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把《一一》剪短一小时的人,有话要说
豆瓣确实不如当年风光了。可是,要论在文艺圈里整些幺蛾子,还得等豆瓣网友出马。
这个礼拜,有位名叫“易老邪”的老豆友火了,他自己动手重剪了《一一》,剪掉了62分钟,觉得这才是更适合的版本,而杨德昌的原版过于拖沓冗长了。
他立刻遭到了围观和群嘲。
这多少让他有些始料未及,枪稿在第一时间联系上他,这位不接受电话和语音采访的老派人,用豆邮回复了我们的访问。
为什么重剪《一一》?
■枪稿 □易老邪
豆瓣上又出了一个神人,他把173分钟的《一一》,重剪了一遍,剪到了111分钟。
《一一》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华语电影第一名,尽管它时长远超一般影片,但对很多影迷来说,它的每一镜都蕴含着独特的力量和魅力。
听到有人要剪这部神作,很多人都不愿意了。
这很快成为豆瓣的刷屏事件,愤怒、耻笑、谩骂纷至沓来:
“你也配?”/“呵,版权呢?(白眼)”/“这可是杨德昌啊!”/“你咋不上天呢?”
当然,也有一部分支持的声音——“这事挺迷影呀。”
易老邪的一条豆瓣广播,引来一群人围观
剪片的人叫易老邪,自称邪派影迷,社会闲杂人士,偶尔兼职编剧。豆瓣注册日期是2007年,算是豆友里的老炮儿了。
作为一个老影迷,他虽然没有正式入行电影业,但也不算纯业余选手。十多年前就北漂,守在北影厂,干过剧组外联、文学策划和编剧,后来离开北京,也断续参与过一些电影电视剧项目。按他的话来说,“有的做成了,有的打了水漂,但这些项目都没太大意思”。
尽管至今仍有投身电影工作的想法,但老邪现在很佛系,随缘,看机会,不强求。
那么,这次他为什么要剪《一一》,又是怎么剪的,尤其是变成了一桩热门事件之当事人,易老邪同意借枪稿平台说个清楚。
(■枪稿 □易老邪)
PART 1
面对“电影延长了我们三倍生命”的《一一》,易老邪试图看看能否缩掉其中一倍
■剪辑名导名作的初衷是什么?
□初衷其实很简单,也基本属于临时起意、率性而为。
当时看完《一一》后随手写了个点评、记下观感,大意是说我认为这片不乏动人之处,但其结构、叙事、节奏毕竟还嫌琐碎、散漫、拖沓、冗长。若单以父亲为主线,女儿为辅线,其余人等点缀其间,再剔除那些枝节闲笔,同样内容完全可以剪到两小时内,还能令叙事、节奏变得更从容舒展大方。
这观点当即就有很多人反对,大都认为这部电影已经臻于完美,再无任何可改动之处,三个小时的片长是必须的,没有一秒是多余的,更遑论剪到两个小时以内……
对一部电影持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电影本就诉之于人的感官,是感性的。因此,对一部电影的观感肯定也会因人而异,是极为个人化和主观化的。
面对电影,谁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理性,也没有必要追求客观理性。谁要在电影面前客观理性,谁就不懂看电影。我们所做的所谓点评也并非真的是对电影做出的客观评价,不过是尽量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尽可能忠实地记录下影片给我们最直接的第一手主观感受而已。
易老邪算是影迷里的行动派
不过话说回正题,既然我在短评写了《一一》完全可以有益无害地剪到两个小时内。那干嘛不自己动手试一试呢?这又不是多大多难的事儿,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呗。于是,说做也就立马动手去做了。
这么干倒也并非是想向他人证明什么或是改变什么,主要也是想验证下自己之前的看法和感觉究竟对不对。
有些东西不实际试一下,光凭想象和感觉去判断,自己也拿不准。比如,一个镜头原片用了30秒,而我自己认为15秒足矣。
这个镜头在叙事功能或信息层面上大家看法可能相差不会太大,两三秒足够了;关键差别在镜头的表意功能和情绪累积上,原片用30秒就是认为必须要30秒才达最佳效果,而我凭想象出来的感觉是15秒效果最佳,多出来的15秒就是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的拖沓冗长。
原片我已经看了,认为它的时效点没把握对,那我自己想出来那个时效点对不对呢?这还真必须得剪出来试一下再与原片对照比较一下才知道。
■为什么首先选中了《一一》,而不是别的电影?
□先要搞清一件事:不是我先有了重剪影片的想法,然后再选择拿《一一》来祭刀。而是我看完《一一》后,影片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产生了把这片重剪一遍的念头。也就是说重剪影片的念头本就是因《一一》而起的,如此我又怎会舍近求远再去找别的片子?
