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冷霜《分叉的想象》
《分叉的想象》,冷霜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
述评
在历史与话语的“褶皱”中
《分叉的想象》是学者冷霜2016年初出版的一本学术与批评自选集。诚然,筛检、编排之外的文章亦不容小觑,但该选集确乎成为通览、把握作者治学趣味与述学面貌的最为全面而密实的入口。全书共分四辑,问题视阈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术史(第一辑)下移、细化至诗歌史(第二辑),进而收束、聚焦到具体诗歌文本细读的层次上(第三辑),而第四辑则由综述、探讨1990年代“诗人批评”这一文化现象的硕士论文单篇撑起。最后这篇似曾秘而不宣,但在诗歌评论界早已知其名者甚众,“诗人批评”这一表述为展开1980、90年代历史激变后中国诗歌的群体性想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起点,但它在这本文集中似乎还具备了通向个人的自我象征功能,即微妙地指喻着作者冷霜兼有的诗人/批评家(学者)二重身份在文章内外的相遇,及其往返于“在场/旁观”不同诗歌场位置的内在张力。
如果将这篇压轴的学位论文粗疏视作冷霜治学生涯的登场之作,那么,它近乎预言式地击中并出色示范了作者处理“话语”(discourse)问题的核心研究兴趣。作者显然不局限于将“诗人批评”仅仅圈定在自英国浪漫主义诗潮发展起来的特定现代文类的范畴/秩序中,很大程度上,他将“诗人批评”连同诗歌、诗人均放置在“话语”的材料层级上进行评述与考析,而这大致可与福柯拆解“话语形成”(discursive formation)规则的努力相对应。作为自选集的最后一篇,该文又不断回望、统摄着全书各篇基于“话语分析”的方法论立意。“语料”选择的空间因此被拓宽,诗歌等文学文本虽仍为分析的重点对象(如对张枣、萧开愚、王敖诗作,及鲁迅文集《野草》的细剖)但已然不是绝对中心,诗论、诗评以及知识分子围绕特定文本(如废名之于《新民主主义论》)、话题(如胡风、林默涵、何其芳等之于“日常生活”)展开的论说,乃至文学史、学科史系统中具有典例意味的观念、著作皆在其列,所以,除了针对文学内部要素进行“语义”层次的阐释之外,论者亦偏重“话语”及其生产、变迁背后关涉国族、社会、历史、制度、权力等环节的建构性因素,用频繁现身书中的说法,即揭示话语在特定“语境”之中的深层“语法”,探得“语法”的流转、变异与重构的具体过程与微观面貌,这与福柯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中对“话语/陈述”加以考古的思路有某种连通性。巧妙的是,刘禾《跨语际实践》这部以“话语实践”视角切入现代文学发生学讨论的著作,本身即充当着论者冷霜评述的原始“话语”,两者在方法上形成了默契的交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潮涌动的语境中,经过怎样的角逐,一种话语才战胜其他的话语而生存下来,进而,它又是如何抹去自己的历史性而宣称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原来的词语、概念、话语经过了怎样的选择、借用、挪用而被改造成怎样?”冷霜对刘禾论述逻辑给出的设问式描述,同样映照出自身的论述理路。
福柯对“话语形成”的观察大致基于“事物”“谈吐情态”“概念”“策略”等四个层次,其中“概念”(concepts)用以指称特定学科/领域使用的成分。《分叉的想象》一书对各类“话语”的关注同样持有自觉的领域意识,《后记》亦显示出“话语分析”与“观念”“概念”等的密切关联,虽然相较于福柯,“概念”“观念”的意涵在此处显然已有所松动和泛化。不过,论者同福柯一样重视“话语”凝集的丰富层次,例如,他将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描述成一个“多褶层”的文本,并依次剥离下这三层“褶”,即卞“以可以被接受的话语方式所表述的‘今日的看法’”“在特定语境中所使用的修辞策略”“在这些论述中所折射的他早年的实际写作观念”。“褶层”显然是对德勒兹哲学语汇中“褶皱”(fold)一词的挪用,在论者看来,既有的统一性话语极易将观念、概念减省、架空而丧失其真实的复杂形态,话语之间及各自内部亦存在不容忽视的缝隙和缠绕,这些话语的层次及其各自分层的机制却如同“褶皱”一般被缩合和隐蔽了起来,而论者就要化静为动,将这些“褶层”展开以达到“解褶”的目的,即《后记》所言,在方法上“将其中隐含的观念内容翻转到外部”。“解褶”益于显现话语的纵向肌理与横向转变,除此之外,论者的执着似另有考虑。书中不止一次警惕到,目前的学术研究及论述常常规训于某套已成公约的“透视法”,这种权威化、中心化、目的化、本质化的秩序和逻辑“也许已部分地黏附在我们思维意识的视网膜上”,因此,对话语“褶皱”的倚重无疑具有了“思维手术”的意味,“褶皱”在德勒兹的哲学表述中本来指涉“一”对“多”关系里的“无限”,象征着差异共处、普遍和谐与回转迭合,它指示着《分叉的想象》一书强调话语构成复杂、含混、存疑之处的反透明性思维方式,在龃龉、颠倒的张力关系中,营造出众多话语的漩涡,如此超越了机械、单调、统一的线性(进化)论/循环论等框架。这种思维方式或许已构成了诗人冷霜的某种无意识,在诗作《一个梦的严寒》中,他偏爱并使用的意象正是“蘑菇的褶皱”“倒置的火”。
