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何去何从?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查森国际商业研究中心(The Chaze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举行了一次线上学术研讨会,探讨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全球供应链将如何重启。
研讨会由《纽约时报》高级经济通讯记者Neil Irwin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查森中心高级学者Amit Khandelwal和Medini Singh,以及安永全球和美洲地区供应链负责人Glenn Steinberg。
新冠疫情导致的众多后果中,全球供应链断裂首当其冲。早在疫情之初,《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就已有94%的企业出现供应链中断。超市货架一抢而空,医护用品价格飙升,口罩、手套、呼吸机等物资匮乏,让很多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这让人们不禁质疑,这条全球供应链是否早已存在危机?
在手忙脚乱地寻求经济复苏同时,人们必须要反思供应链的结构问题。全球供应链的弹性,将是未来几年业内讨论的重点。研讨会成员一致认为,技术是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也是推动供应链变革的源动力。
一直以来,供应链持续处于线性形态,企业运作环节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分别是一个个孤岛,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协作,最终的分销商对之前的几个角色甚至没有任何了解。
安永全球和美洲地区供应链负责人Glenn Steinberg表示,全球疫情实际上给依赖供应链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他们必须关注三件事情:
以人为本
大规模创新
加快发展技术
如何加强供应链弹性?最简单的做法是增加库存。
传统观点反对囤积过剩,但是和流水线中断带来的损失相比,库存成本微乎其微。问题在于,虽然积压一定库存的做法看似审慎,但在许多行业中,商家是无法实现囤货的。
而真正聪明的玩家已经在利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了。
利用基础软件和传感设备,制造商和分销商可以为每一个产品的整个供应链创建出虚拟副本。而通过对流程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建模,企业就可以模拟很多突发情况,并由此测算不同状况对于每一个供应商,以及整个生产计划和交付情况的影响。
那么,谁来为技术买单?
当下不断完善的数字基建,以及不断下降的测算成本,使得大多数技术方案的价格趋于实惠。对于一些成本较低的供应商来说,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几近“移动型”运作,这种模式带来的超高效率足以抵消微不足道的技术成本。
但是对于那些拥有大型生产流水线的行业则完全不同。查森中心高级学者Medini Singh指出,需要持续流水作业的企业,比如汽车制造商,这种技术投资可能在几十年内是无法逆转的。
“因此在计划下一阶段的基础建设时,这些公司需要考虑清楚,他们遭受的冲击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的。”查森学者Khandelwal补充道。
全球化的成本效益仍旧诱人,不会被放弃。
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使得跨国企业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探索替代的供应链资源。很多国家正在加速成为供应来源,比如越南承接了很多高端部件组装的需求,而埃塞俄比亚则吸引了很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
因此,全球多元化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小觑,而多元不仅应该体现为供应源数量的增加,还需要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保证在某个地区遭受冲击时,企业还有其他的来源可以选择。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制造业的“游牧”性质会愈加明显。
不断增加的技术实力,加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使得中国正在从一个单纯的世界工厂,转变为一个在全球新兴市场中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型参与者。
Singh说道,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中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疫情过去,一切似乎恢复如常,到了这次的新冠疫情来袭时,中国的GDP已经占据了全球的16%;我们不知道下一次的冲击将会来自何时何地,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时中国的GDP将会高得更多。
相关链接: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编译/于慧宸
责编/曹家宁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