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 刘利平:谜一样的二妗子
作 者:刘利平
图 片:来自网络
来 源:【时光捡漏】——一个不善于追热点,博眼球,只想静静地讲普通人的柴米油盐的琐碎家常、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偶尔发发牢骚,偶尔转述别人故事的公众号!
投 稿:13772706338@139.com
谜一样的二妗子
文 | 刘利平
今天是中秋节,举杯邀明月,对影好伤心……本来就够伤心的了,还下雨了,看不见月亮。往事伤心的不忍回忆,那就记记二妗子吧。
妗子是家乡方言中对舅母的称呼。好像古语及有的地方也这样称呼。
二妗子是四川遂宁人氏,二妗子嫁到外婆家,完全是邻居家的媳妇给忽悠过来的。以前也说过,在家乡,娶外地媳妇基本都是在本地没办法的情况下的举措。要么是家里相对不富裕,要么是家里很富裕,本人有隐疾的。就会找相对更穷的邻省娶媳妇回来。二舅家在当时属于后者,家里很有钱,二舅本人一直腿疼,但是不瘸不拐。外婆在世的时候,舅舅家在他们当地也算大户,外婆是当童养媳在外公家长起来的,外婆的故事后面会单独说起。大舅舅在当地上过学,一直做大队书记,三舅舅上学后去当兵,回来也是前途无量,但是这两位先后觉得在当地没发展,前后脚把家安到条件更好的地方。这就好比两个大树分别移栽,没有母土的滋养,相对也就没有那么的闪亮人生了。
虽然家里少了两位优秀的人才,但是外婆家一直还不错,小时候一直记得外婆家有两个常年住在外婆家扛长活的人,这两位年轻人很勤劳,以前他俩的名字老是挂在嘴边,因为小时候去外婆家老是叫着人家的名字,支式人家干这干哪,这几年记忆力衰退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那时候外婆家还有一个电磨坊,他们当地的人家都去外婆家磨面,这也是他们家收入的一个来源。
外婆家一家住两处连在一起的院落,左手边的院落是用一匹白马从原主人手里换下来的。小时候我每年暑假基本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小时候外婆家给我的感觉就是房子多,粮食多,钱多。房子多少间没数过,反正就是不论多少人去他家都有地方住,粮食多就是有两间专门放粮食的房间,你根本就进不去,从地到房顶全是粮食,所以小时候在外婆家拿粮食找猫逗狗从没挨过骂。钱多就是他家有个柜子常年不锁,只要掀开柜子上面的板子,就会看到好多钱。和外婆家的人去赶集,我看见喜欢的本子都是二十个三十个的买,从来没人拒绝过我。以前八几年的时候我家买了在本地也就一两家有的“黄河”牌电视机,舅舅家看见了,让卖给他家,我家后来买的是不是“长江”牌的就忘了。我家刚有两个沙发,舅舅家看见了,让卖给他家,后来这沙发就放到舅舅家了,小时候去舅舅家看见这沙发,我就使劲在上面跳,想着这是我家的,被舅舅家占走了,好几年前去舅舅家还看见这两个结实的沙发,好像还是以前的样子。
好,废话过后,来说二妗子,二妗子一生育有三子,大表哥大我一岁,因为当地水质的原因,说是小孩喝了当地的水会腿疼,像二舅舅一样,所以小孩换个地方成长,俗话叫“换水”。可是妈妈没换水,腿也没问题,小姨换水了,可是现在却腿疼,这是后话。所以表哥从三岁到十一岁是在我家长的。二女儿从生下来,二妗子就把她送回遂宁老家,一直在孩子二十几岁成人才回到她身边,可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基本没待多久又回遂宁了,后来也嫁了当地人。三女儿基本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所以二妗子虽然生了三个孩子,可是没有一个和她贴心贴肺的,到晚年二妗子基本身边就没有了孩子。
今年夏天的时候,由于家中有事,二妗子也来了我家,要回去的时候我们商量和弟弟一起送妗子回去,顺便在舅舅家住一晚,回忆一下儿时的岁月。
走在路上,我们还帮舅舅买了6个大西瓜,还有一些其他礼物。到了舅舅家那边,还有五六里地的时候,那边正在修路,路上全是碗大的石头刚铺上去,在一个45度的斜坡上,弟弟愣愣地一脚油门就开上去了,还没到坡顶,车就哧哧往下滑。我吓得不行,赶快让弟弟把车退回来,停在一个亲戚家的院子。剩下的问题是我、弟弟、还有一位堂兄和妗子需要把车上的东西肩背手提地拿到舅舅家。弟弟给舅舅准备了一箱白酒,一箱啤酒,6个西瓜,还有其他的东西。我们分别拿了一部分东西上路,剩下的还留在车上。当过兵的堂兄体力最好,一下冲到最前面,我拿的东西最少,随二,弟弟和妗子殿后,我们走走歇歇地,一路到了舅舅家。看见舅舅和熟悉的地方,大家都很高兴。吃过饭后,大家说要去摘核桃,舅妈领我们去摘核桃。以前在舅舅家,我们想吃核桃,都是看哪颗核桃树顺眼就躺树底下,吃一下午,这次也是随手去摘路边的核桃,妗子立马制止,说是别人家的,不能碰。想想也是,现在舅舅家的孩子都不在这边生活,舅舅和妗子两位老人生活在这边,过得何其的小心翼翼。
下午和弟弟、堂兄爬上舅舅家屋后的岭上,在山顶上有一块平地,之前二妗子他们集资建了一个小庙。过了几年,中国移动在庙旁边紧挨着建了一个信号塔。小庙小小的,信号塔宏大而气派,这两个事物做邻居,还真是一副很好的现代感十足的讽刺漫画。
