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丹喵。
11月8号我做了一场「生命之轮工作坊」,首次跟大家介绍了「自我价值阶梯」 的概念。如果将生命看做一个旋转的涡轮,我们生活里发生的一切事件,产生的所有感受,都是围绕着最中心的「自我价值」展开的。 深入理解「自我价值」这个概念,会发现我们习惯将「自我」附着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上,从而来评定自己的价值。从方向上,这种依附又分为向内 和向外 两条路径——那些来评定我们自我价值的事物,究竟是在身体外部,比如说财富、工作、成就、人际关系,还是在身体内部,比如说技能、品质、天赋、或者,「存在本身」?
这两条不同的路径,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有多少掌控权,以及这种价值感是否稳定。一个人一生中大大小小的情绪事件,高光和低谷,幸福与不幸,多多少少都可以归结到这份有关自我价值的感受上。 工作坊结束后,大家对理论部分极其感兴趣,于是我将「自我价值阶梯」 的概念,拓展成一篇深度长文,会用逻辑、干货和事例来充分讲解这个思考模型。 理解自我价值感这个概念,必须先从「自我」出发。理解了「自我」是什么,才能明白为什么对自己产生的「价值感」,对我们这么重要。 从诞生的角度讲,「自我」这个东西,是从一个作为「整体」的事物,也就是母亲的子宫中分化出来的。 罗洛.梅在《人的自我寻求》中说,婴儿从子宫中出来,完全依托养育者的照料,这个阶段跟其他哺乳动物本质没什么区别,但是到了两岁左右,人类跟动物的本质分化出现了——自我意识诞生了。人类幼体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我”,独立于父母存在,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意识和思想。
这个从整体分离、独立存在的过程,既意味着自由与无限的可能性,也意味着与他人相分隔的孤独、恐惧和无意义 。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安德逊(Susan Anderson)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部分创伤,源自于从母体分离时,印刻在婴儿海马体中那种「被遗弃」的感觉,并要用一生来疗愈这种恐惧。 换句话说,人类所拥有的「自我意识」这种天赋,伴随而来的是精神上注定会体验到的恐惧、焦虑、压力、痛苦,这是独属于人类的宿命。 为了对抗这种精神上与万物分离的恐惧,「自我价值感」 诞生了。 想象「自我意识」像一个孤独的小朋友,在黑暗的甬道中行走,它看不见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向哪里。每遇到一个「形体」,也许是财富、工作,也许是另一个人,给了它一点光亮和温暖,就紧紧地抓着这个「形体」,大喊着说:这是我!这就是我!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的底层驱动力便是「自我价值」。人生中的种种选择,基本都可以追溯到「什么对我是有价值的」、或者「我要做些什么,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第一层自我价值是财富、职业、地位等纯粹的物质事物或者社会标签。它的代表词汇是“我拥有”、“我成就”和“我实现”。将自我价值依附于这一层的人,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拥有某种外在的标签,比如说考上名校、有个好工作,或者要挣到多少钱,实现某种成就,才可以肯定自己和爱自己。 第二层自我价值是人际关系,也就是我们与世界上其他人类之间的关系。从类别上,可以分为追求权力、影响力或者爱与被爱。它的代表思维是“别人如何看待我”,以及“我如何影响别人”。将自我价值依附于这一层的人,会极其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看重人际关系。比如说考上名校的自我价值感,并不仅仅来自于名校本身,而是来自于他人羡慕和佩服的眼光。还有一个例子是不断陷入恋爱的吸引中,一定要有人爱自己,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也有人在这一层追逐的是对他人的「影响力」,比如说博主、作家、评论家、意见领袖、运动领袖等等,英文里面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词叫“influencer”,这些人的自我价值来源于自己能多大程度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观点甚至生命轨迹。 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绝对需要依靠外部反馈才能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 第三层自我价值是匠人精神,也就是我们自身内部的一种技能和体验。这一层的有些形式,会需要依赖于外部反馈。比如说追求创作、表达、艺术领域的匠人精神,其技巧部分需要依赖于大众的反馈和认可,需要跟外界互动。但比如说极限运动者、攀登高峰的人、或者手工艺者,其技能高低是“客观”的,不需要其他人类的认可和肯定。 一个例子是纪录片电影《徒手攀岩》(Free Solo)里的亚历克斯.霍诺德,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徒手攀登酋长岩。这是一项有巨大生命危险的运动,但亚历克斯毫无恐惧、目标清晰,日复一日努力着,先后尝试了攀登1000多次酋长岩,将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打磨到极致完美,最后成功登顶。 亚历克斯便是将自己的自我价值,寄托在了「完美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上。他在准备攀登酋长岩时,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动作,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一遍又一遍的经历恐惧,直到自己不再恐惧。他在电影中说,在攀登那一瞬间感受到的卓越和完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事情,非常美妙。这也是他生命存在的意义。 亚历克斯攀登酋长岩最危险的路段, 没有任何足部力量支撑的Eudoro Corner
将自我价值完全寄托在第三层「匠人精神」上的人,在历史上常常以伟人和领袖的面貌传承于世。他们的自我价值基本不来自于外界反馈,只在乎对自己内部技艺的打磨,一心一意追求完美,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到顶尖,往往就自然而然获得了第一层的“拥有”、“成就”和“实现”,以第二层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层自我价值是 某种品质和特色 ,比如说善良、勤奋、诚实。这种类型的自我价值是百分之百的内部体验。 比如说我们自己是否诚实,这是一个不需要外界反馈的内在状态。
