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隧道界“奥斯卡”!雀儿山上有个家,山鹰飞不过的山一洞凿穿

中国建筑 2020-08-30


曾经的“川藏第一险”,

被称“冬过雀儿山,犹闯鬼门关”,

曾翻越要绕行两个多小时崎岖山路,

而今这座山鹰都飞不过的山峰,

被中建人一洞凿穿

……


▲建成后的雀儿山隧道


随着雀儿山隧道通车,

四川入藏再也不需要翻越雪山,

如今10分钟就可安全穿过。

蓝宝听说最近这座由中国建筑承建的

世界首座海拔超4300米的公路隧道

登上国际舞台领了个大奖!



官宣!!!

雀儿山隧道工程成为中国首次入围

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的

公路隧道项目,

最终夺得有隧道界“奥斯卡”奖之称的

——布鲁内尔奖杯

标志着中国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和

施工水平成功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获奖有多难?

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234个隧道

与地下工程参与9个奖项的角逐,

雀儿山隧道获国际隧道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一举摘得大奖。


▲雀儿山隧道荣获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



冬过雀儿山  如闯鬼门关


雀儿山,藏名“措拉”,

全年被长达8个月的积雪覆盖 ,

植被稀少,氧气稀薄,

由于山高路险,暗冰丛生,

平均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8%

最低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

是梗阻在川藏北线的天堑,

被称作“川藏第一险”。
山上一年四季一片荒凉,寒风凛冽,

过往乘客经此处大多会出现高原反应。

加之过去的雀儿山老路一直是黄泥巴路,

冬天冰雪覆盖,夏天泥泞不堪,

大大增加了翻越雀儿山的难度。



▲ 冬季冰雪覆盖的雀儿山老路


2012年,中建五局一群平均年龄

28岁的建设者在此安营扎寨。

寂静的雪域高原从此飘扬起

“中国建筑”的旗帜,

雀儿山迎来了它的第一户人家

隧道洞口海拔4377米,全长7公里

此前,世界上海拔最长隧道仅1公里多。

挑战世界第一,

缺氧是中建团队要跨越的第一道坎。

雀儿山含氧量极低,

隧道内更是不足山下的30%。

甘孜州的党委书记到项目调研时说:

别说干工程,你们能在这里生活,

就是一种奉献”!



▲ 风雪中的雀儿山施工现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进场仅一个月,人人脸上

都烙上了高原红、晒脱了皮。

每天进隧道都要背上几斤重的氧气瓶,

走几步就要吸一口氧。

两米高的施工车平时两三下就爬上去了,

但在这里,却比攀岩还难。

在雀儿山有项特殊制度“夜间叫醒”,

夜里定时相互叫醒一次,因为缺氧,

也许一觉醒来,有人就永远睡过去了。

能睡个整觉成了他们难以实现的奢望。 



吃的蔬菜要翻越几座雪山运来,

每运一次都要吃上半个月。

项目部200多人,每人每天能分到

两片青菜叶就很奢侈,更别说水果。

领导们每次来项目都不忘给捎上些苹果,

大家舍不得吃,

最后皮皱了才切成小块分着吃

山上气压低,能用高压锅

压一顿方便面就是美味佳肴,

若是能吃上炖烂了的土豆烧肉,

那简直要欢呼雀跃了。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填补世界高海拔隧道施工的技术空白,

铺就一条藏区人民日夜期盼的生命之路!



▲建设者们讲述关于隧道的故事


曾经有人问他们:

雀儿山这么苦,你们图个啥?

他们的回答是:隧道进洞那天,

当地藏民一早赶了

十几里的山路来到项目部,

他们为我们戴上了洁白的哈达,

拿出自家平时舍不得吃的牦牛肉,

那一个个期盼的眼神,

就是我们的答案!

 


曾经有人问他们:

雀儿山这么难,你们没想过放弃?

他们告诉大家:没有人是组织派上来的,

大家是主动报名争着上来的!

没有人因条件艰苦逃走,

都是公司的轮岗制度强制大家下山的!

挑战世界之最,打通希望之路,

我们怎能放弃!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雀儿山隧道施工

不仅要经受天气、物资等考验,

还要面对季节性冻土、涌水突水、

长反坡施工、机械设备效率低下等

种种施工难题。

历经3任项目班子轮岗、

1800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

中建五局先后投入2600余人

攻克了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的

技术难题,建设过程中形成了

一系列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

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其中通风标准等技术

填补了高海拔施工的空白。



▲ 中国建筑雀儿山隧道建设者


2016年11月,雀儿山隧道顺利贯通

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

雀儿山隧道的通车避开了3处

共长47000米的雪崩路段,

6处共2220米的泥石流路段,

和长约22千米的1.5米以上积雪路段。

10分钟的通车时间保障过往车辆安全,

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教育的发展,

是一条“生命之路”“圣洁之路”



▲ 2016年11月雀儿山隧道贯通



这支年轻的中建铁军奋战5年,

胸前挂满闪闪发光的“勋章”,

他们的故事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蓝宝带你走进

“鬼门关”背后中建人奋斗鏖战的故事

……


01

雪山上的“押解员”




