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解《“小切口与大问题”:背后的故事》

公共管理研究 公共管理研究 2022-05-15



作者:刘恒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在“小切口与大问题”的系列推送中,不同学者娓娓阐述了各自的创作故事。有针砭时弊的见地,也有酸甜苦辣的插曲,还有思维碰撞的火花。但是,“背后故事”的背后,其灵魂还是关于问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话题。这是原点,也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不妨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图例,展现如下:



01

(一)发现问题

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其他事情,都要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把握宏观,展望全局。对于做学问而言,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例如,“小切口与大问题”,它反映了现实的问题:偏好错位与形式谬误。

抛略实践与唯西方论是偏好问题,若不及时纠偏,可能将导致学术界的“价值革命”与“颜色革命”。除此,也有形式上的毛病,其虽然没有病入骨髓,但却污染学术生态、亵渎学术生命,因而广为诟病。

诚然,不同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问题意识;“小切口与大问题”的提出,正是学界根植于现实的学术土壤。搞一次自身的“刮骨疗毒”,以期使往后的学术研究能够以小见大、回归现实,做到学术自信。


02

(二)提出问题

学会看问题,还要学会选择、提出问题,这是基础。怎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呢?在本系列文章中,已经点拨了不少。

问题可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冲撞,打破思维的惯性。

问题可以着眼于一个新焦点,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问题还可以通过纵向或横向的对比,探究规律或矛盾。

问题可以千姿万态,但是一个好问题,或者文章中说到的“大问题”,将其抽丝剥茧,应该具有相同的共性,即创新性与启发性。

何谓启发性呢?启发性就是知识的产出,就是将现象糅合成为理论。


03

(三)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是基础,关键还要去分析、解决问题,即“小切口”;配以文字形式说明,即写作,也正是文章说到的“背后故事”。

写作是思维、学识的映射,好的写作应是方法与态度的完美融合。一篇文章,框架布局如人之骨骼,逻辑思维如人之大脑,分析论证如人之血肉,数据资料如人之五官,一者坏而将致整体崩塌。

在这其中,分析论证至为关键,那么如何做好分析论证呢?本系列文章归纳出了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命名为由点到面、解剖麻雀、实践访谈。

由点到面,是“放”的过程,就是延伸和拓展。比如在《副职领导的研究是如何想到和做到的》一文中,由一个城市到多个城市,从中找到规律。

解剖麻雀,是“缩”的过程,根据研究的问题列出子研究点。当然这不是孤立的研究,而是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探究不同研究维度之间的关联。

实践访谈,不难理解,就是起到验证、补充的作用。数学里面的放缩法,在政治学中也适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我们还要看到,学者研究的态度也对结果起着重要的影响。做学问,要集思广益,不要闭门造车,要交流批判但不相互拆台,要尽早投入而不蹉跎时间,要如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里面有态度的问题,更有做人的问题。所以这也能看出,学术的进步伴随品德的操持。


“小切口与大问题”系列推送: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颜昌武:刚性约束与自主性扩张——乡镇政府编外用工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韩志明:问题解决的信息机制及其效率——以群众闹大与领导批示为中心的分析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庞明礼|领导高度重视:一种科层运作的注意力分配方式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马亮,王程伟:管理幅度、专业匹配与部门间关系:对政府副职分管逻辑的解释

【小切口大问题专栏】文宏:任务驱动与谋利导向:地方政府土地整治行为的双重逻辑

吴晓林|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社区治理的“复合结构”

马亮:副职领导的研究是如何想到和做到的

“小切口与大问题”:背后的故事(二)

“小切口与大问题”:背后的故事(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编:王程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