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净心----国学六法(63)

2016-12-09 赵士林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1311tyccdc&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清净心

白云和尚拜访杨岐禅师。杨岐问白云:“你的老师是哪位?”白云答道:“是茶陵和尚。”

杨岐问道:“我听说他过桥时豁然醒悟,作了一首有名的偈,你还记得吗?”

白云说:“当然记得”,立刻流利地背诵起来:“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不料白云背完,杨岐竟哈哈大笑,一句话不说,就走掉了。

白云非常郁闷,心想难道我背错了,他为什么如此嘲笑我?整天晚上闹心,睡不着觉。第二天天一亮就连忙去找杨岐禅师问个究竟。

杨岐回答说:“昨天你在市场上看到一位耍杂耍的小丑吗?”

白云回答说:“看到了!”

杨岐说:“你不如他呀!”

白云纳闷:“为什么?”

杨岐点拨:“他喜欢别人笑,而你哪,怕别人笑。”

白云恍然大悟。

“明珠一颗”,就是禅心。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就是以禅清心的境界。

白云显然还未能进入这个境界。

清净心,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也就是面对大千世界、滚滚红尘的种种诱惑和刺激,灵魂保持纯净,精神不受污染,防止庄子所说的“形为物役”,防止我们成为虚名浮利的奴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哪!

唐代慧忠禅师,修行高深,被唐肃宗请进宫廷,拜为“国师”。
    一天,最有权势的宦官鱼朝恩拜见惠忠,问道:“什么是无明,无明从何处升起?”

“无明”是佛家术语,指的是心灵的蒙昧。
    不料这慧忠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不客气地讽刺他:  

佛法真的要衰败了,像你这样的奴才也有资格来问佛法!”
       鱼朝恩哪里受到过这样的羞辱,立刻勃然变色,正要发怒,惠忠立刻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鱼朝恩无话可说,对慧忠就只有敬畏了。

南宋大慧宗杲禅师也曾经如法炮制地点拨过一位将军。这位将军拜见大慧,向大慧表决心:“我一定除净俗人习气,跟着您出家修禅。”
    大慧笑答:“你贪恋家人,还不能出家。等等看吧!”
    过了几天,将军一大早就跑来了,向大慧汇报:“师父,我已经除净了俗人的习气,已经不再贪恋家人,现在来跟着您出家修禅了。”
    大慧呢,未置可否,却向这位将军提了一个侮辱性的问题:“你来得这么早,是要留下老婆和别人睡觉吗?”

将军听了大怒:“你这贼秃子,怎么敢这样胡说八道?”
    大慧大笑,说:“你要出家修禅,还早着呢!”

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的一生十分不顺利。由于他在政治上既不同意新党王安石的改革,又不同意旧党司马光的保守,因此新旧两党都不待见他。新党执政排挤他,旧党执政也把他边缘化。非但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还一次次地从京城被赶到外地做官。极少升迁,连平调都很少,经常受到降职处分。最后一直被贬到海南岛。那时的海南岛可不像今天,旅游岛,大特区,度假天堂,东方夏威夷,房价直追北京。那时候的海南岛是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当时称为“蛮荒之地”。苏东坡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降职处分,甚至还遭受过文字狱。在湖州时,由于作诗遭人诬陷坐了牢。陷害他的人怂恿皇帝杀害他。但是皇帝秉承宋太祖赵匡胤的政治遗嘱,不杀士大夫,苏东坡才免于杀身之祸。但还是被判了两年徒刑,押了四个月遇到特赦,才放了出来。苏东坡在官场不是一般地失意,可以说是碰得头破血流。但是就在这种逆境中,他却表现的十分旷达。你瞧他怎么说:“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意思是,最差劲的酒,也可以令我陶然而醉,最粗陋的饮食,也可以解决我的吃饭问题。你看我这样知足,还有什么能够令我不快乐?

超然的苏东坡,到哪儿都找得道的高僧交朋友,以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一次他被贬到瓜州那个地方做地方官。与瓜州一水之隔就是著名的金山寺,金山寺的主持佛印和尚和苏东坡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佛的体会。

苏东坡这个人生性诙谐,喜欢开玩笑,与和尚也经常开开玩笑,抬抬杠。一次,他听说玉泉禅师修养深厚,就想去会会。特意化了装微服私访。见了面,玉泉禅师问他:“请问居士贵姓?”

