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感----自由的感受-----经典文丛---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当代价值——李泽厚与当代美学思潮(7)

2017-03-06 赵士林文集

三、美感----自由的感受

  

  前面谈到,”自然人化”是同步行进互相交溶的双重历史实践过程,即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如果说,外在自然的人化是李泽厚论美的理论基础,那么,内在自然的人化则是李泽厚论美感的理论基础。他明确指出,内在自然的人化,是他关于美感的总观点。

  “总的来说,审美就是自然的人化,它包含着双重性,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社会的、具有功利性。这就是我在五十年代提出的美感的二重性。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认为,要研究理性的东西是怎样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么表现在心理中。”[51]

  由”审美就是自然的人化”,李泽厚师提出要”建立新感性”,这新感性也就是审美的自由感受,它是内在的自然人化的尺度,是人类主体实践在社会历史过程中获得外在自由的同时又获得内在自由的标志。”建立新感性”是八十年代正式提出的命题,它所蕴含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源起于五十年代关于美感矛盾二重性的论述。

  

  (一)矛盾二重性

  《论美感、美和艺术》(1956)是李泽厚师年仅二十六岁时发表的一篇美学论文。在这篇作者认为是研究提纲的论文中,采用了一种类似《资本论》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首先必析蕴藏了美学科学巨大秘密的细胞组织一一最抽象的美感,揭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进而揭示了其来所自一一美的二重性,建立起关于美本质的”客观社会说”。

  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简单说来,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美感的这两种特性是互相对立矛盾着的,但它们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形成为美感的统一体。前者是这个统一体的表现形式、外貌、现象,后者是这个统一体的存在实质、基础、内容。[52]

  直觉问题,在我国当代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中一直是个敏感问题,也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许多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确曾表现出某种神秘色彩(如朱光潜先生解放前的”形象直觉说”),因此触动这一问题,肯定直觉在审美中的存在,就很容易被斥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尽管审美直觉的存在是美感的→个鲜明的重要特征,但我们的许多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却一直不敢、不愿正视它,这自然不利于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在五、六十年代,直觉问题几乎是一个禁区(这种情况在今天当然有了很大改变),李泽厚师却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勇敢地闯进了这一禁区,在自己的第一篇美学论文中一开始就肯宠了审美直觉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都能承认,美感经验的心理状态的性质和特征是它的具体的形象感受性质,它在刹那间有不经个人理智活动或逻辑思考的直觉特点。……唯物主义不能闭着眼否认事实,而在事实上,美感的确经常是在这样一种直觉的形式中呈现出来,在这美感直觉中的确也常常并没有什么实用的、功利的、道德的种种个人的自觉的逻辑思考在内。一个人欣赏梅花的时候,他的确并不一定会想到这种欣赏有什么社会意义或价值;古代人们看《红楼梦》也说不出或不能明确、自觉地意识到这部作品伟大的反封建主题思想,但总觉得它很美,觉得从其中能获得巨大的美感享受,能激发自己的心弦,提高自己的精神。[53](引文重点系原作者加)

  审美直觉确实存在。那么这种直觉是否如某些美学家所说的那样,无沾无碍、独立自足、孤立绝缘、超脱功利,和生活内容毫无关系呢?还有,它是否只是一种先验神秘、纯粹自然的生理快感、和社会理性毫无关系呢?回答是否定的。审美的主观直觉性只是美感矛盾二重性被决定的一面,只是美感统一体的表现形式、外貌、现象,决定的一面是审美的客观功利性,这才是美感统一的存在实质、基础、内容。

  就在这个表面看来是”独立自足”、 “无沾无碍”的个别事物的具体形象的直觉本身中,即己包含了极为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内容……我们所以能够从直觉中对个别事物有知识,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熏陶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这个个别事物的了解,对这个事物在整个生活中的关系和联系的了解。我们所以能欣赏一株梅花,我们所以能从观赏梅花或梅花画中得到一种刚强高洁的美感享受,绝不是因为我们仅仅对这株梅花本身有一种”孤立绝缘”的神秘的”知识”,恰恰相反,而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对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联系的认识而不自觉地获得了十分牢靠丰富的知识。没有社会生活内容的梅花是不能成为美感直觉的对象的。[54](引文重点系原作者加)

  个人的超功利非实用的美感直觉本身中,就已包涵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功利的实用的内容,只是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内容常不能察觉而是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浸进到呈现直觉中去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产生和决定了美感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种种差异。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小孩与成人,野蛮的原始人与现代的艺术家,其美感直觉都大不相同,其内容都有着质的差异。焦大不爱林妹妹,健壮的农夫不欣赏贵族小姐的病态美,在这里,美感直觉有着阶级的内容;《蓝花花》比外国民歌总使人感到更亲切更”喜闻”,而脸上贴金的宋代美人,今天看来却总觉得不好看,很别扭,……在这里,美感直观又有着民族的或时代的特征。所以,美感完全是被决定被制约于一定历史时代条件的社会生活,是这一生活的客观必然的产物。[55](引文重点系原作者加)

  美感的矛盾二重性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它既具有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又具有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美感本身显然不能解答这些问题,答案只有到美感其来所自—美的二重性中寻找。美感的主观直觉性是美的具体形象性(具体的、有限的生活形象)的反映,美感的客观功利性是美的客观社会性的反映。这样,李泽厚师在对美感的分析中,既揭示了美感本身的复杂性,又进而肯定了美的客观性。

