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侠肝义胆——烈士精神---国学六法(71)

2016-12-27 赵士林文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1311nx3fpo&width=500&height=375&auto=0

侠肝义胆——烈士精神

        即便是反对墨子的思想家,也都不能不承认墨子那种自我牺牲的苦行僧似的精神。

       你看,孟子曾经骂墨子是禽兽,但是他仍然不能不赞佩:“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为了天下苍生,墨子头都操劳的秃顶了,脚后跟走得都磨烂了,仍然义不容辞地奋斗着。

        庄子也反对墨子,认为他不近人情,自虐,所谓“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他批评墨子说:“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道难行也。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柰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庄子•天下》)

       瞧这墨子,活着那么辛苦,死了那么简单,他的人生哲学太苛刻了,令人忧伤,令人悲哀。他的主张很难实现啊!为什么呢,因为他违反了天下人的常情,将使天下苦不堪言。尽管墨子自己以身作则,但是一般人哪里能做到呢?墨子啊!脱离天下实际,离理想的人生境界太远了。

       但是庄子仍然佩服墨子的人格:“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虽然墨子的主张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是墨子真诚地爱天下人。尽管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但是他心力交瘁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主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壮士啊!

就连司马迁的老爸司马谈都感叹墨子的思想是“俭而难遵”(《史记•太史公自序》)

       墨子太辛苦、太清贫,对自己要求太严苛了。一般人都很难做得到啊!

       但是墨子的伟大人格还是感召了很多人,甘愿追随他为天下苍生奔波。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淮南子•泰族训》)

       墨子的弟子百八十人,每一位弟子都是赴汤蹈火,即便面临死亡都不后退一步。这是墨子教化的结果呀!

       墨子的教化首先是一种伟大人格的教化,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感动了他的弟子,激励了他的弟子。

       墨家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拥有一个组织严密的武装集团。这个武装集团不顾个人安危,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勇于献身,具有一种可歌可泣的侠肝义胆。中国的侠客文化是墨子开创的。

        侠客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们义无反顾、不畏牺牲的烈士精神。我们看战国时期那几位大侠客,都闪烁着这种烈士精神。最有名的例如那位豫让,为主人报仇,怕仇人识破自己,竟把漆涂在身上,浑身像长了癞疮一样,又拔掉自己的胡须和眉毛,甚至还自己毁了容,装扮成乞丐回家讨饭,看看妻子能不能认出他来。心想如果连妻子都认不出来,仇人就更认不出来了。妻子当然已经认不出丈夫,但还是说道:“这个人容貌真可怕,但是他的声音怎么那么像我的丈夫呢?”

        豫让立刻又吞下木炭,弄哑了嗓子,改变了声音。这样一来,和原来的豫让,判若两人。你瞧,为了尽自己的承诺,竟然能够这样牺牲自己。

        还有聂政,刺杀仇人后,为了不连累亲人和朋友,竟然自己刺烂自己的脸颊,挖出自己的眼珠,剖开自己的肚子,搞得当局根本无法知道他的来历。

       荆轲刺秦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正是墨家侠义精神的悲壮写照。

       古代专制社会,面对邪恶势力,侠客们为朋友、为正义两肋插刀、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真的是可歌可泣。中国历史上很多向黑暗势力英勇抗争的志士仁人,身躯里也都流淌着这种侠义精神的血。例如晚清革命义士谭嗣同、秋瑾、徐悲鸿,就显然传承了古代的侠义传统。汪精卫年轻时曾经勇敢刺杀满清王朝的代表醇亲王载沣,他后来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但这不影响人们对他年轻时义举的正面评价,他行刺失败被捕后,在狱中写了一首著名的绝命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读了这首诗,也令人对汪精卫肃然起敬,当然和他后来的汉奸生涯相比,又是巨大的讽刺。

       由于墨家这种侠义精神对专制统治者构成了巨大威胁,当时就有人坚决要求制裁侠客。

       例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国家最大的祸害有两种,儒和侠:“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儒家用文化来破坏法制,侠客用武力来破坏法制。

墨家培育的侠义精神千百年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所谓纵死犹闻侠骨香,感天动地。

        但是今天当然不能盲目地提倡这种精神,弄不好就是恐怖主义、黑社会了。

       鲁迅早就指出:“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墨家的侠客,把“死”,也就是宗教似的献身牺牲当做终极目的。但是到了后来,真正见义勇为的“侠客”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投机取巧的“侠客”。这样的所谓侠客已经堕落为流氓了。若墨子九泉有知,也要痛哭了。(《论流氓的变迁》)

        谈墨子的伟大,不是说他非常完美。再伟大的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能没有时代的局限。墨子也是这样。他主张烈士般的奋斗,但是在宗教上又讲“天志”、“明鬼”,肯定人格神的存在,认为这个人格神主宰着人的命运。他代表着平民,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当官的不能永远高贵,老百姓也不能永远卑贱,但是在政治上又主张“尚同”,要求“上同而不下比”,就是下级只能无条件地向上级看齐,要求绝对地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样一些主张,就对专制主义特别有利。墨子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在后代农民起义的队伍中。例如《水浒传》,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称兄道弟,不分你我,但是排起座次来毫不含糊。太平天国就更典型,尽管标榜“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主张“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但实际上你看定都南京之后,那等级规定的严格,那专制,禁欲、迷信,较之任何专制政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有这些局限,但是整个地看,墨子关怀民瘼的人道主义,同情弱者的正义情怀,无私奋斗的伟大人格,赴汤蹈火的烈士精神,特别是他那种对社会的义无反顾的责任感,都永远令我们景仰。因此他的学生自信又自豪地说:“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刘勰《文心雕龙•大取》)

即便天下没有人了,墨子的精神仍然存留于天地之间。


穷人的思想家----国学六法(70)

为天下利---国学六法(69)

墨子兼爱---国学六法(68)

墨子非攻---国学六法(67)

第四法以墨尽责---国学六法(66)

以禅清心全集---国学六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