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切口与大问题”:背后的故事(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行政管理 Author 中国行政管理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

韩志明

 
“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2018年启动以来,特别是今年(2019)《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以专栏形式集中刊发了四篇工作坊的论文后,引起了学术同仁的广泛关注,反馈意见的朋友非常多,比较多的意见是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了一些新气象。这项工作是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的创新,我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对这个过程比较熟悉,因此这里先将这个过程整理一下,记录下来,以此存照,供各位批评指正。

一、缘起:魔都的聚会

2018年初,我从天津师范大学调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举家从天津卫迁徙到魔都,开始新的人生历程。初夏,《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解亚红主编从北京到上海交大来开会,正好还有天津的一位好朋友也来交大来看我,我既然开始成为魔都的“地主”了,就约了几位朋友在一起来坐坐。学术界的人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无疑就是课题和论文了。所以大家聊起来的,就是如何才能给论文写好,如何才能写出好的论文,什么才是好的论文?大家的交流和讨论非常热烈。

我们共同的感觉是,经过四十年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的成绩,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政府的机构、体制、机制、过程、方法、技术、人及其效率以及效能等,都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发展。但遗憾的是,相对于万花筒样神奇变化的改革现实及其发展和进步,理论研究上却大量存在着隔靴搔痒和后知后觉的缺憾。专业性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甚至是越来越形式优美花团锦簇,但许多论文不是流于宏大命题的高调玄谈,就是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中国的行政管理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的,经过几代学人的探索和推进,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就我们所在的学科而言,不管是多么酷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也不管是什么吸引眼球的概念和理论,也不要说论文发在什么层次或级别的杂志上,我们很想思考的问题是,研究者你是不是真的了解政府部门、政府工作及其及其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你能不能把特定的事情及其状况或问题说清楚了;你提出的那些概念和理论是否切合解读政府及其部门的实际运行,带给人们思维和智识上的启发和借鉴;你做出的研究是不是能回应和解答理论上或实践上真正存在的问题,推动某些问题或情况的改进和变化,而不简单只是为了论文而论文?

席间,解主编还特别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问题提出,《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希望刊发的文章都能不负“中国行政管理”六个字,尤其是要把“中国”这两个字给“立起来”,要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问题、意识和立场,体现中国学者的努力、思考和探索。循着这个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我们都想到了要组稿。但组什么稿子?用什么形式组稿?找什么人来参与组稿?怎么保证和提升稿件的质量?这是后续要重点讨论沟通的。

二、初心:方案设计和思考

6月到7月间,经过跟解主编的多次沟通,我们初步形成了组稿的基本方案,酝酿形成了“小切口·大问题”的工作坊名称,也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案。我们这里的“小切口”主要是指向研究对象要明确,要具体,要言之有物,要搞清楚实际问题,要用理论之“刀”“切进”生动的现实;“大问题”的提法受到了何艳玲和颜昌武等探讨学科大问题的文章的启发,更直接的灵感则是来自于马亮2018年组织的一个关于“大问题”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我没有参加,但参加会议的同仁在微信群里发出了会场的照片,会场背景的“大问题”几个字特别引人瞩目,印象深刻。

根据我们的理解,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共治理面临着大量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问题和挑战,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和模式。行政管理研究根植于时代和社会的重大转型,既需要精致而细微的科学研究,以细致梳理公共治理的局部和细节,更需要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途,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的宏大问题,为现时代的公共治理提供有高度、有深度和有厚度的理论产品,寻找解答错综复杂的公共治理现象和问题的方案,而不仅仅是沉迷于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现成理论,导致方枘圆凿的不相适应,以至于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也耽搁了中国研究转型的契机。

为了阐明组稿工作的定位和目标,组稿方案是这样写的:所谓“小切口”,是指以具体而明确的问题(包括人事物行等)为研究对象,提倡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讲一个好的故事”;所谓“大问题”,则是指着眼于中国公共治理中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公共治理问题,从“小故事”中提出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理论命题或理论议题,凝练富有洞见性和启发性的原创性思想观点,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新知识”。我们倡导和主张的是,聚焦于当前中国公共治理中的本土性问题,围绕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的丰富经验及其模式,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着眼于寻找小切口,致力于探讨大问题,进行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对稿件总的要求是“切口窄小,立意高远”,要求能够独辟蹊径,立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深入发掘、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把我想说的事情说明白了,把我要研究的问题写清楚了,把我的所思所想用合理恰当的方式表达好了。

