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你此刻正经历的一切生活,都只是一场迷梦

noc 豆瓣阅读 2022-11-03

小说家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东西和我们一样吗?欢迎收看「小说家看电影」栏目,和我们一起阅读内行们的看片思路。


某个下午,你从熟睡中醒来、恍惚间记不起自己身处何时何地时,内心的空白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无字之书。这片刻的疑惑足以激起你的怀疑——「我」真的存在吗?这看似合理的现实世界,会不会也只是一场迷梦?


从《阿瓦隆》到《黑客帝国》;从《楚门的世界》到《生死停留》;人们从未停止讨论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随 noc 一起,走进虚幻和真实之间的那堵墙——


✎ 

006

本期小说家:noc

梦中之脑——我们对真实的迷恋与恐惧


「真实」与「虚幻」一直是我在写作中很着迷的母题。在电影中,最大名鼎鼎的例子莫过于《黑客帝国》。习以为常的「真实」竟然是超级AI为了奴役人类而赋予人脑的幻象。无论景物、色彩还是声音,都只是经由程序运算继而输入人脑的数据。这一设定完全可以说是缸中之脑的翻版了。不过,比起《黑客帝国》,我自己更偏爱另一部年代和类型颇为相近、但整体风格更为内敛的电影——《阿瓦隆》。

《阿瓦隆》海报

《阿瓦隆》:真假交织的游戏世界

这是一部由押井守执导、诞生于2001年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阴郁而衰败的未来世界,年轻人沉溺于一款名为「阿瓦隆」的非法VR游戏,从中获得娱乐或以此为生。

主角 Ash 是游戏中的战斗高手,也是曾经的传奇战队「巫师」的一员。在过往的某场战斗中,队友 Murphy 的意识由于一次事故成为意识永远停留在游戏中的「未归者」、现实里的植物人。巫师战队自此解散。

为了进入游戏中名为「SA级」的隐藏世界,寻找徘徊其中的 Murphy 的意识,Ash 组建了新的队伍,完成了特定战役,并击中了随之显现的「Ghost」——某种通往SA级的守门人般的存在。最终,Ash 独自一人进入了SA级、也被称为「Class Real」的隐藏世界。

从未散去的阴云被晴朗的天空取代,颜色和声音也异常清晰丰富。Ash 在惊异中来到一个教堂,女高音演唱着名为《航向阿瓦隆》的歌曲:

阿瓦隆

遥远的传说之岛

遍植苹果树

蕴于雾中

阿瓦隆

那一天何时才会来临?……


歌词和飘渺的曲调仿佛在隐喻永远也无法抵达的真实之境。

整部电影中,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种种对世界虚幻性和可疑之处的暗示性细节——我将它们称为「bug」。

最显眼的 bug 应该是画面风格——从开始直到近四分之三处,影片都使用了朦胧的褐色调滤镜,给人一种宛如身处梦境般的不真实感。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片头是游戏中的一段战斗过程,而当正片开始、Ash 卸下头盔走出游戏室时,画面风格仍然和片头里的一样,仿佛此时的 Ash 仍然身处游戏之中。这是电影通过其特有的视觉语言,对世界的虚幻性所做的非常直观的暗示。

游戏中的Ash(上) vs 游戏外的Ash(下)

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通过 Ash 的眼睛看到了更多更具体的 bug。比如 Ash 每次离开游戏厅、乘电车回家的时候,都会遇到坐在同样位置、连装扮和动作都一模一样的乘客。

僵尸般的乘客

比如 Ash 在书店买了关于阿瓦隆的书籍,回家却发现书是空白的。

无字书

比如 Ash 为爱犬精心制作晚饭,完成后却发现一直陪伴在侧的爱犬突然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题外话:这条狗基本在押井守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露面,其原型是他自己养过的一条巴吉度猎犬)。

消失的爱犬

现实的可靠性开始摇摇欲坠,Ash 的疑虑也在加深,她开始探究真相。有一个场景是曾经的队友 Stunner 找到 Ash,随后两人一起进餐。在一个 Ash 冷眼观察的面部特写之后,镜头给了 Stunner 嘴部一个长时间的大特写,仿佛 Ash 正试图从进食这一极具生命活力的基本行为中找到某种真实感。

进食

经过探索和战斗,Ash 终于抵达游戏中名为 Class Real 的隐藏关卡,并得知通关的唯一条件便是击败未归者,即 Murphy。当她离开游戏厅来到地面时,影片的画面突然从长久的昏黄黯淡转为鲜明,此处的视觉冲击完美呈现了 Ash 内心的震撼。

Class Real

在阿瓦隆的结尾,Ash 找到 Murphy,劝他返回现实世界,但 Murphy 认为 Class Real 才是更真实的世界。唯一的验证方法是,一人向另一人开枪,如果尸体没有像游戏中那样化成数据碎片消失,则证明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枪声响起,然而 Ghost 却再次浮现。影片在打出「欢迎来到阿瓦隆」的字样后戛然而止。

Class Real中的Ghost,分辨率似乎更高了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最终的真实世界到底存于何处,影片并没有给出答案。名为阿瓦隆的游戏,Ash 所生活的世界,Class Real,以及最后一帧中所指的阿瓦隆,它们在真实程度上的关系是递进还是交织,也并没有定论。

真实和虚幻之间的边界位于何方?


