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极端天气下的夏收秋种

李强 时光捡漏 2021-07-30

您生活的笔记本

点击悦读更多精彩

关注


李强:极端天气下的夏收秋种

昨天下午老家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我想可能对正在夏收秋种的农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影响。当时,我没在现场,但能感受到那种特别的气氛。一下让我想起小时经历过的极端天气下的夏收秋种情景。以前,在我第二次老家院子亲历过一次冷子:冰雹。

夏收秋种一般都是在夏季最为炎热的阶段,也就是芒种和夏至前后。这个时候,好天气尤为重要,割麦和碾场以及晒麦,是天气越热越好。但秋种一般可又要在下雨过后几天才合适,种子容易播下去,也容易成活和出苗。这是两个并不矛盾的农作需求,但天气并不总善解人意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而智慧的农人们还总结了许多预防和判断极端天气,并且巧妙用来为农业服务、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的做法。24节气知识,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作指南。

割麦天气太热,除过劳作辛苦会中暑外,最主要的是容易掉穗,捆麦时容易断麦腰。既给劳作增加许多麻烦,又会将一些成熟的麦穗落在地里。浪费了当季粮食,同时,也会在种秋后田地里长出杂草来。割麦或碾场、晒麦时,突然打雷闪电或下白雨时,会打人个措手不及。有时,可能刚收起来,天又放晴。再次摊开,可能过一会儿天又阴云密布。赶紧再收,有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可能雨下大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麦子被水冲走或麦捆泡在水里。如果连下几天的话,就会发霉。有一年,在还没开镰夏收前天就下雨,前后下了一个多月。中间短晴的几天,龙口夺食地手工摔打脱粒。那一料麦子,大都发芽。我同龄人,当年可能都有一个印象,能吃上黑乎乎流食样的芽麦角角。少吃一些还真是好吃的,但吃多了会胃胀,更会中毒。芽麦最明显的问题是,没法做成面条。一擀面后会断成絮状,粘不到一起。那一年,没吃到最爱吃的几种面食:新面做的面皮、煎饼和油饼,连普通的一锅面也吃不成了。我的父母特别勤劳和有预见性,早前积攒了一些干柴火和陈麦,所以,我们吃饭还没断过顿,也吃过煎饼。芽麦当新鲜吃了,对孩子来说。有些家庭,芽麦只能当主食来吃。之所以有芽麦面,是前期个别割了麦子但没碾成就下雨了以及一个月后天晴了硬割回来碾成麦子的。毕竟,那个年代国家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粮食的。自家不产粮食时,在市面上即使花钱也很难买到粮食的。所以,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打出粮食来吃。

有一年,碾完第一场麦疲惫地回家吃饭,碗刚端上,天就打雷闪电,然后,放下碗筷,跟着父母拿着家具往场上跑。两家共用一个场的,有时,分早场和晚场碾。就有可能,早或晚碰到倒霉的天气。但这种是随机的,谁也说不准能碰上。那个时候,天气预报就很关键的。但那毕竟只是参考,天气预报并不完全与实际天气相符。甚至在最忙的时候,到了播天气预报的时段,父母就打发我回家专门去听天气预报,然后,再到场或地里给大家说明。当年,我家还是个大收音机,主要通交流电那种。所以,无法装上电池,带到地里或场上择时收听。

栽上苗后,天并没按“约定”下起需要的雨来,就得用水泵来浇水。但地多水少,又都赶时间。我家经常就被排在第二天半夜去了,可等到浇地时,却又碰到下雨天气。要在大雨中,浇完地。有些聪明人,一看下雨了,正浇的地就停下。但雨可能下得根本不够长和多,这样,又会造成水还是不够用。等天放晴了,又要重新排队再去浇地。除非有强势的,一直霸着水泵自家先浇的。有时浇不上水,苗会旱死长不出来,或浇了下雨种子也淹死。可能忙一天连一顿饭也来不及吃,不光是因为本身忙碌,而且,多是因为天气突变。最怕的是冰雹,主要是会将粮食打坏,尤其是西瓜、梨瓜和西红柿等,那种损失太大。刮大风,也会致麦子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割麦前下雨,也会发霉。扬场的时候,经常好久都没风。我的父亲,还有个本领,就是无风也能扬场,但那特别辛苦。记得有一年,还是在第二次老家正吃饭时,突然父亲大叫一声,吓了我们一跳。原来,他在凝神静看,饭桌旁边桐树上的树叶突然动了一下,那天一直无风。还是匆忙扒几口饭再去场上等风扬场。

