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踩到一部超长预告片...

发条张 电影最TOP 2019-06-03

昨天媳妇和娃从锦州归来,一个星期没见可想死我,也就没写推送,好好陪陪家人。


今天把《阿丽塔:战斗天使》的观感补上。



电影上星期已在北美上映,现在来看影评人打分不理想,普通观众反馈还不错,跟几个月前的《毒液》局面差不多。



但与《毒液》不一样的是,《阿丽塔》的票房情况不太妙。《毒液》首周末三天的时候已经北美已拿下8000多万票房,打破月开画纪录。但《阿丽塔》现在上映8天了,才勉勉强强拿到了4800万。



要知道电影的综合成本(制作加宣发)超过了2亿美元,属于好莱坞的一级大制作,现在除非海外市场大爆,亏本是在所难免了。


我刚看了下即时票房,中国内地不到两天已经拿到了2.5亿人民币。



但引进片分成比例较低(约22%),就算超了10亿人民币投资方也仅能分到2.2亿(约3500万美元),离回本依然有不小距离。


《阿丽塔》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作品《铳梦》,1991年开始连载,现在还没完结。“铳”(chong)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工具,所谓“火铳”就是最早的火药枪,日语里一直保留着这个字,是“枪”的意思。



《铳梦》的风格与大名鼎鼎的《攻壳机动队》有点像,都是思考未来世界人性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在日漫迷中拥有很高的声望,不过内地知名度一般,比较小众。


其中最大牌的一位粉丝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卡神2005年就买下了电影的改编权,折腾了十四年,终于搞出来了,不过因为忙于《阿凡达2》的制作,导筒交给了他的好友罗德里格兹。


罗德里格兹的名作是《罪恶之城》、《杀手三部曲》等,我之前在“十大一本万利”那期提到过,他用当医药公司小白鼠赚来的几千美元拍了处女作,走上电影之路,随后成为昆汀的资深基友。



罗德里格兹虽然在影迷中有一定声望,但相信我,中国的普通观众绝对不认识他,导演对票房加成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才会是现在宣传卡神主打的局面,他也深度的参与了《阿丽塔》,不光挂名监制与编剧,还花费大量时间画分镜草图,可谓操碎了心。



原著漫画《铳梦》讲了个啥故事呢?为了写影评我还去补了补课。


未来世界世界被分成了两个世界,漂浮在空中的萨雷姆城与下面的废铁城,萨雷姆里住着精英,废铁城是被奴役的平民,两个世界不可通约,社会分层完全固化。



废铁城中有个叫艾德的医生,一天在翻垃圾堆的时候发现一个半人半机器的少女,就把她带回家唤醒,发现她失去了记忆。



随后艾德给她装上了机械身体,取名加利(也就是电影中的阿丽塔),在漫画里女主的形象像个十多岁的小女孩。



接下来就是佳丽干掉一个个Boss追寻自己身世,并引出两个城邦一系列争斗的故事。


在1991年,《铳梦》的世界分层反乌托邦设定还是比较新颖,启发了后来的大批科幻片,比如马特达蒙演过一部《极乐空间》,就完全沿用了《铳梦》,天上有个极乐世界,下面的平民想造反。



《阿丽塔》选用的是漫画里前四部的内容,改动的幅度不小,原著里有一些哲学探讨,电影中基本没涉及。其实这样也挺好,不至于跟《攻壳机动队》那样不深不浅的两面不讨好


作为一个路人,我不介意其拍成商业爆米花,好看就行,大2亿美元的投资,追求深度太冒险。


电影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女主阿丽塔那双大到邪乎的日系眼睛了,导演肯定是想要尽可能复刻漫画中的感觉才会如此选择。



有人说她其实就是年轻时的咕噜.....网友真是魔鬼啊!



像倒是很像了,如果是一部全CG的作品还好,但这片子是个真人电影,阿丽塔放在真人堆儿里就显得特扎眼,你起码得看个二十分钟才能适应。


在科幻电影里存在一种“恐怖谷效应”,说的是如果机器人的外貌、动作越来越像真正的人类,在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人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会突然断崖式下跌,这时哪怕有一丁点儿不像人的地方,都会被察觉出,无法对机器人产生移情。


恐怖谷的提出者森昌弘花了下面这张图表,可以看出逼真度到了某个值,好感度急速下降,即使再逼真也不被视为同类。



《阿丽塔》里就面临这个问题,能看得出维塔工作室的人脸识别技术已非常牛逼,品质绝对业界顶尖,光是阿丽塔的眼睛就包含了900万个曲面,有13万根头发,脸部毛孔清晰可见,前后共动用了3万台电脑参与渲染,一颦一笑已非常接近人类。



但我在潜意识里,还是会觉得阿丽塔,不是人。这就造成个严重后果,感情戏尴尬,再加上剧情写的也俗烂,影响了故事观感。



反而是阿丽塔与医生的父女情更到位一点,没那么违和。



有时候外表上不像人,只靠观众想象,反而更有可能带入情绪,比如《她》这部电影,在里面机器人根本没露脸,只靠着寡姐的声音就足以把观众撩起来,你真的认为男主在跟一个人工AI搞对象。



