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女孩子,看科幻干什么?逃避现实!”

孙加 C计划思辨教育 2022-07-26



编者按


上世纪90年代的浙江,有一个爱读科幻的女生。后来,她成为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最佳翻译奖得主。现在,她还是C计划儿童思辨读写课的助教。

她就是广受孩子们欢迎的孙加老师。

科幻就是英雄、打斗、高科技特效这些模式化的东西吗?看科幻就是逃避现实吗?

她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告诉更多人:那个被指责“逃避现实”的女孩子,这些年从科幻中得到了什么。

今天的她总结:科幻是最为天然的思想试验场,拒绝麻醉人的白日梦,提出“如果……会怎么样”,扎扎实实地构建并展示,除了面前这条狭窄的道路,还有什么样的生活可能。



科幻读者经常被人瞧扁,尤其是女生。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浙江,有个喜欢科幻的女生,常被父亲劈头责备:一个女孩子,看这些东西干什么?逃避现实!


饶是如此,这个女生仍然一直喜欢科幻。到2012年,这个女生已经成了30多岁的老阿姨,又鼓起勇气,去做科幻翻译。


这个老阿姨就是我。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英雄气概加上先进科技,自然激动人心;


可是,对我来说,刨去华丽炫目的技术特效后,剩下的,才叫科幻。



通常,人们会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荣誉颁给《弗兰肯斯坦》。


/ Source:britishlibrary /


“弗兰肯斯坦”是什么?当然是怪物,是人工生命,可怕的复仇者。


不对。“弗兰肯斯坦”是书中天才科学家的名字,人工生命的创造者。真正的怪物,没有名字。


这无名的怪物,起初并没有害人之意。他深深羞愧于自己的“异常”,难以忍受“独我非人”的可怕孤独,请求创造者再创造一位女性人工生命。这样,两个“怪物”就能互相安慰,远远躲开人群。


创造者出尔反尔,亲手毁掉了女性人工生命,怪物这才发誓报仇。


你有没有看到自己孤独的影子?


通常,介绍《弗兰肯斯坦》的作者时,人们会说:作者名叫玛丽·雪莱,是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


/ Mary Shelley /


《弗兰肯斯坦》首次发表于1818年,是匿名发表的同年,雪莱,拜伦等耀眼的诗人也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当然是具名的


“雪莱”这个名字只属于“珀西·比希·雪莱”。玛丽却仿佛书中的无名怪物。


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在梦想着改变世界、人类解放的青年才俊身边,玛丽却无法被接纳其中。在当时的热血青年笔下,女性是美丽,是梦幻,是诗意的灵感源泉;可是,女性是否也属于应当被解放的“人类”?无人回答。[1]


书中怪物被排斥的孤独,是否也是玛丽的孤独?


书中怪物对人类社会的向往,是否也是玛丽被接纳的渴望?


科幻,诞生于女性——边缘与孤独者——发出的呐喊。



呐喊声一闪即逝。


此后一百多年,在被后人归为“科幻”的小说中,鲜有女性的身影。凡尔纳的冒险也好,威尔斯的科学精英视野也好,1930年代后的银河系大狂欢也好,都属于另一性别


直到1969年。


这一年,有一本出自女性之手的小书出版,从容温和地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问:如果没有固定的性别之分,世界将会怎样?


这本书名叫《黑暗的左手》,作者名叫厄休拉·勒古恩。


/《黑暗的左手》第一版封面,Leo and Diane Dillon设计 /


“格森人的性周期通常是二十六到二十八天,其中有二十一或二十二天,他们处于索慕期……到大约第十八天的时候,在脑垂体的作用下,荷尔蒙分泌开始发生变化。第二十二或二十三天,他们会进入克慕期……当个体找到同样处于克慕期的伴侣时,荷尔蒙分泌会受到进一步的刺激……双方在此阶段确定性特征并产生性交能力,这一阶段的变化显然会在二到二十小时之内完成……他们事先无从知晓自己会变成男性还是女性,而且也无法自行做出选择……好几个孩子的母亲很可能同时又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


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双性人”或“雌雄同体者”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转变为“女人”,承担孕育后代的任务。