在极端天气下夏收秋种,虽然给农业带来许多损失和麻烦,但农人们还很乐观也很顽强地面对。夏收秋种,其实都有较为明确的时间段。但在那时间内,因为天气故,有时难免会提前,有时难免会推后。

同一时间的极端天气,可能几家欢迎几家生恨。刚摊上场的麦子,最需要大太阳,天却下起了雨。但那时,或许,有些家里刚种上秋或辣椒,正盼着下雨,就省了浇地费用和人力。更有发洪水的极端天气,造成的伤害更大。我的家乡,倒不在山区,不存在泥石流现象。可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年三夏时节,还下起了大雨,有洪水冲垮了路面,将房子都冲倒了,还是挺害怕的。天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所有。

有一年夏收,我在家里午觉睡得正香,都没听见外面打雷闪电和下雷阵雨声,当院晒的粮食也没来得及收就泡进水里冲走。卖粮食时,遇到下雨麻烦更大。重新晾晒后才行,但要遇到没地方晾晒,或天下连阴雨,更会是麻烦事。但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这个谁也改变不了。

大人们,可能正忙着在龙口抢食,小孩子却在家里兴奋地看着房檐外流下的雨水,乐得拍手呢,或者正啃着西瓜呢,大人浑身湿透地回家来,看见那个场景,再疼孩子的家长,可能也会生气的。拿孩子出气,打上一巴掌。大人正在发愁,雨一直下得不停,不懂事的小孩却说,下雨真好,就不用去学校了,也不用去地里干活呢,还吵着让妈妈给自己做好吃的。这也是一种无奈的生活现实,农村娃大都经过。

当年的小孩如今长大了,自然也多理解了父母曾经的艰辛。所以,写下了许多回忆和怀念农村劳作艰辛的文章。如今,夏收秋种已经简单多了,极端天气也少一些。最多只是一般性的下雨,影响的也多是不能及时晾晒以及虚惊一场的折腾。一场正常的晾晒,或许要变成几场来完成。但比之我们小时候父辈的夏收秋种劳作,那确实是好多了。

毕竟现在离开农村很多年,以后更会远离儿时的辛苦劳作,而且,那个辛苦地劳动了一辈子的老人也离世了,所以,不想再深刻地回忆那些极端天气下的辛勤而紧张的劳作以及带来的各种恶果。就让那些辛苦随风而逝,这也是我的2018年父亲节的献礼。那也是这一篇文章,有些文不符题的客观原因。写得相对较为平淡而琐碎,没有还原以前在农村时夏收秋种,遇到极端天气时的惊险和无奈以及痛苦和哀叹。半夜睡得迷迷糊糊被父母叫起跑到场里盖麦草垛的夏收年份也不少。印象中,很少有一年夏收秋种完全在正常天气下从容不迫地完成。

希望,依然奋战在今年夏收秋种一线的所有人,都能遇到一个善解人意的可自由调控的好天气,让夏收不再辛苦,让秋种不再折腾。

极端天气下的夏收秋种,既不畏惧,也不轻视,坦然理性地面对。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精彩悦读


李强|走进阴晴不定的初夏

李强 | 有一种“水果”叫西红柿

李强|并不期许的2018年端午节

李强|很有亲切感的节气:芒种

李强 | 有一种深情叫好久不见!

李强|横水四月十八依然在过会

李强|蔬瓜之东西南北

李强|2018年端午过后是夏至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投稿邮箱:sgjltougao@139.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