如果说《黑客帝国》中的真实有相对明确的边界——比如我们可以大致确认锡安是真实的,矩阵中的都市则是虚幻的(此处讨论仅限于第一部),那么在《阿瓦隆》里,真实和虚幻之间的边界就不是那么清晰了。还有的影片,甚至「真实」本身的状态都值得怀疑。当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归类电影时,便可看到众多作品从这段频谱中浮现——

  • 「真实」存在于某处,但被外力有目的地掩盖:黑客帝国、楚门秀、移魂都市等;

  • 「真实」和「虚幻」之间的边界不甚清晰:盗梦空间、阿瓦隆、异次元骇客等;

  • 「真实」本身处在某种可疑的状态下:生死停留、恐怖游轮、灵异第六感、死亡幻觉、记忆碎片等。


和《阿瓦隆》一样,这类影片通常都包括「bug」、「探究」和「遭遇真实」这三个元素。

bug 既是电影的表达手段,又是强有力的诱饵,吸引主角和观者一步步进入迷宫的更深处。

《楚门秀》里,楚门短暂地瞥见电梯内的奇怪空间,其中还有几个像是电视台工作人员般的角色,这让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既而驱使他去寻找真相。

摄制组失格——《楚门秀》

《生死停留》里,萨姆每天早晨都会遇到弄丢气球的小孩和搬钢琴的工人,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预示着世界崩解的开始。

重复的早晨——《生死停留》

当 bug 积累到一定程度,主角的行为便从怀疑转为探究。这一过程通常包含字面或隐喻意义上的追逐争斗。无论是 Ash、楚门还是尼奥,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打破现有世界的边界,并为此付出代价——失去某些东西,受伤,以及陷入更深的困惑。

有趣的是,这一环节里经常会出现同样的场景——一堵封住去路的墙。例如《黑客帝国》中,潜入矩阵的小队遭到伏击,他们试图逃离房间,却发现窗帘后面是严严实实的砖墙而非窗户。《阿瓦隆》里有一幕几乎是完全复刻了这一场景。而《移魂都市》中,主角和医生、探长一行历经艰险终于抵达贝壳海滩时,同样发现大幅海报后面除了墙壁什么也没有。

墙——《黑客帝国》、《阿瓦隆》、《移魂都市》

可以说,墙这一形象代表了虚幻和真实之间的边界,同时也是对主角渴望真实却又处处碰壁的隐喻。当那堵墙最终被打破,主角便会迎来遭遇真实的时刻——那往往是某一幕甚至全剧的高潮。

在《异次元骇客》中,霍尔按照富勒留下的指示驱车前往城市尽头,看到世界坠入虚空,荧光绿色的简陋线条在黑暗中拙劣地模仿着山脉的轮廓,终于明白整个世界不过是程序中的一串数据流。

城市尽头——《异次元骇客》

在《移魂都市》中,约翰·梅铎和探长撕掉海报,砸开砖墙,洞口外面竟然是漆黑的宇宙空间。借着被气压吸出洞口的探长的视角,我们看到城市的真实样貌其实是一座在茫茫宇宙中漂浮的迷宫。

漂浮的城市——《移魂都市》

bug、探究和遭遇真实,这三者及它们的交织往复串起了绝大多数此类电影的核心情节。尽管背景和设定各不相同,但这些片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引人入胜又令人细思恐极,从题材上看也确实如此——将近一半电影被打上了惊悚片的标签。我想,这是因为对真实的迷恋与恐惧本就根植于人类意识之中。电影并非是凭空创造出了这种细思恐极,而是将那些本就存在的细思恐极具象出来了。

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真实的怀疑

从印度教中的摩耶,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庄周梦蝶,从普特南的缸中之脑,到罗素的五分钟假设和诞生于涨落的玻耳兹曼大脑,人类中的哲思者们始终在怀疑眼前所见的世界并非真实,而是被改头换面了的、甚至根本就跟真实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东西。不过,哪怕我们只是当代生活中的平凡个体,也并不代表我们能摆脱这一魔咒。如果说真实意味着自由、不被蒙骗和不受操控,那么,我们的日常感受似乎更常和真实的反面有关。

当墨菲斯对尼奥说出那段经典台词:「你觉得这世界有哪里不太对劲……你生于一座监狱,一座无法被感知或触碰到的监狱」,我相信每一个观者或多或少都有些共鸣——

朝九晚五的地铁族看起来就像是阿瓦隆中的NPC;

