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丨成尚荣:价值体认,劳动教育的核心
劳动教育已明确地成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其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劳动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加强,这一态势令人欣喜。在肯定、赞赏的同时,另一个问题正在我们心头浮现:劳动教育该怎样深度推进,又怎样持续发展?其关键在哪里呢?
劳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是由这一完整概念展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起劳动教育的完整框架。这一框架有不同层面及不同的要求。在认知层面,要懂得劳动的重要意义,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在情感层面,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以劳动为乐;在能力层面,要学会有关劳动的技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工具,具有劳动的本领;在行为层面,劳动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成为一种行为模式。劳动教育应在各个层面同时展开,不可偏颇,并注重互相融通,整体推进,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德智体美各育协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劳动教育这一整体框架应该有个核心,即从不同层面的深处去寻找,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应坚定地指向一个基本的、共同的问题:劳动的价值观。人们几乎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低俗与高尚、先进与落后都与价值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意义,形成什么样的人生格局,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观犹如人生的指南针,它当然也应当是劳动教育框架的核心。
由此,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价值体认,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使之内化为价值观。如前所述,有什么样的价值体认,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教育,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状况;价值体认,影响并决定着劳动的意义,影响并决定着学生劳动的自觉水平,也必定影响并决定着劳动教育的境界。把劳动教育的核心置于价值体认,既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超越,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是对劳动偏狭于某一方面或止于表层的超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培养劳动者。他说,“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成真正的人”“每天劳动不止,让心灵如天天耕地的犁耙光洁如镜”,通过普通而平凡的劳动“登上人类尊严的最高阶梯”。苏霍姆林斯基正是紧紧围绕价值体认进行劳动教育,用价值体认将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融合起来,促使劳动教育走向深处,走向审美境界,让劳动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价值问题、价值观培育与践行问题,属于哲学范畴,需要理性思考。价值体认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哲学理解的方式。只有对价值体认,包括对价值体认维度进行哲学解读,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认,才能保持思想、理念的张力,并渐渐地沉淀为学生的价值观,并成为行为的指南针。
劳动教育的价值体认在不同的维度中存在着,我们应当明晰劳动教育价值体认的四个重要维度。
价值体认一:劳动与人性——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对人的本性研究,并由此研究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论述: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他的体力和智力的表现;在劳动这一真正的活动过程中,人使自己得到了发展,成为人自身;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即产品的手段,而且是目的本身,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一种有意义的表现,因而劳动是一种享受。
人的本性就是自由自在的活动,这种自由自在的活动便是劳动。这一价值的揭示直抵人的本性。意思很明确,设若失去了劳动,便失去了人存在的实质,反之,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得以体现并发展的;学生要有自由自在的存在感,必须通过劳动,在劳动中获得。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人不劳动不立,这与人无德不立,是并行不悖的。因此,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参加劳动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加的要求,是自觉的而非强加的,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只有自觉、自主地参加劳动,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
价值体认二:劳动与幸福——劳动是幸福之井。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有学者甚至还认为,幸福是教育的核心目的。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往往不是很清楚。歌德在《浮士德》中借用浮士德的口吻对人们说:“既不是财产和权利,也不是感情的满足,能实现人对人生意义的期望:在这一切中……只有在生产性的活动中,人才能使人生有意义。”他说的“生产性活动”指的就是劳动,他说的“有意义”,指的就是人生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则将幸福与劳动统一在一起,他认为:“尽管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远非所有的人都愿用劳动去掘深幸福之井,并从中发现新的幸福源泉。”不仅如此,他还将劳动教育比作培养手执“金钥匙”的“真正的人”。这些诗意的表达极富哲理。
当下,学生生活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对幸福很容易片面地认为是对金钱的占有、财富的获得和生活的消费、娱乐、享受等,由此产生了物质条件的攀比心理,幸福价值观发生扭曲,误以为幸福是天上掉下来的,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享受是应有的权利。殊不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劳动的流汗中,才会有真正的愉悦体验和幸福的感悟,才会真正懂得幸福就在劳动中。这样的价值体认尤为重要,特别宝贵。
价值体认三:劳动与创造——劳动开发人创造的潜力。劳动被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创造的过程,这不只是马克思所特有的思想,不少思想家也有同样的观点。毋庸置疑,劳动推动了创造,劳动本身就是创造,创造了工具,创造了生活,创造了世界,停止了劳动,也就停止了创造。劳动不止,创造不止。
日常生活中,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应知应会,这些都是必需的、重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应知应会中,应当包含劳动创造的内涵,并且要从应知应会走向创造。创造是劳动的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不能只限于高学段的学生,即使小学一年级、包括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小也应懂得,我们要通过劳动来创造。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对劳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种新的挑战。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有的学生误以为无须劳动、无须创造了,一切听从人工智能摆布,人成了智能机器的附庸甚至奴仆。恰恰相反,人更应懂得技术是人创造的,人与人工智能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无限的想象力,人应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通过劳动去创造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创造完美的未来。
价值体认四:劳动与道德——爱劳动是有道德的表现,在劳动中提升道德。美国总统林肯曾这样评说能力与道德:“能力,让你登上高山,而让你永驻山巅之上的,则是道德。”有道德的人热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这些是道德的内涵之一,是有道德的表现。而道德则提升对劳动价值、意义的认知,同时提升劳动者的劳动境界。道德将成为劳动素养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常说,劳动可以改造人,正是这个道理。总之,劳动与道德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我们认为劳动价值体认是一种道德价值的提升,劳动价值体认成为道德价值体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高度。
反观当下的道德教育,长期存在着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是其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劳动情感的淡漠、劳动观念的淡薄、劳动技能的淡化、劳动习惯的淡出,往往折射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能力、道德行为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历史告诉我们,实践也一次又一次证明,劳动锻造着人的道德品格。刚毅、坚强、朴实、勤俭、吃苦耐劳等,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与品质,无不与劳动有关,可以视为劳动馈赠给学生珍贵的礼物。在加强道德教育的今天,应当让劳动教育价值与道德价值相互辉映,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以上关于劳动的价值体认,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精辟的概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应当让这些价值体认真正落到实处。
劳动教育价值体认有多样的途径,也有多种方法,学校在实践中开拓了各种渠道,创造了有效的方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当我们进一步明晰了价值体认这一劳动教育的核心后,相信在认真梳理、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得更深入。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文章作者: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