东坡就用禅家特有的带机锋的禅语回答:“我姓称,专门称量天下和尚。”

这当然是向玉泉挑衅了。不料玉泉听后大喝一声,问东坡:“请你称称我这一声喊,到底有多重?”苏东坡哑口无言。

和佛印成了好朋友,苏东坡对佛印也不放过,经常开开玩笑。一天两个人在一起打坐。苏东坡问佛印,您看我打坐的形象如何?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如来佛祖。”,看您打坐的样子,太像一尊佛了!苏东坡听了很受用。佛印又问东坡,那么您看我像什么呢?东坡看到佛印坐在那里,身上的褐色袈裟堆在地上,又开起了玩笑:“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看你打坐的样子,活像一摊牛屎!”

这玩笑开得有点过分了,已经是出口伤人了。

但是佛印不愧是高僧,对苏东坡的出言不逊,他没有任何计较,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一笑置之。

苏东坡心想自己这回占了个大便宜,回到家里,仍然按捺不住得意,便对妹妹苏小妹炫耀:“今天我可占了佛印一个大便宜。”

苏小妹问:“你占了人家什么便宜?”

苏东坡答道:“他说我像一尊佛,我说他像一摊屎。”

不料苏小妹立刻抢白他说:“你占什么便宜了?你都吃了大亏了。没听说佛经的话吗,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看对方就是什么。人家佛印心里有一尊佛,因此看你就像一尊佛。你心里就那么一滩屎,当然看人家就像一滩屎了!”

苏东坡听了目瞪口呆。

这苏小妹是个传说人物,实际上苏东坡只有一个姐姐,没有妹妹。人们编出这个苏小妹,一方面寄托了某种美好理想,另方面也衬托了苏东坡诙谐超然的性格魅力。苏东坡就在自己的诙谐幽默中将沉重的生活轻松化。他总喜欢开开玩笑,搞点恶作剧,并且经常总是自己吃亏,但是吃亏也不在乎。例如他和自己的妹妹也常开玩笑。苏小妹的额头比较大,苏东坡呢,脸比较长。一次,他又主动挑衅,拿自己妹妹的额头开玩笑,作诗嘲笑妹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瞧这额头该有多大!

苏小妹呢,立刻反唇相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这挖苦得更厉害。瞧这脸该有多长?流的还不是一般的眼泪,还是相思泪。

尽管是互相挖苦,但是我们今天读来,只会产生一种快意地、舒畅的美感,只会欣赏他们的才气。

然而,旷达超然如苏东坡,也很难不动心,也很难养成一颗真正的清净心。

一天,苏东坡觉得自己的佛学修养大有长进,就写了一首诗谈自己达到的境界。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天中天是佛的尊称,八风是影响人情绪的八种刺激和境遇,即:称、讥、毁、誉、利、哀、苦、乐,也就是称赞、讽刺、抨击、恭维、利诱、伤害、苦恼、欢乐。紫金莲就是修佛的座位。整首诗的意思是:遥拜伟大的佛祖,您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要向您汇报的是,我如今已经不受八风的影响,任何外在的刺激都不能使我动心,我已经专心致志地进入禅的境界了。

这首诗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一篇优秀作品;从修佛境界的体味来看,也是偈中的上乘之作。香港天坛大佛落成时,赵朴初居士题词还用了这首诗。苏东坡吟着这首诗,很是得意,就派书童给佛印送过江去,心想你老佛印应该好好表扬表扬我吧。佛印看了之后,立即在上面提了几个字,让书童带了回来。苏东坡满以为佛印会夸奖自己有境界,连忙打开,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佛印怎样夸奖他。不料打开一看,却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气坏了,心想我这样严肃认真地和你讨论佛理,你居然敢这样羞辱我。立刻坐船过江,要向佛印讨个说法。佛印不在庙里,但他好像知道苏东坡要来算帐,已经给他留了个字条。苏东坡一看,上面写着十个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什么八风吹不动,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

原来佛印看过诗后就知道苏东坡这是自得炫耀,实际上离大彻大悟还远着呢!于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启发他。

苏东坡自以为禅心清静,八风都吹不动了,却连一个放屁的考验都没有通过,可见不动心之难。

不动心,要心空万物,最后甚至连心都要空。我们都知道禅宗北宗领袖神秀和南宗领袖慧能那两首著名的偈。神秀的偈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慎勿惹尘埃。慧能的偈则针对神秀: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慧能的偈更彻底、更透亮。彻底就彻底在连心都空没了,透亮就透亮在,无心还哪里有什么心动呢?

但是禅宗讲清净心,不动心,不是让我们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都冷漠无情,而是要求我们不被外在的诱惑所左右,做一个自由人,因此禅宗和尚经常自称自由人。

自由心,这是以禅清心要培育的第四心。

平常心---国学六法(62)

慈悲心---国学六法(61)

慈悲心--色即是空---国学六法(60)

第三法以禅清心----国学六法(59)

以道养生全集---国学六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