将这一层自我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典型例子是中国古代以「清官」之名传承百世的人,比如说包拯和海瑞。他们的自我价值,来自于一种对生而为人美好品质的「信仰」,比如说坚守公平与正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并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即使冒着失去一切财富、地位以及影响力的风险,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将自我价值寄托在这种坚守的内部品质之上,在外界时有碰壁,也经常容易遭遇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痛苦。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一些话,“做人不能太善良”、“有些事情没必要那么坚持”、“人不要太讲原则,要圆滑度事”,都是基于一种实用主义和结果导向的价值观。这些话语背后的假设是,相比起善良、诚实、公平这些内部的抽象价值,现世的成就、拥有、财富、地位是更值得追求的。
但历史上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前赴后继的依照着内心的指明灯而过这一生,连生命都可以抛弃。比如说那句著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诞生于宋末大臣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元军逼迫着经过零丁洋,拒绝招降南宋的历史背景。死亡亦无所惧,但坚守的信仰和气节不能丢。将自我价值寄托在第四层“品质和特色”的人,历史上往往是以一种悲剧般的英雄、英勇就义的烈士,在世时命运悲惨,过世后却有无数人景仰凭吊的形象出现。
不过自然也有例外,有些人的故事里,坚守内心的价值,也获得外在的拥有、实现和成就。明代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了凡四训》,成书于1602年,作者是明代官员、思想家袁了凡。
了凡先生年轻时被一位老先生算命,说自己没有读书求功名的命数,他也的确几番考学求仕都屡遭挫折。就在了凡准备放弃,不再追求功名利禄时,在栖霞山得到一位得道高僧云谷禅师点醒——人的命运,是可以被“善”与“恶”的信仰改变的。一个极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吃苦,但坚守“善”的价值观,这股至纯的力量可以超过阴阳术数的束缚,使他苦变成乐,这就叫「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践行这个“内在改变外在”原则的袁了凡,的确过上了功名富贵圆满的一生——他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十六年的知县,后来又升值为兵部主事,随军赴朝鲜讨倭寇,晚年专心研究历法、河渠等自然科学,饱受乡里尊敬,卒年七十四岁,在古代算是极其长寿了。
2006年,游本昌导演将《了凡四训》改变成了电视剧《了凡的故事》,传达的也是类似的理念——当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抱着造福大众的心去行事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获得财富与功名,这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暂且不去谈论“内在改变外在”是否真实存在。目前就「自我价值阶梯」 的理论而言,我们只需要理解到——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一股声音,一种观点,是人要将「自我价值」立在内部的一种抽象的美好的品质上,比如说诚实、善良、爱 。在坚守第四层「内在品质」的人物故事里,有的人是悲剧中的英雄,有的人则在现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第五层自我价值 则是来自于 「与存在合一」 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不需要拥有、成就、实现任何外在事物,不需要获得他人的尊敬和喜爱,不需要拥有某种完美技能,甚至也不需要是一个善良、诚实的人——他只需要自己「存在」着,因为「存在」本身,就可以肯定自己和爱自己。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不需要拥有、成就、实现任何外在事物,不需要获得他人的尊敬和喜爱,不需要拥有某种完美技能,甚至也不需要是一个善良、诚实的人——他只需要自己「存在」着,因为「存在」本身,就可以肯定自己和爱自己。 这是一种“超越了分离”的状态。我们需要「自我价值感」,是因为「自我意识」从整体中分离了,那「自我意识」的最终进化方向,就是意识到「没有分离」,我们与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所以可以因为自己的「存在」本身而爱自己。 我们常说的“无条件的爱”,也是因为存在本身而爱。 父母看着自己刚出世的孩子,或者人类对待自己的宠物,都是一种“因存在本身”而肯定对方价值的状态。这种自我价值也是完全依托于内部体验,不需要任何外部反馈。 [1] #Part-3:论 「 走向合一 」
什么是「与存在本身」融合的感觉呢?它其实是一个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时常被描绘的状态,也能从脑神经科学领域找到痕迹。
#电影《心灵奇旅》
电影《心灵奇旅》讲的是中学音乐老师乔伊追梦爵士乐的故事。乔伊意外身亡后,执着的要回到人世间完成爵士乐演奏的梦想。他一直以为人生是关于实现梦想的,将全部的自我价值附着在了「成为伟大的爵士乐手」这一件事情上。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在还有20分钟结束的时候,乔伊如愿以偿的返回人间,完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爵士乐演奏。演出结束后,他却有点怅然若失——这一天他等了一辈子,可真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却跟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多茜娅.威廉姆斯,电影里虚构的黑人爆炸头爵士乐大神阿姨,听到这句话,给乔伊讲了个寓言故事: 一条小鱼游到一条大鱼前面说,“我很想找到那个叫大海的东西”。 “大海?”大鱼说,“你就在大海里呀”。 “这个吗?”小鱼很惊讶,“这只是水呀。我想找的,是大海。” 有些沮丧的乔伊回到家里,百无聊赖在琴键上弹着。接下来,电影最感人的三分钟出现了。他回忆起了白天作为灵魂回到地球,经历过的一切——吃了一半的比萨饼、枝头掉落的树叶、地铁里卖唱的男孩、理发师剃好的头发、地铁出风口鼓起的排风、努力演奏的学生……他又回忆起了童年的父亲、母亲、作为少年骑车穿过树丛和阳光、第一次看见烟花、第一次上音乐课、教父亲弹钢琴、海水流淌过脚面。曼哈顿的夜色、地球、银河、宇宙。
电影《心灵奇旅》最感人的三分钟
为什么这些平凡的事物都忽然充满了意义?难道人生的意义不是「成就伟大梦想」吗?
