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小众经典童书?| 荐书
《小心兔子来捣乱》这本书里,精心巧妙地包含了两个故事。正着读,是小画家的故事,他遇到一只“捣乱”的兔子,于是想尽办法把兔子赶走;倒着读,是小兔子的故事:它想和小画家成为朋友,所以不断地向他示好,想尽办法报答他的“友善”。最后,他们发现彼此之间有着天大的误解……两个故事之间相互呼应,又有新意,丰富的画面细节也会吸引人停留探索,非常适合和孩子一起仔细品读。
书本的独特价值,在于将画家和兔子置于完全平等、相互对应的视角来观察和描绘,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绝佳素材。
看完这个故事,你可以试着和孩子去讨论:误会是怎样发生的?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让孩子反思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培养多元视角。
《花城》用美轮美奂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活中“有用”与“无用”的故事。一座小城中住着都喜欢花的居民,城市里到处都种满了花儿,数不清的蝴蝶到处飞舞。可是有一天,这一切都变了,只源于市长认为种花是浪费时间的,应该把精力放在建设大房子、新工厂中。没有了鲜花与蝴蝶的小城变得黯淡无光。为了找回昔日的快乐与梦想,勇敢的孩子们铤身而出,才拯救了这一座僵死的城市,让城市恢复了生机,每个人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花城》虽然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在我们身边并不难发现市长型的人物,他们功利主义的观念压迫着人心底对梦想的自由追求。
你可以试着去和孩子讨论:面对不合理的规则应该反抗吗?是不是工作、学习这些带来”利益“的才”有用“,而快乐、美好与梦想是”没用“的?这些问题,在《花城》中都有解答。
《顽皮公主不出嫁》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公主的故事:顽皮酷公主不想结婚,给前来求婚的王子设置了重重任务,没有一个王子通过考验。故事的最后,一位帅气完美的王子破解了她的所有难题,公主会怎么选择呢?传统的童话故事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这个特立独行的故事又会如何发展呢?
书本的独特价值,在于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故事中的公主,并不像传统童话中的公主那样向往婚姻生活,反而追求自己的独立和个性,让人看见了多元的可能性。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传统的方式来生活吗?从来如此的传统可以被打破吗?你赞成公主的行为吗?从而引导孩子探索自我,打破传统的束缚,并在过程中注意边界。故事中勇敢的顽皮酷公主或许能给孩子坚持自我的勇气。
《都是放屁惹的祸》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从牛屁入手让我们意识到全球变暖的问题,是带领孩子认识全球变暖的绝佳绘本。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危机,人类面临着城市被淹、粮食减产、极端天气等威胁。欧洲很多青年都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但中国很多孩子却还不了解。
讲述公共议题的书本不算少,但大多比较复杂深奥。这本绘本轻松生动的画面,可以让孩子在欢乐大笑的同时,也学习到很多环保知识,从而思考、关注现实。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全球变暖问题在现实中有哪些体现?牛屁为什么会导致全球变暖?让孩子理解现象的深层原因,养成追问的习惯,理解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影响。
《绿拇指男孩》是一个充满法式浪漫的故事。故事中,一个爱打瞌睡的小男孩被学校劝退后,发现自己的特异能力:他的手指头触碰过的地方,竟然能奇迹般地开出花来。他带着自己的超能力,用绿拇指让监狱的铁笼子鲜花盛开;让贫民窟充满生机;用绿拇指阻止了一场战争……
书本中,主角弟嘟接受家庭教育的经历,跟孩子们平时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经历形成对比,会引发孩子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好奇与思考;而他对于超能力的运用,也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善意。
你可以和孩子讨论:去学校上学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坏处?促使孩子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局限。也可以和孩子一同发挥想象力进行讨论:当你有了超能力之后,你会用来做什么?帮助他人还是获得利益?孩子质朴纯真的想法也许会给你惊喜。
/ C计划课堂童言童语 /
德国青少年文学研究院选荐
《乌鸦理查》中,一个叫做理查的男孩跟乌鸦无意中交换了身份,变成了一只具有人类意识,拥有人类记忆的乌鸦。面对乌鸦群体,曾经身为人类的他显得格格不入,不会觅食、不懂辨识方向、对人类有不同的看法…………
在故事中,乌鸦理查从难以融入乌鸦社群,到被接纳、看见,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勇气,用故事的力量安抚了族群,并促成了乌鸦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和平相处。书本对于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探讨,生动又深刻。
书中的一句话让小C深受触动:“一个人是无法让世界恢复秩序的,人类是什么呢?他们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人,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理查是怎样逐渐融入乌鸦世界的?他为什么能改变乌鸦社群的想法?当个人与集体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可以怎么做?