三、练兵:第一轮组稿

根据简单的组稿方案,组稿以工作坊形式进行,以定向邀请为主,适当控制参与规模,慢慢摸索。虽然很多事情也还没没完全想透彻,也不知道后面会遇到什么难题,但摸着石头过河,撸起袖子加油干吧!第一轮组稿就开始隆重登场了。

第一步,邀请参与人。

经过多次的沟通,我们定向邀请了12名学术界40岁上下的年轻人,跟大家汇报了组稿的设想和思考,初步形成了多方面的共识。这些人一半是70后,如叶林、唐皇凤、颜昌武、李文钊等;一半是80后,如马亮、文宏、吴晓林、何哲、张乾友等,基本上都是学术界的年轻明星,是各单位的科研大户,成果多,质量高,或者是已经解决了教授职称的,或者是不为职称而发愁的,从而可以更加从容地来参与。把微信群建起来后,大家一方面商量着怎么来写这个文章,一方面期待着什么时候找个地方搞两场面对面的“批斗会”。就算是最后写不出来,天南海北地约起来,至少还能凑一起吃夜宵啊?……在大家这种开放而超然的态度中,工作坊快乐地开张了。

第二步,选题互评互议。

根据方案,我们建议每个人先思考什么是小切口,什么是大问题,怎么落实“小切口·大问题”的组稿要求,怎么来体现“小切口”,怎么来提出和讨论“大问题”,一个月之内提交一个题目和研究设计,写出来一页纸左右的内容,重点阐明研究问题,从哪里切入,是要解决什么实践上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还是要提出什么方面的理论思考,与什么理论展开对话。选题集中起来之后,再分发给参与组稿的各位,请各位展开互评互议,提出评审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集中反馈给各位,各位参与者根据这些意见,分头撰写和形成论文初稿。

第三步,初稿工作坊。

10月19日,经过李文钊和马亮的前期筹备,第一次“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解亚红主编带领杂志社的编辑过来参与,还特别邀请张成福和孙柏瑛教授参与,给予点评和指导。工作坊的议程通过马亮“公共管理研究”的微信号公开后,吸引了很多的听众,很多人私信他要求参会,会场座位爆满,气氛非常热烈。但遗憾的是,由于初次组织这样的工作坊,经验不足,大家更多是在展示个人的设想和研究,交流和研讨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四步,修改稿工作坊。

11月底,在论文初稿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改后,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第二次工作坊。这次会议采取了闭门会议的形式。10位参与者提交论文,大家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对每一篇论文都做了了1个小时左右的讨论,基本上是个人宣读论文10分钟左右,然后大家相互开炮,提出意见。大家围绕论文是不是符合“小切口·大问题”的要求和宗旨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对论文题目、框架结构、逻辑关系、分析论证以及数据资料等都进行了充分交流,连大标题、小标题、摘要、关键词以及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比论文审稿更加严格,比论文答辩更加激烈。大家毫无保留地输送炮弹,整个过程紧张热烈,酣畅淋漓,行云流水,参加者都直呼痛快。

第五步,审稿发表。

12月初,初步修改完成的6篇论文陆续提交给解亚红主编,解主编邀请蓝志勇、朱正威、孔繁斌、孙柏瑛、何艳玲等国内学术大咖再次给大家把关,对论文进行仔细的审阅,同时我这里也根据不同的论文题目,把文章发给参与组稿的老师交叉审阅,形成审稿意见。这一轮次的审稿又形成了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个别论文获得了五六份的审稿意见。这些修改意见对于督促和指导作者认真修改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6月分开始设计和筹划,经过前后10个月的修改和打磨,最后比较成熟的4篇论文,包括马亮的、庞明礼的、颜昌武的和我的,题目分别涉及到副职分管、领导重视、编外人员和群众闹大与领导批示,终于在2019年第4期《中国行政管理》见刊了。解主编和我还写了一个专栏导语,阐述这次专栏组稿的初衷和设计,也提出了期望能够持续推动这个工作的设想。

专栏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同仁的关注,很多同仁通过私人方式给解主编、我和马亮以及各位作者等很多反馈,表达了他们的关注和期待,多个知名的学术公众微信号都进行了推送。组稿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这个功劳不仅是各位作者自己的,也是这个工作坊各方参与者集体努力的结晶。

组稿的其他几篇文章,在后续修改的基础上,也都陆续刊发出来,同样也是“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的成果。个别同仁由于时间比较忙,论文没有写出来,但也一直保持关注和参与,热情地给大家审阅论文,也提出搞好工作坊的设想。

