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情节谁顶得住啊!

发条张 电影最TOP 2019-06-03

好久没在电影院里哭的稀里哗啦了,上次应该是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这回看《地久天长》更夸张了,后面半个多小时脸就没干爽过。



这部文艺片获得了很高的瞩目,因为它在几个月前的柏林电影节上拿下影帝影后,王景春获得最佳男演员,咏梅获得最佳女演员,罕见的双黄蛋。


看他们手握银熊笑的多灿烂,这俩人还真是挺有夫妻相的。


咏梅与王景春


他们在片中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无论是戏份还是发挥都旗鼓相当,评委们可能也有些挠头,索性夫妻俩一人一个,齐活儿。


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但这对影帝影后是比较纯粹的演员,大家可能觉得脸熟,但很多人甚至连名字可能都叫不上来,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王景春1973年出生,现年46岁,出生军人家庭,在新疆阿勒泰长大,中专毕业后在新疆百货大楼工作。



王景春对表演的热爱是自发的,他曾说排练年会节目比工作开心的多,慢慢的就想去考演员。


就是那么巧,有天一个叫朗辰的导演去百货大楼买鞋,刚好碰到王景春,两人聊的很投机,就说小王你跟着我干吧,于是王景春就跟着朗导演跑了三年剧组。


1995年,王景春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别人该毕业的年纪他当了大一新生,和陆毅、孙淳是同学。



王景春的第一部戏1998年的连续剧《生死之门》,其后就频繁出现在各种剧集的配角名单里。


《完全结婚手册》


奋斗了10年,2009年他拿到了生平第一个表演奖项,在周伟执导的《疯狂的玫瑰》中饰演重案组队长宁五原,获得第十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男演员奖。


《疯狂的玫瑰》


后来他参演了《金陵十三钗》获得张艺谋认可,在去年的《影》中也担纲重要角色。



2013年,王景春凭借《警察日记》夺得东京电影节影帝,是继张艺谋、牛振华、朱旭、王千源后,第5个获得此奖项的男演员。


王景春曾说过,“对演戏我是有野心的”。他曾在庐山脚下对好友喻恩泰伸出一根指头,说发誓要拿影帝,现在看来这根指头的意思是:“拿一次影帝很爽,一直拿影帝一直爽”。



相比于王景春,大家对咏梅更是脸熟名不熟,这个名字是父亲给后取的,她是蒙古族,原名森吉德玛。


咏梅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初当过主持人,也是阴差阳错去演了回戏,就逐渐走上了演艺之路。


我放张考古照片,黑豹乐队1991年发布名曲《Don't break my heart》,MV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年轻的咏梅。



因为这段MV经历,她认识了键盘手,也就是黑豹的第二任主唱栾树,两个人最终结为夫妻。


栾树也是个传奇人物,窦唯离队后他为黑豹乐队续了三年命,后来去练马术,得了好几个冠军。栾树是青岛人,说起来,咏梅还是俺青岛媳妇呐!


咏梅、栾树夫妇


咏梅是那种看第一眼就觉得特贤惠、但又不是在家当黄脸婆的女性,是一种又高雅又会操持生活的气质。



她主要拍连续剧,也出演过一些大制作电影,像《刺客聂隐娘》《唐山大地震》里都有她的身影,不过主要是当女配。


这次她真是碰到一个灵魂附体般的角色,厚积薄发拿下影后。



导演王小帅是第六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家应该都比较熟了。他、娄烨与贾樟柯是那拨导演里最活跃的三个。



王小帅之前因为和《大象席地而坐》的已逝导演胡波起冲突,被网民一通骂。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实成名导演与新人起冲突的事儿每天都发生,见怪不怪了,但谁也不可能想到胡波竟然那么决绝的就走了,说“王小帅逼死了胡波”,我觉得这说法过分了。


必须得承认,在刚才提到的三个第六代里,我比较偏爱娄烨与贾科长,对王小帅相对无感,总觉得他的表现力刻意了些。


演员和导演说完,简要聊聊我对《地久天长》的观感。



我先把故事框架说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方工业城市,刘耀军与沈英明两家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两人同年同月同日有了儿子刘星与沈浩,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父辈的感情得到了延续。


但不幸的是,某天刘星与沈浩在水库游泳时发生事故,刘星溺水而亡,于是两家人就逐渐疏远了。后来刘耀军与妻子王丽云远走福建,多年后两个家庭才重新和解。



《地久天长》的时间跨度三十多年,电影时长也比较少见,长达175分钟,差5分钟就整三个小时了。


王小帅没有采用线性叙事,而是用了双线。把时间从20年的地方断开,两头并进。我理解导演这么做的意图,一是按部就班的讲容易流水账,二就是营造悬念。


这两点确实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但也造成了较大的风险,观众需要用半个甚至是一个小时去“认出”并适应这种叙事结构,这段时间,很多观众就已经出现不耐烦症状了。


