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时空】马光 | 开海贸易、自然灾害与气候变迁——元代中国沿海的倭患及其原因新探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
作者简介
马 光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元明之际东亚海洋史、近代社会经济史。在Journal of Asian History(A&HCI)、《近代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
摘要:对中国倭患问题的研究,以往学者多集中关注明代嘉靖大倭患,但对元代倭寇问题却缺少相应的热情。事实上,至迟在1309年,倭寇就已开始侵扰中国沿海。之后,不但东南沿海惨遭倭患,就连北方的山东、辽东等沿海各地也频受倭扰。学界多认为倭患与海禁紧密相连,然而,元代允许日商来华贸易,较少实行海禁,但倭寇活动依然猖獗。由此可见,倭患与海禁并无必然联系。在探讨倭患原因时,学界多从中、日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形势、海洋政策等角度思考,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气候与环境因素。日本频繁出现的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动荡局势的重要诱因,而气候变冷则导致日本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进而导致倭寇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四处掠夺。如果说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等是深层因素,那么庆元等地官吏的贪污腐败和勒索无度则是部分倭寇事件的直接导火线。
关键词:元代倭寇、中日关系、自然灾害、气候变冷
一、引言
元明时期,中国沿海地区频遭倭寇侵掠,沿海居民多受其扰,苦不堪言。倭患不但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与日本、朝鲜的外交、军事、经贸活动亦有深远影响。
陈懋恒著《明代倭寇考略》
关于倭寇侵扰中国的起始时间,学术界普遍认为应始于元代。然而,从研究时段上看,以往学者多集中关注嘉靖大倭患,却对元代倭患缺少相应的热情。毫无疑问,嘉靖时期的倭寇问题最为严重,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最大,理应受到重视。但是,从东亚史的视角来看,倭患历时至少长达四个世纪(13–16世纪),不同时期的倭寇有很大的差异,若集中研究嘉靖大倭患而忽视前期倭寇的话,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所以,要想对历史上的倭寇问题做一个全面梳理,就必须追踪溯源,对早期的倭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并不多见的有关元代倭寇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分析倭患形成的原因时,以往学者或分析朝鲜半岛和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海防力量,或着眼于日本国内的动乱形势,然而却鲜见从气候与环境的角度来考察当时的东亚局势。日本国内的动乱是否与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有关?倭寇侵掠朝鲜半岛、中国沿海是否与饥荒有关?饥荒的发生是否与气候变冷导致粮食减产有关?这些都是之前学者鲜有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之进行试探性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敬请方家指正。
田中健夫著《倭寇———海上历史》
二、倭寇在元代中国沿海的活动
从东亚范围来看,有关倭寇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414年所立的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的碑铭。自1223年始,倭寇多次侵扰朝鲜半岛,给金州、海州等地的沿海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元代,倭寇在中国沿海的活动也相当频繁,尤其是在元末,“倭屡入寇,抑无所纪”。中国沿海各地,从福建到江浙,再到山东、辽东沿海,均遭受过倭寇荼毒。
