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间丨露宿街头的医院护工:确诊了,这是个好的坏消息

陈曦 在人间living 2020-08-25
来自专辑
武汉2020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搜索「在人间」并关注

我是河南人,在深圳读研究生。疫情期间,我和好友筱筱在一个机构做远程志愿工作,负责收集求助信息,核实后,再由机构统一上报有关部门,安排收治。


2月8日,晚上8、9点,我们收到一条求助信息:两位护工阿姨在武汉某医院照顾病人时感染上新冠肺炎,但医院、社区都不收治,目前在外流浪。

那天刚好是元宵节,筱筱和我讲的时候,我正在吃汤圆看元宵晚会。看到信息我有些震惊,回复她:第一次听说在医院工作的人在医院染上病了,不能住院要流落街头!

我放下吃了一半的汤圆,打电话过去,通过阿姨以及其所在的家政公司的讲述,大概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陈姨和张姨,分别48岁、52岁, 她们从湖北孝感和黄冈来武汉,经家政公司介绍在医院打工。在新冠肺炎爆发前,她们已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下称后湖院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是资深护工。她们白天在病房照顾病人起居,晚上就支一个陪护床,睡在病人旁边。张姨说,她经常很长一段时间不出医院大门,24小时在病人身边。

1月26日起,后湖院区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该院其余病人被转至武汉中心医院本院,陈姨和张姨也跟着照顾的对象一起转移。转移后的第二天,陈姨照顾的老年患者开始发烧并被隔离。2月5日,陈姨也开始发烧。2月6日晚,陈姨在医院做了CT和验血,结果与新冠肺炎症状形似。

同日,在同一病房工作的张姨也出现症状。7日,陈姨做了核酸检测,张姨则做了CT和验血。“双肺散在斑片状感染病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疑似感染。“马上去社区登记吧”,医生告诉张姨。疫情下的武汉,医院是不能直接接收病人的,病人只能先上报给自己所在的社区,再由社区安排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收治。

■ 两位护工阿姨的检验报告单。

听到自己可能被感染,“很害怕,没想到遭遇这一出”, 张姨说。因为平时都是以医院为家,吃住都在医院,她们便赶紧联系了医院所在的社区,但是社区说她们不是本社区居民,“管不了”。阿姨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社区,她们没有其他住处。此时医院也不让她们住了,护士长让她们必须离开,一是她们没有要照顾的病人,二是她们也疑似感染了。

张姨想回老家治病,但是武汉封城,出不去,回不了家。她们不知道自己能去哪,白天就在医院门口的花坛坐着,晚上就找个附近楼房的楼梯间睡。“我们带的衣服也不多,武汉晚上又很冷,我们第一天夜里冻得直哆嗦”。


我核实信息后,按照正常流程上报了。

“能不能先想办法找个出租屋或者酒店,先解决阿姨们的住宿问题,总不能一直睡街头吧。” 我有些担心,两个阿姨现在只是疑似病例,上报了也不会马上解决,一般都是优先安排已经确诊的重病患者。我把这个担心发在了志愿者群里。

“那就发微博吧,带话题”,筱筱比较了解这方面。说做就做,10点,我们发出求助微博,希望给两位护工阿姨找到住处,很快转发量就到了2.5万。

董董是最先联系我的,她们是一个线上的志愿团体,人不在武汉,但可以帮忙联系医院附近的酒店,住宿花销她们也可以出。

第二个联系我愿意提供帮助的是大白,她说问一下在武汉有房子的朋友,“两个阿姨是疑似患者,住你朋友那里没问题吗?”我觉得疑似感染这个情况要先和提供帮助的人说清楚。

没过多久,大白告诉我找到了,但是需要阿姨自己过去,不是很远,开车10分钟就能到。我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阿姨。

但是怎么过去又成了难题,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我们把求助信息发到武汉志愿车队的群里,没有收到任何回复。我试着联系了一个熟人,对方表示没有防护设备不敢接送。也能理解,面对传染力如此强的新冠肺炎,谁会冒着风险在没有隔离防护的状况下接触疑似患者呢!

■ 车主因为护工阿姨是疑似患者不肯接送她们去住的地方时,两个阿姨不停向我展示她们随身携带的消毒用品,但是对方依然觉得没办法保障。

董董也没有好消息,几乎所有酒店都被政府征用了,有房间的也不愿接收发热病人。酒店这条路也行不通。

一直到凌晨3点,我们都没找到愿意送阿姨过去的人。没办法,我只得告诉阿姨等天亮了再想办法。

后来我才知道这一晚对两个阿姨意味着什么,这是她们在街边睡的第二晚,恐慌,没有住处,不知道明天能去哪儿……她们几乎一晚未眠。


微博发出后,我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是真的吗?两个阿姨现在情况怎样?”“你们试试这个电话”……人民日报等媒体也主动联系我们说可以帮忙登记,也有记者说想采访两个阿姨。

