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荐书|帮孩子超越精致的利己主义,关心他人与社会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2013年在北大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提出的概念。在钱理群教授的观察中,大学中正在培养的很多“精英”,有着很高的智商和教养,却把自己的利益当成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是一种为了自己的投资。
几年来,“利己主义”已成为人们反思当代中国教育及由此引发的弊端时,最耳熟能详的词汇。钱理群教授认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
但观察社交媒体的留言、日常听闻的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依然存在质疑:做利己主义者,到底有什么问题?社会问题与他人的命运,究竟与我有何关联?
C计划创始人蓝方曾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文章: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问题吗?(点击链接查看)
一个回答,是社会问题本就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有的问题我们已经身处其中,例如雾霾、疫情……每个在问题中受到伤害的人,都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关心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应对方式;另一些问题看似宏大而遥远,例如:战争、贫困……但个体的命运会受到大时代的深刻影响。借由关心这些问题,我们得以思考和理解:个体是如何被时代和环境影响?又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我们多多少少会面临各种困境,理解困境背后的结构性原因,才会避免对个体过于苛责,例如将被害归于个人的懦弱,将欺凌归于不够强大,也就更能理解这个时代自己经历的种种幸运或者不幸。
《安妮日记》中,16岁的女孩安妮,写下了二战期间,自己跟家人为了躲避对犹太人的追捕,在隐蔽屋中生活了2年多的种种生活细节。隐蔽屋狭窄而局促,却要容纳两个家庭,人们在隐蔽屋中常常争吵,为了一点琐事爆发冲突。这一点,跟疫情封锁在家的我们何其相似!《十岁那年》中,出生在越南的金河,由于国家发生战乱,以难民的身份来到美国,也遇到文化融入的困境。尽管许多孩子从未遇到过战乱,但在异国他乡求学生活时,想起金河的困境和勇敢,一定会获得诸多的勇气。
此外,真正关心社会和他人,也才能更有动力去参与、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激发创新,让更多人受益,让自己更有内驱力。许多商业公司的创新,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对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洞见,例如摩拜的缘起,解决了大部分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
正如,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 CNBC /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方式,是通过切身的体验和互动,建立与世界、与他人的关联;另一个方式,就是通过阅读经典书,建立更深刻的认知和思考。
研究表明(点此阅读《如果人们多读些书,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阅读可以让人们变得更有同理心。虚构作品有能力将我们代入另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可以让我们接触到与自己的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
通过虚构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另一个性别、种族、文化、性取向、职业或年龄的世界。了解到那些可能有着不同身份、阶层、经历的人们,是怎样被环境所影响,走向成功或者失败,帮助孩子们脱离个体视角的单一和局限,获得更宏观的视野。
只要有关于人和环境的有力量的故事,就有可能引起共鸣,留下持久的印象。
这份新年书单,C计划与你推荐18本精心挑选的书本,包含战争、贫困、疫情、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等主题,愿我们的孩子,能在他人的故事中,收获思考与成长。
教育部推荐书目
20世纪经典书籍
这本书,是一个叫做安妮的犹太女孩,在二战期间写下的真实的日记,她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毫无保留地记录下了战争笼罩之下的人们的真实生活。
这本书会让我们看到战争对日常生活的点滴渗透。物质的匮乏:顿顿都吃发芽的土豆,生病不敢看医生,连洗衣服都没有肥皂;也有精神的匮乏:无法呼吸大自然的空气,无法在阳光下奔跑,无法去学校学习,无法和朋友交流。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安妮和家人,是如何保持着乐观心态?阅读和写作,这两项孩子避之唯恐不及的活动,对安妮有什么意义?安妮审视自己的内心,思索着女性的地位、犹太人的明天、战争的荒谬这样的大问题。
获凡尔赛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敌人》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场战争期间,一个孤独的士兵生活在自己的洞里。他每天都朝着对面的洞射击,想要杀死敌人,毕竟《战争手册》中的敌人毫无同情心,只是一个“残忍的野兽”。
经过漫长的对峙,士兵终于决定趁着夜色向敌人发起偷袭,但当他抵达敌人的洞口却发现:敌人竟然也有家庭、有亲人,也会害怕、恐惧,甚至也有一本《战争手册》。士兵深受触动,在手帕上写下给敌人的话,塞进一个塑料瓶扔给了敌人。
绘本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士兵到底在手帕上写了什么?敌人能接收到士兵传来的消息吗?战争会不会最终结束?绘本的创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这本看似荒谬滑稽的书揭示和反思了战争的真相:像绘本中士兵这样的普通人,在现实中会否也被动卷入战争,进行着同类之间毫无意义的自相残杀?
