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学术独木桥:历史博士找工作的感想 (下) - 康奈尔大学杜乐
云里编者按
本期推送公号原创小组成员之一暨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杜乐教授两年前在北美成功找到名校教职的经验总结。感谢杜乐老师的支持并授权本号独家首发。
杜老师从纽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第二年就顺利拿到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历史系的tenure-track职位,除了一贯勤奋和极大学术潜力之外,她求职的成功也得益于她分析了美国高校就业市场的运作机制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根据笔者对北美中国史领域这些年就业市场的了解,我相信杜老师这些详细而坦诚的经验之谈,对找教职的人文社科博士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笔者也在抽时间整理一些当年求职过程以及过去十余年间对教职招聘和升职评审的观察总结,希望秋季晚些时候也能给读者分享。
鉴于文章信息量大,篇幅较长,我们分上下篇推送。昨天推送的上篇(文末链接的第一篇)介绍了北美历史领域(和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应有相似之处)最近几年的教职市场状况、对求职者的基本要求、申请教职的流程以及求职者在时间安排上的注意事项。今天推送的下篇详尽地介绍了申请教职所需的各种关键材料以及准备这些材料的心得体会,讨论了申请信、简历、推荐信、写作样本、出版文章的数量以及最后且最关键的(on-campus)面试全过程。值得相关领域求职者们认真琢磨。
感兴趣的读者可在留言区提问或分享心得,我们会及时回复。公号也欢迎更多学界朋友投稿分享自己的求职或招聘经验。公号已推出一系列相关原创文章,欢迎大家从公号内按分类读取,并继续转发分享。
北美历史系博士找工作的感想(下)
文 | 杜乐
文书和面试
我导师曾和我开玩笑,说招聘/找工作仿佛相亲结婚。“条件”(出版记录、教学评估和学术行政经验)当然是核心考量因素。但“看对眼”(match)恐怕也同等重要。“条件”是在博士学习中逐步积累的,但好的文书可以帮助申请者扬长避短。招聘者的期待和要求,有的写在招聘广告中,有的需要做些“功课”才能发现。求职者如何在文书和面试环节对职位显性或隐性的要求加以回应,可以反映出对一个职位是否真心诚意(serious)。
申请信
文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申请信(application letter)。一般是单倍行距一页,可以说是申请者“学术人格”(academic persona)的集中体现。申请信往往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开场介绍(现职位/博士培养阶段、要申请的职位)。研究,两到三段,一般是介绍自己的博士论文(如果未答辩)/书稿(如果已经答辩),兼及其他研究方向/出版/第二本书议题。听说以前对申请者第二本书的规划要求不多。据我个人经验,在申请信上谈基于博士阶段研究的第一本书完成之后的研究计划已经越来越常见。在很多情况下,招聘学校会要求申请者在第一轮及第二轮面试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第二本书的规划。一般情况认为,第二本书既要和第一本书的议题有有机联系,让招聘委员会的教授觉得第二本书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不能与第一本书议题有太多重复,让人觉得该学者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课题。有的人可能认为为了申请工作而生造一个第二本书题目十分尴尬。其实不妨让写文书的必须环节成为自己未来研究的助推器。我目前已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的第一本书,《国与家:孝道及其近代转型》(State and Family in China: Filial Piety and Its Modern Reform),讨论家国关系。我的第二本书《国之于中国:一个被国家定义的民族》(A Nation Defined by State),最早就是在写作博士论文过程中对“国父”翻译问题产生的疑问而有一些基础研究,后来在写工作申请文书过程中逐步成型。目前已经写了将近三章(其中一章通过业内优秀杂志Late Imperial China的匿名评审,明年出版),其他两章也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我的第一本书以法律史为主(主要是刑法、民法),政治、文化史为辅,第二本书则以政治、文化史为主,结合一些法律史(主要是国际法、宪法)。第一本书与第二本书既有连续性、又彼此有区别。申请者可以选择暂时编一个题目“填缺”(as a place holder)。但是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为什么不用写文书促进学术思考,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AHA网站的职位信息栏目