《我要做好孩子》是基于作者的孩子小升初的亲身经历而创作出的儿童文学。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智、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在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的同时,也渴望保有自我,她所做的努力和抵抗,她所经受的感触和困惑,想必能让孩子有不少共鸣。
金玲最大的苦恼是学数学,金玲妈妈对此十分焦虑,逼着金玲疯狂做题、吃减肥药、看精神科。妈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简化问题,片面理解,追求一步到位,这样自然找不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偏科的现象应该很多孩子都存在,通过这本书里的故事,你可以试着和孩子讨论:只有成绩好的才是好孩子吗?还有哪些标准?金玲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多元的评价标准,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更有动力提升不足。
获大英图书奖年度最佳童书
美国多利•格雷儿童文学奖
等30多项文学大奖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小C读的时候哭了好几次。它讲的是一个15岁男孩克里斯探寻一只小狗死亡真相的故事,内容充满温情。作者站在一个社交障碍和某些刻板行为的小男孩的视角去写作,让人感受到作为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会面临的种种障碍。
随着故事的进展,还会发现克里斯家庭内部的一些秘密:爸爸和死去的小狗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妈妈真的因为心脏病去世了吗?为什么爸爸妈妈以前会经常吵架?
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这本书,相信孩子看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探寻小狗死因的故事,也是一个男孩勇敢挑战自己的成长故事,还是一个家庭成员们在冲突和摩擦中努力寻求和解的故事。
克里斯在这本书的最后写到:“我知道我能办到,因为我独自一人去过伦敦,我解开了威灵顿被杀之谜,我找回了我的妈妈,我很勇敢,我还写了一本书,所以我能办到任何事。” 相信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被克里斯所鼓舞,学着去接纳自己、接纳家人、接纳挑战。
《敌人》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场战争期间,一个孤独的士兵生活在自己的洞里。他每天都朝着对面的洞射击,想要杀死敌人,毕竟《战争手册》中的敌人毫无同情心,只是一个“残忍的野兽”。
经过漫长的对峙,士兵终于决定趁着夜色向敌人发起偷袭,但当他抵达敌人的洞口却发现:敌人竟然也有家庭、有亲人,也会害怕、恐惧,甚至也有一本《战争手册》。士兵深受触动,在手帕上写下给敌人的话,塞进一个塑料瓶扔给了敌人。
绘本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士兵到底在手帕上写了什么?敌人能接收到士兵传来的消息吗?战争会不会最终结束?绘本的创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这本看似荒谬滑稽的书揭示和反思了战争的真相:像绘本中士兵这样的普通人,在现实中会否也被动卷入战争,进行着同类之间毫无意义的自相残杀?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普通人会走上战场,无情射杀敌人?仇恨到底从何而来?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未来,该怎么样去避免悲剧重演?
《寻找朱庇特》
“问题”少年背后的接纳与爱
《寻找朱庇特》这本书中,13岁的约瑟夫是很多人眼中的问题少年,他的女朋友怀了孕,生产后死去。被剥夺了抚养权,在愤怒中打伤了老师,在少管所待了一段时间。他后来被收养,收养家庭12岁的杰克,以及他的养父母,并没有对他另眼相待,反而给予他爱、关心和支持。通过日常相处与了解,看到了彼此更加真实的一面,在信任、接纳与爱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体会到了家庭的真正意义。
作者的写作风格独特,当他用10岁孩子的口吻去讲述故事时,对一些情节的交代非常含蓄简单,留下的巨大的空间,需要我们通过文本细节和生活经验去推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作者说出来的,以及那些尚未明说的事情。
我们相信,这个故事一定会让你和孩子对“爱”这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探讨成长与担当。
《巴颜喀拉山的孩子》
(草原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这本书非常厚,不过,你千万别被这本书的厚度吓到。相信小C,等你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尾时反而会嘀咕——啊,怎么就没了?我还没有读够呢?