倭寇侵扰沿海,多与来华日本商人相关,尤其是庆元地区的倭患更是如此。元朝虽然有时也实行海禁,但海禁时间较短,政策不具有延续性,而且禁民不禁官,禁内不禁外,海禁期间甚至仍然鼓励招徕外商。在这种环境下,元朝海外贸易兴盛,日商频繁来华贸易。据不完全统计,至元十四年(1277)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的88年间,中日之间至少有43次通商,而实际数量可能为此数的数倍之多,且绝大多数为日本商船来华贸易。即使是在元日处于敌对的状态下,元日两国间的贸易也不曾中断。从地理位置来讲,庆元距离日本最近,故自宋代以来一直就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来华的日本商船几乎都是驶抵庆元。
广开土王碑
然而,日本商人到中国贸易时通常都会携带武器。这些武器既可用于海上自卫,但同时也可用于杀烧抢掠,为中国海防埋下了安全隐患,故引起了元朝政府的警惕。日本“唐宋以来,但修贡而不闻寇抄,中国亦加优恤,不为防御”,但元朝自两次东征日本时,开始注意部署沿海军力以防日本侵扰。至元十六年,日本商船四艘,篙师二千余人至庆元港口,庆元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哈剌带在确认日本商船并无威胁之意时,方准其贸易。至元二十一年,元朝任命哈剌带为沿海上万户府达鲁花赤。次年,哈剌带“奏对请庆元亲军衣装,禁戢倭人、海寇、私盐数事,上嘉纳之”。至元二十九年六月,日本到庆元贸易,风坏三舟,惟一舟到达。十月,日本舟又“至四明,求互市,舟中甲仗皆具,恐有异图”。为此,元廷又“令哈剌带将之,以防海道”。大德六年(1302)十月,改浙东宣慰司为宣慰司都元帅府,次年元帅府从婺州徙治庆元,以镇遏海道。大德八年二月,鉴于江南沿海地区的兵力薄弱,元廷又调集蕲县王万户翼汉军100人、宁万户翼汉军100人、新附军300人守庆元,蒙古军300人守定海。四月,又“置千户所戍定海,以防岁至倭船”。大德十年日本商人有庆等人驶抵庆元进行贸易,“以金铠甲为献,命江浙行省平章阿老瓦丁等备之”。
随着贸易的进行,庆元有些地方吏卒对日本商人“不能用公前后待之之道,而利其货宝,劫之以兵”,“欺虐凌侮,致其肆暴,蓄毒火攻,残民骨肉”,从而引发了至大二年(1309)日本商人火烧庆元的暴行。暴乱初发时,当地官员却“不能敌”,致使日本商人在庆元大肆焚掠,“倭人作乱,火城市,杀吏民”。彼时,日本商人到庆元贸易都是“馆于庆元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为历史悠久的著名寺院,然而在这次日本商人暴动中却未能幸免于难,“火于倭人”,惨遭破坏。这些日本人虽是商人,但是却“戈矛剑戟,莫不毕具”,攻击性极强,就连当时的浙东都元帅府也受到了冲击,幸得张复初等人的英勇抵抗,“格杀其渠贼”,方得解围。
庆元路总管府铜权
庆元著名的玄妙观也在这次倭寇侵掠活动中被烧毁。据虞集(1272–1348)《庆元路玄妙观碑铭》载:“岛夷岁以土物互市,郡境吏卒侵渔之,不堪以忿,持所赍流黄等药火城中。官府、故家、民居几尽,观亦与焉。盖至大二年也。”《庆元路玄妙观重修道藏记》也称玄妙观“入国朝,易今名。继有倭夷之灾,观与藏俱毁。至大辛亥,吕真师既谋兴复,首葺藏殿,置轮机,具像设。”据此可知,玄妙观被倭寇烧毁,后又于至大四年重新修复。
元人吴莱在延祐元年(1314)前后所作的《论倭》中对倭寇杀伤抢掠的行径和庆元官兵无力应对尴尬境遇做了生动描述:
乡自庆元航海而来,艨艟数十,戈矛剑戟,莫不毕具,铦锋淬锷,天下无利铁。出其重货公然贸易,即不满所欲,燔焫城郭,抄掠居民。海道之兵,猝无以应,追至大洋,且战且却。戕风鼓涛,汹涌前后,失于指顾,相去不啻数十百里,遂无奈何。丧士气,亏国体,莫大于此。
吴莱著《渊颖吴先生集》
为加强沿海戒备,至大二年,江浙省从水路沿海万户府新附军中调取三分之一,与陆路蕲县万户府汉军相参镇守。至大四年十月,因“庆元与日本相接,且为倭商焚毁”,枢密院遂下令于“冲要去处,迁调镇遏”,加强海防力量。延祐三年(1316),“大臣以浙东倭奴商舶贸易致乱”,遂奏请派遣汉卿宣慰闽、浙,抚戢兵民,海陆为之静谧。延祐四年,王克敬被派往庆元“监倭人互市”。“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王克敬到任后,实行怀柔政策,将卫兵“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
日本学者藤家礼之助认为至正年间日本商人焚掠庆元事件为“倭寇的前奏”,高荣盛进而认为该事件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或肇端,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之后的一系列倭寇事件,为元代倭患的一个“标志性起点”。从后来所发生的诸多倭寇事件分析,笔者非常赞同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
至正庆元倭患平息不久,庆元又爆发了另外一次严重的倭患事件。据元朝学者程端礼1344–1345年的记载:
初,倭寇来鄞,防御之官控御无度,且启肆慝,焚屋庐,剽玉帛,民甚患之。公镇遏,严师控制,贸易持平,表之以廉介,怀之以恩威,乃俛首詟服,恭效贡输之礼。尝中夜倭奴四十余人擐甲操兵,乘汐入港。公亟讯之,得变状,征所赂上官金还之。倭旋及昌国北界,掳商货十有四,掠民财百三十家,渡其子女,拘能舟者役之,余氓奔窜。公亟驾巨舰追之。进其酋长,谕之曰:“曩不轨,在律无赦。圣上仁慈,不忍殄歼。汝敢怙终,复肆虿毒!汝亟用吾命,幸宽贷之。稍予迟违,则汝无遗类矣。”皆股栗战恐,愿尽还所掠以赎罪。公从之,遂招徕其民,给衣食,使之保聚,皆两举手,环公拜且泣曰:“吾父母也。”
日中交流二千年
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这是最早明确使用“倭寇”一词的中国文献。文中所记的谔勒哲图(1299–1344),图伯特氏,世居燕山,祖上战功显赫,延祐庚申(1320)钦受符命授怀远大将军蕲县翼上万户府、达噜噶齐,正三品,不久又奉檄镇海口,因功受赏,加授定远将军,至正甲申(1344)拜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加中奉大夫兼前职。程端礼“知公颠末最详”,故撰文记述其生平。
结合上下文背景可知,此次倭寇事件大约发生在1320年代。因当时庆元地方官吏贪污腐败,苛待日商,故引起后者愤而报复。当时进犯鄞县的倭寇人数也颇多,一次就多达40多人,且携带利器,组织有方。倭寇流窜到昌国北界(今浙江嵊泗县境内)后,抢劫了14处商家和130家民宅。倭寇不但抢商货、掠民财,而且还焚屋庐、掳民人,给沿海居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平息倭寇,谔勒哲图一方面促进公平贸易,另一方面则加强军备,严防倭寇。在“驾巨舰”追击到倭寇后,谔勒哲图并不是直接将之歼灭,而是晓之以大义,最终将之招安。谔勒哲图采用恩威并施的方式很快将倭寇平息,从而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赞扬,“立祠铭其德于石”,元朝著名诗人乃贤(1309–1368)、张仲深、张宪等均有专门诗作纪念谔勒哲图抗倭事迹。
乃贤像(乃贤,又作“迺贤”、“纳延”、“纳新”等)
泰定元年(1324)六月六日,倭寇进犯鹤沙(今属上海浦东新区),残杀居民达600人,瞿妇乔永贞氏拒辱反抗,后死于倭寇刀下。赵天放歌颂其气节曰:“倭贼杀民凡六百,独有妇乔死贞白。”泰定二年(1325)十月,日本商船又驶抵庆元海口,浙东宣慰司使马铸随即向之宣告朝廷严格管理贸易的旨意。然而,日本商人初闻旨意之时,“疑骇不肯承命”。马铸见状,一边反复申谕,一边整顿军队,加强巡警,规范商贸。最终,庆元的中日贸易市场得以正常运转。至顺元年(1330),张震任庆元路同知,总管府事。张震上任后,继续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接之以诚而防之不测,交易而退,遂以无事”。
至正十七年,方国珍控制浙东地区,陈仲宽将往其麾下任职,乌斯道作文《送陈仲宽都事从元帅捕倭寇序》为其送行:
倭为东海枭夷,处化外。比岁,候舶趠风,至寇海中,凡水中行而北者病焉。……矧倭寇蜉蝣耳,不足当吾锋,又奚言哉。然彼尚艨艟剽轻,出入波涛中若飞,有不利则掎沙石,大舟卒不可近,此不可不豫计也。且彼既弗归顺,素摈弃海外,今又犯我中国地,枭馘固当,第虏吾中国人日伙,就为乡导,为羽翼,求其回心内附,岂得已哉。苟我军相攻击,玉石弗暇论,必令吾中国人自告者免,乃生致之,此又参佐所当言也。
倭寇凭借其轻便艨艟,出入海中,屡犯沿海,影响了正常航运。彼时,倭寇已多有虏获中国沿海居民,逼迫其为向导,为虎作伥。乌斯道序文中亦用“倭寇”一词,表明此时“倭寇”已为士人所习用。
元人姚桐寿在至正癸卯(1363)所作的《乐郊私语》中记载了发生在浙江澉浦的倭寇事件:
近年长吏巡徼,上下求索,孔窦百出。每番舶一至,则众皆欢呼曰:“亟治!厢廪家当来矣!”至什一取之,犹为未足。昨年番人愤愤,至露刃相杀,市舶勾当死者三人。主者隐匿,不敢以闻。射利无厌,开衅海外,此最为本州一大后患也。
宋初,澉浦置市舶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设市舶司,大德二年(1298),澉浦、上海二处市舶司并入庆元市舶提举司。姚桐寿文中所记的“番人”当指日本商人,因其不满澉浦港官吏的勒索愤而反抗报复,三位市舶司官员在冲突中被杀。此次倭寇事件,当发生在至正二十年(1360)前后。
除此之外,元人诗词中也多有对于倭寇来犯的记录,如黄镇成的《岛夷行》:
岛夷出没如飞隼,右手持刀左持盾。
大舶轻艘海上行,华人未见心先陨。
千金重募来杀贼,贼退心骄酬不得。
尔财吾橐妇吾家,省命防城谁敢责。
黄镇成(1287–1361),字元镇,号存斋,邵武人,曾“历览楚汉名山,周流燕、赵、齐、鲁之墟”达十余年,最后“浮海而返”回到家乡。从黄诗可以看出,倭寇经常携带利器,“右手持刀左持盾”,乘大船出没海中,杀人掠货,给中国居民造成了极大恐慌。
黄镇成像
除江浙沿海外,福建沿海也曾遭受过倭寇侵扰。丘葵(1243–1332),字吉甫,号钓矶,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元时倭寇至其宅,他无所犯,惟取遗书以去,故其著述多无传”。此次倭患应发生在丘葵去世后,即元末时期。