乔伊在那一刻感受到的,就是跟「存在本身融合」的喜悦 。这些一个又一个瞬间的喜悦,才是生命要追寻的“火花”(spark)。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是那条在海洋里寻找海洋的小鱼。我们一直以为自己要成就什么,或者让自己成为什么、拥有什么,才不枉来人间这一遭。但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海洋,就在自己的身体内部。从自身内部解锁那种与「万物融合」的感受,是生命精神体验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2023年上映的女性主义电影《芭比》也有这样一个片段。 这一幕发生在第33分钟,从童话世界出来的芭比来到了洛杉矶,正在用意念努力寻找将她召唤到真实世界的女孩。连接到了女孩的「存在」后,她流下一滴泪水,怔怔说道“这感觉有点痛,但还不错。”
接下来,世界在她眼里好像发生了变化。她看着在公园谈心的情侣,在滑梯上玩耍的女孩,随风微微摆动的松树,忽然大笑的男子,低头沉思的青年,一种全新的感受在她体内诞生了。最后,她将目光转向同在公交站等车一位老奶奶,发自内心的说,“你真美”。老奶奶也对答如流,“我知道呀。” 这也是我在电影院里看到流泪的一幕,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意犹未尽的一分钟。这是芭比从童话世界进入到真实世界,因为连接到真实的人类,而初次体验「存在」的一瞬间。它的意义仿佛新生儿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创造,万事万物的「存在」,包括自己的「存在」,都是无差别的美丽与合一 。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作品也非常喜欢探讨「与存在融合」 的主题。我最喜欢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用了村上典型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线叙事。在精神世界那条线里,男主进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小镇,最终发现这镇子是自身的一部分。他觉醒的关键,是用破旧的手风琴回忆起来了Danny Boy这首歌——丹尼男孩是一首爱尔兰民谣,有传说是父母写给出征的孩子。旋律简单哀伤,有唤醒人内心情感的力量。
“我久久、久久地反复弹着这支曲子,然后放开乐器置于地板,靠着墙闭上眼睛。我再次感觉出身体的晃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恍若我的自身,围墙也罢城门也罢独角兽也罢河流也罢风洞也罢水潭也罢,统统是我自身,它们都在我体内,就连这漫长的冬季想必也在我体内。”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2022年,我正在墨西哥旅居,住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一个叫La Ventana的小镇上。我们的房子正对着沙地和仙人掌,远处还能看到大海。当时我在youtube上找到了Danny Boy这首歌的手风琴纯享版,一边单曲循环,一边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36章到40章看了很多遍。一边看一边流泪,就那样过了几个下午,沉浸在村上塑造的这种哀伤、美好又破碎的氛围里。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一本用了大量隐喻,有点难懂的书,但我想我理解了村上在表达什么。主人公进入的那个被封存的世界尽头的古镇,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属于「存在本身」的部分。失去了与「存在」本身的连接,现实中的我们便生存在「冷酷仙境」——冰冷的电梯、面无表情的售货员、日复一日的生活,小说里主人公失去了「心」,没有了「心」,便无法感知到「存在」本身的美好。 #莎士比亚
透过自我窥见「存在本身」的意义,是一种一旦品尝过就不会忘记的体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这样的体验,是有一次在纽约地铁上读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8首,就是那首著名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首诗献给一个不可见的“你”,它先是问,我可以将“你”比做一个夏日吗?可是你比它更可爱温婉。夏天的足迹是会随着狂风匆匆而去的,但「你」是永恒的夏日不会凋谢,存在于永恒的诗篇中。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只要人类能呼吸,只要眼睛还能看见 这首诗将长存,并让你有生命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莎士比亚诗中的「你」是什么。这个「你」不是具体的,不是爱情中一个美丽的女子或男子,而是 万事万物的「存在」本身 。我无法描述那种感觉,但那一刻我的眼泪潺潺而下,身边的一切忽然一下子变成了跳动的音符,无比的和谐有序,纽约地铁破旧的车窗、对面看书的金发女生、地铁轰鸣而过的巨大声响,这些都是「存在」,包括我也是「存在」的一部分。 「存在」本身是永恒的,是合一的,我也是这永恒的一部分。 我在这种感觉里待了几分钟,眼泪不停的流下,我用内观的方法去观察呼吸,发现呼吸本身就是生命的韵律,与自然万物同生共息,代表着「存在」本身。 #脑神经科学
这种与「存在融合」 的体验,在脑神经科学领域也能找到痕迹。我曾经在微博上分享过一个非常震撼的Ted演讲,是哈佛脑神经科学博后Jill Bolte Taylor的《你脑内的两个世界》(英文是My Stroke of Insight)。这是Ted历史上观看量最高的视频之一。演讲背后的故事被Dr. Taylor写成了一本书,叫做《My Stroke of Insight》(直译做“中风后的领悟”,没有中文翻译)[2],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在37岁的某一天,哈佛的脑神经科学博士后Dr. Taylor早上起来忽然发现自己中风了。她左脑的一个血管忽然爆炸,形成肿块,使整个左脑在五个小时内彻底失去了功能。Taylor作为脑神经科学博士,亲身通过这场中风体验了医学和科学永远无法比肩的领域——人类大脑的真正秘密。 简单来说,就是当左脑完全被关掉后,她经历了在「只有右脑」的情况下,一种类似于开悟的神奇体验。 演讲现场Taylor拿出一个实体的大脑模型,在现场群众的惊呼中,给我们演示了人类的左右半脑是完全分离的。一般认知里,左脑负责理性思维、运算、逻辑。右脑负责感性,艺术,情绪等等。 但Taylor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给出了更爆炸性但又完全合理的解释:左脑负责时间,右脑负责当下。 左脑负责接收信息后,根据某个思维框架进行安排和运作。这个思维框架就是这个“我”作为独立的意识个体,所有记忆和思维的总和。用哲学一点的话说,“时间“是跟“我”这个概念紧紧绑定在一起的。 “我”因为时间而存在。 当左脑完全被关掉的时候。 时间不存在了,“我”也不存在了。 演讲现场极其震撼。Taylor先是发现自己无法理解数字,无法使用语言,甚至不理解周围环境的意义。但她进入了一个轻盈、喜悦、宏大、震撼的感官世界。她感觉自己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整个人可以不存在,但体验了更大的存在。那种感觉,相当于她在自己的大脑里,体验了整个宇宙本身。 这一刻她才发现人类以往的认知是多么的狭隘。人类的身体和头脑困住了怎样震撼的心灵体验。 在Ted演讲的现场,Taylor爆发出来的状态太真实了。她叙述那一天她在「只有右脑」的世界里。放下了生死,放下了一切,那涅槃一般神圣而美妙的体验。双眼含泪,双手张开,很难让人不为之动容。 Dr. Taylor在演讲现场谈到“右脑合一”的体验