特别是对王源扮演的养子刘星(刘耀军给养子起了与亡子一样的名字),我开始一直比较迷糊他是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叛逆。



养子是当红小生王源扮演的,他戏份不多,几场戏表现都挺不错的,起码没有任何出戏之感。


后面就是在两个年代之间频繁的跳转,讲真的我觉得剧本可以再研磨一下,虽然跨度时间长,但取舍一下应该能再砍15-20分钟,现在的剧情其实不能用“冗长”来形容,大多也都有用,就是讲的有些过于温吞缓慢了。



《地久天长》里没有反派,两家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好人,引起悲剧的一是事故,这是最浅层的,更重要的是“计划生育”这个时代之殇。


儿子在淹死之前,丽云曾怀孕,但正是计划生育实行最严格的年代,沈家的媳妇李海燕又是厂里主抓生育的副主任,所以丽云不得已只有堕胎,但在手术中发生了意外,致使其终生无法再怀孕。


所以当儿子溺亡后,他们的人生崩塌了,沈英明与李海燕也背负了一辈子的内疚十字架。刘耀军曾对茉莉说:时间已经停止,现在只是等着漫漫变老,他们现在都是为了对方而活。



这里顺便提几句计划生育。用今人的眼光看,这个制度当然有其血腥的一面,但退回到那个年代,又是个没办法、只能实行的政策。


在没有建立起完备工业体系之前,社会无法吸纳更多的人口,经济的增长会被人口激增迅速吞没。70年代末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人口又处于马尔萨斯陷阱临界值,如果不控制,增量人口无法安置,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社会动乱。清末的太平天国与捻军之乱就是马尔萨斯陷阱爆发的结果,粗略估计死了1亿人口。


我没有替谁洗地的意思,历史就是历史,再后悔愤慨它也有因有果的发生了。我现在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个亲兄弟姊妹,但正赶上国家阵痛期,只能成为只生一个好里的那“一个”。


于是乎,无数个人悲剧发生了,刘耀军一家就是千千万万失独家庭的缩影。



《地久天长》最大的泪点也是在这里,对于像我这种有孩子的观众,这个剧情简直是眼泪收割机,后面的半个多小时真是崩了,哭的停不下来。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真是天才的洞见,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失子是人生中的大悲恸,因为你会连带失去很多社会关系,刘耀军与王丽云之所以要远走福建,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本的社会纽带,没法再与任何家庭以正常心态交往。



除了这个悲剧,导演还营造了一个一直憋到最后的大悬念,就是“那天水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手法其实有些刻意了,不过确实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


这个谜团最后由成年沈浩在片尾亲自向两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揭开。



这个大高潮点其实我有些不太满意,导演没有给任何一个演员脸部的特写,只是给了一个中景定镜,再加上沈浩说的话,其实并不太出人意料,所以氛围的营造一直感觉压在90摄氏度,没有充分沸腾起来。


不过我还是哭的稀里哗啦,因为老两口实在太可怜,不完全是由这场戏的力量带来。



另一个容易产生分歧的点是齐溪饰演的茉莉这条线。



我刚才跟一朋友聊,他说茉莉跟刘耀军的那事儿发生的太突然,像极了狗血爱情片的路数。其实我觉得还说的过去,茉莉是想为哥嫂还债,就做了件出格荒唐的事儿。这个人物也为整个故事加了一些华彩,我觉得导演处理的还可以。


国内公映版比柏林版好像删掉了一分钟,我本来以为没大问题,但看下来发现还是挺关键的,造成某些段落不是很顺畅。


比如李海燕临终前说的那句话:“现在有钱了,你们可以生了”,就让人有些费解,之前丽云堕胎,反而给她评了个计划生育先进个人,这句话就跟此细节有关,但前面基本给删掉了,会让观众有些懵。



有了俩孩子之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为别人活着”,我们家现在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他们的健康、快乐,就是我们生命绝大部分的意义,为人父母是世上责任最大,最难,我也最心甘情愿去做的工作。


所以我太能理解《地久天长》中的刘耀军与王丽云了,孩子是生命的光与希望,中国人叫“念想”,所以当最后养子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与他们和解时,真的替老两口开心,我就又哭的像鬼一样了。


综上,我愿意给《地久天长》打8分,它呈现出了普通中国人的爱与痛,没有爱哪有痛,没有痛,又怎么知道爱之为爱呢?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死去,只有爱可以地久,天长。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

《惊奇队长》

一个暖心,但不那么精彩的终章

又踩到一部超长预告片...

开年你需要来一针鸡血

再聊聊《流浪地球》

韩寒与周星驰

《流浪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


这周推款袜子,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该买袜子了.....天气转暖,我喜欢穿船袜,穿低帮鞋露不出来,显得个头都高了呢。


这款袜子没什么高大上的特点,就四个字:物美价廉。上面是男款下面是女款,正规牌子,同学们买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