1330年代,倭寇活动逐渐扩展到北方沿海地区。据《湖南宪副赵公神道碑》记载,至元年间(1335–1340),赵天纲曾奏称“山东傍海诸郡,奸盗潜通岛夷,叵测上下,数千里无防察之备,请置万户府益都,出甲兵、楼橹以制其要害,凡七十二处。”可知,山东沿海的奸盗之人与倭寇相互勾结,濒海之地颇受其害。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有关山东倭寇活动的较早记录。
从至正十八年开始,倭寇又开始“连寇濒海郡县”。是年,倭寇进攻辽东的金复州等地,纽的该奏请朝廷派人“往赏赉而抚安之”。二十三年八月丁酉,倭寇又侵掠蓬州,守将刘暹奋勇抵抗,大败倭寇,“至是海隅遂安”。然而,沿海并没有像《元史》所记载的那样转而变得安定,事实上倭寇活动仍在继续。据宋濂(1310–1381)《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记载,揭汯(1304–1373)曾在北方沿海遭遇倭寇:
时淮浙乱道不通,留家四明之慈溪,挟子枢浮海而北,过黑水,抵铁山,卒遇倭寇。同行多被害,君脱走,趋辽东,转之山东。
宋濂像
结合碑文上下文可推知,此次倭寇事件应发生在1362–1368年之间,地点在渤海湾的铁山。揭汯去世于洪武六年二月,碑铭应在此后不久所作。碑铭中言“同行多被害”,可见揭汯此行尚有其他同行者。同行者的详情我们可以在元末明初文学家戴良所作的《袁廷玉传》中找到:
南台中丞月鲁不花公治书,胡公均,兵部郎中揭公汯,将赴北,会于上虞,廷玉曰:“月公肤似凝脂,目如点漆,聪睿而文官二品。今秋有中台之命,然不宜往。往则不祥。”公问为何,廷玉曰:“面有紫赤气,如玉印纹。玉印除,拜象也。然紫赤火色岂宜往水位?胡公鼻梁耸,得阴贵助,司空杨州分野,红气润泽,六八日内除南方台聀。揭公骨气巉岩,举动端悫,馆阁器也,但神庭金柜黒气如弓,此去大不利,纵有美擢而到任难矣。月泛海而北,果为倭宼所害,妻妾皆被虏。胡拜侍御史,开台于闽,揭与倭宼之难脱身,赴北授秘书少监,未任而国事去。
从中顺大夫秘书少监揭汯给《九灵山房集》所作的序言可以看出,该书原稿至迟在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就已经完成。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袁廷玉传》这一篇章也是在1365年就已经完成了呢?由于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写作时间,故我们只能从文中所记内容推测。该文传主袁珙(1335–1410),字廷玉,以字行,号柳庄居士,鄞县(今宁波)人,知名相师。文中记载袁珙曾为程徐看相,后程徐官至吏部侍郎,但未言具体任职时间。查《明史》知,程徐被授予吏部侍郎是在洪武二年。所以,此文应是洪武初年所作,但不会早于洪武二年。
袁珙像
戴良文中虽记有同行者姓名,但是同样未言明倭寇发生的具体时间。我们只能根据同行者遇害的时间来推断之。同行者中的月鲁不花,字彦明,号芝轩,蒙古逊都思氏。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登进士第。乌斯道在《送逊都月公赴山南廉访使序》中提到“至正二十六年夏五月,诏逊都月公为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故月鲁不花应在当年启程,不料途中遇害。通过考证,萧启庆也同样认为月鲁不花死于1366年。《元史》对月鲁不花一行遭遇倭寇杀害一事记载颇详:
俄改山南道廉访使,浮海北而往,道阻,还抵铁山,遇倭贼船甚众,乃挟同舟人力战拒之,倭贼绐言投降,弗纳。于是贼即登舟攫月鲁不花令拜伏,月鲁不花骂曰:“吾朝廷重臣,宁为贼拜邪。”遂遇害。当遇害时,麾家奴那海刺杀首贼。次子枢密院判官老安、侄百家奴扞敌,亦死之。同舟死事者八十余人。事闻,朝廷赠摅忠宣武正宪徇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忠肃。综合以上资料可知,1366年月鲁不花、胡均、揭汯等一行在渤海湾铁山附近遭遇倭寇,众人遂顽强抵抗,但却不敌,致使月鲁不花及其妻妾、儿子等80余人都被杀害,胡均、揭汯等人幸免于难,得以逃脱。被害人之多,令人震惊,足见倭寇人数之多、活动之猖獗。
烧房抢粮的倭寇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带甲执旗的倭寇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三、倭患原因的再探讨
倭患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我们应从多角度来分析考察其成因。因为倭寇来自于日本,故应追本溯源,首先从日本自身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朝鲜半岛早在1223年就已开始遭受倭寇的掠夺,因交通便利,倭寇由朝鲜到中国颇为便捷,两地倭寇紧密相连;元、明两代的倭患,又多有关联之处,故笔者在重点分析元代中国倭患原因的同时,也会考察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倭患情况。
(一)战乱与政治动荡