#冷水实验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康纳曼(Daniel Kahneman)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冷水实验」,实验揭示了人的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 经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 和 叙事自我(narrating self) 。 经验自我 就是这一刻,通过感官和六识进入我们头脑和身体的生命体验,可能冷或热、难受或喜悦、舒服或不舒服; 叙事自我 则负责给这些经验赋予意义,它会串通过去和未来,不断编织着故事,告诉我们过去是为何发生,现在这一刻又需要做什么。 康纳曼后来做过一个TED演讲[3],用这两个概念来引申说明,我们获得「快乐」这样难,是因为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常常打架。 经验自我 活在当下,叙事自我则活在过去和未来。经验自我是负责体验和感知的右脑, 叙事自我 则是负责寻找逻辑串联的大脑。 经验自我 和万事万物连接,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叙事自我 则制造分离,用一个个不同的叙事,将「我」和「他人」区别开来。 Taylor的体验,便跟康纳曼在「冷水试验」中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身体内部的两个自我,「叙事自我」是左脑,「经验自我」是右脑。 「叙事自我」 /左脑是被时间困住的,它是我们身体内负责 「分离」 的部分,在面对最原始的分离恐惧时,不断在时间内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属于「自我价值」的叙事。这些叙事让自我意识觉得没有那么恐惧,仿佛在黑暗中可以定义自己了,但实际上是在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牢笼,因为任何被定义的「自我」,都距离「合一」状态更远了一些。 负责 「经验自我」 的右脑,则完全的活在当下,如Taylor在中风后体验到的,右脑是那个 「与万物合一」 的状态。它完完全全经验着一切,不去定义、不去评判,也没有任何恐惧——因为它跟万物是一体的,既无分离,何来恐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存在状态」往往只存在于那一瞬间。 我们不像Dr. Taylor一样,因为中风短暂但是完整的失去了左脑。左脑在日常状态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对外界的理解、判断,在构建种种叙事,阻碍我们与更大的整体融合。 「右脑合一」的精神状态,则是古往今来文学、诗歌、艺术、宗教、哲学所有领域的巨匠们,在试图寻找并通过作品固定下来的永恒花园。因此,即使它只是电光火石的存在过,我们也依然能从莎士比亚、村上春树这些文学大家的只言片语里,窥见那种和「存在」融为一体的永恒。 如果从“人的出生”这个时间节点来看的话,在人进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母体中的无意识状态,体会到的是一种「合一」,与母体的合一,其 自我价值在于存在本身。 从人作为独立的「自我意识」进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进入了「分离」的过程。与母体分离,也是与更大的万事万物分离,作为独立的我存在,也注定要经历无法确认自我的恐惧感。左脑和右脑开始分化,拥有各自的功能,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也开始割裂开来。 叙事自我为了应对分离产生的恐惧感,将「自我」粘贴到一个个的事物上。然而这些事物越是归属于注定要变化的外在,比如说财富地位和人际关系,自我的价值感就越不稳定,在一次次的变化和冲击中,「自我」的概念开始不断的动摇。 走向合一的过程,便是个体意识到稳定的自我价值只能来自于内部世界,开始逐渐发展不依托于外界反馈的自我价值基石。 在第三层匠人精神,有些类型的技能比如创作、艺术,依然需要依托于外界的评价和反馈。对「自我」本身也有不断精益求精,打磨技术的要求。第四层的内在品质,虽然百分之百可控,但也时刻变化,毕竟没有人能够时刻处于善良、诚实的状态之中,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束缚。 最终极的「存在本身」,则是 真正对自己百分之百的接纳 ——意识到自己不必具备什么技能,也不必是一个善良、诚实等拥有积极品质的人,只要自己存在着,就值得被爱。这也是一个消除了所有分离的阶段——个体不论拥有多少、成就多少、具有怎样的技能和人格,都无法改变其「存在」的本质,然而「存在」本身就是世界最伟大的创造,就是有意义的。 到达这个阶段,人虽然在生理上是一个独立的、有着自己独立生物系统和意识系统的个体,但是在精神层面,已经完全回到了出生前的“合一”状态。 左右脑可以随时切换、融合,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完成整合,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个体超越了「人」这个生物左右脑分离的客观限制,是一个完全的开悟者,超越了人世间所有的痛苦,是一个近似于神的存在。在人类历史里,公认达到这个状态的生命体只能去宗教里寻找,便只有耶稣和佛陀了。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这一生达到一个百分之百的「合一」状态,在任何时刻、不管外界有任何变化,都能根据「存在本身」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几乎是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但理解这个自我价值的阶梯模型,可以帮我们读懂很多生命发展轨迹背后的规律,以及人类精神痛苦的来源。 理解了这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这种「右脑合一」的精神状态,对普通人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甚至也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难道我们都应该放下一切去山中修行,学道问禅,试着接近那种永恒,才是生命的意义吗? 我一直相信,我们去思索哲学、灵性、心理、人生意义这些抽象而宏观的问题,其实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沉浸于这些古往今来无数先贤耗尽心血的思考和表达里,能提供一个从现实生活里抽离出来的空间,让自己不是忙忙碌碌的埋首于生活和生存,成了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自我」。 2014年人类学者项飚在跟界面一篇专访中提到,中国的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 着。在哲学上,「悬浮」的意思就是不对当下做深刻的思考。一切当下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个目标。我们不加思索地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着,却从不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个目标。在进行的事情没有意义,都是手段,但未来也是未经思考的。这种忙碌背后并不是对未来的追求,而是对当下的一种否定。 在这个背景下,去思考「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存在状态」这些话题,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当下——我现在所忙碌的事情,真的是我想要去的生命方向吗?
