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微课视频 | 练习
同步练习
1.直接写得数。
3+6×9= 23+6-11= 40+4×8=
8×8-20= 9×9-15= 30—10÷2=
2.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再计算。
500+70×5 150-40×2
500—70÷5 150—40÷2
3.笑笑买了3本漫画书花了48元,又买了一本连环画12元。一本漫画书比一本连环画贵多少钱?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63-64,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对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与总结,教学时借助采摘节的情境解决问题,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解决、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除加或除减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把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
n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n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聪明,谁最聪明呢?我们来测试一下,猜一个谜语。“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打一水果。
生:葡萄。
师:真聪明,答对了,你喜欢吃葡萄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和阳阳一家走进葡萄园,去那里参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本课,首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杨阳一家来到了采摘节上,他们进入了葡萄园。从图中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杨阳摘了35千克葡萄;杨阳的爸爸摘了45千克;杨阳的妈妈摘的葡萄可以装12箱。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先算杨阳摘了多少箱,再算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35÷5=7(箱)
12-7=5(箱)
师:列成综合算式怎样列呢?
学生试列,纠正错误。
学生汇报。
12-35÷5
=12-7
=5(箱)
2、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统一认识综合算式的算法。
3、想一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
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
设计意图:推出信息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推导出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这样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劳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