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震:家有天才初长成——苏轼的学习时代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上一讲,我们领略到了苏东坡无可企及的魅力。那么,这个人见人爱的大文豪有什么样的成长历程呢?让我们听听康老师的讲解吧~
           文 / 康震
天赋才华,神仙中人首先,苏轼的确称得上天赋异禀、聪慧绝伦。小时候,他在眉山曾跟随一位名叫刘巨的老师上课。刘老师讲诗歌创作,自己先写了一首《鸬鹚诗》做示范。诗的末句写得不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本来是风吹雪片,诗中却故意说成雪片逐风,很有诗意。
这是刘老师的示范作品,谁知小苏轼看到了却并不满意,他举手发言,说先生这诗写得确实很好,但末句的雪片随风而去,没有归宿,意脉就此中断,不如改成“雪片落蒹葭”更妙。蒹葭就是芦苇。茫茫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洒,彼此呼应,比原诗更有韵味。可爱的刘老师一听,大为赞叹,感慨说:“吾非若师也。”——我当不了你的老师啊(事载《爱日斋丛抄》)。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小苏轼的确聪明,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这是一个天才成功的重要基础。
但是成功仅仅有聪明还不够,还需要不同凡响的气质与品格。苏轼小时候不仅聪明,而且气质不同凡响,苏辙对此有一段生动的回忆,他说: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黄州九曲亭记》)
苏辙的描写也许有文学夸张的成分,但也给我们描绘出一个风神俊朗、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形象,很令人神往。这说明苏轼不仅聪明,而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飘逸放达气质,这正是天才文人身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苏轼雕像
自信刻苦,聪慧狡黠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苏洵带领苏轼、苏辙来到成都,拜谒益州知州张方平,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张方平问苏洵:孩子们现在看些什么书?苏洵照实回答说,打算再看一遍《汉书》。张方平听了苏洵的话很不以为然,说《汉书》看一遍就够了,完全没必要再看第二遍。苏洵回家将张方平的话告诉苏轼,苏轼更不以为然,说:你没告诉他吗?有人还要看第三遍呢,《汉书》我都看过三遍了(事载《高斋漫录》)。
当时苏轼还不到二十岁,却显示出了让人不敢轻视的勇气,面对权威颇有些不屑的评价。这就是独立性的思考,不依附于权威的思考,充满置疑的勇气。我们总觉得苏轼很快乐、很渊博、很聪明,过目不忘,但其实他有着异乎寻常的刻苦精神,并且不盲从权威,有自己的坚持。
苏轼当然也有很多鬼机灵,比如“作弊”。他作弊的手法技术含量很高,哪怕在作弊中,都能体现出他的聪敏与学问来。《瑞桂堂暇录》中,就保存了一个关于苏轼作弊的小故事,很有趣味,值得一读:
张方平见到苏轼、苏辙之后,想测试他们一下,于是出了几道题让两人去做。苏辙被其中一道题给难住了,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答,于是悄悄看看哥哥,想得到帮助。题目是问一句话的出处,来自于哪本古书。苏轼并不像今天作弊的学生那样,直接传个小抄过去,或者把卷子拿给弟弟抄,这样太没有技术含量,不是苏轼的做派。他拿出毛笔,倒立着,用笔管在桌子上“梆梆”敲了两下,苏辙恍然大悟——这个出处是《管子》:用敲笔管暗喻答案是《管子》。苏辙也聪明过人,一看就心领神会。张方平在门外看到了这一幕,便对苏洵说,这俩孩子都是天才,老大尤为可爱。不过我觉得还是老二比较好,老二比较谨慎、慎重,将来必有大成。这个评价是指仕途而言。果不其然,苏轼仕途一直麻烦不断,最终做到了翰林学士,但他弟弟苏辙更厉害,做到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以上几点是苏轼在走向成功途中所具有的一些主观因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值得重视。
张方平《乐全集》
家学积淀,贵人提携苏轼小时候与苏辙在家里玩耍,从地里挖出一块很特别的石头。这块青绿色的石头,外层像鱼的皮肤,非常的滑嫩。兄弟俩将这块石头拿给父亲苏洵看,苏洵大惊,说:“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显然,这是一块非常适合做砚台的石头。所以苏洵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天砚,太完美了!只不过“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已经具备了砚台的内涵、品质,只是需要对其外形稍加雕琢。苏洵告诫两个儿子说,要好好使用这方砚,将来一定会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苏轼后来遭遇乌台诗案,被抓到监狱,贬至黄州,这方砚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在书架上看到这方砚,苏轼大喜过望,连忙将两个儿子叫来,告诉他们这方砚的故事,也告诉他们爷爷的那番话语(事载《天石砚铭》)。从一方砚台引出道德文章的话题,可见苏洵、苏轼对子女的教育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