这五层自我价值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需要体验的自我价值叙事可能完全不同,但它们的存在有一种内在逻辑,从中可以抽象出一些对我们「当下生活」有指引的规律。
# 规律一:自我价值越依赖于外部反馈,它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就越差
2023年10月23日,公众号《人物》发表了一篇名叫《当大厂高P,失去工作 》的文章。这篇文章点出了当我们把全部的自我价值都寄托在工作本身上时,一旦失去工作,整个人会遭遇怎样的毁灭性打击。 “工作不只是工作。过去几十年,它是一个人一生的核心,决定了生活的方式、社交的范围,标记着家庭角色、社会地位,提供了最关键的价值感、意义感,像一张大网,生活就在这张网上编织而成。” “当失业发生,失去的就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信仰。” 当我们完全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我拥有了什么、实现了什么、成就了什么的时候,自我价值就极容易变得不稳定,而且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想象有一个叫小花的小朋友,今年小学四年级,她妈妈跟她说,你一定要考到全班第一才是我的好孩子,我才会喜欢你。小花非常听妈妈的话,也非常想得到妈妈的喜爱,所以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是在四年级的期末考试时,小花因为马虎犯了一个小错误,只拿到了第二名,回家后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妈妈把小花贬低的一无是处,因为她没拿到第一名,而彻底否定她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感降低的小花,在进入五年级学习的时候,开始经常怀疑自己,比如说数学课上有一道题听不懂,她就会极其的恐惧,觉得自己很笨、一无是处、是个没有用的小孩,肯定拿不到第一名。在这种恐惧的状态下,她更加无法理解老师讲什么,学习也越来越不专心。五年级期中考试时,小花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妈妈更生气了,把她关在门外不让吃晚饭,说成绩不提高就不认她这个孩子。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小花一直到小学毕业上初中,成绩再也没有回来,而且一路走低。这就是将自我价值感寄托在「成就」和「实现」上的陷阱——一旦这些「成就」和「实现」被剥夺了,哪怕只是损失一点点,自我价值感就会出现动摇。 一个自我价值变低的人,会越来越体验到恐惧、自我贬低、自我厌恶的情绪,从而丧失了内心的能量,无法再相信自己,甚至也无法去专注和努力,也就更难以获得外界的「成就」和「实现」,进入恶性循环。 # 规律二:将自我价值寄托在第三层和第四层之上,更容易获得外在的成就和实现
在家庭教育里,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要表扬孩子的聪明,要表扬孩子的努力”。相比起“聪明”这种需要依赖于外界反馈,比如说考试拿高分的自我价值,“努力”属于第四层的「内部体验」。一个人可以并不聪明,也没有拿到很多的外在成就,但如果他可以因为“努力”而认可自己、肯定自己,那就不管外部反馈如何,他都会一直持之以恒的努力,并因为努力本身,而体验着高自我价值带来的精神能量。 也就是说,一个将自己的自我价值寄托在「努力」,而非「成就」或「实现」上的人,更有可能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也更有可能获得「成就」和「实现」。 谷爱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拿到女子大跳台决赛金牌后,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 》,谈到运动员需要抑制那种 “证明自己”、需要外界认可的欲望。而她的驱动力,其实来自于挑战「恐惧」本身带来的乐趣。 这就跟《徒手攀岩》中亚历克斯体验到的「追求完美」是一样的。谷爱凌说自己真正沉迷和热爱的,是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那种挑战未知和身体极限带来的“化境”之感,是她在克服进化本能的恐惧感时,选择忽略恐惧,相信自己,并安全完成动作这一系列的刺激又兴奋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来自于「挑战恐惧本身」,不难想象ta从事任何领域都会持之以恒的不断超越自己,并成为同行人中的佼佼者。将自我价值固定在「匠人精神」或者「超越恐惧」上, 当自己拥有了绝对实力之后,第一层次的财富、成就、地位,和第二层次的对他人的影响力,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但这里真正的难点是——我们如何克服自己对成就和实现的本能追求,以及不断想获得他人认可的欲望?我们如何能心无旁骛的专注在自身的进化与成长上,找到自己想要专注的、并感受到热爱的领域,并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 # 规律 三:与存在本身的融合,能提供突破自我价值怪圈的心理动能 自我价值感如同一个紧箍咒,它来自于原生家庭,受到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塑造,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内部。 如同前面故事里的小花一样,东亚家庭的小孩,从小都受到了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一个诅咒——你必须要成绩好,有所成就,才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孩子。也就是我们从小在潜意识里,就把自己的自我价值牢牢固定在了拥有、成就和实现上。 这种潜意识的锁链,往往会在我们长大后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1.从来没有得到过足够成就和实现,比如说没上过名校、没拿到过高薪,也因此自我价值感极低,没有努力的动力,进入了“摆烂”的状态,人生状态一团糟。 2.曾经有过足够的成就和实现,但因为外界变动忽然失去它了。比如说《人物》故事里的大厂高P,或者一些从小优秀但是高考失利的例子。