博士论文/第一本书是奠定青年学者学术人格的基石。博士生在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一些技术细节上花很多精力。比如我的博士论文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前现代和二十世纪前期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产权关系及中国财产所有权的性质,这中间又牵涉很多帝国晚期和民国法律在性别与代际方面的规定。有了这些内容,我的研究才能与自己所在子领域学者(中国法律史、中国史、法律史、家庭史)对话,是绝对必须的。拿去投单篇杂志文章/专题论文集章节,没有问题。但放到工作申请信里这些内容就太“琐细”了。招中国史入门级职位的招聘委员会的教授,一般最多有一个中国/亚洲史专家。有的院系较小,整个招聘委员会都由欧美史专家组成。且这几个负责招聘的教授也不一定专精法律史或家庭史,也许对产权问题或家庭关系的具体细节,兴趣寥寥。那么让读申请材料的人觉得自己的研究有意思、觉得自己的研究专长和本系所需要填补空缺/加强的研究方向相符合,这就是工作申请者需要考虑的内容。我在写文书时,主要在家-国关系及帝国到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统治范式的转型着墨。不同的博士论文有不同的着力点,且每个院系的要求也不一样。从核心研究段落开始就要针对不同职位,尤其是自己心仪的职位,进行文书剪辑(tailoring)。尽管具体过程不同, 但目标是明确的:对自己的核心研究(博士论文/第一本书)的叙述,既要对“半内行”简明易懂,又要让他们觉得思想上有见地、有创新、有挑战性(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这种“既要”、“也要”,且不说必须在几个句子的长度之内完成,做起来比说起来难得多。
申请信一般还要包含一个自然段讲教学及学术行政(service)。教学部分一般会在教学陈述(teaching statement)里面详细展开讨论,所以申请信里的几句话主要是阐释自己的教学哲学/核心指导原则,介绍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及针对职位要求设计未来要开设的课程。就教学哲学而言,我觉得重要的是实话实说。网上有很多样本,文字写得很漂亮。但毕竟那是别人的经验。如果不是感同身受,在单篇的教学陈述里也没法发挥。我的核心教学原则是通过阅读史料让学生自己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在信里这样写,在教学陈述里也是以实际例子加以支持,并给出这样做的理由。(我就职后也的确是按这个大方向设计课程的,学生反响良好。)课程计划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加以设计。
有的招聘广告会提及具体要求,但很多时候,申请者要对招聘学校和院系做一些“功课”,基于现有信息,自己想象一下该院系可能需要什么类型的课程。比如一些非欧美史教授比较少的院系可能需要东亚史的申请者讲授类似于“世界通史”、“非西方文明”之类的课程,但这类课程对大型研究型大学可能用处不大。由于“外人”信息有限,很难猜得准招聘院系到底需要什么课。但只要偏得不离谱,让招聘委员会感觉到了申请者的诚意,就问题不大。毕竟课程设计可以在接受职位之后重新调整。
有的入门级职位可能对学术行政有要求。比如我们系前年招一个公共历史(public history)方向的职位,新教师一入职,就需要领导公共历史的本科生项目。这种情况下候选人以往组织活动、会议、展览的行政经验就成了一个巨大加分项(bonus),需要在申请信中加以突出。大部分助理教授职位对行政经验要求不高,新教师招进来,可以边学边干,这种情况下,简要提及以往组织会议/工作坊/小组讨论之类经历和在学术研究组织中的任职情况就好,即使不提及也算不上硬伤。一些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性大学往往有不止一个院系的多位学者与申请者的研究领域相关。即使在规模较小的学校,也有数位学者与申请者研究的地理区划、断代、议题、理论思路等有联系。不少申请者会在信中提及与这些学者合作的可能性,会拉近申请者和招聘委员会成员的心理距离,至少有益无害。好在互联网时代,做必要的“功课”并不是特别费时费力。
信的最后往往有一个很短的段落收尾,并表达自己对加入某系可能性的激动之情。我在申请工作的时候,向之前几年有所斩获的师兄师姐要到了几封“范文”。参考这些成功者的申请信对于快速入门很有帮助。但我后来发现,自己真正写出来的信,和这些范文看起来差别很大。我觉得把自己思路理顺,有策略地说真话,有时候比文字技巧更重要。“范文”主要是参考一下结构。文书当然要对自己的听众(招聘委员会)的要求有回应。但过于刻意讨好招聘委员会的文字,往往能被文书阅读者“感觉”出来,其实是事倍功半,这也是我自己后来作为招聘委员会成员看文书观察所得。
简历
