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是否要辞职旅居的一个决策思路

赵丹喵 爱予星球 2024-04-06

大家好,我是丹喵。

最近一年,观察到越来越多社群小伙伴有「到底是否要辞职」的烦恼,这背后的心理活动常常是这样的:

1.现在做的工作自己有很多不喜欢的地方,比如说行业太卷、加班太多、同事关系难以相处。就算各方面条件勉强okay,也会怀疑“这就是我这辈子要做的事了吗”?

2.看到越来越多的博主讲述自己辞职/旅居/创业/找到自己的天命的经历,的确很向往那种感觉,好像一旦纵身一跃世界就美好了,自己就自由了。

3.可还是会有很多担心和恐惧。比如说一想到辞职后没有固定收入就控制不住的害怕。就算存了一些年的生活费,也会不断想那自己不做这份工作要做什么呢?要靠什么养活自己呢?别人的路径自己可以复制吗?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呢?

前段时间社群小伙伴很多人在讨论《人物》杂志那篇“38岁从体制辞职,我发现人生不是旷野”,讲的是主人公离开体制又后悔的故事。这篇文章也让大家纷纷感叹「旷野也没那么美好啊」、「能苟住还是先苟住吧不要轻易辞职」、「别被其他人辞职旅居的故事洗脑了」。

但先苟住别辞职这种,也并无法构成一个解决方案。工作中找不到热爱和意义感的困境也是真实的,最多只能提醒我们更谨慎的做判断,那又要如何判断呢?今天这篇小文章,从「热爱」「恐惧」角度,提供一个是否要辞职的决策思路。

#第一阶段:热爱小、恐惧大

针对「辞职后的新生活」而言,横坐标为热爱,纵坐标为恐惧
热爱,即为对辞职之后新生活的热爱。你是否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辞职之后立刻要做什么?比如说有自己的副业,或者对旅行、创作等有真诚的热爱,可以在自由之后立刻投身进去的新生活?想象你明天不用上班了,你能有充足的热情,和明确的感受,知道要如何带着百分之百的喜悦来填满自己这一天吗?
恐惧,即为对辞职之后,没有收入的恐惧。你究竟有多害怕每个月没有固定收入这件事?想到变成他人眼中「不上班」的个体,你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出现吗?会担心自己生大病没有医保吗?会觉得那种「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的不确定性,让你整个人强烈的不舒服吗?
如果恐惧大、热爱小,那答案就是先苟住。在没有热爱驱动的情况下,辞职本身并不会减少恐惧。你所担心的一切——没有收入、没有医保,都会变成现实,而你暂时并没有应对这种恐惧的心理能量。如果仓促辞职,又不知道自己接下来明确可以做什么,这种恐惧的能量很容易让你一下子丧了起来,整个人做啥都提不起劲,也没办法探索热爱。
#第二阶段:热爱大、恐惧大

苟住,也可以继续探索「热爱」。利用有一份工作,心理稳定的阶段,在业余时间探索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种喜欢,未必需要以一个明确的职业赛道/能赚钱为前提。目标太明确,比如说进入新领域一定要考个证,这种标准化的探索节奏,让探索本身容易变成压力,又卷回到有限游戏的世界里了。
人生的设计方向,应该是先从底层开始,先去寻找「我是谁」,再去想「我要去哪」和「我要怎么去」。「我是谁」,答案是内生的。一切外在世界告诉你的,你应该是谁的答案,都不是你自己找到的答案。它是一种从内心出发,无比确定的「我是」的感受——这就是我,是我喜欢的事,是我要做的事,是我享受的事。我们简单把这种感受称之为「热爱」
在跟一些社群小伙伴对话的时候,很常见听到的一些话语:
“我也不知道我内心有啥感受,总感觉很麻木。”“我好像会不满、愤怒、生气,但那种热爱的感觉,没体验过。“好像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被迫努力,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喜欢,而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感受。”

「开发热爱」,就是重拾自己跟自己内心的连接。大胆尝试新体验,社交、运动、读书、旅行、做饭、手工,一切能够打开自己、丰富体验的事情,都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激发一个全新的「我是」的感受。

这个过程本身就可能持续好几年,还需要不断区分,一些感受是否真的是「热爱」。比如说这种裸辞当旅行博主然后亏钱的故事——想去旅行,是真的享受开放、自由、探索的生活吗?还是想把这件事当成一个赚钱的手段呢?