受到一次打击后一蹶不振,忽然丧失了自我价值,再不复往日荣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人生也是一路下坡。 3.得到了,奋斗了,一路「卷」出了头,但却忽然丧失了人生意义感。发现这些拥有、成就和实现,都是恐惧驱动的,是那个害怕不被认可,害怕失去爱的自我意识在推动着。而自己真正想要的、热爱的是什么呢?从来没有探索过,也陷入了人生的迷茫。 想要解除这个锁链,不能从表层意识上下功夫,必须深入到潜意识层面,去唤醒「存在本身」的价值感, 并用这股心理动能,来重建自己的自我价值体系 。 心理学里很出名的「内在小孩」概念,就是从「存在本身」的层面,去唤醒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去搜索“内在小孩”,有大量的心理学书籍,都在表达类似的观点,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学会以作为成年人的自己,给「内在小孩」无条件的爱。 「内在小孩」的形象往往都是受伤和破碎的,这份伤痛来自我们的童年时期。像前面故事里的小花一样,我们因为童年时没有达到某些外在标准,而体验到来自于权威或父母,一种自己「整个存在被否定」的情况。这种被否定的感受,让我们失去了自己身体内部跟「存在本身」的连接,也不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重新连接和安抚内在小孩,就是对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说: 你不必优秀,也值得被爱。 你辛苦了,都是我没有照顾好你,还跟着别人一起指责你,否定你的存在价值。 我爱你,不管你是否拥有什么、成就什么,我都肯定你的存在。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宇宙最好的礼物。 与心理学「内在小孩」相类似的方法,是教练对话中的「本自俱足」 概念。
人生教练(Life Coach)通过一对一的咨询模式,帮助来访者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人生教练相信每个人内在都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并通过倾听、提问、对话等一系列的方法,「由内到外」激发这种生命力,帮来访者找到突破的路径。这个「本自俱足」 的概念,就是自我价值阶梯里面那种「与存在本身」融合的状态。
为什么「本自俱足」和「内在小孩」,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赋能方式,给人解决人生困境,重塑生命的力量? 前文提到的哈佛脑神经科学博后Dr. Taylor,在中风后写出的畅销书《My Stroke of Insight》,里面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简单来说,Dr. Taylor认为,一切可以帮助你连接「存在状态」,因为「存在本身」而肯定自己、收获自我价值感的方法,都会激活右脑的连接回路,降低左脑的影响。 Dr. Taylor写道,左脑是负责制造底层思考模式的,左脑通过产生大量的思维和自我对话,制造了「自我意识」(ego)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我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去追求外在成就和实现,并把自己的自我价值寄托在这些极不稳定的外在来源时,是左脑的神经回路在起作用。Dr. Taylor说,纯粹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而言,“我喜欢红色,是因为我的左脑告诉我喜欢红色。” 从这种强迫性的神经模式中解脱出来,让自己不再陷于自我价值的怪圈,就是去激活右脑的神经回路,降低左脑的影响。 书里提到了一项调查,来自2002年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书《Why God Won’t Go Away: Brain Science and the Biology of Belief》(直译:为什么上帝不肯走,脑神经科学和信仰的生物学机制),两位研究人员用一个叫SPECT的科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了西藏僧侣们的大脑。 当这些僧侣们在深入的冥想状态,体会到强烈的“与万物合一”的状态时,扫描显示——(1)他们的左脑思维活动显著减少,(2)左脑的方向关联区(orientation association area)活动显著减弱,这个区域是用来定义我们跟周围空间的关系的。
也就是说,我们越能进入那种「与存在本身」连接的状态,就越可以超越左脑在底层意识中制造的纽带,超越那个因为没考第一名而哭泣的小花,在头脑里制造的「我必须要优秀才值得被爱」的信念。
心理咨询、人生教练在一对一对话中的目的,都是不断帮来访者无条件的看到自己的「存在」、并去爱自己的「存在」。这种状态可以松动左脑驱动的固有信念。在冰山松动之后,新的神经回路才有可能产生。
#Part-5: 我们要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
继续将这三条规律落地,我们要如何运用「自我价值阶梯」里揭示的规律,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在生活里体验到更多的自洽、稳定和幸福? 在「生命之轮工作坊」后,我又在社群里做了一场「自我价值提升工作坊」,试图找到一些落地的、实用的方法,能帮大家具体解决自我价值感低的问题。在这里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分享三个我在群里教给大家使用的实用工具。欢迎大家自己做一做练习,看看是否能有启发和收获。 拿出一张白纸,画出横纵两个坐标轴。横坐标是时间轴,原点是你的出生,最右边是你现在的年龄。纵坐标是你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用你的直觉来判断就好。然后花十分钟的时间,绘制你这一生的自我价值曲线图。 在你过去人生的哪些时刻,你觉得自我价值感很高?什么时候觉得自我价值感很低? 绘制完成后,找到一些自我价值变化的关键阶段,写下几个关键词,回忆一下自己的自我价值是被什么影响的。这个练习可以让你对过去人生里所有影响你自我价值的事物,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的,有一个清晰的觉察。 