何况也没有几部比《一一》更适合拿来重剪的片子了:
首先,《一一》的基本盘不可否认是一部杰作(如果是一部无可救药的烂片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精力重剪一遍了)。
其次,但它也存在一些在我看来算是琐碎、重复和不必要的枝节及拖沓冗长的镜头,而这些不尽如我意的地方恰恰又刚好可以通过重新剪辑来加以修正。
再次,《一一》片长173分钟,比之常规(90-120分钟)多出近一小时,因为长,所以有理由把它剪短;也因为长,也就有了相对充足的剪辑空间和素材。
■剪辑《一一》时你是以什么原则进行构思的?能否细谈一下你剪掉某些片段的理由?
□首先我对《一一》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这片完全可以在电影的常规片长内解决战斗,也即在120分钟内完成叙事。故事的基本架构保持不变,尽量通过删除一些琐碎和不必要的枝节闲笔让故事线更加明晰,缩短一些低效冗长的镜头,让叙事变得自然流畅,节奏更从容舒展大方。
总之:篇幅要缩短,衔接要自然,重要信息不能剪丢,情绪、节奏要把握到位。
不过剪完后自己复看的时候,发现开始动手剪的几场戏都给剪的有些紧了,主要因为我是分组剪辑分组导出的,总时间不好掌控,总担心后面要剪的戏时间不够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剪这么紧,120分钟的时间足够充裕,结果最后只用了111分钟,还富余出9分钟。这9分钟能干多少事啊,能省多少不必要的斟酌思量啊。
至于删改每个片段的具体原因和理由,本来确有打算从头到尾一一列出讲明。但这里不多讲,只讲一个,就拿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来说吧,我几乎毫不犹豫就直接下刀把它剪掉了。
对比:《一一》原版和易老邪剪辑版的两个初始镜头
因为这镜头(新婚夫妇呆立镜头前)作为开场镜,多少显得有点生硬、死板和突兀;更重要的是,第二个镜头明显比它更适合做开场镜:舒缓又清扬的乐声中,新婚夫妇携全体家人和亲友带着欢歌笑语从远处缓缓走来,就像一副画卷慢慢展开,故事大幕也由此慢慢拉开,这样的画面既有古典美感,叙事节奏也显得舒展大方。
再者,从两个镜头所携带的信息上讲,第二个镜头的信息明显更丰富,并涵盖了第一个镜头的信息。《一一》的故事是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第一个镜头的有效信息无非就只标明一场婚礼,而婚礼这个信息在第二镜头里也存在,且是更自然更令人舒服的方式存在。
另外,新婚夫妇虽是婚礼的主角,但就整部影片而言却只是配角,以其做开场,有喧宾夺主之嫌,也弱化了影片主题。
而第二镜则几乎把影片的所有主要角色都囊括其中了:婆婆、NJ一家四口、新婚夫妇,亲友及同事……涵盖各个年龄层的人,这些人共同构成了“芸芸众生”,大家并排走在一起,则是“平等互爱”,《一一》讲的就是芸芸众生,要得就是平等互爱。以这样的镜头做开场镜,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都远远胜过原片傻大黑粗的第一镜吗?
因此,在剪其它场景镜头的时候我多少还都会做一番思量斟酌,对原片的第一个镜头则几乎一秒都没犹豫就直接把它拿下了。
PART 2
■杨德昌是你不喜欢的导演吗?
□对杨德昌没不喜欢啊,通过其作品我对其人的基本判断是:这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清高孤傲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一个与台湾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一个有着悲天悯人大情怀的人。在台湾那个虚伪又矫情的鬼地方,特别是台湾的演艺圈里,能出这样的一个人也真是很不容易。
当然,以上看法都是通过其作品凭直觉推导出来的,未必准确,但也应该差不到哪去。所谓影如其人、人如其影,什么样的人就会拍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电影也能反映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杨的作品很多地方都处理的太硬、太直,其人性格也必然刚烈、正直。愤世嫉俗这点就更不用说了,傻子看他的电影也能看出来。
对这样的一个人,我不能说喜欢或不喜欢,应该说是比较敬重。
但对他的作品,我确实常有不满和微词,因为他是杨德昌,公认的电影大师,对大师难道还不该高标准严要求吗?
■你怎么看杨德昌的其他作品,比如也很长的《海滩的一天》《牯岭街》等?
