精彩


杨振宁和翁帆的恋情,他和她模仿不成

养老院里的性与爱

北上广抛弃的付费自习室,在小县城起死回生


作者本文经授权转载自Sir电影(ID:dushetv),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毒Sir。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