结合「自我价值阶梯」里的五个层次,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你的自我价值依附在哪个层次上,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上图是我自己做这个练习时,绘制的自我价值曲线图。我的自我价值整体上在9岁,也就是上初中那一年跌落谷底,后来用了20多年的时间缓慢爬升。9岁那年的自我价值跌落,来自于第二层「人际关系」。初中转学后在学校被同学排挤,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接纳和认可,对我的自我价值是巨大的打击。 而后二十多年的自我价值爬升过程,我发现我体验了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各个领域的自我价值。比如说学习和求知的快乐,这是第三层的「技能体验」。在学业和职场方面做到顶尖,是第一层的「我拥有、我成就、我实现」。爱上极限运动后,在滑雪、潜水、自由潜、钢管舞里面体验到了超越自身恐惧,打磨技能的快乐,这是第三层的「匠人精神」,也是第四层的「挑战自己」。做自媒体、写书、有了对他人的影响力,这是第二层「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感。 但自我价值这条线并不是笔直向前的,在每一段经历里,我的感受都有很多的上下浮动。如今回忆起来, 当我的自我价值来源越贴近第一层和第二层时,我对自己的感受就越不稳定。 这就印证了规律一的存在。 比如说,当我把滑雪这件事当成一种外在成就和实现来追求,就会陷入一种滑雪上瘾的状态,不顾自己身体情况而去拼命滑雪,脑子里都是“我滑得多我很强”、“我很了不起”的声音。但是,当滑雪的价值变成了“体验运动本身”,我就会更加有觉察的享受滑雪当下的与自然连接,与身体连接的过程。 做自媒体也是,当我的驱动力在于第二层的“影响他人”时,我的文字和选题都会去拼命吸引他人的关注,我的情绪也会因为是否有足够的阅读量而上下起伏。如果我把价值感转到第三层的提升技能,我关注的更多是在自己的判断体系内,我的写作水平有没有进步,这份焦虑感就会少很多,内心也更加踏实稳定。 还有一个有趣的觉察是,我在学业上解锁过的最大的外在成就,恰恰是因为读法学院的那一年,我进入了一个心无旁骛、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发现美国法学院教授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其实是将自我价值寄托在了第三层的「提升技能」上,只想让自己学的更好。这就印证了规律二, 将自我价值寄托在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内部体验上上,更容易获得外在成就的实现。 从2021年接触冥想以来,我通过大量的打坐,以及心理学/正念/教练领域的探索,也有过很多「与存在融合」的体验。这些体验,以及冥想本身,都起到了重塑自我价值体系的作用。 比如说,我开始对于自己对「成就和实现」的追求极其敏感,觉察到这方面的思考和依附倾向,就会有意识的去切段这种联系,更多的肯定自己身上那些深刻而稳定的品质,去无条件的爱自己。这几年我的情绪状态越来越稳定,心理能量也一路走高,身边的人际关系都在变好,也很少因为任何事情而否定自己,这就印证了规律三: 在第五层上连接存在状态的努力,可以重塑头脑里定义自我的神经回路,获得更稳定的自我评 价 。 跟自己的存在状态连接,需要超越头脑思考,直接从感受上去努力。比如说,你没办法在头脑里命令自己说,现在我要连接一下我的存在状态,请你无条件的爱自己。这依然是左脑的能力范畴,然而左脑是找不到合一状态的。这种「爱自己」的感觉,需要冥想引导、画面想象、记忆调动,通过引发右脑里一些来自于直觉层面的画面,直接让那种「连接」的感受冲击到自己。 这种「连接」一旦出现了一次,你就可以顺藤摸瓜,不断去找到这种「连接」出现的规律,为自己创造环境去体验 。 所有的正念和冥想练习都会对激发这种状态有帮助,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人生教练的引导中,更是会常常调动这个状态。 一个完全自助的冥想练习,我有时也会融入在社群的工作坊里面,叫做「观想自我」 。你可以睡觉前躺在床上做,首先让自己进入一个完全自在、放松的状态,比如说观想一个最让你放松的环境。我在这个阶段有时会忽然出现一些画面,比如说看到自己躺在细细软软的沙滩上,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身体和意念放松下来之后,你可以想象以一个母亲的视角在看自己,那是一个无条件的爱的视角,去百分之百接纳自己的一切。 站在这个视角,去看自己一天的活动。如果你心里对自己的一天有一些不满意的声音,这个练习可能尤其有效。你可以去 「看见」 那个被批判的声音打压到抬不起头的自己,去 「看见」 自己心里的愤怒和挣扎,可以去 「拥抱」 被堵在角落里的小小的自己,可以轻轻的问问ta此刻需要什么,有什么你可以做的。 如果你有喜欢的,能够常常引发你情绪的音乐,可以配合着音乐一起去找找感受。我有时在听着音乐做这种练习时,耳机里会忽然传来一句很应景的歌词,配合着旋律带来的情绪感受,一下子帮我找到那种「无条件爱自己」 的状态,瞬间释放了很多情绪。 「连接」是一个完全无法求来的状态。 这也体现了右脑的运作逻辑,它更像是一个惊喜的礼物,在左脑安静下来,所有属于计划和判断的声音完全关停时,随机出现的一个状态。 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开发身边的所有资源,去观察自己头脑的内部状态,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 并能越来越多的控制、暂停自己的「想法」,减少左脑的强迫性思考模式。对于哪些环境、食物、音乐、声音,或者哪种一对一的方式可以成功激活自己的右脑连接状态,也可以去有意识的收集和放大。 #第三个工具, 关键词是「重塑」。
