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三不朽---国学六法(27)

2016-09-08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13089epzb6&width=500&height=375&auto=0

肉体的不朽靠传宗接代,因此中国人特别重视血缘亲情,重视家族关系。说起来,中国人格外重视生男孩,和这个传宗接代都有关系。古代社会,只有男孩才列入排行,女孩是不能排行的。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因此文化大革命中骂他是“孔老二”。前面讲了,他本来有九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但是都不算数。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尽管是残废,也算数。因此他的字叫“仲尼”,“仲”就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古代社会兄弟排行,老大叫伯,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季,所谓伯仲叔季。女孩不列入排行,男孩才列入排行,这当然是重男轻女,但是为什么有这个重男轻女,除了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之外,还有文化原因。对于中国人来说,他认为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孩出嫁后就不是你家的了。这个看法说起来好像很荒唐,但是它却获得了现代科学的“证实”。现代遗传学已经破译了人体基因密码,也就是二十三对半染色体。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奥秘被揭开了,在遗传学的层面上得到解释。原来,男性精子的染色体是X和Y,女性卵子的染色体是X和X。男性的X和女性的X结合,就生女孩。男性的Y和女性的X结合,就生男孩。这个Y非常重要。如果不发生基因突变,一个家族始终有男孩传下来,那么这个Y也就传下来。这个Y真的就是这个家族的不变的骨血。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孩传宗接代的说法真的有道理。当然,讲这个道理不是让你去重男轻女。

肉体上的不朽靠传宗接代,精神上的不朽呢?那就是著名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太上”就是最高的意思。人生最高的不朽就是道德上的成就,能做圣人作圣人,坐不了圣人做君子。中国人把道德不朽视为最高不朽,很有深意。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都是说追求道德的不朽,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你想在道德上有教养,都有可能。道德的不朽没有条件。从卖土豆的到国家总统,在道德的平台上都是平等的。这就在最高意义上宣示了人人平等。

人生的第二个不朽是“立功”,也就是建功立业。政治家安邦定国,军事家保家卫国,企业家富民强国,都属于“立功”,立功不像立德,要有点条件。什么条件?就是机会,还有运气。一个人不是说你想当总统就一定能当总统,想当将军就一定能当将军,想当李嘉诚就一定能当李嘉诚。立功除了个人奋斗外,还需要机会和运气配合你。你的企业做得非常好呢,突然赶上个金融危机,你也没辙。你什么都不是,偶然买张彩票中了一千万,你的个人命运也就彻底改变了。

人生的第三个不朽是“立言“,这是文化人的事。科学家搞科研,文艺家写诗做文章,理论家著书立说,都是”立言“。立言也有条件,那就是天赋。没有天赋,再努力成就也有限。不能说你喜欢写诗就一定能成为李白,你喜欢研究物理学就一定能成为爱因斯坦。

冯友兰先生说的很俏皮:你可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你不能说人皆可以为唐太宗,人皆可以为李白。

总之,三不朽都是人间的事。中国人就是在这人间的一个世界中寻找人生意义,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不朽。宋代大儒张载有名的“四句教”,概括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个四句教,寄托着儒家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就是发挥《易经》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呵护一个和谐的自然。“为生民立命”,就是实现孔子所说“富之教之”,孟子所谓仁政王道,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继往开来,弘扬优秀传统,开拓新的生活,走向一个和谐的世界。

中国人对神的态度---国学六法(25)

中西方宗教差异---国学六法(24)

四海之内皆兄弟---国学六法(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