平铺直叙对有一类文书最重要:简历(curriculum vitae/CV)。网上有很多简历模版,其实都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让看材料的招聘委员会成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关键信息:姓名、毕业院校、现就职单位、书稿(如果已找到出版社,可以列上出版社)、已出版文章(published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书的专题章节(book chapters)、在审文章(articles under peer review)、正在准备的稿件(works in progress)、获得过的奖励/资助、会议发言和讲座、学术活动和服务、推荐人信息等。有的申请者会事无巨细,把本科GPA、所有在写的草稿、系里给的几百元的开会经费、高中时参加的主题与现在研究关系不大的活动等都通通列上。想要全方位展现自己没什么问题,可是信息过多过杂恐怕会让招聘委员会的教授难以找到关键项,提交了很长的简历,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实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会让人思路一新:想象一下几年后你自己是招聘委员会的成员,上有老、下(可能)有小,在每学期教2-3门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然后在一两个月之内就要额外看一两百份申请材料,开组会和全系的会议一轮轮选出合适的候选人安排面试…在审第一轮材料的时候,每一份申请信和简历加起来,看五分钟几乎已经是上限。在这种情况下,简历的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比长度和“全面性”重要得多。
推荐信
一般职位会要求三封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有些职位会要求四封。第一推荐人对于入门级工作的求职者而言一般是博士导师。第二封信来自于博士论文委员会(dissertation committee)的另一个成员,有时候就是共同导师(co-advisor/secondary advisor)。第三封信一般来自于一个外校的教授/本校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如果能找到了解自己又在领域内名头很大的“大牛教授”强烈推荐自己当然很好,但有时候出自于冉冉上升的中青年教授之手的推荐信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牛教授对弟子的评价再怎么高,很难避免是以“长辈”的态度夸奖“孩子”,来自导师和另一个博士委员会成员的信已经起到了同样效果。招聘委员会寻找的是年轻的同事(junior colleague),是未来可以和其他同事比肩的人,不是一个“好学生”。中青年教师,因为自己也在职业上升期,一般更能把高年级博士生当作“培养中的同事”(colleague-in-making)而不是学生。他们的信可以让文书阅读者更容易想象工作申请者作为同事的资质,为招聘委员会的成员提供一个很宝贵的视角。无论是对导师还是其他推荐人,工作申请者都应该尽早提供一份完整的名单,包含学校名称、职位要求(简要文字+链接)、截止日期。如果有新的职位要申请,需要及时通知推荐人。推荐信截止前几日,如果推荐信尚未上传,可以发信友情提示。写推荐信的老师往往也是几线作战,收到友情提示一般会庆幸自己没有耽误事儿,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打扰。
AHA2019年年会宣传海报(图片来自官网)
写作样本
在文书部分的最后,简单讨论一下写作样本。有的招聘广告一开始就要求提供一篇(或,在有些情况下,两到三篇)写作样本,也有的招聘委员会在候选人进入6-10人大名单后才会要求上传写作样本。我在申请的时候其实是比较纠结应该上传什么样的写作样本。2017年下半年时我已经出版了两篇文章,还有一篇被接受,还有第四篇在审,按理说不用发愁。但我出版/被接受/在审的几篇文章都不是我博士论文的核心部分,不是关系不大的小项目(side project),就是无法包含进博士论文的边角料(spare materials)写成的单篇文章。当时非常犹豫要不要上传一章博士论文。最终还是决定不要冒险,将我2016年出版的关于蒙古法律制度的一篇论文上传。如果博士论文中太多的章节被出版,博士论文在日后恐怕很难被知名学术出版社作为专书出版。但如果博士论文没有一章出版过,确实也令招聘委员会无法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得以感受博士论文的全貌。幸好进入第二轮面试之后,招聘学校都会要求追加额外写作样本,到时候可以将整篇博士论文上传。
出版物
