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旭 | 西南旅行诗文之四:大邑雾中山
从成都到大邑县,我们没有住在县城,而是住在大邑县一个叫做“雾山农场”的休闲山庄。
雾山也叫雾中山,是成都周边的一座名山,因山头上常年云雾缭绕,山顶难得一见而得名。去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名山,驱车前往,只感觉道旁山上杂木森森,绿竹掩映,不知名的野花随处可见,与道路相伴的小河里水流清澈,好些个水鸟在河边嬉戏。再向大山深处走,有几个戴着笠帽的人在河边垂钓,山顶已经没入云雾之中。我和李老师、张老师都是山外人,直夸这儿的景色优美可人。晚上下榻的雾山农场宾馆虽说在大路边,实际在半山腰。推开窗子看出去,对面的山坡小半截已经钻进了云雾之中,仿佛在向我们解释着“雾中山”的由来。
听了农场老板的介绍,我才知道雾山农场在大邑县的雾中山深处。此处原为三线建设基地,基地的代号是六五六九。雾山农场所占的地方是当年三线指挥部所在地,包括当年修建的子弟学校和医院。此后基地废弃,这些建筑一直闲置着。基地的建筑虽然粗犷豪放,不加修饰,但结构合理,坚固耐用,而且规模相当可观。改革开放以后,现在农场的老板购买下了基地建筑的部分产权,经过几年的修缮改造,将这里开发成了集旅游、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之所。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干事业的人,也是文化人。我们来到农场的第二天,老板就要去北京,当天下午他还陪着我们参观了他的烧酒作坊、娱乐设施和俱乐部。临走之前,他又安排好车辆人员,陪我们游览雾中山里面的寺庙。
直到游览寺庙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大邑的雾中山不是一座平常的山,在佛经中就被称为“大光明山”。在大山深处,藏着几座非常有名的寺庙。除过山顶的大光明寺,由我们下榻的农场向里走十多公里,就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寺院,叫接王寺。相传接王寺只比洛阳白马寺晚六年,是佛法南传的第一站。自唐以降,有多位帝王曾在此瞻仰过佛容,因而叫做接王寺。我后来才知道,我们宾馆前边的这条路,我们去接王寺所走的路,就是四川通往印度的茶马古道上的一段。
不知道是因为山谷深邃,坡陡林密,行人稀少的缘故,还是三线基地建在路口,普通人不得入内的缘故,接王寺的建筑在破四旧的年代竟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还保留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寺前山门以内,有一株两人难以合抱的红豆杉,只剩了半截树身。但这半截树身之上,却新枝茁壮,绿叶清翠,充满生机。同行的司机告诉我们,这树在十多年前叫雷给劈了。他这一说,我于是对这树肃然起敬。因为我听上一辈的人说,树只有在修炼成精的时候才会遭雷劈,因为天神害怕它成精以后祸害人间,这种雷劈之法就叫“劫”。树能历劫而不死,必是通了灵的善类。因了这棵红豆杉的缘故,我和书法家张崇范老师在寺内查看了几通石碑,可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竟然一无所获。接王寺的老主持圆寂时间不长,新主持年龄不大,也不善言谈,只大概介绍了一下寺院的历史,和我们照了相,就挥别了。
从接王寺向下走,还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与雾中山相接,这座山叫鹤鸣山。鹤鸣山的山口处有座号称天下第一的道观,叫鹤鸣观,据说是张道陵当年修行传道的地方。张道陵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就是人们常说的“张天师”。当然,熟悉道教的人都知道,张天师是可以一代一代传承的。张道 陵是第一代天师,是由太上老君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封的,太上老君还给张道陵传授了“三天正法”。此后,张道陵也就脱离人间,成了天宫四大天师之首,跨着一只斑斓猛虎,到处降妖除魔。
鹤鸣观倚山而建,很有点儿“仙气”。宫殿分为四进,其实也就是由山下到山顶分为四阶。因为山势陡峭,每座殿前只有丈许平台,殿后即是山体。殿与殿之间以石级相连,石磴旁边古树参天,杂花遍地,人脚不到处即是苔藓。殿内道旁古碑随处可见,有张三丰手书回文诗碑一通,其内容为“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闲。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既然是回文诗,自然可以倒着从最后一字向前念,那意境又会是另一番景象。观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那面“道法自然”的摩崖石刻,笔力虬劲,气势恢宏,为法家所称道。可惜上边涂满了漆,弄得一点古意都没有了。四川的天总有雨意,鹤鸣观的石阶上也总是又湿又滑,我们一行也都不太年轻,不敢贪玩。上了两层殿,只好远远地欣赏一番,原路返回迎仙阁。
我们在雾山农场住了三天,老板安排专人陪了我们三天。李老师喜静,我和张老师却趁着晚饭后的空闲,下到了河川里。这条河发源于雾山深处,到农场这儿水面已经相当开阔,有两丈多宽。河水不深,水流却非常劲急。我已经有多年没有见过这么清洌的流水了,真想趴在河边牛饮一通。河中有用磐石支成的列石,可以直通对岸。河对岸草茂林密,虽有不知名的鲜花在那儿晃悠,不远处有人垂钓,但天色渐晚,我们不敢放肆,只好怏怏而归。
在农场的文化宫里,李老师挥毫作画,张老师泼墨书写,都为雾山农场留下了墨宝。我被老板一家的热情和周围的环境所感动,也为农场仿填了念奴娇词一阙相赠。行旅仓促,未带韵书,其中平仄未及细审,但即景所填,自觉感情充沛,因而也就不再扭捏:
大邑雾山农场口占
念奴娇
青山雾笼,见溪流百里,鸟鱼相戏。
绿竹掩映,云生处,霭封巍巍古寺。
红杉千年,苍松百岁,石碣漫无字。
殿宇巍峨,隐隐帝王霸气。
遥想当年军工,披星戴月,全凭一腔志。
而今空留凭吊处,唤做三线基地。
今朝开发,赏心休闲,释怀旧心思。
六五六九,果然神仙故里。
回来后查看词谱,才发现这首词中有几处平仄不和,但已经留在了雾山农场,也就没有再做改动。只是将为大光明山接王寺写的一首五律整理了一下,附记在这里:
大邑雾中山接王寺
五律 平水韵
云锁青山翠,
风轻竹诱人。
高岩藏古寺,
深岫寄禅身。
涧底清流洌,
峰端白雾新。
石碑文漫漶,
杉树惹雷瞋。
作者简介
陕西凤翔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凤翔县作协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风流街》、《下乡纪事》等小说作品,《二娃审案》等戏剧作品,《凤翔民俗》(上下卷)等。
精彩悦读
责任编辑丨 辛 克
文字审核丨 李 强
公号维护丨 魏晓兰
长
按
识
别
捡拾生活点滴,留存美好记忆!
欢迎加入『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平台,编辑部将于9月下旬举办第三期线下读书会,敬请关注,欢迎参加!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