苏轼的一生是幸运的,遇到了很多愿意帮助他的“贵人”。如前面提到的张方平,不仅本人很欣赏苏氏父子,而且主动将他们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张方平与欧阳修虽然有个人矛盾,但是在对待优秀人才上却态度一致,这从一个角度这说明在北宋时代士人爱惜人才的态度。这是苏轼和苏辙的幸运,他们赶上一个好的时代。若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苏轼能否顺利出世,能否顺利走上文坛的高峰,都是未知数。
欧阳修对苏轼的奖掖和提携,可以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给副考官梅尧臣写过一封信,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欧阳修在与儿子在下棋时说:“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语载朱弁《风月堂诗话》)当时的苏轼,不过而立之年,仅仅有几篇文章流传,在这样的情况下,欧阳修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实就是在为苏轼铺路,这样的气度让人钦佩。从古到今,这样真心爱才、识才的人并不多见。可见,苏轼的成功与这个良好的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欧阳修画像
西蜀胜地,人杰地灵除了前面那些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不乏蜀山之秀、蜀水之灵。这样的山水风土,为苏轼的气质的养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苏轼在《词序》中,就提及了一段发生在蜀地浪漫而伤感的故事。苏东坡七岁的时候,在眉山遇到过一位九十余岁的老尼姑,姓朱。她的身世很具有传奇色彩。她还是少女的时候,正逢五代十国的乱世。蜀地的后蜀皇帝名叫孟昶,他宫中有位贵妃,名为花蕊夫人,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才女。这位尼姑当年就是这花蕊夫人的小宫女。老尼告诉了他当年很多亲眼所见的故事。后蜀国的皇帝和花蕊夫人感情甚笃,一个炎热的夏夜,朱宫女也就是后来的老尼,看见花蕊夫人与皇帝两个人携手坐在水池边上纳凉,看上去情投意合,妙不可言。这孟昶虽然是皇帝,却擅长填词,当时就写了一首送给贵妃。
苏轼小时候能把这首词全文背诵下来,但当多年后他回忆这个故事时,却只记得头前两句:“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是说在这样一个水晶宫般的皇宫里面,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与冰清玉洁的美人在一起,真是满室生香,宛如梦幻。苏轼一不做二不休,就着前面这两句,写了一首《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作于黄州,正是苏轼被贬时,他想起七岁那年听九十岁老尼提起的这阕词。如今老尼早已死去,那段历史也淹没于岁月尘埃中,那首见证了君王佳人爱情的华美词章,也只剩前两句存世。这一切,在被贬谪的东坡看来,足有物是人非之慨。难得的是,苏轼在这样的窘境下,依然愿意就着前面那两句写出后面他的想象,让其成为一首完整的篇章。毫无疑问,这寄托了诗人一种埋藏已久的浪漫情怀。
蜀中山水养育了苏轼,也成就了苏轼身上的浪漫与灵动。我们以前提到苏轼,总说他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的确重要,可是很多博览群书的人最后都成为学问家,不一定能成为诗人;即便成了诗人,也不一定成为一个有趣的诗人;即便成为有趣的诗人,也不一定是可爱的诗人。苏轼不但让我们感到崇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很可爱,除了可爱他还很飘逸。这点飘逸,正是来源于他身上的一种神秘气息,这其实就是诗人气质。
文章来源于:章黄国学zhanghuangguoxue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往期链接:

康震:重拾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
康震:人见人爱苏东坡
康震:苏洵——逆袭的读书人和成功的父亲康震:苏辙——冰山下的火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