基于我这些年来有限的观察,申请工作的时候,出版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一篇出版/被接受的研究论文/专书章节都没有,在目前恶性竞争的就业市场上,得到工作的机会的确不是很大。但入门级的职位,招的其实是半成品,招聘委员会希望找到和本系的需要最切合、最有潜力、且有执行力将潜力实现的青年学者。如果博士论文题目扎实又有创新性,再配以一到两篇出版/被接受的文章,竞争力未必比出版了三四篇文章的求职者差。重要的是让招聘委员会看到自己巨大潜力的同时,让他们对自己的“产出性”(productivity)和评上终身教授可能性(tenurability)有信心。这些年的趋势是评终身教职的标准在各个学校都水涨船高。招聘委员会有理由担心,仅有潜力而不能保证产出性的学者,即使被招进系里,也可能过不了终身教职评审,五六年之后整个招聘过程还得重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院系现在倾向于招聘已经答辩的青年学者。如果招一个ABD(all but dissertation,高年级博士生),一旦他/她无法按时答辩,就可能带着完成博士论文的任务入职,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几年后往往很难达到评终身教职的标准。一个院系有过一次这类经历,十年怕草绳,很可能会倾向于招至少已经答辩的青年学者,降低风险。但招年轻同事不是招写作机器,招聘委员会当然也不希望招一个写文章/书稿技术纯熟,出版了很多著作但主题都差不多,对学界没有革命性推进的平庸学者。所以求职者在写文章稿和投稿过程中,要在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之间寻求某种平衡(balance)。这种平衡对于每个求职者,及每个院系,都不尽一致。有时候这种对平衡的不同理解,也是决定求职者和职位是不是合适(match)的因素之一。
面试
最后简单说一下面试。如果用寻找伴侣来比喻招聘与找工作,面试就像是见面定终身。能走到这一步的申请者,其学术资质可以说都是不相上下。校园访问有时候其实就是看候选人和招聘院系合不合适,或者“来不来电”。工作候选人此时的重点已经不是向招聘院系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表现研究能力当然也很重要,主要体现在一个又容易理解又在思想上有挑战性的专业展示(job talk)上。但最重要的是让招聘院系感觉候选人就恰恰是他们需要的那一个(the right person),体现在专业展示后的问答环节,还有与招聘院系师生的“非正式”交流(如三餐、喝咖啡、办公室会谈)等。中国史的博士生,每个人每年能拿到的校园访问在近年来很难超过三四个,可以针对每一个校园访问进行具体的准备。
我现在仍然清晰记得,我十二月某日在NYU监考期末考试,在监考的同时收到dream school康奈尔大学的面试通知。那天下大雪,我收完卷子在纽约市区找了一家电影院看星球大战8,然后回家就陪孩子玩了一下,清空一下脑子,什么都没做。第二天开始就进入了有计划的面试准备工作。另一家州立研究型大学的面试,比康奈尔大学的面试早一周多。我的策略是先准备康大面试,然后再集中准备另一所学校面试,等那所学校面试结束,再用一个星期来复习康大的材料。
康奈尔大学校园(图片来自官网)
我的job talk是按照康奈尔准备的,按照要求45分钟。我有意结合了很多“康奈尔元素”在幻灯片中,如讲到包办婚姻用了胡适的例子,讲到第二本书的理论框架提到了在康奈尔任职多年的Benedict Anderson,并且以康奈尔有名的Goldwin Smith Bench上“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来结束整个演讲。幻灯片的配色利用了大量的“康奈尔红”。当时对另一所学校,我心理觉得是有所亏欠的。虽然我根据第一家面试机构对job talk进行了裁剪,删去了一部分内容(到规定的35分钟),并且在结尾结合了那所学校的校训,但毕竟讲演的整个流畅性(flow)要打不少折扣。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当时我真的觉得康奈尔大学在“召唤我”(calling for me)。在前一年秋天我还没有提交申请材料的时候,我先生和我因开会开车路过康奈尔大学,在历史系前面的大坡上俯视Cayuga湖。我先生非常敬佩胡适先生,我们经常一边听胡适的文章,一边开车。现在得以访问号称是近代中国白话文诞生地之一的Beebe Lake, 有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当时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可能配不上康奈尔这样的名校。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觉得自己属于康奈尔。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即使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按照计划认真准备了另一所学校的面试,但心里预先存了抗拒,对另一个面试准备的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先生帮我将job talk录了像,并且录了音。虽然已经在讲台上独立讲了半年课,但第一次看自己在屏幕上的样子真是让人觉得气馁,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不过做鸵鸟解决不了问题,直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体态、语气、发音方面的不足之处,还得一个一个改。以前我在NYU历史系也作为学生听了若干场job talks,总感觉念稿子会影响讲演效果。从2017年答辩开始,我在所有讲座课和会议发言都强迫自己脱稿,就是为了能在做job talk时不用看稿。但为了保证质量,我还是基本背过了job talk的稿子。到真讲的时候才发现,脑子一片空白,也根本不可能按事先背过的稿子一字一句讲出来。不过由于对材料已经很熟悉,两场job talks发挥还都不错。在康奈尔作讲演的时候,讲到“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因此句与我计划中的第二本书联系紧密,且我全心全意同意这句话,感觉自己并不是单纯用言辞来说这句话,真的是在走心。由于全身心和主题融合起来,后来问答环节,我竟然没有太过紧张,基本算挥洒自如。
