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分别是两个美丽的人之初阶段,我却无法仔细或严格区分它们在当年我的成长岁月中的界限或关系。就将这两段都不特殊也不精彩的人生阶段故事,放在一篇文章中来写。
连接我的十六岁花季和十七岁雨季两端的重要事件分别是,我的进入县城高中上学和初识东湖以及我的高中分科同学关系重新洗牌。
十六岁花季时,认识了好些城里的同学,直到现在我们也相处得都挺好的,完全不像以前未进入城市之前想像中的那样娇气和任性,也不像如今我所接触的一些同龄的城市二代人。相当朴素而温暖的。
十七岁雨季时,和十六岁花季同属一个阶段,所以,并没特别界限,但因分科故,和一些同学分开了,也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所以,分开多年后,有些记不太清楚哪些同学是和我一直上到高中毕业的,哪些同学是中途因为分科而分开的,总有一些恍惚的感觉。
走过十六岁的花季,走到十七岁的雨季,人生的雨季和花季都在不经意间在我的生命中悄然飘过。如今,我的女儿也到了人生这个阶段。
时隔30年后再看30年前的花季和雨季,会有许多让人脸红和不好意思的地方。可是,我们却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幼稚,这很不公平。上高中时,我曾经学说普通话,但在回村后被人嘲笑。
在我还没认真享受十六七岁的美好岁月时,就已经悄然地越过,进入另一种特别的人生状态:我的大学时代。如今,更是翻倍地越过。
那个阶段,可能还没认真地去思考,也万万没想到,之后的几年高中岁月,又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心路,才让我彻底地改变了人生命运。
这段时间,是我上高中之后,最为轻松而快乐的时光。没有太多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太多情感的烦恼,更没有初中时所有受过的不平等待遇。周末回家前,最开心的就是去县邮局门口书报亭买杂志,《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杂志,这些书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购买和阅读中,并且这种阅读习惯已经传承到了我的女儿身上。《演讲与口才》,还是我在课堂上第一次见同学在看,从此喜欢上这本杂志的。当年,《辽宁青年》应该属于地域性杂志,却不太清楚怎么会在几千多里之外的陕西一个小县城书报亭里碰到。但这也是我的一种幸运,让我顺利地连接到了外部的世界,开启丰富的精神之旅。
那时,书报亭守摊的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女孩,有几次我说预约一下杂志,提前将钱留上,但还是到估计的时间,没等到杂志,或没给我留。是这些杂志以及县城的美食、东湖的美景等喂饱了那个阶段的我。如今,好多年都已找不到那种当年那种拉丝面的吃法。那个阶段,倒并不苦闷,我的学习权和人格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比之我的初中时代。城市里的同学和农村来的同学,都能友好地相处,彼此取长补短。时至今日,说起那些城乡同学间交往,我依然心存感激。
在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了我的城市生活的开端,其实,真正的城市生活开端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到县城上高中才是我正式住到了城市。
这个阶段,上学时住的是操场北边的平房宿舍,冬天特别的冷,而且,旁边厕所污水横流,简直不堪忍受。学习基本平稳,既没有特别的进步,也没有特别的退步。就这样,时光在不紧不慢中度过。开始建立学籍了,从模糊印象中填下并不太准确的资料,身份证中的生日未必是我最初真实的生日,因为阳历和阴历对应关系没弄清。那个年代,也没电话可以直接联系。等到周末回去,才能向父母求证。老人,也没一个明确的记忆,只是讲到可能也不太准确的阴历生日,我自己胡乱推算的阳历对应日期,还未必是出生那年的。身份证号,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编排确立的,所以,就一路错下来,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后来所有的学籍资料以及个人资料,全是以此为基础推演出来的,倒也没引起其它的混乱或麻烦。就再没追究过这个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真实生日,从此我的身份证上的生日就只有法律概念意义了。
我的十六岁花季和十七岁雨季就这样平凡地过来了,并没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和动人的故事发生。十六岁花季那年的元旦,在教室里还举行了元旦晚会,听到了许多如今依然耳熟能详的美妙歌曲。因为这些歌曲,才开始了后面的一些高中时代故事。昔日不再,但也无悔。
那个阶段,因为刚学会骑自行车,所以,骑自行车和坐公交来回学校的时间几乎各一半。有时,自行车挨挨挤挤地放在宿舍里面,犬牙交错地取不出来,只好坐公交回去。还有就是天稍一下雨雪,就不骑自行车,也坐公交车回去。为这件事情,母亲还不停地抱怨我,嫌我浪费钱,放着自行车不骑,说人家对门别校同学都走路来回县城上学呢。大冬天骑自行车在厚厚的积雪中,确实有些危险。手都冻僵了,车把也握不住。那种加重的老式自行车,要下来时不能直接够着地。
有罐罐馍吃的同学多是县城的和国有企业里的城里娃,我们羡慕得很。后来,同学姐姐在县城罐罐馍加工厂上班,我们还沾了不少的光,确实很好吃的。那也是我第一次吃那样好吃的馒头,在农村的年馍之外。还有好吃的,就是学校食堂里的发面黄馒头,应该是碱面放多了,反而很酥软的。食堂里的面条,本来是很难吃,但在特别饥饿状态下,还很喜欢吃的。经常都排不上队,吃不到嘴里去。一摞空碗从窗口递进去,出来时就不知道是谁的碗了。灵醒的学生,胡乱端几个出来;老实的学生,死等自己的碗出来,却不知道是被谁端走了。就这样,我好几次递进去碗,出来时却找不到自己碗了,只好饿着肚子不吃饭,或者,等别的同学吃完后,也不洗碗就直接用人家的,但再排到跟前去,可能又没饭吃了。那个时候,食堂没饭厅,就在外面空场地上蹲着,不下雨雪还好。下雨雪时,房檐就那么有限而窄窄的。排队或接饭出来时,雨就落在了碗里,会溅脏了衣服,也会迷了眼睛。
这个阶段,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很长时间独立住宿,也学会了自己洗衣服。每个周末都要回家,后来才有些周末不回在校学习。学习累了时,出去吃碗拉丝面,吃碟蜂蜜粽子或吃碗擀面皮,绕东湖转圈。
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刚好都处在我的高中期间,是开端,但不是结束。所以,那算得上是一段普通但也特殊的学生时光。
当年肯定是没有仪式感地度过的,如今,再也回不到过去,也不想回到过去。人总要一天天地长大,有句话说得很好也很对:人们总喜欢回忆过去,但并不是因为那时有多美好,而是过去比现在年轻。
十六岁的花季,一定在十七岁的雨季之前。毫无疑问,这是一句多余的话,但还想说出来,因为这是我人生两个重要的先后阶段。十七年那年的雨季,当年唱这歌的花季少年,如今也早已人到中年。我想,没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这话听起来比较拗口,但道理确实如此。
李 强
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责任编辑:辛 克
文字审核:李 强
征 稿 启 事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