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了好多妈妈,这些流传已久的辅食常识竟都是错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科学喂养宝宝简直是个巨大的难题。
前有婆婆妈妈等长辈支招,后有朋友圈各类喂养知识轰炸,让你都搞不清楚这些信息的真真假假。是啊,关于辅食喂养的各类谣言真的不要太多,估计每个妈妈都会听过那么几个,被搞得晕头转向。
今天就总结出几个常见的辅食流言,让妈妈们少走些弯路!
流言一:米汤比米粉更容易消化,有营养
当宝宝开始吃辅食时,家里的长辈就会告诉你,煲点米汤吧,有营养好消化!即使你买了营养米粉给孩子吃,长辈也会唠叨着自家做的米汤营养不输营养米粉,也更放心可靠……
更有甚者,还会摆出过来人的架子说 “XX小时候亲妈没奶水,全是喂米汤拉扯大的”
然而,被长辈们高看的米汤并没有那么神奇,它甚至被营养学家称为最糟糕的辅食之一,原因则是营养价值非常低!
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本身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再把它熬成汤营养价值就更低了。平日里宝宝喝米汤,基本就是喝水喝饱了(米汤含水多),并没有摄入多少营养和热量,长此以往,不利于宝宝身体发育。
流言二:豆制品会导致宝宝性早熟
你是否也听过一些关于豆制品的惊悚新闻?例如“XX常年喝豆浆导致乳腺癌”、 “XX吃太多豆制品导致性早熟”……这些新闻报道,让不少人都闻“豆”色变,不仅自己少吃豆制品,还不敢给宝宝吃了,生怕宝宝吃出性早熟。
其实,这是冤枉豆制品了。豆类含有的所谓植物雌激素其实并非是激素,只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与人体的雌激素中雌二醇相似,并且与人体的雌激素受体有亲和力,故而把它们称为植物雌激素。它不仅不会让人体雌激素过高导致乳腺癌,还能帮助调节体内雌性激素。而且,宝宝从食物中能摄取“类雌激素”量很微小,以宝宝的食量,吃的那点豆制品并不会让宝宝性早熟,目前也没有权威机构明确表示儿童要少吃豆类制品。所以,豆制品作为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来源,宝宝还是能放心地吃。
流言三:吃饭吃粥后,奶就不重要了
当宝宝吃粥吃饭后,有些家长就会觉得喝奶不重要了,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辅食上。
其实,一岁前,宝宝吃奶才是正事!辅食只不过是作为辅助存在。千万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辅食上面,光吃辅食还满足不了宝宝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建议仍然以奶为主,不要喂过多粥水、菜水、果汁等营养低、饱腹感强的食物,以免影响到宝宝从奶中获得营养。
至于宝宝大了母乳就没营养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虽然6个月之后母乳不足以满足宝宝的每日所需,但仍然富有营养,同时也能增强宝宝的免疫。详见《母乳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流言四:辅食越烂越好消化
宝宝刚开始吃辅食时,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被食物噎住。于是,给宝宝准备的辅食,先在各种料理机里精心弄碎弄软,再弄成软糊糊的一团给孩子吃,想着这样既安全又好消化。
其实,总是给宝宝吃糊状的食物,就会让宝宝难以接触干的或者硬的食物,孩子的口腔肌肉就难以得到锻炼,导致口腔敏感,长大一点后更容易挑食;此外,宝宝牙齿没得到充分的咀嚼锻炼,会影响牙齿的发育甚至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而且,食物越精细,营养流失越严重,经常吃烂糊食物很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流言五:辅食要全吃光才会饱
对于许多妈妈而言,喂食就是一场战争。好不容易弄好辅食,想让孩子多吃点,他却手脚并用地拒绝你,还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弄得到处都是,简直要气死妈。
其实,宝宝的胃口大小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上顿吃多了,下顿就会吃少一些;有时候喝奶量多了,辅食就会吃少一些。况且,宝宝有时候对某些辅食的味道不感兴趣,暂时还接受不了它,也会拒绝用餐。
当妈的一定要尊重宝宝的这些正常生理反应,别一个劲地逼迫孩子吃饭,否则孩子容易对进食产生反感,下次进食时就更不配合了。
有一种痛,叫你妈觉得你快饿死了……
流言六:宝宝的第一道辅食应吃蛋黄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不少妈妈都相信宝宝的第一道辅食应吃蛋黄,原因是营养丰富,含铁量高。
其实不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没有营养学家建议把蛋黄当做宝宝的首选辅食。因为宝宝的首选辅食,必须是富含铁的食物。而蛋黄的含铁量却并不如传说般那样高,甚至有点低,且比较难被宝宝吸收。
同时,如果添加蛋黄过早,蛋黄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过敏,建议宝宝在接受富含铁的辅食之后,才逐渐尝试蛋黄。并且第一次应给宝宝尝试很小的量,待观察半小时无不适反应后再加量。
随手转发,让我们一起关爱妈妈健康,呵护宝宝成长.
图文源于网络,精编整理公益分享,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