在准备两所学校的校园访问过程中,我认真读了两校若干与自己领域相近(亚洲史、家庭史、法律史)的教授的著作,并且看了和自己领域不直接相关的其他教授最近出版的一本书的书评和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基本上对两个系比较强的几个主题心中有数。从功利层面讲,读了这些教授的书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一起吃饭时无话可说的尴尬。退一步讲,准备校园访问也是少数可以在写文章书稿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可以“良心无愧”地读一些与自己研究不直接相关、但在思想和理论上很有启发的研究。根本上讲,我觉得面试的过程是一个工作申请者和招聘院系实现“共振”的过程,如果进入某个职位,最终还是要成功融入院系,成为其有机的一部分。如果把准备面试的过程当作一种提前开始的“融入”,成功了固然可以提前做一些日后反正要完成的任务,即使失败了也学习了不少,算不上白作工。
其实就我求职时的一些感受,及日后我自己在招聘委员会工作所作的观察来说,招聘方在某种程度上是能感觉到的一个工作申请者是不是对某个职位真心诚意。我在另一所学校的面试,总体进行得很顺利,但就是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似乎有的教授很欣赏我,有的教授对我感觉一般。这只是一种很模糊的“感觉”。回家之后越来越觉得可能要大事不好。果然好几个周没信儿。后来该系系主任给我发信,告知我是他们最终排名第二的候选人,因为种种原因,排名第一的候选人可能不能加入他们系了,让我做好准备等进一步联系。但当时我和康奈尔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签了合同就遗憾地通知了该系主任。如果回到我导师那个招聘/求职如寻找配偶的比喻,会发现招聘方比起求职者看似强势,但因为每一年市场上可能有几个特别抢手的候选人,招聘方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招到最合适的人。不知道那所州立研究性大学到底是想方设法最终招到了排名第一的候选人,还是屈就于排名第三/第四的候选人。那所学校和我,大概就是没有缘分吧,只能希望以后有机会以其他形式合作。
在校园访问大约三周之后,我接到了康奈尔大学历史系的电话。之后针对合同的谈判非常顺利,很快就签署了合同。比起兴奋之情,当时更多的只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相信很多幸存者都有类似体验。听说不少人因为在就业市场上被折磨得太过(traumatized),入职之后出现抑郁和适应不良的状况。我只能为自己格外的幸运感恩,在就业市场上只认真拼搏了一年,就得到了导师口中的“一个工作”(one job)并且是那个“最适合我的工作”(a job that is waiting for you)。系里和我的磨合期几乎没有,很快就达到了很协调的合作状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系里资深教员对新入职员工的宽容提携。每天上班走过钟楼,在历史系面前俯视Cayuga湖,都会很短暂地想起2017年九月路过康奈尔大学时的情景。无论如何,学生时代已经被我留在了身后。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一切都要向前看。
小结
申请工作和面试的过程是一个塑造(construct)自己“学术人格”的过程。塑造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学术人格”是呈现(present)给别人看的,是最好的自己。短期目标当然是找到工作。但设计合理的学术人格也可以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蓝图,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自我想象(self-imaging),最终激励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人格并非仅仅给别人看,但该人格也不是100%的已然,是一种未然,是一种“潜力”。写文书、准备面试也不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脑体力劳动(hard labor)。很多因写文书而产生的材料日后可以重复利用:比如关于学术研究的总结可以用来找出版社;关于第二本书的想象可以引导未来几年的研究;教学陈述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教学思路;浏览招聘院系的网站甚至读一些招聘院系教授的作品,可以帮助自己拓展思路;准备job talk脱稿,可以作为练习讲课和会议发言脱稿的第一步。如果把准备文书和面试的过程看作帮助自己成长的训练(training),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抗拒,就相对不容易被恐惧所“淹没”(overwhelmed)。
