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研究之路
本科生不要和某一学科建立太深认同,早早框定了范围。应该既可以在一个学科深入,也要进入其他学科。学科不过是路径。什么都接触一下,找可能以之为事业、或在工作生活中使用的知识和学科。
硕士阶段检验是否适合学术道路,用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折腾个自己喜欢的题目,看能不能折腾出点意思、在操作中喜欢和契合该学科,做到兴趣、能力、愿望合一。读完硕士,对学科保有热情才读博士。
硕士遭遇的最大问题是读完书,对学科的热情也磨光了。在我们学院,这很常见。从人类学本科读到博士,对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层面都没有专业理解,人类学不过是个空壳。本科毕业,硕士读一个差异较大的学科,把人类学框架放到具体实践的专业中,如会计、金融、媒体、计算机……给框架添加血肉。万一还有兴趣,再回来读人类学。其他专业本科生读人类学硕士,给专业技能一个宏观视野。
目前的情况是,研究生多带着对人类学的想象、热情进入,一年半后咬牙切齿——只要拿到学位就好,赶紧离开。这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学科设置的原因,但根本上,研究根本不需要成为大多数人的志业。走学术道路,关键是保持热情和初心。做不到,读博士会死。当然,在中国读博三年唰地就过去了。
我不推荐读人类学博士,希望Ta自己撞进来。非要读,满足两个条件:一,不愁工作、有退路。二,就是一根筋,跟某人一样,闯进来,天真地认为能做到最好、找到一个工作,遇什么事情都不退缩……这过程很辛苦,同龄人什么都搞定了,自己还……七零八落 _(:зゝ∠)_ 不过,你乐意就好。
最关键的,这世界真没有那么多位置留给人类学博士。中国没几处需要人类学,社会也不认识人类学,毕业可能就是失业。读博士,必须有为人类学开一条生存之路的勇气。学术大佬想把人类学变成一级学科,让社会有一定部门接收毕业生。这是符合国情的螺丝钉思维。年轻学者应当努力让人类学结合市场、社会。
在欧美读博,一般是五到八年,美国平均八年。八年会发生很多事情,有生意头脑的赚好几桶金了。三年内修4门必修课,16门专选课,还要助教,让自己被别人理解。第四年申请经费,和全国所有人类学、社会学生竞争,说服别人支持你。第五年做田野,之后起码要两年写论文。再折腾一下,八年就过去了。万一出点小差错,又会延长。
芝加哥明确宣布人类学博士八年不许毕业,密西根的教授会说“你才八年,急什么”,哥伦比亚大学也差不多,我读博的UIUC分两派,有必须让学生八年内毕业、不然找不到工作的,也有坚持必须读完八年。
八年很正常。博士田野回来最重要的不是写论文,而是学会跟人交流。做完一个研究,要在公共场合面对不同听众,几分钟内讲出来,让人愿意和你交流。找工作时,比如我只研究了中国西南一个小社区的毒品流动,对方招当代中国的研究者,怎样将我的研究以不同于博士论文的方式表述出来,让人觉得就是你了;或者对方招兼容文理的教师,你如何立足自己研究来结合 ...将已完成的研究和世界需求关联起来,比写论文艰难。
读完博士,你应该可以教学、研究、申请经费、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根据需求重组自己的研究 ...能独当一面,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活下来”。
如何检验是否适合这条路?很简单,做完研究后,将成果写成一页纸,给至少三个人(人类学的,理科的,非大学体系的)讲,看能否说清楚,让大家感兴趣、觉得有意义。做不到,走人。
任何一个学科都这样,做不了赶紧走人,这是研究的门槛。研究的根本是促进知识增长,你得让人看到增长。当然,这需要练习,没人能教你,只能自己领悟。
更简单地,选择之前,想想你的老师、或已作古的大神们、甚至想象未来从业者中,是否有你真心钦佩的人。还犹豫,请异能者问问大神们在异界过得怎样,或看看今日的rising star们未来如何。
博士不要乱选题!需考虑research program 和 research project两个因素。program是开一条道路,毕业多年还继续走,是你在这学科中最想要做成的事,并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来实现。在中国读博,多数选题跟你无关。没有地方独立申请经费,只能做导师的项目,甚至导师招生时已有了布局,每个博士填补一个空白。国外文科博士选题还有点自主,只要说服导师:要做什么,怎么做,能做成什么样,预期带来什么……然后独立去申请经费,完成研究。
选题需要抉择:选大家都认为重要的题目,还是你发自内心的某个想法?社会认同的题目代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主宰力量,研究本身就在强化社会的固有分化。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或不愿意与社会共谋,如何对待自己和题目之间的利益关联?这是从布迪厄开始的原则,不再以自然科学为模板,因为社会有不同的本质:知识、行为会影响未来的社会事实,强化已有社会结构,也会创造新的理念改变未来社会结构,研究也在参与创造未来的社会变化。接受布迪厄是一条不归路;不接受,就得跟社会现有结构妥协,让自己心安理得。政府工作报告被拆成几万个项目,大标题作重大项目,小标题作一般项目,这些意味着资助,也意味着研究过程和结果必须符合既定期待。
是否接纳布迪厄,是二十一世纪人和社会的研究的分界点:“在既定社会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最有可能分配到物质资助和符号赞同,受到科学官僚机构主管人、科研基金会、私营公司、政府机构等科学权威当局的赏识。出于自身考虑研究这些问题,使之成为社会科学问题,只会强化这种社会格局。实际上,这些问题不过体现了社会政治的时代精神。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
往期精彩文章:
“做我喜欢的事,有人给发工资,最快乐莫过于此”: 纪念导师F. K. L. Chit Hla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