□杨德昌的电影如果算上那部未完成的动画短片我总共看了七部,最早看的就是《牯岭街》,十多年前看的了,当时印象极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震撼。
记得是半夜开始看的,四个来小时,看完片一抬头,天已经麻麻亮了,当时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片最打动我、也是我认为处理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用成年人的视角,没有用俯视的态度来刻画和讲述青少年的爱恨情仇,而是完全进入到青少年的内心深处,用一种平视甚至是仰视的态度来讲述青春期的故事,把青春期少年们的那份躁动与不安、单纯又残忍、真挚又冷酷,极为准确传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看完片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王朔的《动物凶猛》应该交给杨德昌来拍,而不该让姜文拿去给拍成了傻呵呵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对这片唯一的不满就是4小时篇幅实在太长了,大概也是因为片子太长的缘故,此后多次曾想重温一遍但又都作罢了。
《海滩的一天》,这部还没看。
其它几部作品:《麻将》《恐怖分子》《独立时代》《青梅竹马》这些现在都快没印象了,当时给的评价也都不算高,3颗星。印象中好像都是有些生硬、直白、说教、带有浓重文艺腔和戏剧腔的愤世嫉俗。
这是《一一》的导演手绘分镜表,杨德昌的工程师属性,让他的作品都精密地在他的一手掌控之下
PART 3
■你认为剪片会成为新的迷影风尚吗?有没有想过尝试几部电影混剪的新形式?
□这要看是哪种剪片了。像我这种重剪一部长片只为验证和佐证自己的观点,或是按自己的意图修改经典做私人版本的,这种剪片恐怕很难成为什么风尚,因为既耗费时间精力,又不讨好大众,只能是一些个性影迷按捺不住冲动偶尔为之。若是走恶搞路线的话倒是有可能,但我已经过了以恶搞为有趣的年龄了,再搞那样的东西只能娱乐别人,娱乐不了自己。
把几部电影混剪为一,这样的混剪短片比比皆是,但混剪成一部完整长片的好像还真不多见。不过这样混剪一部长片若只是为搞笑的话,那就太没意思了,也太LOW了,不是影迷该干的事。真要混剪长片的话,就要把其风格统一并剪出一个完整剧情来,这才有意义,才值得一试。
我前天说要把王墨镜的《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混剪为一,其实也是因为这俩片原本就该是一部片子,只因篇幅所限所以才做成了两部。这俩片风格统一,剧情叙事也是碎片化的,所以混剪到一起是完全可行的,难度也并不太大。
若说想尝试的话,倒是想尝试下通过重新剪辑来从整体上改变一部电影的风格气质,甚至是使之变成另一种类型。
不过,要有个前提和原则,就是都不能改成搞笑片。因为改成搞笑片太没技术含量了,随便恶搞一下就出廉价笑果了。所以,一旦改成搞笑片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但可以把搞笑片改成正剧或悲剧,谁要能通过重剪把一部搞笑片改成一部真正的悲剧,那就真的厉害了。
■把剪《一一》的消息po到豆瓣的初衷是什么?面对来势汹汹的质疑你的感受和态度是?
□初衷就是用重剪版来佐证下我之前几天在豆瓣发的有关《一一》和杨德昌的短评和广播,并把重剪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对影片的一些新认识与豆友们做个分享和交流。
本来也没想要什么,无非就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最后把话题引入到《一一》和杨德昌导演身上,抛砖引玉再招徕一些资深影迷或高级点的杨导粉加入争辩和讨论,能够更深入细致地探讨和评价下杨德昌的作品。
“面对所谓来势汹汹的质疑,我的感受是什么”?说实话,没什么感受。借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毕竟也在豆瓣混十来年了,基本也可算豆瓣影迷里的老炮儿了,对这种场面级别的质疑和谩骂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有人认为这样做破坏了杨德昌电影艺术的整体性,你怎么看?
□杨德昌的《一一》原版尚在,而且还会一直存在下去。而我的重剪版本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最多只能热闹一阵便烟消云散了。只要《一一》原版在,杨德昌电影艺术的整体性就会原封不动安如泰山。请大家安心了。除非,我的重剪版本确实胜过原版,才有可能破而坏之、取而代之。否则,又何必做杞人之忧?
拜托大家对杨德昌的《一一》原版和其电影艺术的整体性有点信心好不好?
敲黑板:真正伟大的作品绝不稀罕廉价的赞美,也无需张牙舞爪的粉丝们护身,更不惧任何形式任何态度的检验批评。因为不管任何形式任何态度的检验批评都不仅无损于它的伟大,反而更能彰显它的伟大。
2000年,杨德昌凭《一一》荣获了是年的戛纳最佳导演奖
采访后记
/Zazie(枪稿特约记者)
一
易老邪的剪辑风波引发的第一道争议是,经典电影到底能不能自己动手剪?原则上,只要不商用,影迷为了交流,私下剪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少是“你管不着”)。
中国一直有诗词集句的传统,把一些不同篇章的名句重新组合,也是风雅之事。至于剪得好坏,那是见仁见智,不少导演气不过片商的剪刀手,自己后来又出了导演剪辑版,不过,导演剪辑版也未必就更优秀,有一些评价还不如正式上映版。
在老邪的自述中,他按照自己的审美剪出了另一个版本,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他提到剪《一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太长,远超过常规影片的90-120分钟。可是,电影一定要限制在这个时长之内吗?
