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傑【妙語】輯錄(C)

狂寅 香港名嘴 2022-10-12


皇室的存在,為世界保留了一線優雅的血脈,至少令人知道什麼是童話的美感和歡欣。


「罪與罰」──這是每個大學生,不論讀哪一系,到了二十一歲,在畢業前都必讀的一卷書,午夜展卷,走進黑暗的迷宮、血光、刀刃、追蹤,然後看著男主角在聖彼得堡的十字大街中心下跪,親吻土地,然後,你淚流滿面,當曙色方透過窗簾,送來一個明媚的早晨。


張愛玲招人妒恨就在這裏,她敢這樣說:「我們對於戰爭所抱的態度,是像一個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盹,雖然不舒服,而且沒結沒完地抱怨著,到底還是睡著了。」


擁張愛玲的人,不要只情迷她的長衫旗袍,要欣賞她的勇氣。這一點,「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張氏與魯迅相同!


張愛玲是那塊沒跟隨一千人行動的畫板,一小片很 Odd的顏色,其他的板塊,沒人記得了,只有這線孤高。


幾百年來,若牛津象征文化正統,則劍橋是叛逆的異端,兩家學府風格不一樣。劍橋出產過牛頓、拜倫、達爾文、羅素,全是敢於反抗傳統和思想另類的人物。金庸小說裏許多角色:楊過、喬峰、令狐沖、韋小寶,個性不羈孤傲,跟劍橋的精神,是同一路數。


金庸小說縱橫上下千年歷史,穿越江南塞北,奇山秀水、大漠雪原,自成一個宇宙,擷取中國文化之最精華,14部著作,或虛或實,有風格陰柔,或氣派陽剛,濃彩淡墨相間,譬如《笑傲江湖》如潑墨山水,則《鹿鼎記》為工筆細描;


其中俊傑豪俠,為至善至美的理想所在,頌喬峰豪邁似辛棄疾的劍影,寫令狐沖瀟灑如李白醉歌,畫張無忌細膩若李商隱的無題,溫婉纖巧如姜白石,富麗典雅似周邦彥,虛懷沖淡處與王維一脈;中國歷史上,除金庸之外,只有曹雪芹的《紅樓夢》做得到。


許多人還想金庸出版自傳、回憶錄之類,通通多余,小說裏的主角,幾乎都是他的自傳,許多情節,是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獨白,有時激憤,有時無奈,有時低回,有時躊躇。金庸筆下的男主角,幻開千面,都是他成長不同階段裏內心價值的沖突。


覽賞文學,也要有水準的市場。總的來說,讀文學令人豐富了感情,讀哲學令人思考清晰,讀史學令人鑑古識今之愚妄。


文學是名山大業,許多名堂,妙在不必說白點破,泡一盅茶,合上作品之後,笑賞周圍的囂鬧,洞若觀火,文學至少教人看透,包括謊言,而看透就好。


中國人對夢甚為輕視,在成語裏,跟一個「夢」字有關多是貶詞,像「癡人說夢」,用來貶斥異見或想像力豐富的人的;「一夢黃粱」,是嘲笑有抱負的人的;還有「浮生如夢」,對生命無可戀,充滿悲觀。


中文象形的一個「夢」字,結構卻很有美感。這個夢字,就像一個美女的形態:一對草花頭,像她眼睫毛細長的眼睛,中間的「四」字,像她瓜子尖的臉龐,下面的寶蓋,像她的肩膊,最下面的「夕」,像她隨意擺放在膝頭的一雙手,還有併攏得有點歪的一雙玲瓏的小腿。


中文的「夢」字,就像一個朦朧的女子。比起英文的 Dream,法文的 Rê ve,中文一個「夢」字,最惹人遐思。


當女人願意告訴你她的夢境,她也不介意你看見她的胸圍的那層纖巧的花邊,而且會讓你的指尖沿著那層花邊溫柔地呵撫。


在夢中她依偎在你肩膊,在夢中你們手牽手在一株椰樹下棲息,在夢中她跟你遊巴黎,開篷汽車駛過鐵塔下,走進情迷的街巷,然後她說:忽然,你不見了,害得她四處找,最後在一株街燈下,看見你跟另一個女人在擁吻。


夢境,永遠是屬於女人的,而夢想,才由有出息的男人擁有。輕撫她的臉,為她拭淚,告訴她:你的惡夢,毫無意義,不,我不會離開你。她仰起臉,一雙眼睛泛映著夢般的銀月光。


從前歐洲許多觀眾都來自田園,在樹下看著日影,望天上雲卷雲舒,人生的感覺比今天細膩而長久,對於戲劇節奏有不同的要求。


手機的短訊,紀錄的是現在瞬息片刻的存在,而寫信,記述除了人和事,還有感受和心情。


書信會成為手稿,有一天,墨跡淡褪了,紙張乏黃了,用一條幼繩子綑起,擱在圖書館最高的閣樓裏,三百年後,一個年輕的學者,擎著一盞油燈,像考古學家走進一座墓穴,在書架上,在抽屜裏,翻查一個偉大的心靈塵封的心事。


閣樓外的屋簷下,一窩野鴿在咕咕地低叫著,暮色四合,樓影和燈光外,傳來小鎮教堂的鐘聲。


無論唸文學還是歷史,要澄清一個疑點,或者解釋一個失落的論據,論文導師一封介紹信,孤獨的學生會到遠方的古鎮,踏著一地的雪光,走進森羅的殿堂,為了找尋他研究的那個人一封手跡。


法國電影《情人》開頭,燈下鋼筆尖細吻著紙張寫作的特寫,佐以情人老去的獨白「那是雨季,我只有十六歲,住在越南─筆舌輕泛起半世紀前的樹影和水光。」先有日記,而有書信,最後才是作品,這一切與 IT無緣,因為只有提起筆來寫,在燈下,才紀錄得下地久天長的哭聲。


余光中說:「曾經湖大似海,芝加哥在空中,多少蜃樓矗多少海市,玻璃多冷鋼鐵多無情,江湖遍地是威斯康辛。」城市的藍天,獨一無二的建築風景線( Skyline),高速公路輪轉天下,忽然就把人交給一地的丹紅和淺赭,秋天的幽谷,悄悄點起漫天的炬影,若經此色彩的天地禮贊之旅,即人生最後兩年折掉,也值得的。


閱讀往期:毓民(視頻)歷史幾乜都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