三、再出发:第二轮进行时

受到第一轮组稿工作的激励,2019年我们继续开展了组稿工作。鉴于第一轮组稿的时间还比较紧,过程显得不够从容,因此第二轮我们从4月份开始进行谋划,形成了定向邀请的方案。区别于第一轮主要的参与者都是40岁左右的教授,第二轮的人选主要由马亮来设计和谋划,重点聚焦于具有较好的方法训练的年轻学者,试图给工作坊注入更多方法的元素,形成新的力量。最后形成了16人的参与规模,参与者来自于清华、北大、复旦、北师大、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高校。

第二轮组稿工作的框架基本没动,但对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在提交论文题目和研究设计后,互评互议阶段不仅有参与人之间的相互评议,也提前邀请其他专家提前介入,给予评议和指导。解亚红主编和我分头邀请了周志忍、孔繁斌、麻宝斌等多位老师给大家提出意见。同时,我也邀请第一轮的参与者如颜昌武、文宏等参与评议。这个过程下来,每一个题目和研究设计最后都差不多有了10多个的评审意见。一些评审意见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指出应该如何去修改,去设计,去研究。

8月初,经过大家的沟通和协商,我们在贵州大学举行了第二轮工作坊的初稿会议,解亚红主编还特别邀请了朱正威和孔繁斌老师来贵阳现场指导,马亮、黄璜等人虽然没有提交论文,但也都积极参与。熊易寒还没有形成论文,就将自己的研究PPT跟大家做了分享。颜昌武作为第一轮组稿的重要成员,继续来率先垂范,现身说法,发扬炮火要猛烈一些的精神,热情饱满地坚持战斗。罗梁波知悉会议消息后,自己主动带着论文来接受炮火的轰炸,实践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学术品格。

特别感人的,贵阳的会议是9日报到,10日开会。但天公不作美,8月9日下午北京和上海下了大暴雨,很多航班都临时取消了。北京的解亚红主编、周志忍老师以及马亮、曹胜、李宇环一行5人9日下午到了首都机场,但却无法起飞,当即就决定改签10日上午的航班。如此风雨无阻,一番折腾下来,竟然顺利地在10日中午到达贵州,如期参加了10日下午的会议。阎波从美国回来,飞机刚落地上海,就准备转机到贵阳,但天要留人,航班取消了,凭他使出浑身解数抢票,熬到10日的凌晨,最后颗粒无收,不能成行。

8月10日,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会场刀光剑影,气氛紧张,节奏明快。上午5人宣讲,下午6人宣讲,中午就在会场吃个盒饭(味道很不错哦!),每一篇论文都有30分钟左右的研讨。贵阳室外的气温很凉爽,但会场则保持了难得的热度和温度。大家相互启发,共同研讨,甚至是抢着发言,给出了非常立体的批评和指导意见,对于统一思想、凝练共识和推动修改应该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吃完晚饭,还不到九点。爽爽的贵阳,夜晚更加清凉宜人,本来说大家到宾馆外面溜达溜达,散散步,但解亚红主编意犹未尽,充分利用大家聚会的宝贵机会,又在迎宾馆的大堂召开临时会议,给迎宾馆大堂不多的几条凳子都征用了,开了两个小时的大堂圆桌会议,围绕下一步工作交流了各自的想法。

四、感动:组稿工作的体会

“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以《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为依托,倡导和推动立足实践和面向问题的理论研究,搭建学术同仁深度交流互动的开放平台,着力打造和推出高质量的学术产品,是《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的创新之举,探索了杂志社与学者协同合作的重要机制。《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以实际行动引领和融入学术产品的创作过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特殊的氛围和舞台,也启发和激活了学术界的深度探索、理论自觉和学科觉醒。

一年多下来,我们围绕工作坊做的相关工作,更多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我个人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获益良多,也收获了很多启示和感动。

首先,“小切口·大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调动研究者的兴趣和胃口的问题。什么是“小切口”,什么是“大问题”,探讨这个问题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或答案,也是理论研究者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因此如何来界定和呈现小切口和大问题,也构成了理论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斟酌和选择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辩几乎是每次工作坊讨论中都要面对的,解答好这个问题对于优化问题意识和研究质量无疑是有助益的。这也是我们提出这个题目的初衷之一。