我们知道,大部分影片控制在这个时长是出于多方考量,特别主要是为了适合商业放映的轮场安排。但反过来说,很多经典影片片长都长达三小时以上,反而就是因为长度和容量而出众。所以,“时长过长”,这个理由是值得商榷的。
换句话说,老邪判定的《一一》之弱点,未必是《一一》真正的不足,甚至反而可能是该片之所以打动人的原因,大概这也是让很多网友不满的根源。当然,《一一》至今无缘在台湾正式发行上映,个中缘由,也是在于它太艺术、太深沉、太长,而在这一层面上,老邪的论点似乎又言之成理了。
二
正如老邪自己所言,他的重剪版不一定是好的——事实上,本人看了他的剪辑版,感觉还很值得商榷。被剪掉的几乎都是两个孩子和弟弟弟媳的镜头。
于是这里问题来了:以NJ故事为主,砍去支线这种所谓“突出主线,明晰剧情”的叙事结构是否必要?在《一一》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整个家庭的故事,一人的命运和情绪紧贴着另一人,少讲一个人一出戏都会有损影片内部人物之间蔓延的联结感。
易老邪剪掉了不少孩子的戏份
其次,老邪剪掉了第一幕婚礼上洋洋被女孩们欺负之后,出于报复跑去女孩那桌戳爆气球吓唬她们那个镜头。我个人认为这个镜头还是挺重要的。一是因为,婚礼这场戏一一带出了这一家人的脾性,洋洋看似受气包实则凶猛倔强的个性就在这个镜头中彰显出来;二是因为,这里实际上隐隐涉及了洋洋压抑的性启蒙,这一点影片后面也有所体现。
除此之外,剪辑版的某些地方还丧失了镜头间的连贯性。比如在婷婷回家看到妈妈坐在椅子上哭泣那场戏,原版是镜头缓缓从婷婷身上穿过客厅的空间一路摇到妈妈身上,这个期待镜头看似无用,却将那股母女之间欲说还休的尴尬、隔绝与不愿触及之感表现出来了。老邪删掉了这个镜头的运动过程,这种微妙的氛围也就消失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见仁见智。无论如何,易老邪的这一行为,确实也引出了一种反思——我们如何看待经典。如果换做一位业界资深的剪辑师,或者是《一一》当年的一位主创来重剪,是否可行呢?人们的态度会不会不一样呢?
换言之,人们质疑老邪的原因,是认为经典片不能改,还是认为经典片不能被一个业余人士随便改?再换言之,你更认同一部影片应该完全掌握在导演手中这种强调风格的作者电影观,还是更认同一套独立的、放之天下皆准的电影美学?
三
实际上,粉丝或影迷剪辑影片这种行为在国外也不算什么新鲜事。“饭剪片”(fan edit)一词诞生于2000年,专业剪辑师迈克·尼科尔斯放出了他自己重剪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这一行为引发了媒体的大量评论,也掀起了一波普通观众的饭剪风潮。
2002年,一位独立电影人DJ Hupp模仿库布里克的风格重剪了一部《人工智能》,这个项目本来是斯皮尔伯格在库布里克去世后接手的。另外,还有粉丝把《指环王》系列剪辑得更贴近于托尔金原著。
再后来又有了影迷修复版,修复老片的色泽和画面;混剪也逐渐出现了,也就是把几部不同的影片剪进一部片子里。
饭剪片其实在国外已经不鲜见了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这种风潮,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能够更有创造力地想象一部电影,而不仅仅是被原作框住。
在“饭剪片”这个词出现之前,这类剪辑片往往被统称为“cut”,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B站上看到的cut,cut一般比较朴素,制作较小,多为粉丝向,也往往不是全片,不像饭剪片那样有强烈的专业性。
可以说,易老邪这次打响了第一枪,算是中国影迷从cut到饭剪的标志性过渡。但巧合的是,就在老邪剪片风波的第二天,“总急”就下达命令,“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
不过,我们仍然清楚,随着科技进步,自媒体的发展,以及短视频的兴盛,剪辑剪拼几乎是一件无法限制的事。音乐领域不就如此,remix都流行多少年了?不止B站,快手、抖音上的各种视频重剪、混音、恶搞和配音琳琅满目,有关部门的拍脑瓜新政,无非又是一阵风。
相比起他们的“这不准、那不可”,我们倒乐于见到更多易老邪式的狂人、猛人多来几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