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傑【327】「學饒」求真辨證

香港名嘴 2022-10-12

閱讀往期:陶傑【326】「國學」的問題


紀念國際漢學家饒宗頤先生的最佳方式,就是除了要學饒先生之理性冷靜,學習饒先生治學之「重細節、重比較」,不要什麼事都以為視點,要由西域、中亞、歐洲,總之跳出框架,用新的視野和角度,不帶感情,回望以及這個民族的問題。


這就是不必「饒學」,只須「學饒」的關鍵。


譬如,明末崇禎皇帝在李自成追殺之下,在煤山上吊自殺,國民黨的教科書說「明思宗煤山殉國」;有一塊碑寫着:「明思宗殉國處」,即為民國時代所立。


但是,什麼叫做「殉」呢?商周以來發掘的大量古墓,包括兵馬俑,有動物殉葬、宮女殉葬的骸骨,「殉」,指階級低一等的人,或比人低一等的畜生,或沒有生命的物件,為一個地位高端的人,或至高無上的理想,如君王、皇帝、主公,一起去陪死,亦有殉國、殉節、殉情。



好了,明思宗自己,明明就是大明國的至高大老闆,朱姓皇朝傳至十三代的天子,朕即國家,明思宗在位自殺,在邏輯上,就是「國家」本身死了。陪明思宗一起自殺的明末遺臣,才是「殉國」,明思宗本人自殺,是「國崩」,無所謂殉與不殉。


還有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日清戰爭戰敗服毒自殺,中國歷史教科書亦稱「殉國」。


寫書的人忘記了:明思宗自殺之後,異族的滿清蠻夷入關,一個外國統治了中國。顧炎武、黃宗羲、王船山、八大山人,皆哀「亡國之痛」,「國」到了大明一六四四年就完結,其後的漢人丁汝昌只是為一個滿清異國的蠻夷政權打工,另一個外國日本,發生了戰爭,打敗自殺,又「殉」的是什麼「國」呢?


如果說,不要緊,讀中史而「學饒」,就是要抓細節,重今古中外的比較,就抓得出許多條撒賴說謊的狐狸尾巴來。


閱讀往期:陶傑【326】「國學」的問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