应该说《阿丽塔》的故事写的很一般,全在套路里,好像没有哪个转折是出人意料的。


阿丽塔的成长线也不清晰,她太能打了,不存在真正的命运低谷,每次BGM一起,就预示着她要开外挂发狠,然后就搞定了,这会让人物显得比较平。



反派的塑造也比较水,奥斯卡最佳男配阿里毫无存在感,还经常被鬼上身。老牌女神詹妮弗•康纳利也是,太功能化;


漫画里有个挺精彩的反派,就是那个身体像蠕虫的锁链男,但电影里变成了钢铁莽夫,除了打就是话多,其主要职能就是让阿丽塔揍,缺乏邪感魅力。



电影里还有挺多逻辑不通顺的地方。比如小伙雨果与黑反派畅谈一晚,明显是被收买,而其表现只是怂恿阿丽塔去参加抢球比赛,这事儿就算没有黑老大,阿丽塔应该也会去啊,她很明显喜欢战斗,那这个阴谋的桥段就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接下来阿丽塔竟然把自己哪颗无与伦比的心脏交给雨果,这里可能是想表现阿丽塔的痴心少女性格,但这种敞开心扉来的太突然,她是个战斗机器人,怎么会如此死了都要爱呢?前面的铺垫明显不足。



另外就是男主雨果的心理动机刻画的不够清晰,他为什么那么执着的要爬到天空之城去?我觉得这个点很重要,不应放在续集里讲,否则会让观众很困惑。



总之,这个故事你别细想。世界分层的概念也许三十年前很前卫,但现在已演变成一种俗套,不觉得多新鲜了。


其实我并不期望能看到个多么精彩绝伦、深刻哲思的故事,我的预期本来就是视觉效果啊,这一点上《阿丽塔》没有让人失望。


主要是动作戏,很有看头,我有被爽到。


阿丽塔身上有一种失传的古老格斗术,片中耍了一套拳,据称里面有咏春的招数,东方武术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次设计的极好,干净利落,画面感十足。



两次抢球比赛是爽点的高潮,视觉上没得说。



这,也就够了,至于深度不深度,我不在乎,我花七十块买IMAX的票,不就是想看这个么?



不过有个不爽的地方,《阿丽塔》缺乏一个大高潮,我一直认为好的系列电影的每一部,也需要相当的终结感,而不是专注于挖坑。


忙活了一顿,阿丽塔用刀指向天空之城,终于看到了诺顿叔饰演的大BOSS,他摘下眼镜,仿佛在说:下集要继续买票来看哦!



没错,这又是一部超炫酷的加长预告片....现在好莱坞这个坏毛病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总体上我给《阿丽塔》7.5吧,值得去影院看,特别是IMAX,画幅比常规版本更大,看的过程除了文戏有些无聊,感受还算不错。奉上购票链接,想看部叮叮咣咣特效爆米花片的同学,可以买票了。


之前大家看电影口碑大多集中在三个盘口,豆瓣、猫眼与淘票票,现在又有个新去处,就是虎扑(bbs.hupu.com),没错,就是那个你以为只聊体育的虎扑。


虎扑JRs们给你的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建议:


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


每部热门电影都会开出这样一个帖子:



在帖子中会有几个维度的投票:



根据投票,会得出三个维度上的虎扑值



大家能看到,上映两天后的虎扑值是80.1,说明虎扑JRs对《阿丽塔》还是比较认可,起码是值张票钱。


情侣指数也不低,有79,这可能是因为里面有比较重的爱情戏分。


最佳演技MVP肯定是女主罗莎•萨拉查没跑了,不过想想她真是有点亏,猛操作一顿可能连她亲妈咪也认不出来,因为都是像下图这么演的.....



之前每次出现热门影片,豆瓣、猫眼等网站都数次陷入“评分危机”中,那里成了各方力量撕逼的舞台,特别是前几天“《流浪地球》打一星”事件,真是乌烟瘴气,评论里充满了戾气。


甚至连豆瓣也躺枪,网络大军跑到Appstore上去泄愤。



相比之下虎扑的气氛还真是不错,我随便截几条评论,有感性有理性,也许不那么专业,却透着普通观众的真诚观感。



下面这位一定在情侣指数一览打了满分。


下面这位应该是个原著粉。



还有简单扔下一句走人的。



虎扑从一开始的体育BBS,逐渐发展成全类别文化聚集地,电影是尤其热门的板块,随便搜一下《阿丽塔》三个字,就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帖子。



虎扑JRs们对电影的满腔热忱,甚至引起了部分沙雕JRs的哀嚎:



与其他专业电影网站或者论坛比,虎扑上的影评和讨论也许没那么权威,但相对的,也没那么多狗屁倒灶的纷争。


在这里,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平和且欢乐欢快的氛围。不用担心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撕逼大战,也不用考虑水军粉黑的利害关系。


让电影回归电影,让观众重拾初心。


其实很多明星也是隐藏的虎扑JR,而且经常刷论坛回帖。


比如《流浪地球》的男主屈楚萧,说不定跟你一起激情聊电影的某个ID就是他……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再聊聊《流浪地球》

韩寒与周星驰

《流浪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

仗“贱”走天涯

今年的第一匹小成本黑马来了

为这部成人向的国产动画打个电话

包贝尔这是要翻身的节奏?

直击心灵的佳作,想看的抓紧

中国电影史上最离奇的口碑崩盘惨案

糟糕,是打脸的感觉

我要吹爆这部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