这个故事,以巴颜喀拉山草原退化、牧民生活难以为继作为开端。牧民喜饶一家不得不进行这个重要的抉择:是留在草原,还是进城生活?进城意味着更好的物质条件,却也意味着离开热爱的草原。当最终离开时,喜饶的爸爸说:“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惯有的生活方式,更是自我、是灵魂、是生命的意义。”
这个虚构的故事文字优美,人物生动,而背后是真实的草原退化。气候变化,过度放牧,不恰当的开垦和开发,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正在快速恶化。我们在书中读到的牧人和草原上的生灵,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生态难民,他们的苦痛、悲喜如此真实,如此令人心碎。
草原牧民的精神层面会给我们什么启示?面对不同生活方式,该如何抉择?对于藏地之外的我们而言,草原退化、气候变化究竟又意味着什么?相信透过书本,孩子可以理解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动物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手推车大作战》
(关注弱势群体)
《手推车大作战》一书讲述了纽约街头的手推车小贩与大卡车“作战”的故事。
卡车公司的大老板们制造事故、操纵舆论、颠倒黑白,把手推车说成是城市拥堵的罪魁祸首,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城市的威胁。尽管是一场事关公正、事关生存的战争,作者幽默讽刺的叙事,却处处让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之中,资本家们的蛮横和愚蠢,政客的虚伪,官僚的敷衍塞责,通通跃然纸上。而手推车们小贩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反抗,给城市带来的便利和人情味,也让人触动。
书本表面写了手推车和大卡车的战争,本质上也代表了弱势群体和精英群体的差别。这个故事充满象征意义,也提供了很多值得和孩子一起讨论和思考的话题:卡车公司到底是如何操纵舆论的?手推车和它背后贫穷而边缘的所谓的“低端人口”,真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淘汰、驱逐的群体吗?城市的进步应该如何衡量?
《天生有罪》
(种族歧视与身份
暴力后的爱与成长)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崔娃”自传
说起现在美国脱口秀行业的主持人,一个避不开的名字,就是崔娃·诺亚。他精准的模仿能力、一针见血的逗乐讽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共情,让他在美国和中国都一举成名。《天生有罪》这本书便是他自传。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他来自某个了不起的名人,而在于崔娃为我们讲述的他的成长故事,是如此特别、如此打动人心:作为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后代,他“天生有罪”,自述是一个“犯罪的结晶”,“种族隔离”的制度阴影笼罩着他的童年。面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罪行,诺亚用戏谑的方式,单刀直入地戳破了那个世界的虚伪和种族制度的荒诞。
你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思考:那些堂而皇之的、基于“肤色”和“种族”的暴力、仇恨究竟从何而来?种族隔离制度又是如何持续地制造不公,将黑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拖入“黑人债”之中……
为了保护诺亚在如此不公的环境下也能健康成长,他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当年少的诺亚在那个破碎的世界和危险的时代中跌撞成长,他唯一的武器,便是他令人惊叹的幽默天赋,以及来自母亲那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十岁那年》
(走进越战和难民议题)
《十岁那年》是世界范围内的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以诗歌体裁创作的小说。作者是越南裔美国人,将年幼时候经历的国家变迁、个人经历融入到小说中。
生活在越南的金河性格活泼,有自己的家庭和兴趣爱好。而越南战争给一家人带来了持续的影响,爸爸一去不回,国家被分裂,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不得已逃亡到异国他乡,成为难民,他们不得不融入美国社会……在美国,金河一家人遭遇了种种偏见与歧视、以及文化冲突带来的种种挑战,也在相互的支持中获得了力量。书本的描述充满诗意、勇气和爱。
你可以通过这本书,和孩子讨论复杂的社会问题:越南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身为战争中的难民,会面临哪些艰难的抉择?应该何去何从?
我们是谁
最新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