真实故事改编,
2009年冰心图书奖
这本绘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遭受重创,建筑物被炸毁,道路和桥梁损坏严重,经济也极度萧条。在荷兰,有些人窘迫到不得不以郁金香球根裹腹。
位于荷兰的女孩凯琪一家,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包裹,装着牙膏、袜子、肥皂等等生活用品,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艰难的处境。很快,事件从一个女人所寄的小包裹开始,逐渐变成社会各界参与的行动,白糖、奶粉和外套纷纷被打包装箱,从印第安纳州横渡大西洋运到荷兰……
面对寄过来的包裹,凯琪会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战争和慈善行为?通过阅读这个短小的故事,孩子们将会感受到战争对个体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会看到战争背后的人性与温情。
获Alex奖,美国前总统戈尔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
主人公威廉·坎宽巴成长在贫困的非洲国家马拉维,辍学后自学物理,利用废品造出了风车发电机;受邀参加TED全球论坛;21岁,便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上发表演讲。不少孩子自己读名人传记,会止步于感叹主人公的成就,但这不是我们提倡的对外探寻的态度,因为这样更容易自我否定,制造焦虑。威廉·坎宽巴14岁辍学,家乡的人们饱受饥荒威胁。
通过阅读书本,我们能看到非洲社会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并思考:坎宽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废物利用和社会创新是怎么回事?
持续位居日本、台湾、香港
各大畅销书排行前列
这是日本喜剧泰斗岛田洋七(昭广)关于外婆的回忆录。它在日本销量超过700万册,持续位居日本、台湾、香港各大畅销书排行前列,被多次改编成为电影、动漫和游戏。
昭广的父亲因为原子弹的辐射而病亡,无奈的妈妈把昭广送到佐贺乡下的外婆家,昭广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外婆家的生活贫困拮据,但昭广对童年的回忆却是幸福与勇气。
面对自己和身边人的贫困,充满智慧的阿嬷巧妙地运用各种妙招,或者捡拾河面的蔬果,又或是搜集路边的废品,一步步解决了生活的困境;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也会更加理解贫困,理解个人命运与大时代的关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尔曼·黑塞成名作
《在轮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尽管出版于100多年前,但当中描写的情节和引发的思考持续至今。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大家视为神童。他被送入神学院学习,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拼命学习。面对外界的期待,由于用功过度神经衰弱,加上唯一理解自己的好友被开除,汉斯成绩倒退,感到巨大的倦怠和压抑……汉斯的困惑,也是每一个渴望探索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又面临巨大外在压力的青少年的困惑。
阅读《在轮下》,我们得以思考:优秀少年为何会走向堕落与迷失?像羊肠小道一样的教育制度有何问题?汉斯的父母和学校的管理方式又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这本书是日本作者黑柳彻子对自己在巴学园上学经历的记录。与一般的学校不同,在巴学园,没有课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午饭后是趣味散步,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知识;老师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孩子,鼓励孩子发现并施展自己的特长。
小豆豆的故事,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它在中国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册,连续十年名列开卷全国畅销书排行榜,还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本书,可以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在学校的环境中可以有哪些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也能激发孩子们对于教育方式的反思。
担心孩子读了之后会有厌学情绪?C计划春季也会带着孩子们读这本书,可以点击阅读,里面的引导方式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思考种族歧视与暴力:黑色棉花田、天生有罪
《黑色棉花田》
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美国教育协会推荐童书
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是美国教育协会推荐的童书。1933年,黑人女孩凯西遭遇种族隔离和歧视,以及一家白人在社区中极端的、针对黑人的暴力行为。凯西的家庭是附近唯一拥有土地的黑人家庭,但经济大萧条和贷款的压力让这个家庭依然贫困。为了对抗社会不公,凯西和她的家人做了很多的尝试。从这些反抗中,我们能学到什么?该如何看待极端暴力和以暴制暴?非暴力不合作在书中和人类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它不仅仅关于压迫与愤怒,更关于勇气、智慧和爱。希望这本书,也能在你面对或见证不公时,给你带来启发与能量。
《天生有罪》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天生有罪》美国脱口秀行业的主持人崔娃·诺亚的自传。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他来自某个了不起的名人,而在于崔娃为我们讲述的他的成长故事,是如此特别、如此打动人心:作为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后代,他“天生有罪”,自述是一个“犯罪的结晶”,“种族隔离”的制度阴影笼罩着他的童年。面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罪行,诺亚用戏谑的方式,单刀直入地戳破了那个世界的虚伪和种族制度的荒诞。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去思考:那些堂而皇之的、基于“肤色”和“种族”的暴力、仇恨究竟从何而来?种族隔离制度又是如何持续地制造不公,将黑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拖入“黑人债”之中……
为了保护诺亚在如此不公的环境下也能健康成长,他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当年少的诺亚在那个破碎的世界和危险的时代中跌撞成长,他唯一的武器,便是他令人惊叹的幽默天赋,以及来自母亲那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我在伊朗长大》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漫画奖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本图像小说,是女孩玛赞的一部自传,讲述她从10-24岁的经历。那是1980-1994年,玛赞成长在民主自由的家庭,但经历了战争,以及当时社会中宗教、民族和文化上的各种冲突。与此同时,她在这段时间经历了青春期的成长,以及出国和回国,她需要找寻身份认同: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还要去理解自己对国家的复杂感情。
