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类学的三个方向
(图·水生木)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实践理论,到今天的协同进化论和本体论转向,人类学家努力结合科学和人文、人性和社会。
后现代之前,人类学家把现象置入所在社会体系,理出丝缕关联。现象被“溶解”,未被理解。人是社会文化的傀儡,理解了社会文化,就理解了人。后现代看到主体和情境微妙无限,抛弃了溶解,回归人,走向另一极端——寻求人和社会的人文艺术。这目标伟大却未发展出任何工具。现代人类学提出四个理论(结构与功能、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诠释学)来理解社会体系。后现代宣称世界无体系,只有流变无穷的感觉和观念,并止步于此。世界是碎片,一切不可理解,除非你变成它。
接受后现代挑战,人类学才能前行。实践论整合现代与后现代,科学与人文,人性与社会,寻求站在中间、成为两面的人类学,看到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活在社会体系中,也成为自己。人并非真空理念,都活在具体社会历史和文化体系中,溶解是必要的,回到人本身也重要。
然而,当代人类学也停在了这。人类学家提出两个理论,走向了不同方向:本体论转向发展后现代的人文和艺术,与现代人类学的社会体系相结合;协同进化论把人文艺术纳入科学,看人文理念的机制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结合二者。
当代人类学因此有三个发展方向:一,继续研究信息和资本时代的社会机制,走向科学;二,发展理解主体和情境的理论和方法,走向人文艺术;三,结合科学与人文、世界体系与主体经验,走向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的人类学。这三条道路都没完成,第一条相对完善,第二、第三条模糊不定。
第一条路的人类学拓展现代人类学的视野,理解今天全球资本流动和信息生物技术主宰的社会体系。在列维-斯特劳斯等人建立社会体系理论的时代,全球资本体系开始形成,而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还不足以改变自然。今天,神经科学、信息技术、AI改变了自然机制,也带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人类学急需科学。
我国的人类学大多走在第一条路。这没什么不好,只不过新一代学生,真不要再去研究景颇社会的亲属制度、傣族的小乘佛教、藏族的身份认同……回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关注全球资本体系下景颇社会、技术逻辑下的社会变化、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如何渗入生活,改变我们的睡眠、性、和最隐晦的东西……这是当代的社会事实。
中大本科人类学田野实习也在第一条路上。出于资金限制和安全考虑,实习基本在乡村,但这不意味着脱离信息与资本的时代。时代也在乡村,不过方式和城市不同 ... 关键是看什么,而非去哪。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