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里满屏都是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的消息,看看这些文章的标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武汉老太太,写了一本日记,然后结集成书,要拿到国外出版,竟然让一群人惊慌失措,紧张成这样,心碎了一地。◆◇◆
因为方方日记的出版,一些仇视方方的人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给方方扣上一个“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的罪名,裹挟善良的人们,想要把她打倒,令她“万劫不复”。方方做了什么事?无非就是因为新冠疫情,憋在家里两个多月,写了60篇日记,在公号平台上发表,现在又有外国的出版社想要将这些日记结集出版。就这本十几万字的日记,会给境外反华势力提供弹药,这也太可笑了吧。首先,方方日记并不是偷偷记在小本子上的,而是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如果真是“弹药”的话,难道美国情报机构不会提前收集整理?在国内都已经篇篇刷屏,这些敌对势力就没有发现?是他们都眼瞎,还是都不认识中文?其次,国内那么多关于疫情的报道,关于李文亮烈士、艾芬医生等人的新闻,某些官员被问责的新闻,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都是可以公开查询到的。而且,方方的日记里所写的,大多在《财新》《财经》《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有更深入细致的内容。如果真的有人或机构起诉中国或向中国索赔的话,这些证据哪一条不比方方日记的内容详细有力?如果方方日记是“炮弹”的话,这些证据就是“原子弹”了。再说了,这些年来,西方一些政客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的事情干得多了。所谓的向中国索赔,不过是一场秀罢了,为啥要如此当真?要中国赔偿的奇谈怪论,不是始于方方,也不会终于方方。现代社会,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流氓到,靠一本日记来给另一个国家定罪。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想明白,如果方方真的是“和敌对势力勾结”的“卖国贼”,中国的国家安全部门都是吃闲饭的?能够放任一个名气这么大的“卖国贼”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吗?◆◇◆
还有一些人说了,方方日记在国内发表,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旦在海外出版,并流通到世界各地,让外国人看到了,性质就变了,影响的是国家的形象。
这就是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
别逗了,都已经2020年,几乎人人都在上网,英国首相约翰逊发个烧,俄罗斯总统普京骑个马,美国总统特郎普打场官司,当天就会在中文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传开了。武汉发生的那些事情,在国内已经刷屏,在英语世界会静悄悄?
世界已经是平的了,别再把思想局限在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了。
“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极具蛊惑性,很容易被一些不端之人或者不法之徒利用。
儿童遭家中长辈猥亵,妻子遭老公家暴,这些都是家丑,如果有长辈说“家丑不可外扬”,阻止你发声,你要沉默吗?
用垃圾车送菜,区团委书记试图强暴女老板,企业高管涉嫌性侵养女等等,算不算当地的“家丑”?如果相关部门试图以“家丑不可外扬”来掩饰,你会不会愤怒?
那些拼命宣传和维护“家丑不可外扬”观点的人,往往就是“家丑”的始作俑者,是那些违法行为的既得利益者。善良的人们不要上了他们的当。
何况,新冠肺炎这种前所未有的疫情,是不幸,不是什么家丑。勉强能算得上家丑的,其实就是湖北和武汉初期的应对不力。这方面的问题,中央早就处置了,湖北的省委书记换了,武汉的市委书记给换了,都知道是因为出了问题之后的问责。
如果方方的日记真能损害到国家利益,恐怕早就被全部删除了,根本不可能有限传播至今。事实上如何呢?绝大部分的日记没有任何删改的发布了。这其实就表明了一种态度和立场,说明我们国家有这个胸怀和气度,能够容许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
再说了,方方日记会影响国家形象吗?有这种想法的,也太不自信了吧?
我们在全世界都有使领馆,在大部分国家驻有新闻机构,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有多语种的对外频道,中国日报等媒体出版有外语版。在海外还有大量的爱国华人和留学生,也有一大批对中国友好的国际友人。
一本十几万字的方方日记,就能损害到国家形象了?这也太夸张了吧?