通过这本书,希望能为孩子打开图像小说的大门,从而深入了解伊朗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政治制度等,理解青春期的困境,学习如何做出理性和自主的抉择,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之一。
《我是马拉拉》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马拉拉的自传
读自传,让孩子体验另一个人的生命故事,理解主人公身上的精神和品质。《我是马拉拉》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的自传,她也是联合国和平使者,2014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她是塔利班组织的暗杀对象,面部中枪后活了下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声,为女童争取受教育权。
从马拉拉的故事中,孩子会更了解社会的问题,建立问题意识。马拉拉通过公共表达,把对社会的关怀和思考,转化成了切实的行动。这种意识、能力和行动,也会帮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成为有社会责任的少年,超越精致的利己主义。
《十岁那年》
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青少年文学奖
《十岁那年》是世界范围内的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以诗歌体裁创作的小说。作者是越南裔美国人,将年幼时候经历的国家变迁、个人经历融入到小说中。
生活在越南的金河性格活泼,有自己的家庭和兴趣爱好。而越南战争给一家人带来了持续的影响,爸爸一去不回,国家被分裂,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不得已逃亡到异国他乡,成为难民,他们不得不融入美国社会……在美国,金河一家人遭遇了种种偏见与歧视、以及文化冲突带来的种种挑战,也在相互的支持中获得了力量。书本的描述充满诗意、勇气和爱。
你可以通过这本书,和孩子讨论复杂的社会问题:越南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身为战争中的难民,会面临哪些艰难的抉择?应该何去何从?
反思权力与腐败:动物庄园、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动物庄园》
作者乔治·奥威尔,英国作家、
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动物庄园》里的这座庄园,本是一座普通的英国农场。心中对剥削、奴役积蓄不满的动物们被“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言论鼓舞,团结一心,革命起义赶走了农场主。他们订立新的规则,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却没有意识到新的不平等渐渐浮现。
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和思考:为什么这场成功的革命会以失败告终?革命的领导者为何会走向堕落?绝对的权力为何总带来绝对的腐败?农场的动物们为何总是毫无疑义地服从当权者的统治?人们是如何被统治宣传所控制、所洗脑?……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作者许多作品被德国
指定为中小学教材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同样是一本探讨思维禁锢和不合理规则的经典书。作为德国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素材,书本用拟人化的方式讲述了一群老鼠的故事。超级老鼠自立为鼠帮的首领,在他的独裁统治和压迫下,老鼠们被迫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机会了解外面真实的世界。而有一只老鼠,在默默反抗。
你可以借助书本跟孩子们一起探讨:规则到底应该由谁来制定?怎样避免盲从权威?如何借助阅读和思考的力量打破禁锢?
《象语者》
非虚构作品《象语者》一书中,著名的自然环保主义者劳伦斯·安东尼在南非拥有一片原始土地,他被要求接收一群爱惹麻烦的野生大象。跟随着劳伦斯保护大象、与大象建立情感的过程,读者逐渐感受到大象作为动物,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个体,大象的机智、聪明、深情,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会让我们思考:人是万物之灵吗?我们跟自然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书本中也揭露了非洲盗猎问题的猖獗及人们对待野生动物制品的态度,让人思考野生动物保护背后存在的种种法治挑战。
《寂静的春天》
极具人文情怀的环保科普之作
《寂静的春天》,又译作《沉寂的春天》,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于1962年出版。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曾为《寂静的春天》英文版作序。这本书列举了各地滥用杀虫剂所造成的种种危害,促使公众普遍关注农药与环境污染。在这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寂静的春天》促使美国于1972年禁止将DDT用于农业上。
《血殇》
《纽约时报》畅销榜
《血殇》主要讲2014年埃博拉为何发生大规模爆发,以及当时医护人员和普通人面临的巨大困境,有很多情景和我们当下的困境是相似的,比如人们被迫改变了丧葬和照拂家人的方式,这极大挑战着由爱凝聚的人际关系;孕妇死在医院门口,因为不知道她有没有感染,医院拒绝让她入内;当地很有影响力的医生自己感染了病毒,该不该给他使用试验药物,这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伦理争议。这本书会帮我们更深入反思和疫情有关的情感、科学和伦理问题,适合12岁以上的孩子。
借由这本书,我们得以反思病毒和疫情带来的威胁,如何理解病毒和疫情?埃博拉病毒传播的过程中,反映出怎样的社会问题?疫情中的普通人,面临怎样的生存困境?…
《寂静的孩子》
非虚构作品详实记录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失学儿童……这是一本记录孩童生存境况的非虚构作品,它能帮助孩子看见真实社会中的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接触真实社会、思考社会问题的机会。即便偶尔看见社会新闻,也只能停留在“感恩自己生活在好家庭”的感叹中。
思考同龄人的困境,了解社会的复杂多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反思自己的身份特权,养成开放心态与多元视角。
什么是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他们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又遇到了那些困境?通过阅读这本书,孩子们将建立与困境孩童的连接,思考社会问题背后的结构性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