镰仓时代(1185–1333)中后期的日本各方矛盾加剧,国内动荡不安。1221年,以后鸟羽上皇(1180–1239)为首的皇室贵族为打倒镰仓幕府,号召各国武士联合举兵讨幕,双方展开激战,但最终皇室却被幕府打败。时值承久三年,故史称“承久之乱”。双方的征战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使得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1274年,忽必烈派蒙古、高丽联军从朝鲜半岛进攻日本。1281年,忽必烈再次发动对日战争。因遭遇暴风雨,两次侵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虽成功地抵抗了“元寇”的侵掠,但是其自身经济和军事也受到了重创,尤其以对马、壹岐、松浦、五岛列岛、博多等地受到的破坏最大。镰仓幕府因无足够的土地和钱财赏赐作战的官兵从而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其统治地位遭到各种反抗势力的威胁,各方矛盾极度恶化。这无疑为14世纪前半叶镰仓幕府统治体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元末明初在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等地进行侵掠的倭寇,有可能是对这些地方进行的报复行动。“有明一代,寇掠频仍,驯至东南半壁,蹂躏无完宇,而朝鲜亦几遭蚕食,皆由元人为之祸始也”。因此,元朝对日用兵所引致的日本报复活动这一因素亦不能忽视。
后鸟羽天皇
南北朝时代(1336–1392)日本便全面进入了南北两大武士集团相互对抗的战乱时期。战乱之中,地方武士集团崛起,出现了由庄园领主、名主、寺僧、农民、商人等各阶层参与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贼群”与“恶党群”,造成了日本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无统一政府状态。这些海贼与恶党在对外活动中非常猖獗,为东北亚海域倭患的主要肇事者。据日本史书《太平记》载:
四十余年年间,本朝大乱,外国亦不安宁。乘此动乱,盗贼蜂起……最后,盗贼备置数舟,拥向元朝、高丽之港口、码头劫掠……元朝、三韩之吏民,为防此寇而内迁,各国濒海群县,已荒无人烟。
如果对比一下日本“承久之乱”“观应之乱”等与倭寇在高丽等地活动次数的多寡,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平行关系。承久之乱两年后,1223年朝鲜遭遇到了第一次倭寇侵袭。1350–1352年观应之乱之时,倭寇在朝鲜的活动也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因此,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太平记》
(二)自然灾害频发
政治动荡不安的同时,日本还频遭自然灾害。1222年夏天日本大旱,田亩干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歉收,这直接导致了次年的大饥荒。1224年夏天日本再次大旱,水稻减产。四月,赤班疮流行,冬季疫疠流行,逾年不止。1226年二月至六月日本全国疫疠继续流行,人多饿死。
1220年七月,镰仓大风,洪水肆虐。十二月,镰仓又遭大风,并有地震,民屋多有倒塌。1225年三月,京都遭遇大风,房屋多有倒塌。1226年五月、七月,京都再遭大风,房屋多有倒塌。八月,一场大台风袭击了肥前地区,沿海地区被洪水淹没,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与牲畜死亡。八月、九月为日本台风的多发季节,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这次大台风和洪水灾害无疑严重摧残了即将成熟的水稻,导致了1227年春季的普遍饥荒。同期,1225–1227年倭寇在朝鲜半岛活动猖獗。1229–1231年,日本又遭遇了一连串的自然灾害。1229年对马岛遭遇台风袭击,多所房屋被摧毁。是年夏季,日本全境大旱。1230年日本灾害更加严重。先是遭遇强烈台风袭击,后因久旱无雨,致使水稻枯死。随后饥荒到来,导致饿殍遍野,同时瘟疫伴随而来。据闻,这次饥荒和瘟疫导致日本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为了生存,一些日本人前往朝鲜半岛进行抢掠食物和钱财。之前的倭寇多是来自对马岛和松浦等地的盗匪,而这次的倭寇则多是依附于地方大族的下属和附从。
旱灾、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饥荒与倭寇侵袭同时发生,应该不是简单的巧合,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不容否认。
小鹿岛果编《日本灾异志》
