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时空】人物故事 | 19年坚守在生命禁区,她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那曲
【边疆时空】人物故事 |“赛比墩女儿”夏忠惠:用一生报答父老乡亲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翻过喜马拉雅的崇山峻岭,透过云雾缭绕的日拉雪山,远远望去,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的一个小村庄,也是卓嘎和央宗姐妹居住了几十年的家。半个世纪以来,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带领下,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姐妹两人就像扎根雪域的格桑花一样盛开在祖国边陲。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全景
01 | “三人乡”也不能让国土少了一分 |
被重峦叠嶂的喜马拉雅山脉包围,玉麦乡其实离隆子县城的直线距离不过40公里。可是,以前想要进出玉麦却并不容易。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横亘在玉麦人出山的路上,运气好的话一趟要走十几个小时,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就别想进出了。
在玉麦乡,每年有260多天是雨雪天气,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5月底大雪封山。由于山高谷深,玉麦能耕种的土地有限,各种物资供给全靠从山外运进来。
在这样的地方坚守,既要忍受着物资的匮乏,也要克服一年有大半年与外界隔绝的孤苦。
小时候的卓嘎、央宗特别渴望大山外的世界,不太理解父亲的行为。特别是政府已经帮助他们一家搬到了条件稍好的曲松村,可是却被担任玉麦乡乡长的父亲带着家人赶着牛羊又回到了玉麦。
卓嘎(左)、央宗姐妹俩在一起
“阿爸说他这个乡长连自己的家都守不好怎么守好祖国的土地。”卓嘎说父亲桑杰曲巴教导他们放牧也是为祖国守边疆。“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要守好!”父亲的话印在了卓嘎和央宗幼小的心里。
姐妹俩记得,阿爸每次去山外开会,都会给她们带回一些山外好吃、好玩的东西;还会给他们传达上级的指示。
有一次,桑杰曲巴外出开会,买回了红布和黄布。姐妹俩高兴地以为阿爸要给她们缝制新衣裳了,可是看到阿爸在两块布上比来比去,量了又量,随后用剪刀把红布裁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儿,又在黄布上一颗颗剪出五角星。
央宗记得,平日里慈祥的阿爸那天一脸严肃,不说话,全部的心思都在手里的一针一线上。终于缝好了。桑杰曲巴把孩子们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是中国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的国旗!”
卓嘎在家中晒奶渣
那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卓嘎和央宗家的屋顶,成为玉麦河谷里最靓丽的一抹红。
那一天,卓嘎姐妹懂得了“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央宗15岁那年冬天大雪纷飞,阿爸送生病的阿妈外出就诊,在翻越日拉雪山的途中阿妈再也没有醒过来。也是在日拉雪山,卓嘎和央宗的16岁小妹妹被暴风雪吞噬。但是,桑杰曲巴带着两姐妹仍坚守在玉麦,“不能走,国土一分也不能少!”
此后,父女三人组成“三人乡”,阿爸负责巡山放牧,卓嘎姐妹守着家园。
被喜马拉雅包裹、与世隔绝的“三人乡”是怎样过日子的呢?
一年四季,房子中间用3块石头垒起来的火塘里火苗不灭,这样才能增加一点温度。冬天酷寒,除了紧挨着火塘,姐妹俩只能靠不停劳作才能使手脚增加温度;每一颗粮食都在大雪未封山时用牦牛驮进来;因为没有袜子穿,放一天牧回来的卓嘎和央宗要在靴子里换好几遍干草,保暖除湿。
卓嘎和央宗(左)在缅怀父亲
那个年代,玉麦南部原始丛林里有孟加拉虎、豺狼、雪豹和熊等野兽,阿爸每次去放牧,卓嘎、央宗都提心吊胆。可就算这么苦,在阿爸坚定信念的指引下,在艰难生活的磨砺中,姐妹俩把根扎在了这个36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扎在了喜马拉雅的南部,捍卫着神圣国土的尊严。
1988年,当了29年乡长的阿爸退休,卓嘎接替阿爸的班,一干又是23年。妹妹央宗是副乡长兼妇女主任,一干也是17年。
02 | 守土固边的人越来越多 |
随着国家日渐强大,玉麦的喜事也渐渐多了起来。1996年,玉麦乡有了第一位党支部书记,山外还迁来两户人家,玉麦再也不是“三人乡”了。
央宗27岁、卓嘎35岁时都分别成了家。玉麦乡第三代人出生了,他就是央宗的儿子索郎顿珠。索郎顿珠稍大一点的时候,也开始随大人们去放牧。在一次次的翻山越岭、风雪洗礼中,索郎顿珠渐渐懂得了亲人们守边的坚定信念,他也立志要成为波啦(爷爷)和妈妈、姨妈那样坚守的人。
央宗和他的儿子索朗顿珠在一起
2001年,桑杰曲巴最大的心愿实现了,玉麦通往山外的公路修好了。他激动地给第一辆开进来的“铁牦牛”敬献哈达。也就是在这一年,老人没有遗憾地走了。
自公路打通以后,玉麦的日子也一天一个样。得益于西藏自治区边境小康村建设,通往玉麦乡的路将进一步改造升级硬化,卫生室、学校也即将建成完工,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玉麦还被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列入10条中国“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
“玉麦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更要守好这里的一草一木,守好我们的喜马拉雅。”卓嘎和央宗姐妹说。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李静
【边疆时空】人物故事 | 19年坚守在生命禁区,她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那曲
【边疆时空】人物故事 |“赛比墩女儿”夏忠惠:用一生报答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