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婚姻会让你更幸福吗?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赵静
责编:钱岳
“从此, 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所有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结婚以后真的是“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吗?
2019年10月25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邀请了四位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对人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的影响。
经济学教授Marina Adshade提出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谁更幸福健康?结婚的人还是单身的人?”然而她用数据告诉我们,对于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Paul Dolan的最新研究比较了未婚、已婚、离婚、分居、丧偶的不同人群,结果发现:结了婚的男人比不结婚的男人更幸福健康,因为他们从婚姻中受益良多(包括经济支持 、日常照料、情感归属等)。而女人则相反。特别是中年已婚已育的女性,比单身女性面临更高的身体和精神疾病风险。
事实上,不同收入状况的群体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也不一样。比如Daniel L. Carlson和Ben Lennox Kail基于美国样本的研究发现,只有收入最低的群体中,没结过婚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才不如已婚人士;在收入最高的群体中,反而是已婚人士比没结婚的人更可能得抑郁症。事实上,没结婚、没孩子、有钱的女性,是世界上最健康最幸福的人群。
而且,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大多时候往往是健康和幸福的人更容易结婚,而不是婚姻让人变得更健康、更幸福。
Adshade博士本人就是一个单亲妈妈,在UBC开了一门课叫:性与爱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Sex and Love)。
社会学教授Yue Qian发现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结婚甚至根本不结婚了。比如,2016年的加拿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温哥华,25-29岁的人群里,有96%的人都从未结过婚(never married);即使在30-34岁的人群里,也有77%的人从未结婚。那么,是不是婚姻在我们的文化中越来越不重要了?
在谈论婚姻能否给人带来幸福与健康之前,首先要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人为什么要结婚?钱岳教授分享了美国社会学家Andrew J. Cherlin关于美国婚姻制度演变的研究。五十年代之前的婚姻是制度式,人们结婚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性和生育的生理需求以及温饱安康的生活需求。二战以后,“男主外、女主内“成为主流。丈夫和妻子明确分工,一起经营核心家庭(夫妻和孩子),两性关系加入了爱与被爱的归属感和浪漫需求,从此制度式婚姻发展为陪伴式婚姻 。六十年代后期至今则是个人化婚姻。当女性走入职场,两性分工调整带来的是两性关系的改变,以及对婚姻的更高需求:探索和实现自我。也就是说人们对婚姻的期待已经不仅仅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而且还要彼此成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琴瑟和鸣、比翼双飞“的理想照进“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现实,人们宁愿推迟结婚,或者压根就不结婚。
不少婚姻学者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把婚姻看得太重,人生还有很多其它重要的事。就像著名的婚姻历史学家Stephanie Coontz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倡导的一样:怎样让婚姻更美满?像单身那样生活。
文学家、创意写作教授 Mandy Len Catron认为:关于婚姻,我们太多地强调一种模式—“他们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往往忽略了以两性关系为重心的婚姻生活让我们付出了社交缺失的代价。
Mandy今年在The Atlantic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当你得到一个配偶的时候,你失去了什么?(What You Lost When You Gain a Spouse)》。她在文章中提到,很多研究发现婚姻具有“排他性”。比如,很多人结婚以后就从朋友圈淡出了,和父母兄弟姐妹的来往也少了,渐渐地,已婚人士的社交圈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剩下伴侣。尽管伴侣可以起很大的作用:经济来源、情感支撑、社会资源。但是,伴侣关系并不能取代亲情和友谊。亲戚朋友、工作伙伴、社区邻居、俱乐部团体,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社交网络。更幸福健康的人,并非居于一隅把生活重心只放在单一支点的两性关系,而是拥有多支点的广泛社交圈。结不结婚无所谓,关键在于找到足够有力的支持 。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无话不谈的闺蜜、读书俱乐部、你来我往相互照应的邻居都可以给予女性极大的滋养和帮助。
Mandy给出的建议是,提高生活能力, 不要失去自我,跟亲朋好友保持联络,参加团体活动。Mandy本人选择了以同居而不是结婚的方式跟伴侣生活在一起。
哲学教授Carrie Ichikawa Jenkins 就更“激进”了,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夫一妻制(monogamy)赋予结婚的人更多特权,整个社会充满了对同居、单身、 独身人士的傲慢与偏见。如果说研究发现结了婚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健康更幸福,那并不是因为婚姻本身,而是因为社会体制,比如医疗、法律、福利政策等等,给了已婚者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却没有给同居、单身、 独身人士同样的待遇。
而我们当今时代的婚姻问题,不仅仅是爱、健康、幸福的问题,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哲学认知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认知、探索多样化的关系形式。她提出一个亚里士多德范儿的概念“Eudaimonia”,“eu”是good,好。“Daimon“ 是spirit,精神。如果说happiness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快乐,仅是感受和情绪层面的“幸福”;Eudaimonia,则是上升到灵魂层面的“福祉”,是人性最原始最旺盛的生命张力。
婚姻家庭只是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中的一种,不一定就比同居、单身、独身形式更能够给一个人带来这种精神上的福祉。Carrie是四位演讲嘉宾中唯一一位已婚人士。更有意思的是她选择了开放式婚姻(polyamory),有丈夫同时有男朋友。这也是她无论在学术圈还是公众面前受人非议的一点。但作为哲学家的她极其犀利和自醒,她能够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依然倔强追求真理以及她精神层面的福祉(Eudaimonia),依然没有放弃站出来与不同的声音对话。她不仅教书、做研究,还做广播节目、写小说写诗、玩塔罗牌。
如果你感兴趣,这里有一个关于Carrie的访谈:http://www.whatisitliketobeaphilosopher.com/carrie-jenkins
最后,划重点,四位教授跟大家说:结婚还是不结婚,不要问学者的意见!😁
如果你对四位学者的完整演讲感兴趣,可以点击这个链接:
https://soundcloud.com/alumniubc/happy-ever-after-how-marriage-impacts-our-health-and-happiness
参考文献
Andrew J. Cherlin.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848-861.
Daniel L. Carlson, Ben Lennox Kail. 2018. Socioeconomic variation in the association of marriage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8; 71: 85.
Dolan, Paul. 2019. Happy Ever After. Penguin.
Catron, Len Mandy. 2019. What You Lose When You Gain a Spouse. The Atlantic.
Coontz, Stephanie. 2018. For a Better Marriage, Act Like a Single Person. The New York Times.
赵静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
制版编辑:杨楠
- 更多相关文章 -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