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人会遭受其他地方的女性可能遭受的心理或身体上的束缚,大家共有义务并共享特权,相当公平;人人都承担同样的风险,享受同等的机会。因此,这里的人也无法享受到其他地方男性所有的那种‘自由’……这里的人没有强势/弱势、给予保护/被保护、支配/顺从、占有者/被占有者、主动/被动之分。事实上,我们发现,在冬星,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二元论倾向已经被弱化、被转变了。”[2]


很难描绘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受到的震撼。



十九世纪,玛丽写出《弗兰肯斯坦》的时候,还渴望着被男性社会接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百多年间,女性争取到财产权、投票权、高等教育权……然而,时至今日,“两性之辩”仍大有市场。


/ Source:britishlibrary /


性别之差禁锢了多少人。


幼儿园开始的男女之别“摔跤了,起来!男儿流血不流泪!”“可她也哭了!”“她又不是男孩!


小学生争论谁更聪明“男生就是比女生聪明!”“可是我们班成绩好的都是女生!”“女生到初中以后理科就不行了!男生才有后劲!”“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都是男人!


青春期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我怎么才能再瘦/强壮一点?只要更瘦/强壮,我一定更受欢迎。


上大学找工作“男儿志在四方,女孩子安稳即可。


成家生娃后,“丧偶式育儿”,概括了多少妈妈的生活。“男人这点钱也赚不到,还要靠老婆养”,又压抑了多少想回家的爸爸。


男女的人生道路,常常就这样一眼能望到头:生娃,养娃,鸡血育娃/赚钱养家,偷空刷刷古装剧/游戏,垂涎神往一番,不知不觉两鬓斑白。


虽然“雌雄同体”的人尚未存在,难道“性别差异”就一定是“天生天化”?


如果可以摆脱性别带来的各种约束和掣肘,人生,会不会海阔天空?




古装剧和游戏,让人忘掉一地鸡毛的现实;科幻,尤其是女性书写的科幻,却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构建出不一样的社会


“女性是科幻小说中真正‘他者’的创造者……这些‘他者’包含有足够多的反抗、建构的含义……其意图是对当下不健全的生活作出有力的反抗。”[3]


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被排斥的“无名怪物”——所以,科幻是边缘和孤独的人发出的呐喊,为无声的人发声


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性别禁锢——所以,科幻是最为天然的思想试验场,拒绝麻醉人的白日梦,提出“如果……会怎么样”,扎扎实实地构建并展示,除了面前这条狭窄的道路,还有什么样的生活可能。


这才是我心中的科幻。


/ TheSchoolRun.com /


这篇文章的作者孙加,是第27届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最佳翻译奖得主


这个寒假,她会担任C计划儿童思辨读写课的助教,陪伴孩子们一起读科幻——读那些和星空有关的经典名著名篇。


我们参考了国内分级及英文分级系统,从浩如烟海的经典科幻中,精心挑选出思辨性、适宜性、趣味性上适合孩子的作品,研发出了以科幻为主题的儿童思辨读写寒假课。(请戳蓝字了解更多关于寒假课的内容,还可以听导读


这些书目短篇长篇结合,由浅至深激发兴趣,快速提升阅读理解力,是最适合孩子的科幻深度阅读入门课。


我们期望在这个假期,能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在“思想试验场”中遨游的快乐。


下周一和周二我们就要举行寒假开营仪式啦,请大家尽量本周内报名,以便尽早收到阅读手册。下周三开始,我们还会组织针对寒假课书目的线上共读活动,不要错过哟。(添加小思微信PlanC-2016,可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



如果将寒假课与春季课打包下单,你还能领到两个福利总学费减30元;获得价值99元的成人思维课程《结构化思考术》(让你工作更高效、思考更清晰)。


点击图片立即报名👇👇



参考文献:

[1] 吴岩. 科幻文学论纲.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P62

[2] [美]厄休拉·勒古恩. 黑暗的左手. 陶雪莹译.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P78-81

[3] 吴岩. 科幻文学论纲.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P70


推荐阅读


▷ 你有多了解你的孩子?来看京沪杭三位妈妈对孩子的年度总结和新年计划

▷ 当女孩们6岁起就相信男人比女人聪明

▷ 如何谈“性”不尴尬?我的性教育课实践经验


▷ 排版:鱼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