康奈尔大学校园(图片来自官网)
据说不少申请工作者会借助自己的个人关系网四处打探消息,还有网站、论坛可以自报面试信息之类。我这个人比较鸵鸟,觉得打探了只能加剧紧张气氛,所以也没费这个劲儿。听说学术同好里有读小说、打游戏、跑步锻炼等各种减压方式。如果我能挤出一点时间,多半靠陪陪娃,做一点烘焙之类的调节心情。申请工作本身基本相当于一份“全职工作”。我必须承认,教书+申请工作的一年,再加上之前写博士论文的一年,我几乎都没做过什么家务,全靠母亲、先生鼎力支持。连三四岁的小儿子都知道妈妈只要一关上门,就是“闭关修炼”,没法陪他玩。如果能找到工作,自然可以让家庭财政更加安全,让家人这么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但下一步恐怕就是配偶换工作、卖房、搬家,每一项都需要家人谅解、牺牲。如果自己找不到工作,家也是自己能回去的最后港湾。在现在这个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上,大部分博士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沉浮,可能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受疫情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未来几年的就业市场恐怕只会更糟。鸡汤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实际一点,如果在市场上已经三年以上还没有斩获,考虑一下退路(Plan B)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毕竟,选择读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是出于对思考、研究的热爱。即使不能在高校就职,受过扎实训练的博士生也能在各个相关领域找到工作,往往收入还更高,时间还更灵活。只要保持对研究的兴趣,也可以把对生活和历史的观察,作为施展学术见地的场域。为最理想的未来而奋斗,同时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preparing for worst-case scenarios),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毕竟,生活不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
杜乐 (Yue Du) (微信笔名维乐), 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和历史学硕士,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康奈尔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tenure-track)。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家庭史,及国族概念的建构。完成书稿State and Family in China: Filial Piety and Its Modern Reform(国与家:孝道及其近代转型)。目前的新研究主要围绕于近现代中国”国/国家”概念的发展,暂定题目A Nation Defined by State (国之于中国)。
如何过学术独木桥:历史博士找工作的感想(上)- 杜乐
读博期间发表第一篇学术文章 - 杜乐
写给要找工作的博士生的话 - 刘思达
北大本科申请美国博士:普林斯顿哲学系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公益平台。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申请出国留学到读博士和写论文,再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类文章。读者可以进到公号历史消息中阅读。
所有赞赏和广告收入将优先用于给编发文章的几位同学支付酬劳。
本号内容欢迎分享,但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转载须注明出处和作者。欢迎大家积极文明地使用公号直接留言功能。如果读了有所收获,别忘了给作者和公号留言或点个赞表示支持。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云里阅天下
云里阅天下为您搭建一个跨越国界和政治鸿沟、了解中外学术与文化的空中知识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