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考古是怎样一种体验?

奥玛阿印 奥玛阿印 2023-06-05

学考古是怎样一种体验?


体验就是:事业都是坑,前途是废墟。

——题记


蹭一下热度,“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选了考古专业”,这条消息昨天就看到了,没想到今天微博和朋友圈都在刷屏,还上了热搜,也有几个朋友发给我,我能干什么?只能羡慕呗。我羡慕的是那些报告、图录和手铲吗???当然不是,而是……嗯,不说了,都羡慕。也想到了张光直先生说的一段话:“首先,我要向他道喜,因为他选择了一项前途无量的学科。我不能说考古比别的学科都有出息,但是我可以说这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问,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多,人人有机会做突破性的贡献。同时,要考古一定要做田野工作,我想不出比田野考古更大在精神上的享受了。”所以我希望这女孩能够安安心心学习并享受考古,不被舆论所打扰。


真的是锦鲤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说正经的,“学考古是怎样一种体验”?看到这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现在一见想学考古的人就劝退,经常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学海无涯苦作舟”哈哈哈哈哈。这当然是开玩笑的,其实我一直觉得并不存在劝人学考古。这门学科,说特殊也特殊,说普通也普通,想学的人不用劝,不想学的人劝了也没用,所以个人喜欢就好,至于啥也不知道就想学的,真没必要。当然选择考古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我选择的原因,之前那篇《选择考古学之缘由》里已经说过了。说到“是怎样一种体验”,除了题记那句话体现的真实写照外,我觉得就是“苦与乐”并存,具体嘛,也只能简单说一下,毕竟我才刚刚入门,现在的体会很片面。


今日微博


首先是课多,超多,但是也超有趣。经常有朋友约我出去玩,我都说没时间,刚开始以为我是在推辞(谁不想玩啊!!!),都在好奇我们的课到底有多恐怖,当我把课表发给他们后,没人说话了。这是因为在大三上实习前,我们要把主干课程(主要是断代考古+技能课+理论课)上完,大一又有硬性规定的通识课,而且有些历史的课我们也要修。所以前两年的课排得非常紧张,通常一整天都有课,甚至晚上和周末也有,难得休息。不过,我们的专业课却很好玩:断代考古从旧石器到宋元明都会涉及,这些属于最基本的课程,所接触的都是各个时段的考古遗存,从几百万年到几百年的人类发展演变历程,尽收眼底;技能课,涉及绘图、测量、摄影课程,还有几门实验课,都属于实践课程,上课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上课中充满了乐趣;理论课,涉及科技考古、考古学原理等,这个看各个学校的设置,也看个人的兴趣;还有一些器物类的课。另外,我们班只有十多个人,属于小班教学,教室也和其他专业不太一样,所以很舒服。


大一下学期的课表,现在竟有点怀恋


其次,就是很重要的田野经历,考古是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参加发掘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每个学考古的人必要的锻炼,只有经历了田野发掘,才能算是一只脚踏入了考古的大门。根据我不全面的观察,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第一次下工地之前都十分紧张,觉得啥也不会,对田野生活充满了恐惧。但是,去到工地后,发现比想象中的好得太多了:专业方面,不懂的地方老师们都会耐心指导,所以不用担心什么会不会;生活方面,2020年了,水电网这些基本生活条件都是具备的(当然,我没去过条件特别艰苦的工地);日常方面,虽然每天确实很累,但只要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就会发现很有意思,而且永远都存在“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什么”的惊喜,工作之余的生活,也是妙趣横生!乡下美好的风景、各种好吃的、莫名其妙获得各种技能的提升、和朋友们长时间相处的乐趣,等等,都非常有意思,是在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当然,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发掘水平很差,还需要不断地锻炼。发掘真的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次好的发掘,确实能让人赏心悦目。我也发现,在考古工地,得到的不光是发掘水平的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和视野等方面,都会有所进步。我从去年六月份上完课后,下半年多数时间都在工地,今年由于疫情,一直待在家……嗯,这就是学考古,运气好可以一年多不能过上正常的校园生活。


在工地真的不黑!不黑!!不黑!!!


实践很重要,那是不是理论不重要?当然不是,中午还在跟朋友说,考古的包容性太强,属于跨学科的性质,要学的内容太多,也太重要,不仅是专业课程涵盖内容多,还有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要学,数学、物理、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等学科,都会有所涉及,以至于经常开玩笑说:你如果找到一门学科,跟考古没关系,算我输。这是因为考古绝不是一门只关注过去的学科,在我看来,它是一门站在今天,为了未来,而回望过去的学问。所以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有所了解。因此,除了发掘水平外,知识面也需要尽可能拓宽,需要大量的阅读。


学校里的柜子,相信我,还能放


最后,说一下学习之外的考古生活。当向别人介绍我是学考古时,投来的总是奇怪的目光,要么是觉得很高大上(明明是乡村风hhh),要么觉得这是一门土气的学科(确实很土hhh),而且多半会跟盗墓扯上关系(这也懒得争论了……)。人们对考古的不了解,确实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很多误解,好在这种情况现在正在逐渐好转。不过,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这是一门特殊也普通的学科。说特殊,是因为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以及使用的方法,确实有些不同;说普通,也是因为这只是一门学科而已,考古学者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似的人物,过的也是正常的日子。所以,我觉得学习考古,是一种正常且有趣的生活:在学校里接受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在田野里捕捉过往的生活,在博物馆里欣赏千、万年前的遗物,等等,这些都使我乐在其中。当然,我最自豪的一次是在埃及,当我准备进入胡夫金字塔内部时,别人问我不怕吗?在沙漠里,我一面狂奔,一面说着“不怕,我是学考古的”,那一瞬间,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字塔内部,其实并不能拍照


另外,我觉得学习考古的人都很好、很善良,当然不是说我自己(说我自己用的是帅气)。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老师和朋友,他们都很无私,会耐心解答我的疑惑,会很关照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了大量学术和生活方面的启迪。通过发掘生活、上课讲座和论文报告等,都能体会到他们对于考古的热爱。他们的风采,以及做学问的刻苦精神,都深深吸引着我。有很多人都说过,学考古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独有的气质,是别的学科所没有的。


总之,能学考古,我觉得我太幸运了。所以,能不能让我接着幸运下去,考上研,继续学习这门精彩的学科……orz


今早和朋友的聊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