其次,大家都承认,行政管理学(或是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经过几代人筚路蓝缕的努力探索,经过数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发展历程的冶炼,学术环境有了历史性的进步,研究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但面对当代中国精彩、丰富而独特的改革和发展实践,在经历过长期的欧风美雨的洗礼之后,大家也都隐约有了更加热烈的追问、冲动和期待,即如何回到中国的语境下来,努力讲好中国的故事,认真打造中国的理论,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清楚中国人自己的事。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情,今天和未来的研究者也许要开始自觉去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使命。

然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前的理论工作者不同程度地陷入所谓学术农民工的个体户式生存状态,也越来越多地提出了表达、交流和批判的渴望和需要。在日益喧嚣而略显浮躁的学术生态下,如何创造一份安静、清澈而真诚的交流,需要学术同仁们自觉和自愿的参与和维护。在我们这个工作坊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自带干粮”来参会,坐在一起平等交流讨论,尽量摒弃辈分、职称和职务等因素的干扰,真正是着眼于以文会友,也做到了为了研究而走心,为了理论而辩驳。一些看似不留情面的评论和建议,都是带着对研究的敬畏之情,怀着对学术的坚守之心,是为了让作者更好地把论文修改出来,切实提高论文的质量。

再次,工作坊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厚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对专栏的工作非常支持,专栏文章发表后立刻把杂志目录发给我,也是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解亚红主编认真推敲了每一个选题,审读了每一篇论文,对于每一篇提交审稿的论文,都想方设法找到最合适的审稿人,以为作者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意见;周志忍、朱正威、孔繁斌等几位老师不仅给出书面的评审意见,暑假中都推掉其他的事情,答应来贵阳给大家指导,体现了他们无私的关切和爱护;樊博经常将他看到的有关“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的消息发给我,这是他在鞭策我们继续努力;还有贵大的同学给马亮的公众号文章留言,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公开议程,让学生们也能来学习和交流,让我们感到惭愧……

又次,开会终归是要有人组织的。一个会开下来,不管人多人少,住宿、吃饭、会场、茶歇、论文制作、PPT放映甚至是美味的夜宵等,一样也不能少。房间预订和议程修改反反复复少说也得五个八个来回,前前后后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每次说到开会,参与的各位从来都是主动表态,到我这里来开吧,我这里条件好,我来做后勤工作,为大家做好服务!人大的会议是李文钊和马亮张罗的,今年下半年的修改稿会议已经被于文轩预定了。本来前面说今年初稿会到上海交大来开,但夏天炎热的魔都哪里有爽爽的贵阳有吸引力呢?我试探着跟其黄其松说了想法后,他立刻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我来搞定!然后会务工作就不负责任地转嫁给了黄其松、靳永翥和杨志军几位老朋友了。真汗啊!

最后,在工作坊的活动过程中,不管是审稿还是参会,不管是初稿还是修改稿,各位参与者都是严肃认真的,不计代价地倾注了热情和心血。在会议流程上,马亮和我还想过要不要为每篇论文指定点评人,但通过两三次的摸索来看,即便没有安排专门的论文点评人,也不妨碍大家批评和建议的热情,从来就没有出现冷场的情况。我这里找谁帮忙给大家看一下稿子,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各位也都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很快就给出了反馈。特别是马亮和昌武等人,手快,写东西快,思路活跃,很多事情跟他们商量,或者是很快有了很好的想法,或者是在Word上面给出详细的修订。每次我都把这些修订过的Word发给我的学生学习:看看牛人们是怎么工作的!领略和见识下牛人的风格和水准吧!

此外,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工作坊的成果也许还很稚嫩,也还微不足道,但工作坊的花絮比论文显然要多得多。庞局长现身说法领导是怎们表示重视的,叶帅怀揣着多年来难以割舍的足球情怀,昌武是怎么打入基层工作者的队伍的,马亮对副职领导的持续关切,韩“闹大”没完没了的“闹大”,罗梁波永远讲不完的300张PPT,袁方成不期而遇的友情赞助,晓林帅哥浩浩荡荡的调研团队……这些背后的故事可能比论文本身还要精彩!

当然,“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才刚刚才开始,是一个新的生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衷心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和鼓励。今后,这个活动还将以更加公开和开放的方式来推进。我们期待用3-5年的时间能推动和打磨出来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也期待和恳请学术同仁多批评,多参与,多指正!
 


作者:韩志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刊小切口与大问题专栏回顾: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颜昌武: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韩志明|问题解决的信息机制及其效率——以群众闹大与领导批示为中心的分析

庞明礼|领导高度重视:一种科层运作的注意力分配方式

马亮、王程伟|管理幅度、专业匹配与部门间关系:对政府副职分管逻辑的解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