我和筱筱都不在武汉,只能远程打电话联系。我们相继联系了三家机构,无果。得到的回复或者说不归他们管,或者说可以上报,但是什么时候有结果,目前“不知道”。

社区说很多本地居民都还在排队,没办法安排;医院说他们这个院区不接受发热病人,双方都让我们去找对方或者其他人问问。这一天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不行”。

坏消息却接踵而至,同意提供住房的好心人,因为物业公司不允许疑似病例进入小区,收回了许诺。

陈姨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确诊了。

■ 两位护工手持CT的照片。

下午3点,我们突然联系不上她们。后来,她们说是有人来接,但是谁接的,去了哪里,阿姨始终不肯说。我和筱筱担心她们的安全,赶紧告知阿姨的女儿和家政公司。

张姨的女儿告诉我,有一个同乡送她们去了一个小旅馆,40块钱一晚,两个人就挤在一个只能放下一张床的房间。她们去旅馆时隐瞒了病情,“她们也知道这么做不好,可实在是太累了,两天了没有睡好觉,就吃了几块饼干,还是雇主给她的。我妈有糖尿病,不能吃甜的,实在饿极了。

我想,如果被人发现、举报,能入院也行,现在两人至少可以休息一下。我和阿姨讲要深居简出,尽量不要出门接触人。但她们根本没有接触人的机会,刚刚睡下,就被叫醒。她们被赶出来了。除了医院门口,她们不知道能去哪儿。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那时候已经晚上8点多了,如果再找不到住处,她们将继续流落街头。我重新联系了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人、机构,告诉他们陈姨确诊的消息,希望可以加急处理。一个负责登记的志愿者告诉我,如果确诊了也就好办一些,按照武汉现在的救助标准,确诊可以直接登记上报医院。但最快也要明天才能有结果。

确诊了,就方便上报,这真的是一个好的坏消息。

社区的人也说他们会安排阿姨去隔离点,但是要排队,也算有一点进展了。

期间我曾联系一个区里的负责人,她也得了肺炎,但会帮忙解决。这个冬天,武汉生病的人真的太多了。

晚上,我有些失落。我不知道明天还能有什么新的办法,更害怕阿姨灰心失望。记者老谢说,难免的,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薄弱。每天媒体都在更新确诊人数、治愈人数,但每一个生命都不是数字。两位阿姨甚至可能都不在统计数字之内。

晚上11点多,老谢的同事给阿姨送去了棉衣热饭,她们已经好久没吃过热乎的东西了。接近零度的武汉不再那么冷。

2月9日,也就是我们发微博的第二天晚上,阿姨依然睡在街边,求助依然在继续。



可能是我们多渠道的求助起到了作用,也可能是因为武汉“应收尽收、应诊尽诊”新指令的下达,2月10日下午,社区便送阿姨到了武汉弘济骨科医院,这是一个临时隔离点。

两位阿姨难得放松下来,显得很开心。她们不停地和我讲在隔离点的事情,把居住环境,护士送来的吃的、药,都拍照片发给我。尽管此地不能安排治疗,但她们觉得不用再睡街边,已经很好了。

■ 阿姨向我展示隔离点发给她们的生活用品,吃的和药。

两天后,她们分别被送去医院接受治疗。张姨以疑似病例入院,后来也确诊了。张姨还说医生给了治糖尿病的药,血糖也比较稳定了。

2月13号,全国新增确诊人数突然多了一万多例,很多人感到恐慌,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好消息。更多“统计数字”之外的人被看到了。

3月5号,她们住院半个月后,张姨说,她最近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医生说再观察2天,没问题就可以出院。陈姨的身体状况也在好转。

“那出院以后去哪儿呢?我有些担心,一般出院的都会被社区的人接走,送回社区点继续隔离。不知道送阿姨来的社区愿不愿意接收她们回去,康复后有没有人愿意租房子给她们住。

“医生说,等我们康复了,社会还会送我们去隔离点隔离”,听到这个答案我松了一口气,至少目前听到的都是好消息,一切都在好转。或许等到春暖花开时,阿姨已经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事后有人给阿姨捐款,阿姨坚持不肯收。她们说一日三餐都有保障了,有吃有喝的,外面还有很多无法得到救治的人,他们更需要帮助。

我和筱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筱筱开玩笑说:“我们这次也算做了件好事,可惜没留名字。”我们继续登记求助信息、核实,我们知道我们抓紧多登记一个人,说不定就可以多帮助一个人,甚至是挽救一个生命。

记得2月15日那天,两个阿姨和我讲,她们已经被安排入院,不知道怎么谢谢我,我说:“那等您康复了,我去武汉了,您请我吃热干面……

真希望那一天可以早点到来。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疫情故事,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新型肺炎疫情牵动人心,
《在人间》现面向全国网友征稿

(一) 疫区影像日记
如果你身处疫区
请你用照片(视频)和文字记录
你所听闻和见到的一切
照片不少于3张
文字不少于300字
投稿方式:微信联系人间君(zairenjianliving)

(二)抗击疫情真实故事

无论你是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

确诊或疑似患者及家属、已治愈出院人士等等,

如果希望讲述疫情相关经历,

请微信联系人间君(zairenjianliv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