无处不在的社会文化和他者的目光,仿佛Matrix中随时准备消灭出格行为的黑衣人;

社会对人的异化使我们无法本真地面对彼此;

无孔不入的媒体和网络则宛如移魂都市中的记忆注射剂;

年少时看见的无限可能渐渐化为一堵堵无形之墙;

而我们以为是完全出于自己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或独特性的选择,有时不过是资本布下的消费陷阱

……

墨菲斯の灵魂拷问——《黑客帝国》


所有这些令人迷乱的、身不由己的感觉已经成为某种集体潜意识,驱使我们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渴望着真实。

至于我们对待真实的另一部分感情——恐惧,我想,其中一部分是对「世界是虚拟的」这一假设的恐惧,就像我们在看到那些流传于网络的阴谋论时感到的细思恐极一样。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修改、甚至重塑自己的认知和信念——在很多时候是艰难而令人生畏的事。曾经有许多人宁愿发起战争,也不愿改变自己的信念。

还有一种由上述恐惧引申而来、但更为深层的恐惧,即——「我」会不会也是虚拟的?

在这类以虚假世界为背景的影片里,其中一部分主角会逐渐将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转为对自身真实性的怀疑,而且,这些怀疑最后还真的落实了。无论是《灵异第六感》中的麦克、《生死停留》中的萨姆,还是《死亡幻觉》中的杰克,对真相的探究最终都导向了他们自身存在的消亡。

这或许并非巧合——

每一双眼睛看到的真实都是不同的

记忆塑造了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我们都活在自己为自己讲述的自我叙事之中。但谁都知道,记忆并非那么靠谱的东西,它能被轻易加上滤镜,也能通过暗示被移植和篡改。我们以为的恒定不变的自我,其实更像是一条流动的意识之河,经验、想法、情绪的支流不断汇入其中。电影中用来提供惊悚感的桥段,通常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当我们偶尔从熟睡中醒来、恍惚间记不起自己身处何时何地时,内心的空白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无字之书。

神秘的 Dejavu 现象则会让我们产生犹在梦中的错觉,这一现象被《黑客帝国》直接用于设定,解释为数据同步过程中出现的延迟。至于在《楚门秀》之后为人所知的楚门综合症,也并非是电影的创造,而是本就常见的某种妄想的变体。

调配记忆——《移魂都市》

无论是否出自导演的本意,这些电影都在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提醒我们:「自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实。显然这也是一件足够可怕的事,毕竟,我们可是能为了捍卫「自我」不惜一切、甚至为了「自我」的某些微不足道的喜好(比如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就能争执不休的生物啊。

在这类以虚假世界为背景的影片的结尾,我们命运多舛的主角们有些如愿以偿抵达了真实(如楚门秀、移魂都市),有些面临着新一轮的迷惘和探究(如盗梦空间、恐怖游轮),有些并未获得最初想要的真实,但也已经心满意足(如异次元骇客,生死停留)。那么,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所谓的真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某种能够被抵达的地点或境界吗?是在天堂还是彼岸,还是无数神经元深处的某个隐秘的所在?

墙的另一边——《楚门秀》

我对这些问题没什么头绪,不过倒是有一些和「真实」相关的体验——在玩VR游戏或做梦时,我体会到过某种真实感;冥想时,我能感觉到呼吸是当下的真实;我在深度的交流中感受到过自己和他人的真切存在;还有些时候,我会觉得真实本身就是寄生于人类二元性幻觉中的虚妄概念。

也许世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真实,它只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主观体验。每一双眼睛看到的真实都是不同的。那么,我想这篇文章最好以《阿瓦隆》为典范,在悬念之后,留下让每个人都能继续探索的开放式结尾。

本期值班编辑:阿符


✎ 

往期回顾

猫爪君:《复联》这本小说,伏笔狂魔漫威要怎么续写?

佹俏:传说的枝蔓,旁逸斜出的青蛇

魏市宁:让恐怖的故事永远佩戴着写实的徽章

柴斯卡:是枝裕和 - 幸福这种东西啊,要是不放弃些什么就得不到呢

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故事是如何「沦为」特效的载体的?


✎ 

 - 本文作者 - 


noc

科幻、幻想双栖的泛幻想系作者,译者,挂毯编制艺术研讨会会员,作品往往在奇异微妙的故事情境中传达出治愈的内核。


俱乐部故事

noc

豆瓣评分 8.8

限时免费

读者评价:@睁木头:

 

太牛逼了!决计是无从翻译的小说~隔几页就能笑出声来~作者关于各种俱乐部的脑洞大得骇人~全程想到汤浅政明,而结尾突然有一种爆炸感,以及爆炸后的风平浪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俱乐部故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