在社群里带大家做自我价值提升工作坊时,我现场设计了一个书写练习,叫做写下自己的「品质清单」 。这个品质尽量是属于自我价值阶梯第四层,完全不需要外界反馈,你自己知道自己拥有的品质。最好清单上的每一个品质,你都能想到一些具体的事例。写完后在小组里分享,大声告诉大家你拥有的美好品质。 这个练习的意义,是在获得了连接自己和爱自己的心理动能后,将自我价值「重塑」在第四层的内部品质上,也是相对最稳定的一种自我价值体系。 在工作坊里,大家写下了许许多多可以自我肯定的品质,比如说——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在生活里总是优先思考朋友的需求” “我很能坚持。有一个考试我连续考了三年都没有放弃,最终通过了。” “我总是对他人充满好奇,而且非常的开放和包容。” “我很有原则和底线,知道自己要坚守什么东西,在职场上拒绝了一些不适合我的机会。” 这个练习做完后,大家对自己的肯定和价值感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能起到给自己快速充电的效果。在爱予星球社群里,我们也有一个游戏圈叫做 「优势肯定圈」 ,每个人分享自己的一段故事,然后由在场的其他人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优势。他人的分享有时能对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美好品质,会有全新的视角和启发出现。 我们也在社群里带大家做过一个叫做「小钻石」 的练习。就是去发信息问身边亲近的人——在你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形容吗?然后我们把大家的反馈收集起来,做成一张图片,上面一个个词汇比如说“可爱”、“行动力强”、“像风一样自由”,都是属于自己的小钻石。把这张图片做成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身上的小钻石。 当然,所有的这些练习,都不可能在十几分钟或几天内,彻底改变自己的自我价值体系。在自己无法得到一些外在成就,或者在人际关系上受挫,被他人贬低和否定时,那种「我很差」的感觉还是会一次又一次的袭来。 但自我价值阶梯理论,以及和「存在状态」连接的漫长努力,还是可以提供一个解释思路、一个自我成长的视角、以及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 对于想亲身体验一下「自我价值阶梯」的小伙伴们,我们在12月9日(本周六)会有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深度工作坊,作为爱予星球Project 100的第四场,向社群外开放「6个」参与名额。
在这场工作坊里,我们会创造一个12人的私密深度小群体,在上下半场的两个两小时深度连接场域里,一起去探索「自我价值」的议题。
➸上半场: 你会有机会通过冥想引导、画面想象和自由书写的方式,与自己的「存在状态」连接,并通过和小组伙伴的「优势肯定」练习,从他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小钻石,收获爱自己的能量。
➸下半场:我们会有一个更为落地和实操的方式,帮助你找到「重塑」自我价值的行动方向。你会有机会根据「自我价值阶梯」理论来诊断自己自我价值的依附点,想体验不同的价值感方向、并通过我们设计的一份「行动清单」,找到自己想要尝试的行动方案,最后在小组讨论里,跟伙伴讲出你的计划,用讲述来促进行动力。 说明: 本场活动名额有限,社群外只有6个席位,感兴趣的大家下方海报直接扫码报名就可以啦~
爱予星球社群内部成员免费(限6人),关注社群信息提前接龙报名 爱予星球外成员超级特惠价格:299元(报名后记得添加小助手微信哦)
参与方式 : 腾讯会议视频连接,12人安全小场域,需要开视频开麦深度参加。
活动流程 :
➸上半场: 「我们一起爱自己」;12月9日上午10:00-12:00
- 用冥想的方式连接自己,探索内部不同的自我形象 - 心流书写,让右脑的能量涌现,去探索「我是谁」的话题 - 小组连接,优势肯定活动,重新介绍自己,并收获爱和鼓励 - 「自我宣言」的空椅子练习,大声说出鼓励自己的话 ➸下半场: 「用行动来创造自我价值」12月9日晚上20:00-22:00
- 「自我价值阶梯」诊断,从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方向,看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发展规律 - 用书写的方式收获行动清单,为自己设立一个一周的行动计划 - 小组讨论和分享,用叙述来增强信心,提供行动驱动力 其他须知:
1.参与工作坊成员默认接受爱予星球「尊重包容不评判」的文化环境,对每一个发言的伙伴给予最多的善意和你的爱之注视。 2.本产品为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费,可延期到下一场Project 100活动。 3. 本场活动为12人私密小场域,需要开视频深度连接,报名则默认愿意深度参与到工作坊流程中。
报名方式:
爱予星球外成员记得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或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报名。爱予星球社群内部成员可以关注群内信息,填写报名表。
本场「自我价值工作坊」是爱予星球「Project 100」的第四场活动。
我们计划通过策划一百场公开的活动,联通社群内外的伙伴,将爱予星球的文化和社交场域,深度连接中互相支持的氛围,和以无限游戏为基础的自我探索方式,带给更多的同频小伙伴。
爱予星球的愿景是成为「整个中文世界最好的身心成长社群」,目前聚集了440+位关注自我探索的同频小伙伴。社群文化以接纳包容、同理共情、深度连接和互相赋能为底色,有工作坊、读书会、游戏圈、深度对话、书写营等一系列独创的特色活动。
References [1] 感谢顾及老师在《破圈》一书中对于自我价值四个层次的论述,给了我很大启发。 [2] Dr. Taylor《中风后的领悟》TED演讲的B站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Y411z7L6/?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3eeb3d4865ef367f0f1e191f584328c0
TED官方链接:https://www.ted.com/talks/jill_bolte_taylor_my_stroke_of_insight?language=en
[3]Daniel·Kahneman TED演讲的B站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J41197wG/?spm_id_from=333.1007.tianma.1-1-1.click
·End·
爱予星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爱予星球」 🌏 社群畅快报名啦!
社群介绍长文戳这里
费用 💰2499/年
扫码支付年票,登陆星球,一起来玩
↓↓↓
文字 | 丹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