“我永远也不能够忘记和梁叔一起采购物资的情景,他使我深深理解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回想起项目建设期间往事,中建五局项目商务经理蔡威动情地讲道。


那是2013年8月的一天,我和材料员梁叔(梁建华)一起到甘孜县城采购止水带。在距离项目部五公里的地方,捆绑材料的绳索不堪重负眼看就要断裂。为了保证材料不再掉落下车,年过半百的梁叔义无反顾的爬上货箱,用自己的身体压在材料上。



02

发电机的“守护神”




坚守雀儿山的日子是寂寞的,难熬的。尤其是到了冬季,当夜幕降临后,四周静了下来,除了隐隐听到设备的轰鸣声外,给人的感觉如置身孤岛,低温、缺氧、高海拔,时时考验着大家的意志。


2013年毕业的许阳,刚上山那会儿,项目部还没有通电,现场施工生活用电全靠5台发电机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为保证发电机连续作业,每隔一个小时就得给发电机加一次油。


许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领导揽下这个活儿,成为发电机的“守护神”。每当夜幕降临,许阳总会准时出现在发电机旁。你总能够看到这样一幕,在海拔4300米之上的雀儿山上,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零下20、30度的深夜里,围着发电机不停跺着双脚,哈气取暖。


“许阳,今天我来替你一晚,你先休息一下。”“算了吧,大家都很忙。我现在已经和它们处出感情了,一晚上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心里还不踏实了呢!”

项目同事心疼他想替换他,他都笑着拒绝了。因为整天听着发电机巨大的轰鸣声,许阳从此落下了大嗓门的“后遗症”。



03

雪原“耕者”




雀儿山年平均气温仅有零下50℃,每年长达八个月被积雪覆盖,项目试验室人员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雨雪的陪伴下和斗车度过。


雀儿山实验室的养护室和力学室,一个在搅拌站,一个在项目部,两者相距1000多米。由于海拔高缺氧,在这1000多米的途中实验人员或拉着或推着沉重的混凝土试件至少要休息3次。握着金属的手柄冻得发紫,有时甚至因为手湿结冰黏在金属手柄上,但是他们从来不曾因为雨雪大而耽误试件工作。


他们只顾埋头“耕犁”何曾抬头“看路”,他们是一群执着可敬的“耕者”,把信仰、把希望耕种在茫茫雪山



04

执着的“女汉子”




技术部陈觅杭2012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是个漂亮女孩,家中独女,多才多艺,钢琴十级,项目上却人称“女汉子”。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在山上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剪头发只能自己动手,上厕所也极不方便,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怎么忍受得了?父母心疼她,私下联系了条件更好的工作,可她说什么也不肯走。她对父母说:“这里条件虽然艰苦,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能当逃兵!”事实上,她不仅没当逃兵,还干得相当出色。她和同事们用业余时间做实验、做课题,为攻克技术难关立下了汗马功劳。西南交通大学的教授们看着这群年轻人搞起来的“六大科研课题”,已被写入“高海拔超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的教科书”,惊讶得不敢相信。



05

冰天雪地里的温柔




山上还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妻子陈蓉追随丈夫赵峰的脚步来到雀儿山,因为工作忙,他们的婚礼一推再推。一次,陈蓉下山办事,两个月后回来时,等了半天,也没见到丈夫。晚上她到厨房提水,满身泥浆的赵峰忽然冒了出来,眼里满是血丝,陈蓉这才知道他在隧道里已经连续工作一周了。看着他脚下又穿上了凉拖,陈蓉心里有些酸楚。只要不进隧道,赵峰总是穿着凉拖,因为每天长时间穿着雨靴泡在污水里,脚早就被真菌感染了。奇痒无比时,他就用刀刮掉脚底那层厚厚的皮,实在忍受不住了,他真想戳个洞放点血。看着那双被冻疮和真菌折磨的脚,陈蓉眼眶湿润了,“我帮你洗个脚吧”,她柔声说。赵峰轻轻的抱了她一下,“媳妇,等隧道打完了,咱就回去好好的把婚结了”。



坚定、坚强、坚毅、坚决、坚韧、坚持,

有一群中建人敢于挑战、勇于担当,

有一群中建人奋战在高寒的哈大铁路线、

非洲原始丛林中的刚果布国家公路,

变天堑为通途,缩天涯为盈尺。

有一群中建人,用劳动之美、心中之爱,

汇集青春梦想,挑战世界第一,

筑就一条通往美丽中国梦的希望之路。


想了解雀儿山更多故事,

扫一扫二维码,阅读

《壮阔历程——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中国建筑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专刊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专刊


   媒体聚焦   


央视

▲CCTV-1《新闻联播》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CCTV-2《经济信息联播》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CCTV-13《隧道通车专题报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CCTV-1《辉煌中国》栏目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人民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中工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内容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zgjzwx)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五局

媒体来源:央视,人民网,中工网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