如果不是自己真的喜欢,只是为了赚钱而去做,那为什么不好好上班呢?会思考是否要辞职的问题,一定是意识到,人生并不仅仅是能养活自己,有一份工作可以的。我们需要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来驱动自己,需要意义、需要热爱、需要一种强烈确认「我是」的感受。
用无限游戏的方式去慢慢探索,尤其不要以太功利的形式。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指标是「自己的感受」。我是真的喜欢吗?无条件的热爱吗?我在尝试这些新体验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全新的自己吗?
#第三阶段:热爱大、恐惧小

来到第三个阶段,「热爱」的感受已经出现,有些人的确找到自己比本职工作更喜欢、更享受的事情。现在问题来了——它不赚钱,或者暂时不知道怎么赚钱。站在是否要辞职的十字路口,那种没有固定收入的焦虑感又来了。
「热爱」已找到,下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减少恐惧」了。有三个方向可以同时做功:
#1-内功方向
提升自我价值感,减少对金钱和工作的价值依赖。
关于自我价值感,可以看我们在周一发布的一篇深度长文《自我价值感的进化阶梯》。以后有机会,也会出长文跟大家剖析金钱恐惧背后的原理——简而言之,我们对收入和稳定的焦虑,是可以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感慢慢减少的。
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外在的成就和实现上,能因为技能、品质和存在本身而肯定自己,失去工作的恐惧就不再有那么强烈。
根据《自我价值感的进化阶梯》中的规律二,把自我价值寄托在「技能提升」上,用成长的动力来驱动自己,反而更容易实现外在成就,进入一个正反馈循环。
#2-外功方向
试着把自己喜欢、真心享受的事情,拿出去跟真实世界交互一下。比如说做一个付费的小产品、一个收费的小服务。即使暂时没有可以完全供自己生活的稳定现金流,这个获得外界反馈的过程,能给人很大的自信心,让人相信「我是可以做喜欢的事还能赚到钱的」。
赚钱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要不断打磨的过程,而且需要自信心一次又一次的去跟外界交手并提升。1和2,内功和外功同时努力,一边提升自我价值感减少恐惧,一边获得正向的外界反馈继续提升自我价值感。
#3-改变信念
当内功和外功都做足后,你可能会渐渐发现自己的信念改变了。
之前头脑里会有很多声音是,离了这份工作,我肯定养不活自己,生活会很悲惨。有了自我价值提升和外界反馈的助力后,你会开始想——不就是一份工作吗?我有手有脚、有头脑愿意学习、同时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管我将来做什么,都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坚持和热爱,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很有用的信念是——人生的新出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耐心一点。我们都太习惯了那种考个研、面个试、一战成名直接上岸的叙事套路,但旷野游戏不是这么玩的。
如果你选择进入一个「热爱驱动」的无限游戏,就是要同时深入内心更新自己的底层代码,又要拿出宝剑来上阵杀敌。难度提高、趣味增加、奖励的曲线也不同了,慢慢玩,别着急通关。
真的不要追求迅速实现一个百分百稳定,做喜欢的事情又能赚很多钱的所谓的「终极状态」。你已经在玩一个全新的游戏了,没有什么结局是着急要打完的。慢慢享受这个过程,欣喜的看着每一点自我价值的提升、每一次脱离轨道后拿到的外在正反馈、和每一次信念改变后带来的全新动力。
聚焦在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上,你的游戏体验会更好。不去操心结局,你的实力与信心反而成长的更快。
#说说自己
这三个阶段,我也是自己无意识的走过之后,才发现规律的。回顾我六年的职场生涯,到今年辞职开始创立爱予星球的故事,基本就是照着这个规律来的。过程中肯定也有内耗,有痛苦,但很庆幸自己最后走通了大方向。我做的对的事,基本上是以下三点:
#1-寻找热爱
工作的前两年,利用工资和假期,尽情探索更大的世界。
滑雪、潜水、冲浪、跳钢管舞、旅行、写作,这些经验迅速解锁了我内心「热爱」的感受,我开始越来越明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到了今年辞职前,爱予星球已经作为雏形初现,我开始无比确定,这就是我所热爱并且想要长期奋斗的事业,辞职后一秒的空窗期都没有,立刻热情满满投入了新的创造。
#2-提升自我价值
做了快十年的博主,写了一些十万加的文章,做了播客、出了书,输出能力、思考力和影响力在外在世界得到了正向反馈。
做了一个知识课堂的商业小项目,一个月的时间投入带来了当时看来巨大的商业成功。让我意识到,即使不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就是大胆尝试 + 积极反馈带来的相信自己的现实结果。
#3-降低恐惧
为「脱轨」做最后准备的一年,我一边远程工作 + 稳定收入,一边卖了新泽西的房子,最后连车也卖了,这就确保自己不必有任何还贷压力和债务负担(人怎么能被房子绑架呢)。
同时开始人生第一次长达一年的系统性记账,旅居过程精打细算,明白自己最低生活成本是多少,也明白自己的存款可以无压力过上两三年的低物欲低配版财务自由的生活,于是金钱恐惧就没有了。配合上第二阶段的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我相信两三年的窗口,足够让我为未来的生活探索出一条稳定的道路。
今年辞职到现在已经8个月,人生真的进入了在旷野上一路狂奔,自己建造城堡的阶段。困难和烦恼依然在,但更多是这个城堡到底要怎么建,先拉人还是先烧砖,要搞成什么样子之类的。几乎没有过「我不该辞职」、「我的人生方向错了」的感受,同时,创业这半年,我越来越确认,这就是我要走的路,商业游戏也是我想玩的。
在即将到30岁的时候,终于解锁了自己的天命,这个剧本目前为止,感谢老天赏脸,还是很满意的。

