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阶层不平等那么讨人嫌却始终坚挺呢?
副标题:An attempt for an unify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class perpetuation.
给硕士论文做文献综述,看到这篇炸了!
Piff, Paul K., Michael W. Kraus, and Dacher Keltner. 2018. “Unpacking the Inequality Paradox: The Psychological Roots of Inequality and Social Class.” Pp. 53–124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57. Elsevier. Retrieved March 8, 2018.
感谢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挂在个人网站上!!!
感谢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挂在个人网站上!!!
感谢Michael Kraus大佬把forthcoming的稿件都挂在个人网站上!!!
感谢完毕,平复一下炸了的心情,开始正文。
一直以来,个人认为社会学的脊梁骨就是社会分层的研究(不接受批评!),但是如今心理学者已经开始向这一领域进军了,而且做好了充分准备,一个统一的理论已经呼之欲出!
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章就是心理学者和社会心理学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的回答:
为什么明明不平等那么不招人待见却依然持久呢 ?
Why do social class hierarchies - hierarchies based on disparities of wealth,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 persist, and in the present context, become more extreme, despite the facts that they are disfavored and detrimental to both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live within them?
因为是心理学家的回答,所以学者们着重考虑心理学和文化层面的原因。又因为这群心理学家认为阶层不平等是自我延续生生不息的(persistently self-perpetuating)(另有观点认为社会不平等是可变化的或社会不平等是社会组织为效率运作而自成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他们给画了一个圈 (如下图):
以下分开来说每个节点的内容和相关的研究假设:
社会阶层是社会中的一种结构性障碍
当人们说起社会不平等的时候,他们其实在谈论什么?不合理的资源分配,还是有限的阶层间流动性?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社会中(至少在美国社会中)不用阶层的人确实生活在客观上不同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里,而这些环境阻碍底层人的向上社会流动。
假设一:主要社会机构(这里主要关注教育)对低阶层人群具有威胁,限制了他们的经济流动性。在上了大学忘了娘?名校穷学生的双面人生这篇文章里我介绍过两个关于低阶层学生在精英环境里受挫的研究。大意是主流精英大学所推崇的文化与低阶层学生的原生背景有冲突,从而使这些学生更容易感到焦虑、缺乏归属感,然后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成就。从这个角度看,就算是提供经济上升机会的社会结构也没能平等对待不用阶层背景的人群。而类似低阶层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的区隔、排挤、贬低、不接纳等遭遇其实也在其他领域中有过记载,比如住房、医疗、政治、金融等。所以从这一系列研究,作者们得出一条线索:底层人在社会多个层面受到更多威胁,影响了他们的阶层流动。
假设二:低阶层环境制造匮乏感(scarcity),磨损低阶层人群的抱负。以往研究指出匮乏感是一种非常消耗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经济、权力贫瘠的环境中,人们心里的匮乏感会不断增强,从而消耗那些原本可以被用来提前计划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资源,而让人容易做出自我挫败的决定。一些具体表现是:在匮乏感影响下的人容易牺牲较远的大收获来满足短期的小收获。
假设三:顶层群体持续通过社会网络积累优势,并同样通过社会网络把低阶层群体隔离在外。这一现象在教育、职场环境中都非常普遍。比如学者们发现,在学校形成的阶层小圈子,低阶层的学生普遍处在边缘位置;而职场在招聘的时候,来自较高阶层的管理者和CEO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他们有相同阶层背景的应聘者。婚姻市场上的门当户对就更不用说了。于是我们就越发明显的看到顶层和底层的区隔。
人们通过阶层信号定位并启动刻板印象
如今颜值能够当道,说明人确实是以貌取人的物种。而大量研究表明,大家以貌取人的阶层也还算是蛮准确的,而且定位了别人的阶层背景后就有一系列刻板影响被启动了。
假设四:人们发射并能较为准确地接收和判断阶层信号。学者们发现通过衣着、言谈举止、用词口音等外在表现,人们有20%-60%的几率猜对一个人的收入区间(能解释20%以上对社会学者来说已经很高了)。
假设五:阶层信号启动刻板印象和社会区隔,从而加深社会不平等。一个很典型的阶层刻板印象就是“穷是因为你无能”。低阶层的人总是与较低的能力相联系,而具体什么能力就根据情境来确定了。在被认为低能后,较高阶层的人就会远离你,尽量不跟你接触,而你也就越来越没有机会和上面的人打交道。
相信“社会阶层是根据能力来确定的”加深经济不平等
美国人民一直坚信并践行的这一精英主义思想其实并不怎么符合现实,但是大家就还是坚持这么相信着。
假设六:阶层间的结构性区隔让人们产生盲区。发现人们常常高估社会流动性和资源分配公平性的研究多了去了,而且尤其顶层的人更容易认为资源分配是趋于平等的,阶层区别是合理的。