我给弟弟说,咱们家以前的雕花大门现在是庙门。弟弟很吃惊,不相信,我带他去看,他吃惊不已,拿手机左拍右拍。其实在很久以前妈妈在电话中就和我说过,妗子他们集资要建一个庙,庙快修好了,想着缺一个门。舅舅想起我家二楼放着的那俩扇雕花木门,那还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亲手打造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门头上两个雕花,爸爸雕了很久。家里建新房以后换了时髦的铁门,木门换下来就放在家里的二楼。舅舅说让妈妈200元卖给庙里。妈妈说不要钱,拉走就行,就这样我家的大门时隔好几年矗立在了妈妈小时候生活过的土地上。
二妗子这几年疯狂的陷入她的信仰不可自拔。本来像她这样的年纪,别人家都是儿孙绕膝,阖家享乐的日子,可舅舅和妗子没有一个子女或孙子在身边。妗子对她的信仰痴迷到除过自己的一日三餐,剩余的每一分钱都奉献给她的信仰。春天的时候,她去深山采药,夏天去打杏核,秋天去摘山楂,冬天去庙里做工。基本一年没多少时间着家,谁都劝不住,大家看她像个怪人。
我们要走的时候,妗子说过几天七月初七给舅舅过七十大寿,到时候她四川娘家的姊妹会有好多人要来,可惜我们不能参加了。能看出妗子因为娘家人的到来很雀跃。我想妗子这几年的疯狂可能和目前的生活状态有关。
我们离开后,妗子还有好几趟肩挑手抗的路要走,一趟趟的把这些东西搬回家,但是能看出来妗子很高兴,因为她的娘家人要来了。
回忆起小时候在舅舅家过得每一个暑假,一放暑假,我就早早的昨晚暑假作业。天刚蒙蒙亮,就和在我家上学的表哥一起去邻村一家,搭人家的车去舅舅家。身上穿了妈妈给缝制的簇新的衣裳,八几年的时候基本还是家里买了布给孩子缝制衣裳。妈妈总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朴素的衣裳上绣上成片的绣花,往往是两条裤腿从上往下,上衣两篇衣襟,两个衣角,我和弟弟小时候的每件衣服基本都是这个的繁花似锦,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喜欢花,都是这些绣花衣服穿得不耐烦了。可现在想想,这满满的都是母爱啊,有几个人都到我这么多的母爱?
到了舅舅家,每天都是玩,那时候一放暑假,舅舅家总是很多人,有姨家孩子,大舅舅家的表哥表姐。孩子多到枕头都不够,外婆就缝了很多布口袋装上麦子给我们枕,到现在麦子硌后脑的感觉还记忆犹新。
二妗子从来就没嫌弃过我们,从来没有大声说过我们,不管我们如何捣乱,吃饭的时候如何的疯抢。二妗子总是在大家吃完后才上桌吃饭,不管是剩饭,还是残羹冷炙,妗子总是笑呵呵地吃得很开心。(我总是拿这件事教育我的孩子)
二妗子家总是在晚上蒸馒头,有好几次我由于好奇,总是拿鸡蛋、土豆、胡萝卜、苹果、梨……放在馒头的空隙里,看蒸出来是什么样的。二妗子从来都没说过,在我们自己家,我估计我妈妈早就动手打人了。二妗子总是很温和,感觉她很包容,能包容一切的人和事。苹果、梨蒸好了她会第一个喊我去吃,多么大度的女人啊。
我曾和妈妈说过,二妗子百年之后,墓碑上只需刻五个字“伟大的女人”,妈妈对此不屑一顾。
每次我们去舅舅家,临走时,二妗子总是核桃、苹果、鸡蛋……家里能让你拿走的都毫不吝啬的拿出来,一包包地装给所有的客人。今年暑假那次也是,虽然我一次次给妗子说,我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二妗子还是在我们临走前忙前忙后,自己晒的豆角干给我们一人装一包,山楂干一人装一包,自己家鸡蛋不多了,又去邻居家找来给我们装上……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带这些东西我都能理解。但是二妗子就是对到过她家的所有客人都能这么热情,我真是被感动了。
二妗子就是这样神一样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大度。对生活从来没有怨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的这种生活态度令我尊敬和不解,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只希望我能达到她一半的境界。也只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年都能去看她一趟,让她孤寂的日子多点热闹……
【作者简介】
刘利平| 一个喜欢文字的理科生,现在从事的工作基本用不到任何文学修养,客居异地,思乡的心情希望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热爱故乡,热爱生活。信奉:走得太快,灵魂就跟不上了,主张边走边思考的人生。
【精华推荐】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END·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感谢您抽出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