(三)气候变冷导致饥荒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镰仓后期与南北朝时代的社会动荡与饥荒,与当时的气候变冷也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温度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而言,在北半球年平均气温每增减1摄氏度,就会使农作物的生长期增减3–4周。据张家城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温度变化1摄氏度,粮食亩产量相应变化为10%。气温的降低无疑使粮食产量降低,这对于物质本就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来讲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乃至朝代的更替。研究表明,13世纪日本气候变冷,导致农作物减产,由此而引发了多次的大饥荒。
图1 公元1–2000年间日本气温变化图
图2 公元1–2000年日本气温变化图
图3 两千年来的日本屋久岛气温变化图
图4 中国东部1000-2000年间冬半年气温变化图
从上图3可以看到,日本屋久岛等地区在1220年左右温度有一个小高峰,随后温度开始骤降。到14世纪中期的时候温度达到了最低点,一直到15世纪前期温度才开始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220年左右的最高温度。与此同时,14世纪中期的中国也发生了气候变冷现象。气候变冷严重影响农作物收成,使得食物变得匮乏,导致普遍的饥荒。大饥荒的出现,引发了元朝农民起义,导致元、明王朝的更替。而在岛国日本,大饥荒不但引发了内乱,还迫使岛民出外掠夺更多的粮食。面对饥荒,日本沿海居民便开始转而掠夺其近邻,与之最近的朝鲜半岛首当其冲,一衣带水的中国沿海也随之遭殃。
1220年代倭寇开始侵掠朝鲜半岛,此时正值气温骤降期。1350–1380年前后,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的侵掠活动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而此时也正是温度的最低点时期。这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Timothy Brook, The Troubled Empire: China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四)朝鲜半岛与中国局势
从1218年高丽与蒙古的初次正式接触开始,高丽就不得不提防来自蒙古方面的威胁。从1231–1259年间,蒙古多次对高丽进行征伐,大大削弱了高丽的防御力量。大敌压境下的高丽只能集中力量应对来自北部蒙古的威胁,自然无法全力应对倭寇的侵掠。1231年,蒙古发动了第一次对高丽的征伐,高丽损失惨重。接下来的两年内,双方继续兵戎相见。在此期间,倭寇于1232年乘虚而入,侵犯朝鲜半岛沿海地区。此时的高丽根本无法应对倭寇,甚至在其官方史书中都没有倭寇相关的记载。1374年,高丽发生内乱,恭愍王(1351–1374)被大臣洪伦所杀,其位由其养子辛禑继承。辛禑王(1374–1388)继位之初,与明朝交恶,国内积弱不振,负责边疆守卫的将领们又玩忽职守,怯懦不战。这些不利情况最终导致倭寇再次大爆发。
从中国形势来看,洪武初期刚刚立国不久,局势并不稳定,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依然不断侵扰边境,被朱元璋打败的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亡命海上,给沿海局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方国珍、张士诚相继诛服。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经过长期的战乱,沿海的防御设施多遭到破坏,海防力量薄弱,因此这就给倭寇的侵掠造成了可乘之机。
元征高丽图
元朝全图
有学者认为倭寇在中国沿海的活动还与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密相关。例如,郑樑生等人就认为1392年朝鲜李氏王朝建立之后,在充实军备的同时,继承了高丽时期的外交折冲方式,对倭寇实行怀柔政策,从而逐渐消除了在朝鲜半岛的倭寇。一部分的倭寇一改过去的寇掠行为,转而为官、从商等,但另外一部分的倭寇仍操掠夺旧业,转而将其目标投向中国沿海地区,从而造成了中国倭寇活动的猖獗。[90]但是,从明朝中国沿海倭寇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公式计算可得知,1392–1411年倭寇侵掠朝鲜半岛次数与侵犯中国沿海次数的相关值约为-0.129,1392–1401年间的更低,只有-0.018,这就意味着二者之间有着极低的负相关性。[92]虽然单纯倭寇活动次数的多少并不能精确反应倭患的严重程度,但是也能大致看出其活动趋势。所以,在缺乏相关史料依据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谨慎地将发生在中国的倭寇活动与朝鲜的倭寇活动联系在一起。