历史与社会现象至少部分是在一种叙述内形构完成的,一定意义上,不存在处于话语之外的历史。断裂、转折抑或遗忘的历史并未消失,而是“褶皱”在了既有的历史叙述话语之中,将这些扭结着张力的“褶皱”摊开,历史生长、变迁的依据方得以显现,由此,话语的“褶皱”实际上对应并展示着历史的“褶皱”,论者所谓“向历史说话”大致要在如上意义中理解。自选集中着墨较多的诗歌研究均暗含着清晰的诗史论述意图,各篇文章也积极以连通、回应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心灵史等历史构造为旨归,而这种通过话语分析舒展、还原历史情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当代文学所处的共和国历史的特殊“语境”决定并赋予的。例如,21世纪涌起的“打工诗歌”潮流,便可在文化政治的层面上视为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一份“特殊的精神记录”,相关批评的活跃开展也纠连着同期“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之争的思想史内涵;而近年流行于诗歌圈的“水泥主体”,其僵硬、不透气的形式亦映照出20世纪诗歌史在最近30年所面临的观念与实践上轻视形式的偏失走势与精神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话语只能与历史做捆绑式的处理,在末一辑讨论“诗人批评”时,论者即申明了诗歌这一别致话语形态之于历史的独立个体属性:“诗的存在的特殊性恰恰在于它有不能完全为历史话语所容涵的一面,这种特殊性并非通常那种神秘主义式理解的对象物,而是说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很多时候它起到了纠正、更新历史话语的作用,使其丰富的‘细节’得以充分展现。”
也许是受到T. S.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这篇自卞之琳汉译进中国诗坛便具备纲领意味的经典诗论的指引,《分叉的想象》剖析话语与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即为“传统”问题。论者以卞之琳对艾略特该篇文论的误译和误读为切口,揭示了二人对“传统”所持有的认知之分歧,在艾略特看来,“传统是具有广泛得多的意义的东西”,“过去因现在而改变正如现在为过去所指引”,“传统”的含义主要指涉着在文学实践的意义上一种不断变动的秩序,它并非与“现代”构成截然二分的对峙关系,两者更近似有机的互文,而这种将“传统”回溯为时间轴上的“古典”对象的观念,看似贴合于卞之琳,但实际并非问题的根本,卞之琳、废名、林庚等不过是站在“现代”的立场与观念上,完成了对“传统”的发现与发明,而他们对于艾略特“传统观”的释(误)读本身又构成了某种不断延异的“话语传统”。至于张枣、西川等当代诗人在风格上似乎沟通“传统”的努力,论者也敏锐地抓住了其面向“未来主义”、“个人”等崭新向度的实质。“话语传统”不仅仅指涉着言说“传统”的诸种话语,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语本身即沿用成了某种尚待拆解、分析的“传统”。“话语传统”具有颇为强大的裹挟、收编、淹没能力,它甚至成为思维与意识中习焉不察、居而不疑的厚重的沉疴,而这正是论者在论述中时刻保持警醒的所在,譬如,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书所标举的想象中国(晚清与五四关系)的史法,在论述中似乎仍未摆脱以西方现代性为普适性标准的“冲击-回应”模式;而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大潮尽管以“回到文学本身”为其标的,但其“去政治化”的努力却仍然落入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形态性”当中。所以,对于林庚与其他现代派诗人就新诗格律(形式)理念所生发的争执与矛盾,论者将之解释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其自身历史中所生长出来的一种“分叉的想象”,而拒绝使用新/旧、自由体/格律体这些固有的论述框架,193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的“传统”,亦多可视作一个不言自明的、遗忘了其起源的理论批评概念或文学措辞。因此,文集选择“分叉的想象”为全书命名,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分叉”隐含着论述思路中对“话语传统”的抵抗,又喻指着方法与思维上所倚重的话语/历史“褶层”。“话语研究”作为一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并不是简单地对韦勒克、沃伦“外缘研究”(extrinsic study),抑或布迪厄、贺麦晓等“文学场”(literary field)研究范型的呼应,在本书中,它超越性地赋予了广义上的研究文本以独立自由的主体位置。总体而言,学者冷霜在自选集中所提供的诸多个案分析,皆回应、诘问着文学、学科、学术乃至当下社会文化处境的诸多问题,具有明晰的现实指向性,与外向、阐发式的立论之作相异,《分叉的想象》实属一部内敛、冷静、坚韧,不断向历史回心、置问而笃于打磨的学者文集,借用书中评析鲁迅《野草》的说法,它正是在刀锋上完成了一次次“转换”。