  然而,为什么偏偏是人具有审美能力,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呢?美感为什么偏偏成了人的专利品呢?这就涉及到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的审美感觉、人的审美器官,是内在自然人化的产物。在主体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人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夫系一一一方面改变了对象,改变了环绕着人的客体自然,成就了外在自然的人化;一方面改变了自身,改变了人的五官感觉、全副身心,成就了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的感觉,诸感觉的人类性,只有通过它的对象的定在,通过人类化了的自然才生成起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全部至今的世界史的一个工作”。[56]

  作为”人的感觉”的美感,连同承担它的物质媒介一一人的审美器官(主要是视听器官),是”全部至今的世界史的一个工作”的成果,也即主体实践漫长历史过程的一个至今还不断生成、发展的成果。这一成果是人作为一个族类即自然又越自然、即感性又超感性、即生物又超生物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标志,是”自然向人生成”、是人性一一主体性日益升华的尺度。由此,李泽厚提出了”建立新感性”一一在审美自由中完善人性的历史追求。

  

  (二)建立新感性

  “建立新感性”是李泽厚师在1984年3月的一次美学讲演中正式提出的命题,这命题所蕴含的思想和前述美感矛盾二重性的思想有直接联系。在1981年的一次美学讲演中,李泽厚再次提出并强调了美感的二重性问题,指出美感的直觉非功利性和社会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实际上是马克思再三强调的感性的社会性问题。而感性的社会性,也即自然的人化,也即李泽厚提出的”新感性”。对”新感性”的思考,从内在自然人化的两个方面开始。

  1、感官的人化

  如前所述,感宫的人化是由社会生活实践产生的历史成果,是人超越了动物的感性标志。它一方面表现为感受的丰富性、深刻性,一方面表现为感性的功利性的消失。就前一方面说,“人的眼睛不同于鹰的眼睛,鹰的眼睛比人的眼睛看得远…现代人的眼睛也不同于原始野蛮人的眼睛,原始人在攫取动物时眼睛很锋利,这也是现代人所达不到的,好象这是一种退化’。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又有极大的进步,鹰和野蛮人不能观赏高级的造型艺术。人类听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的眼晴、拉小提琴的手,都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出现的,都是自然人化的结果。”[57]

  就后一方面说,“动物的感官完全是功利性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人的感官虽然是个体的,受欲望、功利的支配,但经过长期的“人化”,逐渐失去了非常狭窄的维持生存的功利性质,再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生理生存的器官,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也就是感性的社会性。理性的社会性比较好理解,因为理性是指逻辑思维、伦理道德,总是和社会性相连。而感性的社会性就比较难理解,因为感性总是具体地和个体的直接生存、欲望、利害相连,社会性似乎很不明显。而美学要解决的恰恰是感性的社会性。审美既是个体的、感性的、有欲望功利的,但它又是社会的、理性的,超个体欲望利益的。也就是说审美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58]

  感官的人化,是审美的前捷,是审美的感性自然承担者。然而就在这自然感性中,却积淀着社会理性。视觉、听觉之所以比之味觉、嗅觉、触觉更成为主要的审美器官,就是因为在视听的感性中更多社会性,而在味、嗅、触的感性中更多自然性,审美感官的形成本身即蕴含着审美的特征。

  2、情感的人化

  李泽厚认为,”审美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对情感的塑造,即所谓陶冶性情”[59],情感的人化就是对人的情感的塑造戎陶冶:

  人有“七情六欲”,这是维持人的生存的一个基本方面,它的自然性很强。这些自然性的东西怎样获得它的社会性?比如”性”变成”爱”这个问题。性作为一种欲望要求是动物的本能,人作为一种动物存在,也有和动物一样的要求。但是动物只有性,没有爱,由性变成爱却是人独有的。象安娜•卡列尼娜、林黛玉的爱情,那是很高级的,属于人类的。因此,人们的感情虽然是感性的、个体的,有生物根源和生理基础的;但其中充满了理性的东西,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的内容。它虽然带有动物性的欲念,但又受着理性渗透,具有超生物的性质。[60]

  感官的人化、情感的人化都包含着两重性,即理性的东西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表现在心理中。这一表现的实际形成是李泽厚称之为”积淀”的历史成果(关于”积淀”后面有专门评介)。”把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我称之为‘新感性’’”[61]

  这种”新感性”,其实是即感性而超感性、即个体而超个体,即心理而超心理,就在感性、个体、心理中完成了理性、社会、历史的飞跃,就在自然的必然中实现了社会的自由,就在真中实现了善,因此它是自由的感受。

  “新感性”的意义在于通过审美培育、塑造新的人性。建立”新感性”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美活动联系在一起:

  我所讲的新感性,是人化了的内在的自然,是社会生活实践的”积淀”产物。对个人来说,它是长期教育过程的结呆,这决不只是艺术教育。我不赞成把美学说成是艺术哲学,美学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对儿童的审美教育也远远超出上堂音乐课,画张画而已。对于一个成年人也是这样。并非欣赏艺术就是全部的审美。审美的内容相当多,除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外,生活本身的规范韵律就有很多有关美的问题在内,在数学里和科学里也有,自觉地掌握它们,对培养和建立新感性是很有意义的、这甚至可以从幼儿教育开始。[62]

  然而,艺术毕竟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研究美(现实美)的问题,必然归结到研究艺术(艺术美)的问题.”[63]美感也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充分、鲜明、典型。因此,艺术的一般美学原理,不能不成为李泽厚师十分关注和着力探讨的问题。


美----自由的形式-----经典文丛---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当代价值——李泽厚与当代美学思潮(6)

主体性实践哲学-----经典文丛---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当代价值——李泽厚与当代美学思潮(5)

文化开拓的旗帜------经典文丛---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当代价值——李泽厚与当代美学思潮(4)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思想家与大学问家---经典文丛

国学六法(8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