郑樑生编《明代倭寇史料》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倭寇活动的猖獗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首先,日本动荡不安的国内局势是倭患的根源。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期日本国内各种势力长期相互斗争,战乱之中地方武士集团崛起,出现了由庄园领主、名主、寺僧、农民、商人等各阶层参与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贼群”与“恶党群”。其次,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无疑进一步严重破坏了日本脆弱的经济。另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因素就是气温的变化。当日本气候变冷时,粮食随之减产,进而引发了大饥荒,为了生存饥民不得不对邻近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进行掠夺,从而导致倭寇盛行。气温变冷与倭寇活动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1220年代和1350年代表现尤为突出。
朝鲜半岛和中国虚弱的沿海防御力量是倭寇盛行的一大诱因。13世纪初期蒙古帝国的不断征伐高丽,大敌压境下的高丽只能集中力量应对来自北部蒙古的威胁,自然无法全力加强南部海防力量以应对倭寇的侵掠。14世纪七八十年代,高丽内乱不断,国内积贫积弱,边将又玩忽职守,导致沿海防御力量失衡。明洪武初期,局势不稳,一方面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依然不断侵扰边境,另一方面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亡命海上。经过长期战乱,海防设施多被破坏,沿海防御力量不足。倭寇来犯之时不能有效防御,这无疑使得倭寇活动越来越猖獗。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像
四、小结
13世纪末,两次日本东征之后,元朝政府对日本来华商人已多有防范。倭寇在中国的燔焫侵掠活动,始于至大二年的庆元倭变。之后,浙江、福建等沿海之地屡有倭患发生,而以浙江最为频繁。至迟在1330年代,倭寇活动已逐渐扩展到中国北方的山东、辽东等沿海地区。元代倭寇多由日本来华商人转化而来,也有专门从事杀人越货勾当的日本海盗。倭寇不但掠夺财物,杀人放火,而且还常掳掠中国民众,胁迫其为向导,奴役其操舟驾船。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沿海也出现了一些主动“潜通岛夷”的“奸盗”之民。尽管这些潜通倭寇的中国人可能并不太多,但也足以反映倭寇问题的复杂性。
倭患的发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我们应从多角度来分析考察其成因。以往学者探讨倭患原因时,多从中、日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形势、海洋政策等角度思考,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气候与环境因素。笔者认为,日本频繁出现的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动荡局势的重要诱因,而气候变冷则导致日本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进而导致倭寇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四处掠夺。如果说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等是深层因素,那么庆元等地官吏的贪污腐败和勒索无度则是部分倭寇事件的直接导火线。对比嘉靖大倭患,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元代开放海外贸易的状态下,倭寇问题依然存在。换言之,在特定历史时期,倭患与海禁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关联。
【注】文章原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责编:李毅婷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往期回顾
【边疆时空】张晓刚 段凡 | 战后日本学术界关于“满洲移民”问题的研究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