(曲楠)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冷霜,1973年生于新疆,先后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1995)、硕士(2000)、博士(2006)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诗评论》辑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诗及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研究。编选有《马雁诗集》(新星出版社,2012),合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百年新诗选》(三联书店,2015)等。亦从事诗歌写作与翻译,诗作结集于《蜃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曾获刘丽安诗歌奖(2010)、“诗建设”诗歌奖(2013)等。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目录
第一辑
新中国成立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
——以《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为中心的讨论
表达即挣扎
——论《野草》
当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
————读《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
想象中国的方法?
——试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说中的几个问题
喧宾夺主,还是客随主“变”?
——评刘禾《跨语际实践》
第二辑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
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19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
第三辑
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
——以细读张枣《镜中》为例
减法所不能删除的
——细读萧开愚《安静,安静》
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
从“水泥柱体”说起
“打工诗歌”的美学争议
第四辑
论1990年代的“诗人批评”
后记
后记
冷霜
选入这本书里的文章,是十余年来我在问学路上留下的一些印迹。大体以新诗史研究和当代诗歌批评为主,其余可归于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围。文章写作的缘起各不相同,回头检视,却也看出一些共性,即对观念史的兴趣,或者说,一种通过观念层面的辨析来把握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的努力。一个时期各种文学观念、话语之间的勾连与角力,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学时期的意义变迁,作家、诗人在其写作历程中思想、认识的曲折展开与自我调整,以及他们在观念论述与写作实践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乃至于文学研究中的话语运作与观念嬗替,往往更易引起我研究的动力。从方法上说,如何由文本语言、形式的细节入手(有时是把它们视为一种无意识的症候),将其中隐含的观念内容翻转到外部,也是我用心较多的地方。这种研究取向,现在已逐渐有所不满,因此能将它们结为一集,在我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由于时间跨度稍长,个别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的认识已不免有所变化,但除了书写规范所需而做的些微处理外,文字上均一仍其旧。
第四辑中的长文《论1990年代的“诗人批评”》,是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当时因为要提前一年毕业攻读博士,准备时间非常有限,答辩通过后,也没想过发表其中任何内容,但也许因为论题的价值,在诗歌界的朋友中却引起一定关注,直到近一两年仍有诗人向我索要这篇论文,因此我也把它收入此书,希望它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还能有些用处。第五辑中的几篇文章,选自为报刊写的书评,虽然是些短文,也和其他文章用了同样的心力,敝帚自珍,就此辑为一束。
感谢史仲文教授为本书的出版提供的宝贵机会,感谢本书的责编王娟女士所做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
2015年10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感谢冷霜老师授权)
回顾往期「每周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