更何况认真看过日记的人都知道,方方并没有言辞过激。日记里面有焦急有焦虑,也有人性中善良的悲悯之心;有指出基层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也详细地写到了后期湖北换帅之后的各种举措,写到了疫情是怎样得到有力的控制的。
在方方日记中,有对志愿者和下沉干部的赞许,有对地方政府的体谅,有记录医护人员、志愿者、建设者们的努力。
在正月十五的日记里,方方记录下了发生在方舱医院的温暖故事:
现在方舱已上轨,效果也将开始显现。所以,现在大家并没有太多恐慌,只是有些郁闷。随着方舱生活条件的完善,病人们也开始适应里面的生活。今天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个小伙子住进方舱,跟邻床的爹爹熟了。爹爹听说他没有对象,忙给他介绍了一个。那个女孩子也在方舱里。于是两个人准备开始交往。段子手说,这叫“方舱爱情故事”。这是今天听到的最暖心故事。今日过节,我们需要温暖。
在2月2日,方方在日记里狠狠的夸赞了武汉的年轻人:
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
在3月17日,方方在日记里赞美那些援助湖北的外省医疗队,也赞美懂得感恩的湖北人。
湖北的医疗队今天陆续开始撤离。他们冒着风险在湖北最危急的关头,前来营救,每一个湖北人对他们都怀着感恩之心。四万多医疗队员,无一被感染,万幸!也让我们这些受惠者,长舒一口气。别情总是深似海。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医疗队离开时,不能出门的武汉人,站在各家的阳台上高呼,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再见啦!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武汉各路人马,都是最高礼仪欢送这些白衣天使,是他们救了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人。
在方方的日记里,有大量对国家与人民充满赞许和鼓励的文字,为什么你们偏偏要选择性无视呢?为什么你们会只看到负面呢?新东方的俞敏洪在读过方方的日记以后说:“坦率说,我从方方的文字中没有读出对于中国有多少否定和危害,倒是觉得,有些批评她的文字,显得狭隘而固执。”
为什么你们不去阅读方方的作品,而是要相信那些别有用心者的断章取义、曲意解读呢?如果仔细看过所有的日记,里面实际上有很多中国的抗疫经验。在国外出版,不正好是推广中国式经验的好方式吗?不正好是对国家有益的大好事吗?◆◇◆
年过花甲的方方,用滚烫的热血、满腔的悲悯,和对武汉的深情,发出声音。六十天,每日一篇,字字真心,句句深情,为千万人同城护身。
在与各种险滩暗礁的缠斗中,方方不避艰险,不屈不挠,让各路魑魅魍魉相形见绌。
她的毅力令人敬仰,她的勇气令人汗颜。
方方指责了一些人,得罪了一些人。自从写日记以来,方方便遭受了一波又一波地被攻击,现在又有人想要绑架上国家利益,给方方扣上了一个“辜负祖国”的罪名,指责方方“对不起支持她的人”。
这一波攻击来得更加迅猛和凌厉。
有人冒充方方的名字,在海外社交平台建立个人帐号,逼得不会英文、连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文章都不会的方方不得不出来澄清事实。
在4月11日的微博上,方方无奈地写下:“唉,非常不喜欢做自证清白的事,但是最近老是有人逼迫你不得不做这件事,真是令人悲哀。”
亚马逊网站上只是发布了日记的预售广告,便有人带节奏说成“在短短十几天就已经翻译成书”,质疑出版速度为什么这么快,言之凿凿地说这是一场早就计划好的阴谋。
真实的情况是,书要等到8月才能出版,现在正在翻译中,而且方方还没有完全交稿。
还有人质疑“武汉日记是记录武汉的事,为什么不在国内出版?”
真实的情况是,国内本来有十多家出版社想要出版此书,但是因为遭到各种叫骂,出版计划受阻,现在也在努力,争取能率先在国内出版。
有人以小人之心揣度,认为方方是为利益,赚美元,指责她“被金钱迷失了心智,实在是可恨至极”。
真实的情况是,在与出版商沟通之前,方方就已经决定,这本书的所有稿费都会捐出来,帮助武汉,帮助应该帮助的人。
如果方方是为利的话,以日记在朋友圈刷屏的阅读量,如果开通打赏和广告的话,收入能少得了吗?
类似这样无中生有的网络攻击,一波接着一波,嚣张跋扈,让方方心力交瘁。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这个曾经用文字陪伴我们走过艰难时期,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勇气的老人,虽然斗志不减,但已经很累了。
在4月11日的微博上,方方这样写道:
“我的日记更多的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熟人朋友去世的悲伤和追责的决心。网络暴力果然让我再无精力追责。从这点上说,他们赢了。”
这段文字让我很伤感。这个关注民生、为弱势群体发声的老人,这个年过花甲仍然热血满腔,坚持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老人,被网络暴力伤害,要认输认怂了。
这个世界会好吗?
方方不是一个偏执、听不进意见的人。她不懂外语,在知道出版商为了促销,出现一些令人不悦、言过其实的描写后,很快就要求海外出版商做了删改。她热爱这个国家,她拒绝无端的漫骂,但乐意接受大家的监督。
方方日记写于疫情横行、信息混乱的日子,自然有不完美的地方。方方也坦承了这一点,日记在出版前会进行完善,包括细处的修订和文字的校正,同时补充上必要的注释。
在没有看到成书出版以前,我们为什么不去相信一名专业作家的水平和良心,反而要去听信了别有用心者的中伤污蔑呢?这对一个曾经在疫情期间奋力给我们带来真相和安慰的老人公平吗?
廖沫沙先生说:“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佞幸覆乾坤。”
李文亮医生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我们都已经忘了吗?
方方没有变,她依然率真可爱,爱恨分明,不避矢石。不高兴了,她仍然会怒怼:“你以为你是谁?”
方方没有让我们失望。方方不犬儒、不卑怯、不圆熟、不老道……如果她像其他人一样世故,做事之前会参考大家的意见,照顾各方的利益,周全所有的想法,就没有方方的日记了。
方方的文字给一部分人带来安慰,也给一部分人带来刺痛,可我们喜欢和支持的,不正是一个泼辣辣的武汉女人方方吗?
方方没有对不起支持她的人。她心怀光明,心怀良知,才会去发现和揭开阴暗。她之所以谴责,是期望变好;她之所以批判,是期望改变。她记录下感恩感动,也记录下悲痛怨怼,是心中对这个国家真正的热爱。
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做不讨好的角色,总要有人说不讨喜的话,总要有人背负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总要有人尽来自良心与道义的责任。
陈嘉映教授说:“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还有待那些正直的人去加以改变,加以改善。正直的人有可能要牺牲他们自己的幸福。我们作为普通人也许做不到,但是我就是期望,即使我们没有像那些仁人义士那么勇敢地站出来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做到,我们在心里,我们在能做的地方,是永远跟这些正直的人站在一边的。”
我们是不够勇敢的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的相信和支持方方,感谢并善待她,跟她站在一起,让她知道,她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