假设七:较高的阶层地位与“我富我应得”的理念同行。学者们回顾了大量研究指出高阶层地位的人更容易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表达对精英主义观念的认同,因为这个观念给他们目前的地位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同时他们也被发现更加自恋。所以学者们认为,随着阶层的上升,人们会更倾向于推崇“我的地位由我劳动所得”“我富我应得”这类观念。
假设八:政治参与层面的精英主义加深经济不平等(喂喂,你们真的是搞心理学的嘛?戕行了喂!)很多政治参与的研究发现高阶层的人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而且更有影响力。而从以上两个假设进一步推理得出,政治环境里的精英主义会日趋严重,从而进一步加深经济不平等。
不同阶层地位衍生出不同的道德观念、关系取向
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不同阶层的人也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状态,看待问题的重点也有区别,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不同了。
假设九:阶层越高的人越没同理心、越利己。好些研究发现和较低阶层的人相比,高阶层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利益,并且更少对他人表现出同理心,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更加自我取向。而低阶层的就是相应地更加他人取向一些(other-oriented),更多地回应他人的需求,也更加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
假设十: 高阶层的人对权力更加敏感并更加用于去追求权力。一些研究发现阶层地位较高的人更加习惯去获取让自己拥有更大权力的资源和机会。而有意思的是,虽然学者们发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与人交流、具有同理心等)能够让人获得更多资源和更大权力,而且低阶层人群相对来说也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但是他们却在面对优势资源和机遇的时候选择了逃避,而不是紧紧抓住。于是这种差别也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差距。
阶层身份造成冲突是不平等持续
当人们处在某一阶层地位的时候,他们也随之获得了一个身份,即认同自己是属于这一阶层地位的人。而一群这样的人就形成了阶层团体,团体和团体之间会有界限,这个界限就是障碍,也是阶层冲突的发生地。
假设十一:阶层身份制造障碍,阻碍低阶层个体的向上流动。进入了社会,大家总是要跟不同阶层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而正如前面回顾过得,大家以貌取人的能力挺准的,所以通常跨界层交流终结于别人看你的那一眼中。如果有幸没有终结,研究发现跨界层中的焦虑和紧张明显高于同阶层群体间的焦虑水平。尤其当低阶层群体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跟某大佬聊天的时候,这种紧张和焦虑会进一步影响Ta的表现,从而降低沟通的顺畅程度。而有时候沟通不顺畅就意味着拿不到资源了。
假设十二:跨界层交流让资源向上流动。一般人们认为,业界大佬都是资源的发散者,与大佬攀上关系就能获得更多资源,所以总体上来说资源是从上到下流动的(trickle down)。然而真相可能并不是这样。考虑到低阶层的亲社会性(更喜欢和人交流、分享资源),学者们认为资源往往会集中在阶层地位较高的人手里,经历一个从下往上走的过程。个人经验表明,当和大佬攀关系时,一般都会随手奉上一份自己觉得对大佬有用的资源,而越多人这样做也就慢慢让资源向大佬集中了。
假设十三:跨界层互动制造更多阶层冲突。一些研究发现间接地支持这个结论,比如最高的犯罪率总是在大城市这种阶层差距巨大的地区发生;再比如,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阶层地位降低时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敌意。一个系列研究指出跨界层互动尤其容易引发低阶层群体的敌意和攻击性行为;而另一个系列的研究发现高阶层的人会在跨界层交流时参与到阶层冲突中保护自己的经济社会资源优势。由此,学者们认为,跨界层互动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阶层冲突。
这五个层面一环扣一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虽然讨厌但难以消除且日趋固化的阶层不平等现象。以上所有假设虽然有实证经验支持,但大多是间接证据,还需要更多的直接检验。
小雨说:
说点和理论无关的东西。这篇文章虽然还在印刷中,但是可以说自己是看着MK一点一点给这个大框架打基础的(因为他把自己的研究进展都po到个人网站上了)。自从上一次介绍他关于阶层差异的文章后,他就针对以上提到的11个假设,跟众多学者合作间接地进行了实证检验。不过当时可能这个大框架还在酝酿之中,但是能一边高产地做实验发文章、一边憋大招(可以看到这篇文章里很多他自己的self citation),实在是让小雨看得目瞪口呆。膜拜之余,这次体验大概也算是自己对理论建构过程的一次学习了。
再回到这个理论上来,感觉目前的成果还是一个塑造过程中的产物。如果真的上升到小雨心目中的“理论”层面的话,这个大圈圈还需要进一步精炼和简化。不知道MK下一步动作是什么,持续关注吧。目前自己的硕士论文只能给其中一个小假设增加一点实证证据,实在是感觉到学术进步不易。
从以上这些假设中可以看到很多跟心理关系不大的其他学科的问题,而这些假设主要聊的还是社会学的backbone。阅读的过程中,小雨就一直在想,学科之间的交流究竟是有多稀少,这么棒的研究,社会学的分层学者至少应该有点反应吧。不过呢,既然是心理学的尝试,那必然还是有很多地方是没顾忌到的,比如经济社会资源究竟怎么塑造人们的心理状态。目前的大框架可能更多的在于理解从微观到宏观的这个过程,而从宏观到微观的路径则感觉稍微有点弱,这部分就是社会学的强项了。不过还是读书读少了,两边的文献了解都不多。只能继续磨刀,好好跟大佬学习,争取有朝一日给大佬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