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复旦大学雷祖海课题组JACS:第二近红外窗口聚甲炔平台分子用于构建比率型分子荧光探针
导语
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成像具有穿透深度深、光散射弱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活体深层组织荧光成像。目前NIR-II区的荧光探针主要是“关-开”型探针,此类型荧光探针可以选择性被活体内的特定底物激活,从而给出信号,但它们只能实现“有”和“无”的信号改变,利用“关-开”型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肿瘤微环境中特定底物如酶、ROS/RNS定性的可视化监测,但不能实现定量变化的监测。相比而言,比率型荧光探针由于可以通过多个通道采集信号再把各通道信号进行关联,具有自我校正功能,可以实现定量分析监测。但截至目前为止,NIR-II区比率荧光探针和探针设计策略都比较少,且能实现检测的底物种类以强氧化性物质为主,不能满足对酶等生物分子的检测需求。
近日,复旦大学雷祖海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发射处于近红外二区的分子平台Py-2,该平台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基于此分子构建了两个比率型分子荧光探针并实现了对活体深层组织内酶、ROS/RNS等生物分子的可视化量化监测。作为平台分子,Py-2可以很方便的被开发成各种检测目的的NIR-II比率型分子荧光探针。相关研究成果以“Polymethine Molecular Platform for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Probes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为题发表在JACS(DOI: 10.1021/jacs.2c10041)。论文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博士后蓝庆春和博士生于朋,通讯作者为雷祖海青年研究员。通讯单位为复旦大学药学院。
图1. 比率型NIR-II探针的生物传感机理(来源:JACS)
前沿科研成果
为了评估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作者首先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Py-2和酰化后的分子Rap-M具有近似的能隙和振子强度f值,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但具有类似的发射光谱性质,有潜力开发成比率荧光探针。进一步合成Py-2、Rap-M并测试发现:它们的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分别为965/1010 nm、795/945 nm。作者进一步通过调节Py-2和Rap-M之间的比例来模拟比率荧光信号。作者使用实验室自己搭建的InGaAs装置,采集不同深度(1% Intralipid)下这些混合物溶液的900 LP和1000 LP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通道的荧光信号衰减与穿透深度的增加同步,不同深度得出的比值保持稳定,表明在不同的穿透深度下比率信号是可靠的(图2)。
图2. Py-2作为比率NIR-II荧光探针分子平台的可行性验证(来源:JACS)
图3. 比率荧光探针光谱测试(来源:JACS)
图4. Rap-N体内生物传感应用(来源:JACS)
该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药学院、智能化递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启动经费的大力支持。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雷祖海老师简介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中山大学鄢明/张学景课题组:芳烃的自由基C-H砜基化反应及其在生物活性分子和DNA编码分子中的应用●西南大学刘堂林教授课题组:钌催化烯丙基醇的分子内1,3-芳基迁移反应●延安大学绿色有机合成药物研究中心史时辉副教授课题组:电化学促进选择性O-S交叉偶联反应合成2-磺酰氧喹喔啉●四川大学彭强课题组:非常规氨基甲酸酯侧链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
●中山大学鲁桂教授课题组:光/手性磷酸协同活化EDA复合物实现2-烯基取代吡啶的不对称氢烷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