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雍城文苑 || 刘 新:童年的记忆

刘 新 时光捡漏 2021-07-30

作  者:刘  新

图  片:来自网络

来  源:【时光捡漏】——一个不善于追热点,博眼球,只想静静地讲普通人的柴米油盐的琐碎家常、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偶尔发发牢骚,转载别人故事的公众号!




童年的记忆

文  | 刘  新

儿时许多事都已忘却,唯有三件事至今让我常常记起。

【喝墨水】

木匠来家里打家俱,我争着给拿墨水。那墨线在光光的木板上一弹,立即就出现一条直直的黑线,让我很是惊奇,总想试试。那位长着圈脸胡的老木匠却说:“学这干啥,把书念好,肚子里有了墨水水比什么都好。”

肚里要有墨水水?这还不容易。我偷偷地乘人不注意,把放在窗台上的墨汁端起来就喝,等大人发现,我已喝了一口。周围的人看见我黑着个嘴,都笑我傻,我却拍着小肚皮,高兴地满院跑着喊:“我肚里有墨水了!我肚里有墨水了!”

【蚕儿吐丝】

姑姑家常在春季养蚕儿。夜里那蚕儿下雨般的“簌簌簌”吃着桑叶,甚是好听。特别是那白白胖胖、亮亮闪闪蠕动的身子爬在干草上,一下一下从那嘴里吐丝的时候,让人没有不喜欢的。

我用纸盒捉了几只拿回家 ,没喂几天,就急着把它们一一放到干草上,让它们吐丝,可等了老长时间也不见新丝的影儿。唯有那小脑袋在空中一伸一伸,仿佛寻找着什么。没过几天,都懒得不想动了。母亲看见,说:“蚕儿没到吐丝的时候。”我不相信。事实应了母亲的话,直到这些蚕儿全部掉落地上,也没有看见飘动的蚕丝。见了姑姑说起这事,才知道这些蚕,都是饿死的。

【拆广播的悲剧】

小时家里穷,家里唯一的电器就属生产队统一给每家每户发的一只广播了。那只广播,小碗似的,边儿圆圆的,中心浅浅的,底座上安一个铁疙瘩,初看很不起眼,但我当时感到它却很神密,因为用一根线牵着,往墙上一挂,广播里面就传出声来,且天天又说又笑又唱,好像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舞台上有许多人似的。我好惊奇,这么多人怎么能在一个小小的广播里坐得下?一次,等那说唱声一停,我就站在凳子上把广播从墙上木匣子里摘下,找那演出归来的演员,想说句话。可左寻右找,什么也没有。后来,广播接线头在我几次拆寻过程中,断在了线圈里面。母亲想找人修理,我心想,不就是把断在里面的线头找到接上就是了,这么简单,我非修好,让妈妈瞧瞧。

谁知,打开后面铁疙瘩,发现那线头是断在了线圈最里层。当时我又想:要找到这里面的线头,只需要把线圈上的线倒过来就成,于是,我找了个小木棍,把线圈的线往小木棍上缠,开始了倒线。可是那细细长长像头发丝一样的软铜线,倒起来没完没了,绕缠得屋里到处都是,绣的绣,断的断。最后费了很大劲都没倒完,自然广播没修成,反受了父亲一顿训斥,要不是母亲护驾,将会奖我几巴掌。但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后来那只广播报废了,被扔了,但我这种想法,很长时间没有扔。

这些事尽管过去了许多年,却让我难忘。无论以前上学,还是后来工作,我都要提醒自己,要注意多学习,长久刻苦的学习,只有这样,肚里才有“墨水”,才能“蚕儿吐出真丝”,才能不犯“拆广播的悲剧”。凭着这些感悟,让我的人生得到了充实。

【精彩推荐】

感悟母爱

无须跋山涉水觅春色,灵山千亩油菜待君来

nia nia,这四十个人可让大凤翔在全国出了名,长了脸

清明时节,想起爷孙一起的慢时光

爷说,南山的南边是四川

我和于嘉一起跑了成都双遗马拉松

乡愁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泡馍

闲话凤翔西乡人

一座山与两代人的缘

蓝天绿水,桃红李白,走进活色生香的春天

迎接久违的“水桃花”

这个春天,一不小心就撞上了“桃花运”

二月二,忆起儿时爆米花!


【投稿要求】

1. 投稿必须微信平台原创首发。

2. 自行校对,不得有错字、别字,文责自负。

3. 附个人简介100字内,近照1--2张,电话微信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采稿和发放稿费。

4. WORD文档附件投稿,非文档投稿稿件,概不接受。

5.本平台为公益性运作,稿费由赞赏支付。读者打赏全部归作者。领取稿费加微信号:google19820728

6. 投稿信箱:13772706338@139.com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END·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