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北京化工大学程道建Journal of Catalysis:基于结构描述符的非金属掺杂MoS2析氢催化剂的筛选
导语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程道建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atalysi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omputational screening of nonmetal dopants to active MoS2 basal-plane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via structural descriptor”的研究(DOI: 10.1016/j.jcat.2022.10.011),基于课题组前期提出的结构描述符催化剂设计方法,建立了非金属掺杂剂构效关系模型,对非金属掺杂物对MoS2的激活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筛选策略。
前沿科研成果
基于结构描述符的非金属掺杂MoS2析氢催化剂的筛选
图1. 非金属单掺杂MoS2的HER性能研究(来源:Journal of Catalysis)
图2. 非金属异核双掺杂MoS2的结构筛选与碱性HER性能研究(来源:Journal of Catalysis)
图3. 碱性HER中间体吸附能与碱性HER性能之间的关系(来源:Journal of Catalysis)
图4.(a-b)结构描述符与碱性HER中间体吸附能的线性关系。(c)结构描述符与碱性HER过电势的线性关系。(d)预测模型的推广应用,适用于同核双掺杂、非金属掺杂与S空穴共存的MoS2(来源:Journal of Catalysis)
图5.(a)通过微观动力学模拟获取非金属掺杂MoS2的极化曲线。(b)基于结构描述符的HER活性预测的趋势复现实验文献结果(来源:Journal of Catalysis)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程道建教授和许昊翔副教授,第一作者是河南工业大学的许晓培博士。相关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通讯作者简介
许昊翔,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围绕能源化工和石油化工中的热催化与电催化反应,通过耦合量子化学计算和统计力学方法,从电子结构和原子层次揭示催化反应机理,阐述金属催化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实现了新型金属催化材料的分子水平设计。目前,已在Nat. Catal.、Nat. Commun.、ACS Catal.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33篇文章,3篇被列为高被引论文,他引1700余次。获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CPCIF-Clariant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优秀奖。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南通大学吴丽教授课题组Chem. Sci.:可调谐的窄发射超亮AIEdots用于多路荧光成像
●华南理工何春茂组和华科大廖荣臻组合作ACS Catal: 工程改造NO转运蛋白Nitrophorin 2用于催化烯烃环丙烷化
●华中师范大学朱成周课题组Chem:Pd纳米簇助力Fe单原子的自旋调控实现酸性条件ORR新进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矫维成教授:复合微球相变材料实现热能捕获和多功能传感
●中山大学吴武强教授团队:埋底界面化学连接协同缺陷钝化,构建效率超22%且热稳定性好的钙钛矿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