我发现很多人在思考是否辞职时,会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消耗在这个决定本身上面。
但辞职的行为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真正能改变你人生的,是对热爱的探索和对恐惧的控制。
还在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就这样了。但如果你因为内耗、纠结是否要辞职,而停下了所有探索热爱、减少恐惧的脚步,那是真的会降低你解锁理想人生图景的概率。
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会劝大家「接受当下」,别抱怨工作。并不是老板劝你忍忍埋头继续做螺丝钉,而是别把这些能量消耗掉,把它们用到对于构建你理想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探索热爱,管理恐惧
这些事都不容易,甚至本身就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慢慢探索。但是当你慢慢进入到一个热爱大、恐惧小的状态,「辞职」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费力做出来的决定。它会是一个无比自然,让你没有任何恐惧、任何怀疑,甚至高举双手迎接的人生新篇章。
你以为你需要纵身一跃,但现实可能是精卫填海,你可以给自己慢慢铺一个稳稳当当的台阶,然后顺畅地走入大海,开始扬帆远航。

对于文中提到的「自我价值感」,我们本周六有一场爱予星球的Project 100活动「自我价值感提升工作坊」,向社群外开放6个名额。
在这场工作坊里,我们会创造一个12人的私密深度小群体,在上下半场的两个两小时深度连接场域里,一起去探索「自我价值」的议题。

➸上半场:你会有机会通过冥想引导、画面想象和自由书写的方式,与自己的「存在状态」连接,并通过和小组伙伴的「优势肯定」练习,从他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小钻石,收获爱自己的能量。

➸下半场:我们会有一个更为落地和实操的方式,帮助你找到「重塑」自我价值的行动方向。你会有机会根据「自我价值阶梯」理论来诊断自己自我价值的依附点,想体验不同的价值感方向、并通过我们设计的一份「行动清单」,找到自己想要尝试的行动方案,最后在小组讨论里,跟伙伴讲出你的计划,用讲述来促进行动力。
说明:本场活动名额有限,社群外只有6个席位,感兴趣的大家下方海报直接扫码报名就可以啦~


工作坊介绍

工作坊时间:
➸2023年12月9日(周六)北京时间
上午10:00-12:00(上半场)
晚上20:00-22:00(下半场)

带领人:丹喵🐱

具体费用:
爱予星球社群内部成员免费(限6人),关注社群信息提前接龙报名爱予星球外成员超级特惠价格:299元(报名后记得添加小助手微信哦)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视频连接,12人安全小场域,需要开视频开麦深度参加。


活动流程


➸上半场:「我们一起爱自己」;12月9日上午10:00-12:00


- 用冥想的方式连接自己,探索内部不同的自我形象
- 心流书写,让右脑的能量涌现,去探索「我是谁」的话题- 小组连接,优势肯定活动,重新介绍自己,并收获爱和鼓励- 「自我宣言」的空椅子练习,大声说出鼓励自己的话

➸下半场:「用行动来创造自我价值」12月9日晚上20:00-22:00


- 「自我价值阶梯」诊断,从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方向,看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发展规律
- 用书写的方式收获行动清单,为自己设立一个一周的行动计划- 小组讨论和分享,用叙述来增强信心,提供行动驱动力

其他须知:

1.参与工作坊成员默认接受爱予星球「尊重包容不评判」的文化环境,对每一个发言的伙伴给予最多的善意和你的爱之注视。
2.本产品为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费,可延期到下一场Project 100活动。
3.本场活动为12人私密小场域,需要开视频深度连接,报名则默认愿意深度参与到工作坊流程中。

报名方式:

爱予星球外成员记得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或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报名。爱予星球社群内部成员可以关注群内信息,填写报名表。



本场「自我价值工作坊」是爱予星球「Project 100」的第四场活动。


我们计划通过策划一百场公开的活动,联通社群内外的伙伴,将爱予星球的文化和社交场域,深度连接中互相支持的氛围,和以无限游戏为基础的自我探索方式,带给更多的同频小伙伴。


爱予星球的愿景是成为「整个中文世界最好的身心成长社群」,目前聚集了440+位关注自我探索的同频小伙伴。社群文化以接纳包容、同理共情、深度连接和互相赋能为底色,有工作坊、读书会、游戏圈、深度对话、书写营等一系列独创的特色活动。

 ·End· 


爱予星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爱予星球」🌏 社群畅快报名啦!

社群介绍长文戳这里

 费用 💰2499/年

扫码支付年票,登陆星球,一起来玩

↓↓↓


文字 | 丹喵

编辑|🐋



还可以看


1.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上)

2.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下)

3. 人际关系中的四种模式

4.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5. 原生家庭关系进化的四个阶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